國學小名士觀後感作文
2023-07-25 16:37:59 2
1.經典誦讀觀後感
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老師,所以我從小迷漫在書的海洋中。打開書本,一切不愉快都離我而去。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華經典誦讀》這本書,它讓我徜徉在詩的海洋中。
在讀詩中,我收穫到「亡羊補牢,未為遲也。」(節選《戰國策》)。
記得有一次,我病好剛回校上課,誰知下午老師說:「同學們,明天要考試了,回家要認真複習。」叮零零,放學鈴響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業做完了。我剛拿出語文書準備複習,心想:唉!複習還有什麼用,我都請了幾天的病假,怎麼也考不到第一。老師說過:「要在全組考第一才能當上語文組長。」反正當不了語文組長,還不如看看電視,輕鬆一下!我拿著作業找媽媽籤字,媽媽問:「你這麼快就複習完了,明天能考好嗎?」我跟媽媽說了緣由,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你不複習,不努力,不去試一試,怎麼就知道自已不行呢?更何況你如果有不會的,還可以打電話問老師呢!如果現在放棄了,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語文組長可是你這段時間夢寐以求的啊!聽媽媽一說,我便跑進了房間,認真地複習起課本來。等考試結果出來了,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語文組長,這真是:事到臨頭,只要及時想辦法彌補,都來得及。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可是又想:不是還有明天嗎?留著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裡忽然想起了《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於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去了,從讀詩中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從讀詩中,我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選自《農夫》);
從讀詩中,我領略了江南水田美麗的風光——「更被鷺鷥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選自《稻田》);
從讀詩中,我……
誦讀經典,我感受這世間的真諦;誦讀經典,我享受這世間的美景;誦讀經典,我分享這世間的真情;經典,伴我成長。
2.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星期三是我校古詩文經典誦讀大會操時間,拿起校本課程——《古詩文經典誦讀》,心中有或多或少的感觸,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發展的顛峰時期,體現著我國古代文化的無限魅力。每到星期三,這些年幼的孩子們在這個時空的舞臺上雕琢著這五千年文化的精華。同學們或慷慨激昂,或委婉低訴,他們用自己的誦讀方式再現了前人的風採。望著孩子們全身心投入的專注神情,傾聽著孩子們誦讀古詩文那愉悅的平仄稚語童聲,感受著孩子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深摯愛,陶然而醉的神情,令人不禁莞爾。此情此景,仿佛時空倒流,又回到了古代的私塾。這朗朗的詩書聲,猶如習習涼風帶來的甘霖春雨,在傳統和古典離我們遠去的今天,浸入了每一個聽者的心田。
詩中有畫,詩中有音樂,詩中有哲理。古詩文誦讀交給學生的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可以告訴給學生什麼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誼,還可以傳遞見賢思齊、無欲則剛的人生哲理。誦讀這些古詩文,學生便會明白那些在自己看來毫無動人之處的山水因何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卻是那樣的多姿多彩。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的古詩誦讀活動採取的是「熟讀成誦,不求甚解」方法,重在開發學生的記憶力,培養其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為將來的厚積薄發創造條件。少年時代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雖然學生現在並不能準確地理解古詩文的含義,但是這種背誦會在其記憶的底板上刻上深深的烙印,使其終身受益。
現在,古詩文誦讀已在我們學校形成燎原之勢,願我們的孩子能夠在這古代文化底蘊的參照之下,在少年時期就能夠站在相對高的起點上,能夠真正站在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巨人肩上,直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