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07:46:56 2
專利名稱: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繞線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
背景技術:
業內習知,一般線材的生產過程包括有送線、切線、繞線、扎線等多個工序,而因目前工藝的限制,以上的多個工序都是需要人工進行作業,但這種操作往往會出現很多問題, 譬如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大,環境惡劣,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等;且當線材的長度比較長時,應生產工藝的需求,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作業,這樣其佔用場地就變大,容易導致生產過程不易管理、現場混亂等弊端;還有隨著生產發展的需要,目前很多線材的實際產能已無法滿足計劃的需求,因此,為了提升產品產量效率,對生產工序進行優化已迫在眉睫。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工作效率高的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 它包括有送線護線機構、旋轉繞線機構、夾線機械手、定位輸送機構、送切扎帶機構、綁紮帶出線機構、機箱,其中,所述的送線護線機構、旋轉繞線機構、夾線機械手、定位輸送機構、送切扎帶機構、綁紮帶出線機構均安裝在機箱上;旋轉繞線機構位於送線護線機構和夾線機械手之間,分別與送線護線機構和夾線機械手相配合,且在旋轉繞線機構和送線護線機構之間設有一切線機構;定位輸送機構位於旋轉繞線機構和送切扎帶機構之間,分別與送切扎帶機構和夾線機械手相配合;綁紮帶出線機構位於定位輸送機構一端,且與定位輸送機構相配合。所述的送線護線機構由壓緊彈性機構、多個護線輪、上下移動汽缸、左右移動汽缸、安裝座組成,其中,所述的多個護線輪分兩組依次排列,對應安裝在壓緊彈性機構和固定在機箱上的安裝座上;壓緊彈性機構、上下移動汽缸和左右移動汽缸均安裝在該安裝座上,且壓緊彈性機構分別與在其下方的上下移動汽缸和在其一側的左右移動汽缸相配合。所述的旋轉繞線機構由繞線柱、轉盤、線頭定位塊組成;其中,所述的繞線柱和線頭定位塊對應安裝在轉盤上,且該轉盤裝配在機箱上,並由電機所驅動。所述的夾線機械手由機械手、夾線爪、機械手安裝座組成,其中,所述的機械手裝配在固定於機箱上的機械手安裝座上,並通過上下驅動汽缸和左右驅動汽缸與夾線爪相配
所述的定位輸送機構包括有一條形滑動座和成型定位模,其中,該成型定位模裝配在條形滑動座上,且能在該條形滑動座上自由滑動。所述的送切扎帶機構包括有多個護扎帶輪、切刀汽缸、送扎帶汽缸、汽缸安裝座, 其中,所述的多個護扎帶輪分兩組依次排列,均安裝在汽缸安裝座上,並由其下方的送扎帶汽缸所驅動;在汽缸安裝座上還設有一切刀汽缸,且該切刀汽缸置於扎帶的下遊方向。所述的綁紮帶出線機構包括有扎帶夾手、旋轉電機、出料機械手、出料機械手安裝座,其中,出料機械手裝配在固定於機箱上的出料機械手安裝座上,並通過一上下驅動汽缸和左右驅動汽缸與接有旋轉電機的扎帶夾手相配合。所述的切線機構上設有一選擇開關。所述的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還包括有一安裝在機箱上的控制面板。本實用新型在採用了上述方案後,其最大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可靠, 能進行自動送線、切線、繞線、綁紮、出料等多個工序,成功替代以往的人工作業,具有工作效率高、節約人力成本、質量可控制、適用多種規格產品等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軸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送線護線機構的軸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根據附圖1至附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包括有送線護線機構1、旋轉繞線機構2、夾線機械手3、定位輸送機構4、送切扎帶機構5、綁紮帶出線機構6、機箱7,其中,所述的送線護線機構1、旋轉繞線機構2、夾線機械手3、定位輸送機構4、送切扎帶機構 5、綁紮帶出線機構6均安裝在機箱7上;旋轉繞線機構2位於送線護線機構1和夾線機械手3之間,分別與送線護線機構1和夾線機械手3相配合,且在旋轉繞線機構2和送線護線機構1之間設有一切線機構8 ;定位輸送機構4位於旋轉繞線機構2和送切扎帶機構5之間,分別與送切扎帶機構5和夾線機械手3相配合;綁紮帶出線機構6位於定位輸送機構4 一端,且與定位輸送機構4相配合。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送線護線機構1由壓緊彈性機構 9、多個護線輪10、上下移動汽缸11、左右移動汽缸12、安裝座13組成,起繞線時護線作用, 保證線不重疊在一起;其中,所述的多個護線輪10分兩組依次排列,對應安裝在壓緊彈性機構9和固定在機箱7上的安裝座13上;壓緊彈性機構9、上下移動汽缸11和左右移動汽缸12均安裝在該安裝座13上,且壓緊彈性機構9分別與在其下方的上下移動汽缸11和在其一側的左右移動汽缸12相配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旋轉繞線機構2由繞線柱14、轉盤 15、線頭定位塊16組成;其中,所述的繞線柱14和線頭定位塊16對應安裝在轉盤15上, 且該轉盤15裝配在機箱7上,並由電機所驅動。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夾線機械手3由機械手沈、夾線爪17、機械手安裝座18組成,其中,所述的機械手沈裝配在固定於機箱7上的機械手安裝座18上,並通過上下驅動汽缸19和左右驅動汽缸20與夾線爪17相配合,把繞好的線材送進入下一工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定位輸送機構4用於成型扎帶,為旋緊扎帶做準備,定位線材,同時輸送到下一工位;它包括有一條形滑動座22和成型定位模21,其中, 該成型定位模21裝配在條形滑動座22上,且能在該條形滑動座22上自由滑動。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送切扎帶機構5用於送扎帶進入成型定位模21,並切斷扎帶;它包括有多個護扎帶輪23、切刀汽缸M、送扎帶汽缸25、汽缸安裝座33,其中,所述的多個護扎帶輪23分兩組依次排列,均安裝在汽缸安裝座33上,並由其下方的送扎帶汽缸25所驅動;在汽缸安裝座 33上還設有一切刀汽缸M,且該切刀汽缸M置於扎帶的下遊方向。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綁紮帶出線機構6包括有扎帶夾手27、旋轉電機28、出料機械手29、出料機械手安裝座30,其中,出料機械手四裝配在固定於機箱7上的出料機械手安裝座30上,並通過一上下驅動汽缸19和左右驅動汽缸20與接有旋轉電機觀的扎帶夾手27相配合;這樣使得所述的綁紮帶出線機構6能通過旋轉電機觀帶動扎帶夾手27旋緊扎帶,並送出完成的產品。另外,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切線機構8上設有一選擇開關32,此開關為切線選擇開關,當生產只需繞扎線工藝線材時,通過此開關可關閉切線功能,接著由本實用新型進行自動送線,再自動繞扎。還有本實用新型還設有一安裝在機箱7上的控制面板31,用於對本實用新型的電氣控制。總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可靠,能進行自動送線、切線、繞線、綁紮、出料等多個工序,將目前人工切線、繞線、扎線工藝改為全自動切繞扎線工藝,成功替代以往的人工作業, 具有工作效率高、節約人力成本、質量可控制、適用多種規格產品等諸多優點,且在產能提高的同時保證了產品質量,消除產品質量隱患,整體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水平,值得推廣。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有送線護線機構(1)、旋轉繞線機構(2)、夾線機械手(3)、定位輸送機構(4)、送切扎帶機構(5)、綁紮帶出線機構(6)、機箱(7),其中,所述的送線護線機構(1)、旋轉繞線機構(2)、夾線機械手(3)、定位輸送機構 (4)、送切扎帶機構(5)、綁紮帶出線機構(6)均安裝在機箱(7)上;旋轉繞線機構(2)位於送線護線機構(1)和夾線機械手(3)之間,分別與送線護線機構(1)和夾線機械手(3)相配合, 且在旋轉繞線機構(2)和送線護線機構(1)之間設有一切線機構(8);定位輸送機構(4)位於旋轉繞線機構(2)和送切扎帶機構(5)之間,分別與送切扎帶機構(5)和夾線機械手(3) 相配合;綁紮帶出線機構(6)位於定位輸送機構(4) 一端,且與定位輸送機構(4)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送線護線機構(1)由壓緊彈性機構(9)、多個護線輪(10)、上下移動汽缸(11)、左右移動汽缸(12)、安裝座(13)組成,其中,所述的多個護線輪(10)分兩組依次排列,對應安裝在壓緊彈性機構(9) 和固定在機箱(7 )上的安裝座(13 )上;壓緊彈性機構(9 )、上下移動汽缸(11)和左右移動汽缸(12)均安裝在該安裝座(13)上,且壓緊彈性機構(9)分別與在其下方的上下移動汽缸 (11)和在其一側的左右移動汽缸(12)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轉繞線機構(2)由繞線柱(14)、轉盤(15)、線頭定位塊(16)組成;其中,所述的繞線柱(14)和線頭定位塊(16 )對應安裝在轉盤(15 )上,且該轉盤(15)裝配在機箱(7 )上,並由電機所驅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夾線機械手 (3)由機械手(26)、夾線爪(17)、機械手安裝座(18)組成,其中,所述的機械手(26)裝配在固定於機箱(7 )上的機械手安裝座(18 )上,並通過上下驅動汽缸(19 )和左右驅動汽缸(20 ) 與夾線爪(17)相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位輸送機構(4)包括有一條形滑動座(22)和成型定位模(21),其中,該成型定位模(21)裝配在條形滑動座(22)上,且能在該條形滑動座(22)上自由滑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送切扎帶機構(5)包括有多個護扎帶輪(23)、切刀汽缸(24)、送扎帶汽缸(25)、汽缸安裝座(33),其中, 所述的多個護扎帶輪(23)分兩組依次排列,均安裝在汽缸安裝座(33)上,並由其下方的送扎帶汽缸(25)所驅動;在汽缸安裝座(33)上還設有一切刀汽缸(24),且該切刀汽缸(24)置於扎帶的下遊方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綁紮帶出線機構(6 )包括有扎帶夾手(27 )、旋轉電機(28 )、出料機械手(四)、出料機械手安裝座(30 ), 其中,出料機械手(29)裝配在固定於機箱(7)上的出料機械手安裝座(30)上,並通過一上下驅動汽缸(19)和左右驅動汽缸(20)與接有旋轉電機(28)的扎帶夾手(27)相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切線機構 (8)上設有一選擇開關(3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有一安裝在機箱(7)上的控制面板(3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線材自動切、繞線機構,包括有送線護線機構、旋轉繞線機構、夾線機械手、定位輸送機構、送切扎帶機構、綁紮帶出線機構、機箱,其中,送線護線機構、旋轉繞線機構、夾線機械手、定位輸送機構、送切扎帶機構、綁紮帶出線機構均安裝在機箱上;旋轉繞線機構位於送線護線機構和夾線機械手之間,分別與送線護線機構和夾線機械手相配合,在旋轉繞線機構和送線護線機構之間設有一切線機構;定位輸送機構位於旋轉繞線機構和送切扎帶機構之間,分別與送切扎帶機構和夾線機械手相配合;綁紮帶出線機構位於定位輸送機構一端,與定位輸送機構相配合。本實用新型在採用了上述方案後,具有工作效率高、節約人力成本、適用多種規格產品等優點。
文檔編號B65B13/16GK202098563SQ20112015696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7日
發明者代斌, 張文燦, 張紅兵, 張紹權, 黃濤 申請人:佛山市中格威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