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高俅最後被送到哪裡(高俅最後死了嗎)
2023-07-18 19:36:12 3
#水滸傳##高俅#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後世多有人寫續傳,其中就有清朝俞萬春先生的《蕩寇志》、清朝陳忱先生的《水滸後傳》、民國程善之先生的《殘水滸》。在這三版水滸續傳中,奸臣高俅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結局,仔細看來,卻都又大快人心。
高俅
蕩寇志:宋末六賊全部誅殺,高俅發配滄州宋末六賊分別是蔡京、童貫、梁師成、李彥、王黼、朱勔。這六人結黨私營,禍亂朝廷,導致宋朝各地民不聊生,農民起義頻發。
《宋史·陳東傳》中,太學生陳東在宣和七年上書:「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釁。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宋末六賊」之一,蔡京
《蕩寇志》中這六個人的結局與歷史貼合,應是參考了宋史,陳東在書中話語雖然略有不同,大致意思類同。他說完不久,張叔夜又將高俅劣跡一一道來,於是天子決定將六賊剩下的四賊處死,高俅發配滄州。(蔡京、童貫在之前已伏誅)
注釋:《蕩寇志》中陳東話語不同之處是:「……王黼、童貫結怨於遼金,敗祖宗之盟,失中國之信:惟此六賊,罪惡貫盈。今蔡京、童貫既已伏誅,而梁師成等四人猶在,願陛下明昭睿斷,速正典刑。」
林衝也曾刺配滄州
其實高俅已經相當幸運,他多次躲過梁山泊好漢的報仇,朝廷也未將他處死,看看之前狼狽為奸的同僚們(蔡京、童貫等),也應該好自為之了。
只是之前林衝也曾發配滄州道,在山神廟裡面挨餓受凍,高俅這一個結局,也許是作者特意安排,應了天道輪迴的意思。
水滸後傳:蔡京、高俅、童貫、蔡攸都被毒酒灌死《蕩寇志》、《殘水滸》是承接通行版水滸傳七十回,而《水滸後傳》是從一百二十回後續寫。
宋江喝毒酒
宋江被毒死後,梁山泊其他頭領各奔東西,大致分為三撥人馬:
其一,登雲山落草,原來那祝家莊的欒廷玉竟然排在第一,後面分別是孫立、阮小七、扈成、孫新、顧大嫂、鄒潤等人。
其二,飲馬川落草,以李應、裴宣、蔡慶為核心,後來又加進了呼延灼、燕青、楊林、樊瑞、公孫勝、朱武、柴進、杜興、關勝、朱仝等人。
其三,暹羅國官兵,李俊為首領,官職是徵東元帥,底下有童威、童猛、費保、樂和等人。
李俊後來成了暹羅國國主
後來,登雲山、飲馬川人馬又投奔暹羅國李俊,並推他為國主,在此簡單介紹,不再贅述,仍說回蔡京、高俅、童貫、蔡攸的事情。
《水滸後傳》中仍有陳東建言誅賊的橋段,只是這回宋欽宗沒有答應斬首示眾,而是將老賊們發配遠方,分為兩路:蔡京、蔡攸、高俅、童貫作一路,押解儋州;王黼、楊戩、梁師成作一路,押解播州。
這奸臣一旦失勢,仇家自然蜂擁而至,李綱就吩咐一位叫王鐵杖的威猛好漢到途中全部刺殺。播州這一路倒是刺殺個乾淨利落,蔡京畢竟老奸巨猾,生怕途中有變,賄賂押解的官吏,不走驛館,只借住民房,奉命刺殺的王鐵杖一個人影都沒見著。
燕青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隨著金國攻陷宋朝國都,天子南遷,飲馬川也落入金國的軍事管轄範圍,李應等眾頭領決定拋棄基業,同樣南遷歸宗,途中剛好撞見了發配路上的蔡京、高俅等四人。
燕青曾經去京師見過天子,對朝廷大臣還算熟悉,看到這幾人面目似曾相識,仔細一問,原來是四大奸臣,不禁笑道:「今狹路相逢,不可怠慢。」(其實是冤家路窄)
當初密謀毒死宋江,如今報應來了
毫無疑問,落在梁山泊眾人手裡的奸賊們,只能祈禱折磨得少一點、快一點了。王進、柴進、樊瑞等人紛紛怒叱奸賊們之前的構陷,又請出宋江、盧俊義、李逵、林衝、吳用、花榮的牌位,點了香燭,拜了四拜,斟上四大碗毒酒,每人一碗扯著耳朵灌下去。
李應又叫人把屍骸拖出城外,任從鳥啄狼餐。
宋江被毒死,這四大奸臣也被毒死,豈不妙哉?
殘水滸:高俅、高衙內父子和牛一起當作「三牲」活祭如果說《蕩寇志》、《水滸後傳》手段還稍顯仁慈(前者還有活路,後者也未折磨),那麼《殘水滸》也不愧兇「殘」之名:高俅、高衙內父子竟被活祭!
天子不再寵信高俅
這回高俅因為和童貫爭寵被擠,調到兗州府監酒稅,兒子高衙內也在身邊。後來高俅又疏通童貫,設法佔得一些收燕軍功,準備回京師再謀一官半職。
林衝打聽得到這個消息,又知道他們走水路,不禁喜出望外:他們走的水路,恰好正是梁山泊掌控範圍。他也不打擾宋江,直接帶了阮氏三兄弟和時遷,找到高俅父子所在的船隻。
估摸尋仇的人總是想貓捉老鼠,林衝也不直接抓走,假扮求見的地方官商,遞上拜訪的手本。高俅父子看到之後,知道林衝在跟著他們的船,嚇得一夜沒睡,號令船夫趕緊走別的水路。
林衝
林衝這會兒就像幽靈一般,沿途不斷將手本遞上,炙烤高俅父子繃緊的神經。幽靈終有現身的一天,在第三天,船停在了一個叫斷篙港的地方,由於篷索斷了,水手出去重新安裝。高俅無所事事地踱上船頭來看,旁邊一名縴夫突然摘下範陽笠(一種帽子),說道:「太尉!別來無恙?」
此人正是林衝。林衝這會兒笑嘻嘻,將船調轉回梁山泊,沿途逼著高俅父子一口氣喝下五六大碗酒、七八片肉,直到他們實在吃不下為止。
三牲:牛、羊、豬
到了梁山泊,宋江等一眾頭領得到消息都過來了,吩咐好宋清準備好祭筳。只見高俅父子「都已在水邊洗刷乾淨,披紅插花,木塞銜口」,林衝又臨時吩咐捆上一隻黃牛放在中間,合作「三牲」,擺上祭盤。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拜神的習俗?三牲指的是牛、羊、豬,是拜神祭祀常用的食物。林衝此舉將高俅父子比作羊和豬,倒也是十分恰當。
旁邊操刀鬼曹正捧刀盤伺候,林衝還囑咐讓他祭祀完成後將高俅父子送廚房烹飪,黃牛可以放生,之後便是一陣哀嚎,悼念妻子的情義,十年大仇今日終於得報。
林衝娘子
哭著、祭著,從早上一直弄到中午,祭禮才終於搞完。
結語孔子曰:「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儘管三版水滸高俅的結局各不相同,但都符合儒家老夫子的價值觀:林衝曾被刺配滄州,《蕩寇志》中也將高俅刺配滄州;宋江被高俅等人毒死,《水滸後傳》中高俅等四大奸臣也被毒死;林衝因為高俅父子的迫害被迫離家、妻子也因此自殺,《殘水滸》就將高俅父子活祭悼念林衝之妻。
雖然形式並不一致,理念卻都相同,三位作者殊途同歸,輸出了儒家的觀念。要換作和尚、道士來寫,恐怕高俅的下場還會更好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