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被動電容觸控筆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16:46:3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觸控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被動電容觸控筆。
背景技術:
被動式電容筆,是模仿手指的觸摸效應,筆尖為導電材料。當筆尖觸控到機器屏幕時,屏幕面板會偵測表面的電容變化而產生電子訊號,判斷觸控位置,但前提是要與人體建立導電連接。市面上,普遍方法是通過導電外殼建立連接,使手與導電殼體形成導電通路,將電流傳導到導電觸控頭,從而達到觸控效果。
導電外殼一般採用導電材料注塑加工或普通材料注塑完成後,在殼體表面噴塗金屬導電漆,這兩種工藝方法達到導電功能,但這兩種加工工藝運用到實際產品中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點:1、導電外殼會對無線通訊產品的信號產生一定的屏蔽,嚴重影響產品性能;2、導電材料和金屬導電漆為非常規物料,採購周期長,成本高;3、受工藝條件限制,產品外觀有一定局限性;4、使用者如果佩戴帶手套等絕緣材料操作機器則無法實現觸控。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被動電容觸控筆,通過被動電容筆的觸控頭直接和產品內部電路板連接,從而實現觸控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被動電容觸控筆,包括非導電外殼、設於外殼內的附電路板、主電路板一、主電路板二、鋰電池、設於外殼底端的導電矽膠觸控頭,所述導電矽膠觸控頭連接附電路板,所述附電路板連接主電路板二,所述主電路板二連接主電路板一、鋰電池;所述導電矽膠觸控頭外側設有充電環,所述充電環連接附電路板。
進一步的,所述主電路板二均通過排線連接附電路板、主電路板一、鋰電池。
進一步的,所述非導電外殼為拆卸結構,包括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上設有按鍵一,所述按鍵一連接主電路板二,用於控制觸控筆的開關機和其他功能的實現。
進一步的,所述非導電外殼上端連接筆套,所述筆套上設有揚聲器,所述筆套頂端設有按鍵二,所述按鍵二、揚聲器均連接主電路板一。
進一步的,所述筆套與外殼之間設有導光環,所述導光環連接主電路板二。
進一步的,所述筆套、按鍵二材質均為不導電塑膠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材質為不導電塑膠材料。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被動電容觸控筆具有以下優勢:將電子產品內部電流直接傳導到觸控頭,取消殼體的導電功能,切斷外界電流傳導,避免了外界電流的不確定性,從而提高產品觸控穩定性和使用環境的多樣性。觸控筆殼體材料的成本降低,更使產品外觀不受材料限制,提升檔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觸控筆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觸控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觸控筆零件裝配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觸控筆內部電路裝配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觸控筆觸控頭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導電矽膠觸控頭;2-充電環;3-上殼;4-附電路板;5-鋰電池;6-按鍵一;7-主電路板一;8-主電板板二;9-導光環;10-筆套;11-按鍵二;12-下殼。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被動電容觸控筆,包括非導電外殼、設於外殼內的附電路板4、主電路板一7、主電路板二8、鋰電池5、設於外殼3底端的導電矽膠觸控頭1,所述導電矽膠觸控頭1連接附電路板4,所述附電路板4連接主電路板二8,所述主電路板二8連接主電路板一7、鋰電池5;所述導電矽膠觸控頭1外側設有充電環2,所述充電環2連接附電路板4。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主電路板二8均通過排線連接附電路板4、主電路板一7、鋰電池5。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非導電外殼為拆卸結構,包括上殼3和下殼12,所述上殼3上設有按鍵一6,所述按鍵一6連接主電路板二8,用於控制觸控筆的開關機和其他功能的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非導電外殼上端連接筆套10,所述筆套10上設有揚聲器,所述筆套頂端設有按鍵二11,所述按鍵二11、揚聲器均連接主電路板一7。所述外殼材質為普通塑膠材質,不導電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筆套10與外殼之間設有導光環9,所述導光環9連接主電路板二8。所述筆套10和導光環9結合,用於固定上下殼。所述導光環9材質為不導電塑膠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筆套10、按鍵二11材質均為不導電塑膠材料。
本實用新型中的被動電容觸控筆的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鋰電池5為整個電路供電,主電路板二8、主電路板一7、附電路板4通過排線連接,導電矽膠觸控頭1通過固定結構與附電路板4上的GND接觸,與整個電路連通,在內部形成導電通路。並且,整個導電通路與外殼沒有關係。當導電矽膠觸控頭1與電容屏觸控螢幕接觸後,觸控螢幕偵測到表面電容變化判斷電流來源位置從而完成觸控。
本實用新型中,一種被動電容觸控筆的結構如圖2所示。觸控筆的具體內部零件裝配圖如圖3所示,包括:
導電矽膠觸控頭1,由導電矽膠製作,用於觸控電容屏,起到觸控作用;
充電環2,用於為產品充電,並且與上殼3、下殼12組合在一起固定導電矽膠觸控頭1;
上殼3,為普通塑膠材質,不導電材料;
附電路板4,用於給被動電容觸控筆充電,並將導電矽膠觸控頭1與整個電路連接,與主電路板二8之間用排線連接;
鋰電池5,用於給產品供電,與主電路板二8之間用排線連接;
按鍵一6,用於產品的開關機和其他功能的實現;
主電路板一7,用於實現觸控筆的各個功能,與主電路板二8之間用排線連接;
主電路板二8,用於實現產品各個功能,與主電路板一7、附電路板4、鋰電池5之間用排線連接;
導光環9,為透明不導電材料,用於產品各功能的燈光指示;
筆套10,為不導電塑膠材料,用於上下殼的固定以及揚聲器音腔的組成;
按鍵二11,為不導電塑膠材料,用於觸控筆的功能開關控制;
下殼12,為普通塑膠材質,不導電材料。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中的一種被動電容觸控筆的內部電路裝配圖。其中,導電矽膠觸控頭1與附電路板4接觸,在附電路板4接觸位置表面覆銅,從而使導電矽膠觸控頭1與附電路板4充分接觸。附電路板4、主電路板一7、鋰電池5之間均通過排線與主電路板二8連接,從而形成一個導電通路。整個電路接地連成一個整體,從而保證導電矽膠觸控頭在電容屏上操作的流暢性,保證觸控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一種觸控筆的導電矽膠觸控頭的結構圖如圖5所示,利用充電環9與上殼3、下殼12相結合,從而將導電矽膠觸控頭1固定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