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八方桌及其拼接方法與流程
2023-07-18 22:39:11 11

本發明涉及桌子家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八方桌及其拼接方法。
背景技術:
方桌是指桌面為長方形的桌子,一般常用於布置為餐桌。而八方桌是指桌面呈正八邊形的桌子,在古代使用較多。由於八方桌比較大氣傳統,且和乾坤八卦等中國傳統文化有關,故現代社會中八方桌仍然存在一定的消費市場。而現在城市中,由於房價逐漸增高,故怎樣更加科學地設計家具以更加充分地利用空間,也成為家具領域的技術人員思考的方向。
現有技術中,也存在部分摺疊式或拼接式的餐桌結構,以適合不同的使用空間環境,提高餐桌適用性。但一般現有的拼接式餐桌均是將兩張方桌拼接成一張大的方桌。怎樣將方桌拼接設計為八方桌的桌子結構,未曾見有過現有技術的公開或報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怎樣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方便將方桌拼裝為八方桌的八方桌及其拼接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八方桌,包括桌面為正八邊形的桌面板和支撐於桌面板下方的桌腿,其特徵在於,桌面板為兩個對稱的半桌面板拼接得到,每個半桌面板由五塊呈三角形的子板拼接得到,五塊子板中包括三個第一子板和兩個第二子板,第一子板呈形狀一致的頂角為45度的等腰三角形且三角形底邊形成為桌面板的一個邊,第二子板為第一子板的等腰三角形沿底邊中心線切分得到的直角三角形形狀,三個第一子板的腰邊拼接相連後再兩側各拼接一個第二子板得到半桌面板。
這樣,八方桌的桌面板由兩塊獨特的拼接結構的半桌面板得到,這樣,每個半桌面板的結構可以重新拼接為一個矩形桌面板,故方便拆分為兩個方桌使用,方便桌子在不同場合組合使用。
作為優化,半桌面板中,每兩個拼接相鄰的子板之間沿拼接邊所在平面的中部設置有轉軸,轉軸垂直於拼接邊所在平面且兩端貫穿安裝於兩個相鄰的子板內,使得相鄰的兩子板能夠繞轉軸相對旋轉。
這樣,在拼接轉換時,只需將相鄰的子板之間依次繞轉軸旋轉180度,即可由八方桌半桌面板變形為方桌桌面面,使得拼裝切換更加方便簡單快捷。
作為另一種優化方式,每兩個拼接相鄰的子板之間沿拼接邊一側的子板上垂直向外設置有插接凸起,插接凸起插接到另一側子板上設置的插接槽內形成插接配合結構,插接配合結構為沿所在拼接邊中部對稱設置的多個。
這樣結構簡單且也能夠方便實現相鄰子板旋轉後重新拼接得到方桌的桌面板。
作為另一種優化方式,每兩個拼接相鄰的子板之間沿拼接邊兩側的子板上各自設置有能夠相互吸合的鐵磁性材料。
這樣結構簡單且也能夠方便實現相鄰子板旋轉後重新拼接得到方桌的桌面板。
作為優化,正八邊形的桌面板下方設置有兩個拼接的桌腿支撐結構,每個桌腿支撐結構包括四根呈矩形布置的桌腿,桌腿上端位於寬邊一側的兩根桌腿之間各自水平固定連接有一根寬度方向支撐條,兩根寬度方向支撐條之間還固定連接有長度方向支撐條構成水平支撐框架;一個桌腿支撐結構的長度方向支撐條上表面設置有向上的矩形凹槽,另一個桌腿支撐結構的長度方向支撐條下表面設置有向下的矩形凹槽,兩個桌腿支撐結構依靠矩形凹槽相互榫卯配合卡接且卡接後上表面齊平。
這樣,方便桌腿支撐結構也可以拆分為兩個和桌面板拆分拼接得到的兩個方桌桌面板組合,可以方便直接拆分為兩張方桌。方便桌子在不同場合組合使用。
作為優化,每個桌腿支撐結構中,長度方向支撐條為兩根且連接於寬度方向支撐條的兩端,兩根長度方向支撐條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均設置有兩個能夠相互榫卯配合卡接的矩形凹槽。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支撐穩定性。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八方桌拼接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兩張方桌拼接得到一張八方桌,兩張方桌的結構為,包括桌面為矩形的桌面板,桌面板為五塊呈三角形的子板拼接得到,子板包括三個第一子板和兩個第二子板,三個第一子板呈形狀一致的頂角為45度的等腰三角形,兩個第二子板呈形狀一致的直角三角形且長直角邊對接相拼後和第一子板形狀一致,一個第一子板相對地拼接於另外兩個第一子板之間,三個第一子板拼接後的兩側各拼接一個第二子板,且使得單個第一子板的底邊和兩個第二子板的短直角邊拼接構成桌面的一個長邊,另外兩個第一子板的底邊拼接構成桌面的另一個長邊,兩個第二子板的長直角邊構成桌面的兩個短邊;
每兩個拼接相鄰的子板之間沿拼接邊所在平面的中部設置有轉軸,轉軸垂直於拼接邊所在平面且兩端貫穿安裝於兩個相鄰的子板內,使得相鄰的兩子板能夠繞轉軸相對旋轉;
四根桌腿上端位於桌面寬邊一側的兩根桌腿之間各自水平固定連接有一根寬度方向支撐條,兩根寬度方向支撐條之間還固定連接有長度方向支撐條構成水平支撐框架;長度方向支撐條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設置有能夠相互榫卯配合卡接且卡接後上表面齊平的矩形凹槽。
拼接時,先將兩張方桌的桌面板取下,將各自的桌腿上方的長度方向支撐條依靠矩形凹槽實現卡接拼裝為一體,使得各自水平支撐框架上表面構成一個桌面板支撐平面,然後將各自的桌面板中,將相鄰的子板之間依次繞轉軸旋轉180度得到半張八方桌桌面板,再將兩個半張八方桌桌面板對接並支撐安裝到兩個水平支撐框架上表面構成的桌面板支撐平面上,得到八方桌。
這樣,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將兩張方桌拼接成為一張八方桌,使得拼裝切換更加方便簡單快捷,方便桌子在不同場合組合使用,提高適用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方便將兩張方桌拼裝為一張八方桌的優點,方便桌子在不同場合組合使用,提高適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八方桌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八方桌拆分為方桌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圖2中視圖方向去掉桌面板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
如圖1-5所示,一種八方桌,包括桌面為正八邊形的桌面板1和支撐於桌面板下方的桌腿2,桌面板1為兩個對稱的半桌面板拼接得到,每個半桌面板由五塊呈三角形的子板拼接得到,五塊子板中包括三個第一子板3和兩個第二子板4,第一子板3呈形狀一致的頂角為45度的等腰三角形且三角形底邊形成為桌面板的一個邊,第二子板4為第一子板的等腰三角形沿底邊中心線切分得到的直角三角形形狀,三個第一子板的腰邊拼接相連後再兩側各拼接一個第二子板得到半桌面板。
這樣,八方桌的桌面板由兩塊獨特的拼接結構的半桌面板得到,這樣,每個半桌面板的結構可以重新拼接為一個矩形桌面板,故方便拆分為兩個方桌使用,方便桌子在不同場合組合使用。
本實施例中,半桌面板中,每兩個拼接相鄰的子板之間沿拼接邊所在平面的中部設置有轉軸5,轉軸5垂直於拼接邊所在平面且兩端貫穿安裝於兩個相鄰的子板內,使得相鄰的兩子板能夠繞轉軸相對旋轉。
這樣,在拼接轉換時,只需將相鄰的子板之間依次繞轉軸旋轉180度,即可由八方桌半桌面板變形為方桌桌面面,使得拼裝切換更加方便簡單快捷。
作為其他的實施例,還可以是每兩個拼接相鄰的子板之間沿拼接邊一側的子板上垂直向外設置有插接凸起,插接凸起插接到另一側子板上設置的插接槽內形成插接配合結構,插接配合結構為沿所在拼接邊中部對稱設置的多個。這樣結構簡單且也能夠方便實現相鄰子板旋轉後重新拼接得到方桌的桌面板。
作為其他的實施例,還可以是每兩個拼接相鄰的子板之間沿拼接邊兩側的子板上各自設置有能夠相互吸合的鐵磁性材料。這樣結構簡單且也能夠方便實現相鄰子板旋轉後重新拼接得到方桌的桌面板。
本實施例中,正八邊形的桌面板下方設置有兩個拼接的桌腿支撐結構,每個桌腿支撐結構包括四根呈矩形布置的桌腿2,桌腿上端位於寬邊一側的兩根桌腿之間各自水平固定連接有一根寬度方向支撐條6,兩根寬度方向支撐條6之間還固定連接有長度方向支撐條7構成水平支撐框架;一個桌腿支撐結構的長度方向支撐條上表面設置有向上的矩形凹槽,另一個桌腿支撐結構的長度方向支撐條下表面設置有向下的矩形凹槽,兩個桌腿支撐結構依靠矩形凹槽8相互榫卯配合卡接且卡接後上表面齊平。
這樣,方便桌腿支撐結構也可以拆分為兩個和桌面板拆分拼接得到的兩個方桌桌面板組合,可以方便直接拆分為兩張方桌。方便桌子在不同場合組合使用。
本實施例中,每個桌腿支撐結構中,長度方向支撐條7為兩根且連接於寬度方向支撐條6的兩端,兩根長度方向支撐條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均設置有兩個能夠相互榫卯配合卡接的矩形凹槽。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支撐穩定性。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八方桌拼接方法,其特點在於,採用兩張方桌拼接得到一張八方桌,兩張方桌的結構(參加圖3和圖4)為,包括桌面為矩形的桌面板,桌面板為五塊呈三角形的子板拼接得到,子板包括三個第一子板和兩個第二子板,三個第一子板呈形狀一致的頂角為45度的等腰三角形,兩個第二子板呈形狀一致的直角三角形且長直角邊對接相拼後和第一子板形狀一致,一個第一子板相對地拼接於另外兩個第一子板之間,三個第一子板拼接後的兩側各拼接一個第二子板,且使得單個第一子板的底邊和兩個第二子板的短直角邊拼接構成桌面的一個長邊,另外兩個第一子板的底邊拼接構成桌面的另一個長邊,兩個第二子板的長直角邊構成桌面的兩個短邊;
每兩個拼接相鄰的子板之間沿拼接邊所在平面的中部設置有轉軸,轉軸垂直於拼接邊所在平面且兩端貫穿安裝於兩個相鄰的子板內,使得相鄰的兩子板能夠繞轉軸相對旋轉;
四根桌腿上端位於桌面寬邊一側的兩根桌腿之間各自水平固定連接有一根寬度方向支撐條,兩根寬度方向支撐條之間還固定連接有長度方向支撐條構成水平支撐框架;長度方向支撐條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設置有能夠相互榫卯配合卡接且卡接後上表面齊平的矩形凹槽。
拼接時,先將兩張方桌的桌面板取下,將各自的桌腿上方的長度方向支撐條依靠矩形凹槽實現卡接拼裝為一體,使得各自水平支撐框架上表面構成一個桌面板支撐平面,然後將各自的桌面板中,將相鄰的子板之間依次繞轉軸旋轉180度得到半張八方桌桌面板,再將兩個半張八方桌桌面板對接並支撐安裝到兩個水平支撐框架上表面構成的桌面板支撐平面上,得到八方桌(參加圖1和圖2)。實施時還可以在任一張方桌兩條長度方向支撐條之間中部位置再連接一根中部支撐條,這樣拼接為八方桌時,靠中部支撐條可以實現對八方桌正中位置的支撐,保證桌面板的穩定性;也可以兩張方桌均同時設置中部支撐條,中部支撐條中間位置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增設矩形凹槽實現卡接相連,進一步更好地提高支撐穩定性。
這樣,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將兩張方桌拼接成為一張八方桌,使得拼裝切換更加方便簡單快捷,方便桌子在不同場合組合使用,提高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