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
2023-07-18 20:21:41 4
專利名稱: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的抽檢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檢驗檢疫系統正在對各類進出口產品建立風險管理模型,用於對不同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監管。由於各類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管理理論有很多種,因此不同的進出口產品可以選用不同的風險管理理論,建立各自適用的風險管理模型。當前,檢驗檢疫局在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通常採用人工抽檢方式對各個企業的各類進出口產品進行抽檢,再根據抽檢到的進出口產品的國內外監管要求確定抽檢的檢測項目,然而這種產品抽檢方式(抽檢哪些進出口產品、抽檢哪些檢測項目)完全是由檢驗員主觀決定的,因此隨意性很大,科學性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簡單、科學,且能夠有效提高抽檢效率,可保證進出口產品的質量。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①檢驗檢疫部門預先採集需進出口產品的企業的企業信息及其進出口產品信息;②根據不同進出口國家對產品的監管要求的不同,建立產品監控表單,產品監控表單的內容包括產品編號、所有檢測項目及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③在檢驗檢疫系統的伺服器上建立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將預先採集的企業信息及其進出口產品信息和預先建立的產品監控表單存儲到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中;④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的輸入端輸入若干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包括用於確定企業信息的企業代碼、用於確定產品監控表單的進出口國家、產品編號;⑤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將產品監控表單加載到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上,然後計算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QXFJ X (1士企業誠信等級% ) X (1士日常監管% ) X (1-原料基地備案% ) X (1-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 ),其中,Q表示企業分類管理等級,分為一、二、三級,Fa表示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 五級,企業誠信等級%、日常監管%、原料基地備案%和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均為修正項,企業誠信等級%表示按不同的企業誠信等級增減設定的百分比,日常監管%表示對企業的日常監管中有不符合項的情況增減設定的百分比,原料基地備案%表示對使用來自備案基地原料的產品,其與原料相關的檢測項目可以減去設定的百分比,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表示對通過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的產品減去設定的百分比,企業誠信等級%、日常監管%、原料基地備案%和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增或減的百分比均根據實際情況由人工設定;⑥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和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歷史不合格率、國內外退貨索賠投訴情況、風險預警情況、國外技術要求情況、進出口政策情況及社會關注度情況確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 五級;⑦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計算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QXFbI X (1 士企業誠信等級% ) X (1士日常監管% ) X (1-原料基地備案% ) X (1-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 ),其中,Fb表示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⑧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計算得到的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和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分別建立以抽檢率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產品抽檢隊列和項目抽檢隊列;⑨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產品抽檢隊列中的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及項目抽檢隊列中的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通過與實際產品抽檢率和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的比較,確定是否抽檢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和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其中,實際產品抽檢率定義為 以一年為周期,在抽檢過程中任一個企業的任一類進出口產品的實際抽中批次除以該企業的該類進出口產品的總報檢批次;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定義為以一年為周期,在抽檢過程中任一個企業的任一類進出口產品的任一個檢測項目的實際抽中批次除以該企業的該類進出口產品的總報檢批次,具體過程為⑨-1、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比較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當前者大於等於後者時,執行步驟⑨_2,當前者小於後者時,執行步驟⑨-6 ;⑨_2、判斷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實際產品抽檢率,如果已達到,則確定不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放行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否則,確定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然後執行步驟⑨-3 ;⑨_3、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⑨_4、判斷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對應的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如是已達到,則確定不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及抽檢率小於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的各個檢測項目,否則,確定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然後執行步驟⑨-5 ;⑨_5、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剩餘的那些檢測項目中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返回步驟⑨-4繼續執行,直至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確定完畢;⑨_6、判斷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對應的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如果已達到,則確定不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及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放行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否則,確定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及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然後執行步驟⑨-7 ;⑨_7、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次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⑨_8、判斷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對應的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如是已達到,則確定不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及抽檢率小於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的各個檢測項目,否則,確定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然後執行步驟⑨-9 ;⑨_9、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剩餘的那些檢測項目中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返回步驟⑨-7繼續執行,直至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確定完畢;⑩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的輸出端輸出需抽檢的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及需抽檢的檢測項目。所述的步驟①中的企業信息包括企業分類管理等級、企業誠信等級、原料基地備案、輔料備案和添加劑備案,企業分類管理等級分一、二、三級,企業誠信等級分A、B、C、D四級;進出口產品信息包括用於輔助識別產品的產品特徵表和用於主要識別產品的產品編號。所述的產品特徵表根據產品編號、企業代碼和出口國家三個要素建立,所述的產品特徵表主要由產品編號對應的相關信息及若干個原料的原料信息、若干個輔料的輔料信息和若干個添加劑的添加劑信息組成,所述的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原料名稱、原料來源和主要原料標誌,所述的輔料信息包括輔料代碼、輔料名稱、輔料用途、輔料使用環節和輔料主要成分,所述的添加劑信息包括添加劑代碼、添加劑名稱、添加劑用途、添加劑使用環節、添加劑使用量和添加劑使用限量。所述的產品特徵表還包括用於補充識別產品且唯一的企業自編的自編號,所述的自編號使用3位數字或字母或數字字母混合表示。所述的產品編號根據所述的產品特徵表自動產生,所述的產品編號共16位,且分為十段,所述的產品編號的前六段為樹狀結構用於對產品進行粗分類,且每段2位共12位, 所述的產品編號的後四段為非樹狀結構用於對產品進行細分類,且每段1位共4位,所述的產品編號的第一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描述產品大類、第二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描述產品類別、第三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加字母描述加工方式、第四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描述原料大類、第五段使用2位分別編號的數字描述原料類別、第六段使用2 位分別編號的數字描述原料名稱、第七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原料來源、第八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包裝類型、第九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預期用途及第十段使用1位數字或字母作為識別碼。所述的步驟②中的監管要求包括國內的法律法規、國內的標準、國外的法律法規和國外的標準。所述的步驟②中的產品監控表單的建立過程為
②-1、根據不同進出口國家對產品的監管要求的不同,人工設置四個分層監控表單,分別為加工方式層監控表單、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和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加工方式層監控表單以加工方式為主鍵且以產品編號和進出口國家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以預期用途為主鍵且以進出口國家、產品大類、產品類別、加工方式、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和原料名稱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以包裝類型為主鍵且以進出口國家、產品大類、產品類別、加工方式、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和原料名稱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以原料來源為主鍵且以進出口國家、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和原料名稱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②-2、將步驟②-1中設置的所有檢測項目歸為農獸藥、添加劑、重金屬、微生物、 生物毒素、病蟲害、禁用物、品質指標及其他九大類檢測項目,其他類檢測項目包括轉基因和輻照,其中,每一類檢測項目中的各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均由人工評估得到,從高到低分為 HHH、HH、H、M、L 五級;②_3、自動擴散疊加四個分層監控表單,合成產品監控表單,產品監控表單的內容包括產品編號、所有檢測項目及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②_4、對合成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按步驟②-2所分的九大類檢測項目,選取每一類檢測項目中風險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對應的風險等級作為所在類的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所述的步驟⑥中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的具體過程為⑥-1、將步驟 ②-4產生的九大類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及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歷史不合格率、國內外退貨索賠投訴情況、風險預警情況、國外技術要求情況、進出口政策情況和社會關注度情況作為評價要點,其中,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歷史不合格率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五檔, 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國內外退貨索賠投訴情況、風險預警情況、國外技術要求情況、進出口政策情況及社會關注度情況由人工評估得到,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五級;⑥-2、當存在1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H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HHH ;當存在1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H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時或當存在6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HH ;當存在3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或H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H ;當存在5個以下的評價要點為M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或HH或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L ;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情況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M。所述的歷史不合格率為最近一年的產品不合格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1、本發明方法通過建立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實現了按進出口產品的風險高低自動確定進出口產品報檢批的抽檢以及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各個檢測項目的抽檢,即風險高的進出口產品、風險高的檢測項目抽檢率較高,風險低的進出口產品、風險低的檢測項目抽檢率較低,這種方式不僅簡單,而且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同時能夠有效提高抽檢效率,可保證進出口產品的質量。2、本發明方法根據不同進出口國家對產品的監管要求的不同,預先建立了產品監控表單,產品監控表單使用了監控表單分層維護技術,把一些共性的監控要求維護在同一分層監控表單上,可以實現自動合成產品監控表單,而現有的技術都是簡單的用一個編號對應一個產品監控表單,維護工作量大、更新麻煩。3、本發明方法建立了的產品編號,以此為進出口產品分類體系,可以用電子化的方法實現對不同的產品實施不同的監管要求,而現有的進出口產品分類方法,包括HS編碼、CIQ代碼,前者是海關用於稅則分類,後者是檢驗檢疫系統用於進出口商品統計,這兩者從監管的角度都無法實現不同的監管要求用不同的編號。
圖1為本發明的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的實現框圖;圖2為本發明的監控表單的建立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檢驗檢疫部門要監管的對象是各種進出口產品,具體的電子化信息是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為了更好地對進出口產品進行抽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實現框圖如圖1所示,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驟①檢驗檢疫部門預先採集需進出口產品的企業的企業信息及其進出口產品信息。在此具體實施例中,企業信息包括企業分類管理等級、企業誠信等級、原料基地備案、輔料備案和添加劑備案,企業分類管理等級分一、二、三級,企業誠信等級分A、B、C、D四級;進出口產品信息包括用於輔助識別產品的產品特徵表和用於主要識別產品的產品編號。在此,產品編號根據產品特徵表自動產生,產品編號的結構如表1所示,產品編號共16位,且分為十段,產品編號的前六段為樹狀結構用於對產品進行粗分類,且每段2位共 12位,產品編號的後四段為非樹狀結構用於對產品進行細分類,且每段1位共4位,產品編號的第一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描述產品大類、第二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描述產品類別、第三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加字母描述加工方式、第四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描述原料大類、第五段使用2位分別編號的數字描述原料類別、第六段使用2位分別編號的數字描述原料名稱、第七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原料來源、第八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包裝類型、第九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預期用途及第十段使用1位數字或字母作為識別碼,在前 15位還有重碼時則用第16位的識別碼來區分。在此,前二段即產品大類和產品類別參考 CIQ代碼的前4位,其基本與CIQ代碼前4位對應;第四段到第七段為原料描述,通過第三段的產品的加工方式作關聯,可基本定位一個產品監管要求。表2給出了速凍菠菜的產品編號為040832021101⑶B0。通過產品編號,可以靈活地設置各類監管要求,如對加工方式為 「冷凍」的設置相應的監管要求,對原料名稱為「菠菜」的設置相應的農藥檢測項目等。由於產品編號可以對出口食品農產品進行準確識別,不同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的產品編號是一樣的,出口不同國家的同類產品的產品編號也是一樣的,但有時不同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 或同一企業對不同出口國家生產的同類產品,其所用的輔料、添加劑存在差異,如同樣是桔子罐頭,有時加了添加劑羧甲基纖維素鈉(CMC),有時不加,此時產品特徵表可用於輔助產品的識別。在此,產品特徵表根據產品編號、企業代碼和出口國家三個要素建立,產品特徵表
10的結構如表3所示,其主要由產品編號對應的相關信息(即產品大類、產品類別、加工方式、 包裝類型、預期用途等)及若干個原料的原料信息、若干個輔料的輔料信息和若干個添加劑的添加劑信息組成,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原料名稱、原料來源和主要原料標誌(指定其中一個原料為主要原料),輔料信息包括輔料代碼、輔料名稱、輔料用途、輔料使用環節和輔料主要成分,添加劑信息包括添加劑代碼、添加劑名稱、添加劑用途、添加劑使用環節、添加劑使用量和添加劑使用限量。產品特徵表在企業每次出口新產品之前上報給檢驗檢疫部門,檢驗檢疫系統的局端根據產品特徵表自動產生產品編號。在此具體實施例中,產品特徵表的設置可以滿足大都數情況下的企業產品識別, 但對於部分添加劑使用比較複雜的產品,如糖果等,同一企業生產的出口同一出口國家的同一產品編號的產品,其添加劑使用種類不一樣,用產品特徵表的模式已不能區分,因此還需在產品特徵表中包括具有唯一性的自編號,用於補充識別產品。在此,自編號共3位,可以是數字或字母,也可以是數字和字母混合的形式出現,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每個企業可以從便於記憶的角度自由設置自編號,但必須遵從一個企業內的自編號不重複的原則,3位數字和字母混合的自編號理論上可以組成4. 6萬個自編號。自編號除了用於產品識別外,還可以方便報檢錄入,企業可以不輸16位的產品編號,直接輸入3位的自編號,局端再根據報檢企業的企業代碼及自編號,翻譯成產品編號。上述以產品編號為主實現對進出口產品的識別,可以用於設置某個產品對某一進出口國家共性的檢測項目,以產品特徵表為輔實現對企業產品的識別,可以設置每個企業生產的每個產品對每個出口國家的個性化檢測項目,以自編號為補充實現對企業產品的進一步細分,適用於出口同一出口國家的同一企業產品使用不同添加劑或限量的情況,進口情況也類似,以達到對進出口產品嚴密監控的要求。②根據不同進出口國家對產品的監管要求的不同,建立產品監控表單,產品監控表單的內容包括產品編號、所有檢測項目及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在此具體實施例中,監管要求包括國內的法律法規、國內的標準、國外的法律法規、國外的標準及臨時頒布的各種規定等。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產品監控表單的建立過程為②-1、根據不同進出口國家對產品的監管要求的不同,將不同產品的共性檢測項目歸到同一層面進行維護,人工設置四個分層監控表單,分別為加工方式層監控表單、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和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加工方式層監控表單以加工方式為主鍵且以產品編號和進出口國家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以預期用途為主鍵且以進出口國家、產品大類、產品類別、加工方式、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和原料名稱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以包裝類型為主鍵且以進出口國家、產品大類、產品類別、加工方式、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和原料名稱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以原料來源為主鍵且以進出口國家、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和原料名稱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原料來源層不結合其他條件設置的原因是基於以下假設一種原料不管用於何種加工方式,其農獸藥的檢測項目是一樣的,這樣做的優點是在原料來源層設置的檢測項目可用於不同的加工方式,方便監控表單維護,在某些情況下,同一原料用於不同加工方式,其檢測項目雖然一樣,但檢測頻率可能差異較大,可以通過分層權重修正的方法來調整。在此,除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和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外,其他分層項都設置在加工方式層監控表單,這層監控表單功能最強,以加工方式作為主鍵,可以按產品編號及出口國家條件任意設置檢測項目。②-2、將步驟②-1中設置的所有檢測項目歸為農獸藥、添加劑、重金屬、微生物、 生物毒素、病蟲害、禁用物、品質指標及其他九大類檢測項目,其他類檢測項目包括轉基因和輻照,其中,每一類檢測項目中的各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均由人工評估得到,從高到低分為 HHH、HH、H、M、L 五級。②_3、自動擴散疊加四個分層監控表單,合成產品監控表單,產品監控表單的內容包括產品編號、所有檢測項目及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產品監控表單上直接按產品編號進行維護。②_4、對合成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按步驟②-2所分的九大類檢測項目,選取每一類檢測項目中風險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對應的風險等級作為所在類的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下面以出口日本的速凍菠菜為例說明分層監控表單維護的過程,速凍菠菜的產品編號為040832021101GDB0,加工方式為冷凍,預期用途為加熱後食用,原料來源為陸地種植,包裝類型為塑膠袋。產品監管要求根據日本的要求結合日常監管經驗,有微生物類細菌總數、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農殘類有噻蟲嗪、毒死蜱、噻蟲胺、茚蟲葳、溴蟲腈,對塑膠袋包裝可以檢測DEHP(鄰苯二甲酸酯);微生物類主要與加熱後食用的預期用途有關, 可以維護在預期用途層;農殘類來自原料,可以維護在原料來源層;DEHP來自塑膠袋包裝, 可以維護在包裝類型層。1)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的維護。出口日本速凍果蔬製品的產品大類為植物源性食品(04),產品類別為果蔬製品(08),加工方式為冷凍(32),預期用途為加熱後食用 (B),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的維護內容如表4所示。2)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的維護。出口日本速凍菠菜的原料大類為蔬菜(02),原料類別為雜項蔬菜(11),原料為菠菜(01),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的維護內容如表5所示。3)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的維護。出口所有國家的塑膠袋包裝(D)的加工方式為冷凍(32)的食品,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的維護內容如表6所示。4)最後由系統自動合成出口日本的速凍菠菜(040832021101⑶B0)的產品監控表單,如表7所示。從表4中可以看出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可以適用所有出口日本的冷凍果蔬製品, 從表6中可以看出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可以適用所有出口國家的塑膠袋包裝的冷凍食品, 以後有別的出口日本的冷凍果蔬製品只要維護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就可以了,這樣可以大大節約維護工作量,效率可以提高20多倍。另外,分層維護還具有更新迅速和反應及時的優點,當需要對產品監管要求進行修改時,只要修改分層監控表單的維護內容,其相關的監控表單內容會自動更新。而對大多數新增的出口產品,自動合成的產品監控表單都能適用。③在檢驗檢疫系統的伺服器上建立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將預先採集的企業信息及其進出口產品信息和預先建立的產品監控表單存儲到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中。④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的輸入端輸入若干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包括用於確定企業信息的企業代碼、用於確定產品監控表單的進出口國家、產品編號。⑤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將產品監控表單加載到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上,然後計算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QXFJ X (1士企業誠信等級% ) X (1士日常監管% ) X (1-原料基地備案% ) X (1-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 ),其中,Q表示企業分類管理等級,分為一、二、三級,Fa表示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 L五級,Q和Fa排列組合成15檔每個檢測項目的基礎的抽檢率,如表8所列,企業誠信等級%、日常監管%、原料基地備案%和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均為修正項,企業誠信等級從高到低分為A、B、C、D四級,企業誠信等級%表示按不同的企業誠信等級增減設定的百分比,日常監管%表示對企業的日常監管中有不符合項的情況增減設定的百分比,原料基地備案%表示對使用來自備案基地原料的產品,其與原料相關的檢測項目可以減設定的百分比,原料基地備案%根據原料基地備案的分值來調整,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表示對通過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的產品減去設定的百分比,企業誠信等級%、日常監管%、原料基地備案%和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增或減的百分比均根據實際情況由人工設定,表9、表 10、表11和表12分別給出了本實施例對企業誠信等級%的增減、日常監管%的增減、原料基地備案%的調整和輔料或添加劑備案%的調整的對應情況,表9至表12中括號內表示增或減情況。⑥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和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歷史不合格率、國內外退貨索賠投訴情況、風險預警情況、國外技術要求情況、進出口政策情況及社會關注度情況確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 五級。在此具體實施例中,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的具體過程為⑥-1、將步驟②-4產生的九大類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及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歷史不合格率、國內外退貨索賠投訴情況、風險預警情況、國外技術要求情況、進出口政策情況和社會關注度情況作為評價要點,其中,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歷史不合格率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 五檔,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國內外退貨索賠投訴情況、風險預警情況、國外技術要求情況、 進出口政策情況及社會關注度情況由人工評估得到,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五級; ⑥_2、當存在1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H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HHH ;當存在1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H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時或當存在6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HH ;當存在3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或H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 H ;當存在5個以下的評價要點為M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或HH或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L ;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情況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 M。在此,歷史不合格率為最近一年的產品不合格率,由計算機自動計算得到,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果最近一年的產品不合格率在範圍0 內,則確定歷史不合格率的風險等級為 L ;如果最近一年的產品不合格率在範圍 10%內,則確定歷史不合格率的風險等級為 M ;如果最近一年的產品不合格率在範圍10% 20%內,則確定歷史不合格率的風險等級為H;如果最近一年的產品不合格率在範圍20% 30%內,則確定歷史不合格率的風險等級為HH;如果最近一年的產品不合格率在範圍30% 100%內,則確定歷史不合格率的風險等級為HHH。⑦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計算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QXFb] X (1 士企業誠信等級% ) X (1士日常監管% ) X (1-原料基地備案% ) X (1-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 ),其中,Fb表示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⑧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計算得到的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和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分別建立以抽檢率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產品抽檢隊列和項目抽檢隊列。⑨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產品抽檢隊列中的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及項目抽檢隊列中的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通過與實際產品抽檢率和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的比較,確定是否抽檢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和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其中,實際產品抽檢率定義為 以一年為周期,在抽檢過程中任一個企業的任一類進出口產品的實際抽中批次除以該企業的該類進出口產品的總報檢批次;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定義為以一年為周期,在抽檢過程中任一個企業的任一類進出口產品的任一個檢測項目的實際抽中批次除以該企業的該類進出口產品的總報檢批次,具體過程為⑨-1、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比較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當前者大於等於後者時,執行步驟⑨_2,當前者小於後者時,執行步驟⑨-6 ;⑨_2、判斷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實際產品抽檢率,如果已達到,則確定不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放行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否則,確定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然後執行步驟⑨-3 ;⑨_3、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⑨_4、判斷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對應的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如是已達到,則確定不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及抽檢率小於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的各個檢測項目,否則,確定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然後執行步驟⑨-5 ;⑨_5、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剩餘的那些檢測項目中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返回步驟⑨-4繼續執行,直至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確定完畢;⑨_6、判斷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對應的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如果已達到,則確定不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及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放行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否則,確定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及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然後執行步驟⑨-7 ;⑨_7、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次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
14
⑨_8、判斷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對應的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如是已達到,則確定不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及抽檢率小於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的各個檢測項目,否則,確定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然後執行步驟⑨-9 ;⑨_9、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剩餘的那些檢測項目中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返回步驟⑨-7繼續執行,直至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確定完畢。上述檢測項目的抽檢的原則為抽檢率大的檢測項目先抽,抽檢率大的抽中再抽抽檢率小的檢測項目,抽檢率大的不抽中則抽檢率小的檢測項目不再抽檢。⑩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的輸出端輸出需抽檢的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及需抽檢的檢測項目。表1產品編號的結構表
權利要求
1. 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①檢驗檢疫部門預先採集需進出口產品的企業的企業信息及其進出口產品信息;②根據不同進出口國家對產品的監管要求的不同,建立產品監控表單,產品監控表單的內容包括產品編號、所有檢測項目及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③在檢驗檢疫系統的伺服器上建立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將預先採集的企業信息及其進出口產品信息和預先建立的產品監控表單存儲到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中;④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的輸入端輸入若干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包括用於確定企業信息的企業代碼、用於確定產品監控表單的進出口國家、產品編號;⑤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將產品監控表單加載到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電子報檢數據上,然後計算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WXFjχα士企業誠信等級%)χα士日常監管%)χα-原料基地備案% ) χ (1-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其中,Q表示企業分類管理等級,分為一、 二、三級,Fa表示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分為ΗΗΗ、ΗΗ、H、M、L五級,企業誠信等級%、日常監管%、原料基地備案%和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均為修正項,企業誠信等級%表示按不同的企業誠信等級增減設定的百分比,日常監管%表示對企業的日常監管中有不符合項的情況增減設定的百分比,原料基地備案%表示對使用來自備案基地原料的產品,其與原料相關的檢測項目可以減去設定的百分比,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表示對通過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的產品減去設定的百分比,企業誠信等級%、日常監管%、原料基地備案%和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增或減的百分比均根據實際情況由人工設定;⑥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和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歷史不合格率、國內外退貨索賠投訴情況、風險預警情況、國外技術要求情況、進出口政策情況及社會關注度情況確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五級;⑦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計算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WXFb] X(1士企業誠信等級% ) X (1士日常監管% ) X (1-原料基地備案% ) X (1-輔料備案或添加劑備案% ),其中,Fb表示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⑧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計算得到的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和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分別建立以抽檢率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產品抽檢隊列和項目抽檢隊列;⑨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根據產品抽檢隊列中的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及項目抽檢隊列中的每個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通過與實際產品抽檢率和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的比較,確定是否抽檢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和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每個檢測項目,其中,實際產品抽檢率定義為以一年為周期,在抽檢過程中任一個企業的任一類進出口產品的實際抽中批次除以該企業的該類進出口產品的總報檢批次;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定義為以一年為周期,在抽檢過程中任一個企業的任一類進出口產品的任一個檢測項目的實際抽中批次除以該企業的該類進出口產品的總報檢批次,具體過程為⑨-1、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比較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當前者大於等於後者時,執行步驟⑨_2,當前者小於後者時,執行步驟⑨-6 ;⑨-2、判斷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實際產品抽檢率,如果已達到, 則確定不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放行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否則,確定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然後執行步驟⑨-3 ;⑨_3、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⑨-4、判斷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對應的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如是已達到, 則確定不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及抽檢率小於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的各個檢測項目,否則,確定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然後執行步驟⑨"5 ;⑨_5、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剩餘的那些檢測項目中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返回步驟⑨-4繼續執行,直至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確定完畢;⑨_6、判斷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對應的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如果已達到,則確定不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及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放行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否則,確定抽檢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及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然後執行步驟⑨-7 ;⑨_7、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抽檢率次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⑨_8、判斷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是否已達到對應的實際檢測項目抽檢率,如是已達到, 則確定不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及抽檢率小於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的各個檢測項目,否則,確定抽檢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對應的那個檢測項目,然後執行步驟⑨-9 ;⑨_9、將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剩餘的那些檢測項目中抽檢率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的抽檢率作為當前檢測項目抽檢率,返回步驟⑨-7繼續執行,直至當前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確定完畢;⑩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的輸出端輸出需抽檢的報檢批進出口產品及需抽檢的檢測項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①中的企業信息包括企業分類管理等級、企業誠信等級、原料基地備案、 輔料備案和添加劑備案,企業分類管理等級分一、二、三級,企業誠信等級分A、B、C、D四級; 進出口產品信息包括用於輔助識別產品的產品特徵表和用於主要識別產品的產品編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產品特徵表根據產品編號、企業代碼和出口國家三個要素建立,所述的產品特徵表主要由產品編號對應的相關信息及若干個原料的原料信息、若干個輔料的輔料信息和若干個添加劑的添加劑信息組成,所述的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原料名稱、原料來源和主要原料標誌,所述的輔料信息包括輔料代碼、輔料名稱、輔料用途、輔料使用環節和輔料主要成分,所述的添加劑信息包括添加劑代碼、添加劑名稱、添加劑用途、添加劑使用環節、添加劑使用量和添加劑使用限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產品特徵表還包括用於補充識別產品且唯一的企業自編的自編號,所述的自編號使用3位數字或字母或數字字母混合表示。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產品編號根據所述的產品特徵表自動產生,所述的產品編號共16位,且分為十段,所述的產品編號的前六段為樹狀結構用於對產品進行粗分類,且每段2位共12位,所述的產品編號的後四段為非樹狀結構用於對產品進行細分類,且每段1位共4位,所述的產品編號的第一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描述產品大類、第二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描述產品類別、第三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加字母描述加工方式、第四段使用2位連續編號的數字描述原料大類、第五段使用2位分別編號的數字描述原料類別、第六段使用2位分別編號的數字描述原料名稱、第七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原料來源、第八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包裝類型、第九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預期用途及第十段使用1位數字或字母作為識別碼。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②中的監管要求包括國內的法律法規、國內的標準、國外的法律法規和國外的標準。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②中的產品監控表單的建立過程為②-1、根據不同進出口國家對產品的監管要求的不同,人工設置四個分層監控表單,分別為加工方式層監控表單、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和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加工方式層監控表單以加工方式為主鍵且以產品編號和進出口國家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預期用途層監控表單以預期用途為主鍵且以進出口國家、產品大類、產品類別、 加工方式、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和原料名稱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包裝類型層監控表單以包裝類型為主鍵且以進出口國家、產品大類、產品類別、加工方式、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和原料名稱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原料來源層監控表單以原料來源為主鍵且以進出口國家、原料大類、原料類別和原料名稱為條件進行檢測項目設置;②_2、將步驟②-1中設置的所有檢測項目歸為農獸藥、添加劑、重金屬、微生物、生物毒素、病蟲害、禁用物、品質指標及其他九大類檢測項目,其他類檢測項目包括轉基因和輻照,其中,每一類檢測項目中的各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均由人工評估得到,從高到低分為 HHH、HH、H、M、L 五級;②-3、自動擴散疊加四個分層監控表單,合成產品監控表單,產品監控表單的內容包括產品編號、所有檢測項目及每個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②_4、對合成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所有檢測項目,按步驟②-2所分的九大類檢測項目,選取每一類檢測項目中風險最大的那個檢測項目對應的風險等級作為所在類的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⑥中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的具體過程為⑥-1、將步驟②-4產生的九大類檢測項目的風險等級及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歷史不合格率、國內外退貨索賠投訴情況、風險預警情況、國外技術要求情況、進出口政策情況和社會關注度情況作為評價要點,其中,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歷史不合格率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五檔, 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國內外退貨索賠投訴情況、風險預警情況、國外技術要求情況、進出口政策情況及社會關注度情況由人工評估得到,從高到低分為HHH、HH、H、M、L五級;⑥-2、當存在1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H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HHH ;當存在1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H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時或當存在6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HH ;當存在3個以上的評價要點為H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或H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H ;當存在5個以下的評價要點為M且不存在評價要點為HHH或HH或H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L ;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情況時,確定報檢批進出口產品的風險等級為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歷史不合格率為最近一年的產品不合格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實現計算機自動抽檢的方法,其通過建立風險評估數據處理模型實現了按進出口產品的風險高低自動確定進出口產品報檢批的抽檢以及進出口產品的產品監控表單中的各個檢測項目的抽檢,即風險高的進出口產品、風險高的檢測項目抽檢率較高,風險低的進出口產品、風險低的檢測項目抽檢率較低,這種方式不僅簡單,而且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同時能夠有效提高抽檢效率,可保證進出口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G06Q10/00GK102364512SQ20111030620
公開日2012年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1日
發明者毛唯君, 陳孟裕 申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