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赫火鍋店開了多少家了(揭秘陳赫火鍋店)
2023-07-18 23:00:14
人在店裡坐,禍從天上來。近日,一對杭州夫妻在吃火鍋時被天花板砸傷,一個手骨折、一個臉燙傷,最終向火鍋店索賠8萬未果。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後經查實,涉事火鍋店正是演員陳赫旗下的賢合莊,在陳赫轉發官方致歉聲明後,「陳赫道歉」、「陳赫火鍋店」隨即登上熱搜。
明星開火鍋店,陳赫是個佼佼者。事實上,從陳赫的賢合莊,到薛之謙的上上謙、包貝爾的辣莊、鄧倫的火社、鄭愷的火鳳祥和沙溢的辣叄成,「下海」經營火鍋店的明星比比皆是。與此同時,黃曉明、關曉彤等明星將品類拓寬,開始搗鼓起烤肉店和奶茶店生意。
固然,明星自帶的流量、粉絲正是餐飲行業所需要的,但是餐飲本身是個又苦又累的行業,明星為何趨之若鶩地玩起跨界?為何火鍋店是他們的首選?他們到底在賺誰的錢?
明星跨界餐飲 最愛火鍋烤肉和奶茶
演員任泉很早就意識到,明星是個不穩定的工作。1997年,他向李冰冰借錢在上海戲劇學院附近開起了餐館。據他回憶,當時的小店只能容納8張桌子,一盤土豆絲賣6塊錢。
任泉之後,跨界投身餐飲行業的明星絡繹不絕。2015年,陳赫和李晨、朱楨合作開辦了火鍋品牌「賢合莊」。而哪怕在餐飲業備受疫情衝擊的2020年,明星的餐飲副業依然如火如荼——6月,孫藝洲的燒烤品牌「灶門坎」開業;7月,鄭愷的火鍋品牌「火鳳祥」開業;9月,關曉彤以「店長」身份推出奶茶品牌「天然呆」;11月黃曉明推出烤肉品牌「燒江南」……
自家的生意,明星們自然也卯足了勁兒宣傳。網紅合作、短視頻導流、自媒體宣傳、現場粉絲互動,各種營銷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比如,陳赫經常發布和其他明星一起吃賢合莊的動態,跑男吃火鍋一度衝上熱搜第一。「赫你一起吃火鍋」的話題下,上傳了超過2萬個視頻,「賢合莊」話題相關視頻的總播放量也高達10億。
今年3月,在重慶,沙溢作為創始人之一的「辣叄成」燒菜火鍋首店開業,陳赫、朱楨、汪蘇瀧到場支持,一度引發關注。此外,去年年底,王麗坤、乃萬等明星為「火鳳祥」北京門店開業站臺,鄭愷還連續幾個小時不間斷地和網紅直播、拍視頻宣傳新店。
明星跨界餐飲並不是偶然。龍策餐飲智庫首席顧問田廣利認為,「明星知名度高,擁有龐大的粉絲群,本身就是個具有商業價值的IP,這恰恰能夠補齊餐飲的一個短板,與餐飲行業契合度較高。」
而從明星跨界的品類來看,主要集中在三大類:火鍋、烤肉和奶茶。
這三大品類有一個共同點:標準化程度、工業化水平高,並且不太依賴後廚,因此比較容易複製。比如火鍋店的供應鏈生產是高度工業化的,底料、調料都有專門的工廠供貨,而且消費者承擔了一部分烹飪工作,從而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得生產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田廣利指出,火鍋、烤肉和奶茶的消費人群,跟明星粉絲的重合度比較高,在符合年輕化需求的情況下,品牌價值也更容易釋放。
加盟明星店要多少錢?1年能回本?
根據公開資料,陳赫的賢合莊在開業2年後,也就是2017年才開出第二家分店,而且當時口碑一般,虧錢不少,2019年一度瀕臨倒閉邊緣。但到了2020年,賢合莊在全國已經擁有700多家門店。相比之下,截至2020年末,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的門店數分別為1298和1061家,而前者用了26年,後者12年。
賢合莊得以擺脫虧損,並且飛速擴張,背後的「財富密碼」究竟是什麼?答案是代運營模式,也就是開放加盟,而在部分城市,賢合莊還推出了城市代理模式,負責當地的招商。
根據一位賢合莊招商經理的介紹,加盟方提交完申請資料、找到鋪位、通過鋪位審核就可以籤訂合同並繳納費用,其後品牌方會提供設計、培訓、供應鏈等方面的支持,籌備2個月後就可以正式開店。
該招商經理透露稱,以一家300平方米的門店為例,即使不算房租和轉讓費,加盟方前期需要準備170萬元左右的投入資金。
據他透露,其中交給品牌方的費用合計為89萬,包括3萬設計費、18萬營業用具費用、15萬底料採購費用、48萬加盟費和5萬保證金。加盟費對應的品牌授權使用年限為3年,3年後每年還要繳納2萬的合作費。
這意味著,以每家加盟店50萬的加盟費、700家門店的規模來計算的話,賢合莊近幾年來單在加盟費上就「撈金」超過3.5億元。
賢合莊投資表
但即便加盟費價格不菲,帶著明星光環的餐飲品牌還是吸引了不少投資客。「廣州深圳市場基本都很飽和了,深圳現在已經不接受加盟了,廣州還可以試著找下人流、位置比較好的鋪位」,前述招商經理說。
那麼,多久可以回本?該招商經理表示,「目前是10-12個月內。」
對於該周期,田廣利指出,「這已經是一家A類直營店的盈利水平了。」根據田廣利的介紹,餐飲行業一般將門店分為ABCD四類店:A類店就是所謂的「優秀店」,可以在1年或者更短時間回本,B類店的話則在2年之內回本,C類店3年之內,D類店就是虧損。
「像招商經理說的,10-12個月回本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需要多個因素配合,比如位置、租金以及加盟方的經營管理水平。」田廣利表示,「一般來說,優秀餐飲品牌也只有20%的直營門店屬於A類店,而加盟店的經營管理水平與直營店相比更是相差一大截,所以加盟品牌的A類店的比例可能最多只有10%左右。」
「放羊式」加盟 實際上是「割韭菜」?
在賢合莊靠加盟模式「起死回生」的故事裡,有個關鍵人物——「譚鴨血」的創始人、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至膳」)的老闆周楊。
2019年,在賢合莊生死存亡之際,陳赫找到周楊並且一拍即合,迅速成立了成都市賢合莊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賢合莊品牌」),開始了代運營模式的合作。
根據天眼查顯示,當時在「賢合莊品牌」的股份中,陳赫控制的福建省賢合莊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賢合莊投資」)佔股70%,而周楊的四川至膳佔股30%。
但新浪科技發現,今年1月,「賢合莊品牌」發生了股權及法人變更,「賢合莊投資」持股比例降至49%,而四川至膳持股漲至51%,這意味著,陳赫極有可能已經將賢合莊的控制權出讓給了四川至膳。
事實上,四川至膳旗下的明星餐飲品牌還有不少。去年,孫藝洲、關曉彤、黃曉明先後推出的燒烤品牌「灶門坎」、奶茶品牌「天然呆」和烤肉品牌「燒江南」,都出自至膳之手。
如賢合莊一樣,這些品牌運營的模式大同小異——明星們在前站臺,負責宣傳推廣,打開市場知名度;四川至膳在後,通過複製標準化的餐飲開發模式,結合自身積累多年的供應鏈優勢,負責開店和加盟的具體流程,進而實現全國拓展。
「賢合莊品牌」股權構成來源:天眼查
總的來說,四川至膳猶如一家孵化明星餐飲品牌的MCN,而前述提到的這種「賢合莊式」模式,也是目前國內餐飲加盟最為普遍的模式之一。
「加盟模式賺的是B端的錢。」田廣利指出,「通過加盟一年擴張幾百上千家門店的品牌,一般缺乏培養團隊的能力,到後期品牌方基本就不管了。如果品牌做爛了,招商招不上來,大不了就換個品牌繼續做。」
「如果加盟方沒有專業經驗和能力的話,基本上都是亂七八糟的。在這種『放羊式』的加盟方式下,3年內加盟店存活率能達到20%已經非常不錯。「田廣利說。
田廣利強調,「有的品牌後來沒了,那些開了加盟店的人怎麼辦?這些人就成為了受害者,品牌方相當於用2、3年時間收割了一波『韭菜』。」
明星當「甩手掌柜」 頻繁翻車引熱議
總的來說,明星跨界餐飲的模式有兩個:一個是明星自己控股操盤,但這種情況比較少;另一種則是象徵性地投資一點錢成為股東,有些做加盟公司或會贈股給明星,最終目的是讓明星做代言人。
因此在跨界餐飲時,明星更多是充當噱頭為品牌招來關注,但在實際運營層面,卻是個「甩手掌柜」,這也使得不少明星因為門店的品控及食品安全等問題頻繁翻車。
比如2014年包貝爾成立的辣莊火鍋,不到幾年就開出了近300家門店,但因其運營過程中陸續出現「肉類缺生產資質」、「假鴨血」、向加盟商提供食品標籤標示不合規食品等食品安全問題,行業口碑迅速下滑,如今的門店擴張速度也明顯放緩。
去年,薛之謙的火鍋店「上上謙」再次出現衛生事件,門店餐具被檢出大腸菌群,負面消息隨即登上熱搜,一度引發網友的熱議。
此外,著名主持人孟非和黃磊曾在2017年合開火鍋店「黃粱一孟」,但只存續了一年多就閉店,原因之一在於定價太高。據報導,店內一盤毛肚198元,人均消費需要300元以上,超出了其產品自身價值和所面向消費群體的消費水平。
根據去年9月天眼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2017年為明星開設餐飲企業最為集中的時期,僅2017年一年就有約13家明星餐飲企業註冊成立。但截至當時,已有約10家明星餐飲企業的狀態為註銷或吊銷。此外,超過30%的明星餐飲企業曾存在過經營異常,10%以上的相關企業曾受到過行政處罰。
餐飲行業看似熱鬧,但實際行業江湖氣重,水也非常深,競爭很慘烈。田廣利指出,「明星做餐飲的主要問題是蜻蜓點水,不夠深入,不太用心。加之急功近利,追求快速大發展,缺乏足夠的韌性,所以很容易爛尾。」
「自己操盤的時候肯定要做準備,儘量降低風險。跟別人合作的時候,也要睜亮眼睛,找對合作夥伴,然後要將眼光放長遠一點,珍惜自己的名聲。」田廣利說。
來源: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