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臂安裝支架和具有其的副車架、具有該副車架的車架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06:10:47 2

本實用新型屬於車輛製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控制臂安裝支架和具有該控制臂安裝支架的副車架,以及具有該副車架的車架。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副車架用於連接懸掛與車身,用於減少懸掛傳遞給車身的振動。控制臂一端通過安裝支架與副車架相連,另一端與輪胎相連,用來保證副車架與車輪的連接剛度。現有控制臂安裝支架在製造過程中,由於拔模角度的存在,實際成型的安裝支架側壁面之間平行度不容易保證,且側壁的整個壁面還存在平面度的要求,導致安裝控制臂時無法很好貼合安裝支架的側壁面,影響控制臂的安裝精度,並使控制臂在駕駛過程中易發生鬆動,影響輪胎定位的準確性,需要進行技術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在於提出一種提升控制臂的裝配精度的控制臂安裝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於提出一種具有上述控制臂安裝支架的副車架。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在於提出一種具有上述副車架的車架。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控制臂安裝支架,包括底壁、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底壁相連。所述第二側壁與所述底壁相連,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間隔開且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側壁上設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具有與所述第二側壁平行的安裝壁,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安裝壁上均設有控制臂安裝孔。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控制臂安裝支架,所述第一側壁的凸出部的安裝壁與所述第二側壁互相平行。安裝控制臂時,所述凸出部的安裝壁與所述第二側壁分別與控制臂的兩個面貼合固緊,從而使控制臂固定於副車架上,保證了控制臂的裝配精度。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控制臂安裝支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徵:
優選地,所述凸出部從所述第一側壁向所述第二側壁凸出。
優選地,所述第一側壁從所述底壁向遠離所述底壁的一端向遠離所述第二側壁的方向延伸。
優選地,所述第一側壁的一部分向所述第二側壁凸出以形成所述凸出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壁的其餘部分與所述凸出部一體衝壓成型。
優選地,所述凸出部設在所述第一側壁的中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副車架,包括副車架本體和控制臂,所述副車架本體和所述控制臂之間設置有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種控制臂安裝支架,所述控制臂與所述控制臂安裝支架的安裝壁相連,且所述控制臂與所述控制臂安裝支架的第二側壁相連,所述控制臂安裝支架的底壁固定在所述副車架本體上。
所述副車架與上述的控制臂安裝支架所具有的優勢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副車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徵:
優選地,所述底壁與所述副車架本體焊接固定。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車架,設置有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任一種副車架。
所述車架與上述的副車架所具有的優勢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控制臂安裝支架的安裝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控制臂安裝支架的軸測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控制臂安裝支架的安裝正視圖。
附圖標記:
副車架1000,
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第一側壁1,凸出部11,安裝壁111,第一翻邊12,第二翻邊13,第二側壁2,第三翻邊21,第四翻邊22,底壁3,第五翻邊31,控制臂安裝孔4,副車架安裝孔5,
副車架本體20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徵進行結合和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控制臂安裝支架100安裝於副車架1000上,在其他結構的車架中,控制臂安裝支架100也可應用於車架中的其它位置。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首先參考圖1-圖3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控制臂安裝支架100。
如圖1-圖3所示,控制臂安裝支架100包括底壁3、第一側壁1和第二側壁2。第一側壁1與底壁3相連。第二側壁2與底壁3相連。第一側壁1與第二側壁2間隔開且相對設置。如圖3所示,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為向頂端彎成U形的板件。
優選地,如圖1-圖3所示,第一側壁1的頂部可以具有向外翻的第一翻邊12,第一側壁1的一側可以具有向第二側壁2翻的第二翻邊13。第二側壁的一側可以具有向第一側壁1翻的第三翻邊21,第二側壁2的頂部和第二側壁2的另一側可以具有向外翻的第四翻邊22。底壁3可以具有向頂部翻的第五翻邊31。第二翻邊13、第三翻邊21和第五翻邊31位於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的同一側。第一翻邊12、第二翻邊13、第三翻邊21、第四翻邊22和第五翻邊31孔的作用增加了控制臂安裝支架100整體的結構強度。
如圖1-圖3所示,第二側壁2和安裝壁111上均設有控制臂安裝孔4,底壁3上設有副車架安裝孔5。控制臂安裝孔4用於安裝固定控制臂,控制臂安裝孔4可以為螺栓過孔,控制臂可以與控制臂安裝支架100通過螺紋連接件連接,螺紋連接件穿過螺栓過孔將控制臂可以與控制臂安裝支架100固定在一起。
優選地,如圖3所示,第一側壁1上設有凸出部11,凸出部11具有與第二側壁2平行的安裝壁111,保證了第二側壁2與安裝壁111都能與控制臂的兩個側面貼合,使控制臂不易在控制臂安裝支架100內晃動,優選地,第二側壁2可以與底壁3垂直,使控制臂能準確定位,提高了控制臂的安裝精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第一側壁1的凸出部11的安裝壁111與第二側壁2互相平行,製造時,安裝壁111與第二側壁2的平行度容易保證,從而安裝控制臂時,凸出部11的安裝壁111與第二側壁2分別與控制臂的兩個面貼合緊密,提升了控制臂的裝配精度。
下面參考圖1-圖3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控制臂安裝支架100。
如圖1-圖3所示,控制臂安裝支架100包括第一側壁1、第二側壁2、底壁3,控制臂安裝孔4和副車架安裝孔5。
如圖1-圖3所示,第一側壁1與底壁3相連。第二側壁2與底壁3相連。第一側壁1與第二側壁2間隔開且相對設置。第一側壁1上設有凸出部11,凸出部11具有與第二側壁2平行的安裝壁111,第二側壁2和安裝壁11上均設有控制臂安裝孔4。
優選地,如圖3所示,凸出部11從第一側壁1向第二側壁2凸出,由此安裝壁11位於第一側壁1與第二側壁2之間,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的體積更小,佔用空間小,便於在車輛上的布置。
如圖1所示,第一側壁1從底壁3向遠離底壁3的一端向遠離第二側壁2的方向延伸,便於在製造控制臂安裝支架100時在第一側壁1設置拔模角便於拔模。換言之,如圖1-圖3所示,第一側壁1從底部到頂部逐漸向外延伸,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的開口構造為頂端大於底端的喇叭狀。
優選地,如圖3所示,第一側壁1的一部分向第二側壁2凸出以形成凸出部11,節省材料,且第一側壁1的其餘部分與凸出部11一體衝壓成型,製造簡單,同時提高了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的強度。
優選地,如圖1-圖2所示,凸出部11設在第一側壁1的中部,從而控制臂安裝孔4距離第一側壁1的邊沿較遠,控制臂動作時,控制臂安裝孔4不易被破壞,提高了控制臂安裝支架100與控制臂的安裝強度。
下面參考圖1和圖3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副車架1000。
如圖1和圖3所示,副車架1000可以包括副車架本體200和控制臂。副車架本體200和控制臂之間設置有控制臂安裝支架100,控制臂與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的安裝壁111相連,且控制臂與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的第二側壁2相連,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的底壁3固定在副車架本體200上。
具體地,如圖1所示,副車架本體200安裝控制臂的位置有一凹槽,凹槽可以與控制臂安裝支架100貼合。副車架本體200可以通過與控制臂安裝支架100上底壁3的副車架安裝孔5與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相連,控制臂通過凸出部11的控制臂安裝孔4,且通過第二側壁2的控制臂安裝孔4與控制臂安裝支架100相連,連接方式可以是螺紋連接。優選地,副車架本體200可以分別與控制臂安裝支架100上的第二翻邊13、第三翻邊21和第五翻邊31焊接相連,提高了控制臂安裝支架100與副車架本體200的連接強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副車架1000,通過在副車架本體200和控制臂之間設置控制臂安裝支架100,提高了控制臂與副車架本體200的安裝精度,使控制臂能準確定位。
下面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架。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架設置有上述任一種實施例描述的副車架1000。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架,通過設置上述任一種實施例描述的副車架1000,使控制臂能準確定位,提高了控制臂的安裝精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徵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儘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