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噴淋清洗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03:05: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清洗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旋轉噴淋清洗機。
背景技術:
目前旋轉噴淋清洗機設備適用於各類工件外面清洗,如波峰焊治具的清洗、回流焊冷凝器的的清洗、機械零部件表面油汙清洗等。清洗原理在於清洗機上安裝有兩個儲液槽,即清洗儲液槽和漂洗儲液槽,清洗泵和漂洗泵分別將槽裡的清洗液和漂洗液先後抽至清洗室,並對工件進行噴淋清洗和噴淋漂洗,然後清洗室裡的清洗液和漂洗液分別回流至清洗儲液槽和漂洗儲液槽。清洗液和漂洗液由高壓泵清洗泵和漂洗泵抽至清洗室之前先經過過濾器,再到清洗室,最終由噴管上的噴頭噴出。
目前旋轉噴淋清洗機的缺陷主要為,清洗液和漂洗液從高壓泵抽出後先通過過濾器再到噴頭,隨著清洗時間和工件數量的增加,過濾器裡面的汙垢也逐漸增加,以致噴頭噴出清洗液的壓力越來越小,使清洗效果越來越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旋轉噴淋清洗機,以解決現有清洗機清洗效果會越來越差的弊端。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旋轉噴淋清洗機,用於對工件進行清洗,包括機架,設置於機架上的儲液槽、清洗系統和漂洗系統,還包括上蓋和噴淋室,所述噴淋室由所述上蓋封閉成一密閉空間,所噴淋室內設置有一旋轉機構,所述工件固定於所述旋轉機構內;所述儲液槽分隔成並排設置的清洗儲液槽和漂洗儲液槽兩部分;
所述清洗系統包括:清洗泵、清洗閥、清洗回流閥和清洗過濾器,所述噴淋室內設置有多個噴頭,所述清洗泵與儲液槽連接,所述清洗閥為三通氣動閥,其一端與所述清洗泵的出口相連,另外兩端通過管道分別連接至所述清洗過濾器的入口和所述噴頭,所述清洗過濾器位於清洗儲液槽旁,其出口連接到所述清洗儲液槽,所述清洗回流閥控制清洗後的清洗液是否流入所述清洗儲液槽;且當所述清洗泵通過清洗閥與所述噴頭連通時,所述清洗泵將清洗儲液槽內的清洗液通過所述噴頭向所述工件噴射,以對所述工件進行清洗;
所述漂洗系統包括:漂洗泵、漂洗閥、漂洗回流閥和漂洗過濾器,所述漂洗系統與清洗系統共用噴頭,所述漂洗泵與漂洗儲液槽連接,所述漂洗閥為三通氣動閥,其一端與所述漂洗泵的出口相連,另外兩端通過管道分別連接至所述漂洗過濾器的入口和所述噴頭,所述漂洗過濾器位於漂洗儲液槽旁,其出口連接到所述漂洗儲液槽,所述漂洗回流閥控制漂洗後的漂洗液是否流入所述漂洗儲液槽;當所述漂洗泵通過漂洗閥與所述噴頭連通時,所述漂洗泵將漂洗儲液槽內的漂洗液通過所述噴頭向所述工件噴射,以對所述工件進行漂洗;
所述清洗過濾器用於當所述清洗過濾器被選擇為通過所述清洗閥與所述清洗泵連通時,對清洗液進行過濾,並將過濾後的清洗液重新排入所述清洗儲液槽;所述漂洗過濾器用於當所述漂洗過濾器被選擇為通過所述漂洗閥與所述漂洗泵連通時,對漂洗液進行過濾,並將過濾後的漂洗液重新排入所述漂洗儲液槽。
優選地,所述旋轉機構包括旋轉籃和驅動所述旋轉籃繞其旋轉軸旋轉的電機,所述旋轉軸通過軸承和軸套與所述電機連接,且所述旋轉籃位於所述噴淋室內,所述電機位於所述噴淋室的下方,並與所述噴淋室隔離設置。
優選地,所述噴頭包括至少一組下噴頭和至少一組上噴頭,所述至少一組下噴頭位於所述噴淋室內所述至少一組上噴頭位於所述上蓋,且每個所述噴頭的出口均朝向所述工件。
優選地,所述旋轉噴淋清洗機還包括烘乾系統,所述烘乾系統包括高壓風機和與所述高壓風機連通的發熱包,所述發熱包通過管道連通有至少一個上風刀和至少一個下風刀,所述上風刀設置於所述上蓋,所述下風刀設置於所述噴淋室,且每個所述上風刀和下風刀的出風口均朝向所述工件,用於對所述工件的表面進行熱風烘乾。
優選地,所述旋轉噴淋清洗機還包括自動加排液系統,用於自動添加清洗液和漂洗液,或者自動排出清洗液和漂洗液,所述自動加排液系統包括加排液泵、加液管和排液管,所述加排液泵固定安裝於所述儲液槽旁,所述清洗儲液槽和漂洗儲液槽分別通過所述加液管和排液管與所述加排液泵連接,所述加液管和排液管上設置有若干閥門,以控制加液和排液順序。
優選地,所述清洗儲液槽和漂洗儲液槽均設置有加熱棒和液位器,所述加熱棒用於對所述清洗液和漂洗液進行加熱,所述液位器用於顯示清洗液和漂洗液的液位。
優選地,所述旋轉噴淋清洗機還包括機殼,所述機殼與所述機架固定,用於封裝所述儲液槽、清洗系統、漂洗系統和烘乾系統。
優選地,所述旋轉噴淋清洗機還包括機殼,所述機殼與所述機架固定,用於封裝所述儲液槽、清洗系統、漂洗系統、烘乾系統和自動加排液系統。
優選地,所述噴淋室位於所述機架的前端,所述儲液槽、清洗系統、漂洗系統和自動加排液系統位於所述機架的後端,所述後端還設置有後蓋,所述後蓋將所述儲液槽、清洗系統、漂洗系統和自動加排液系統遮蓋。
優選地,所述機架的下方設置有多個腳輪。
本實用新型的清洗系統和漂洗系統均設置有過濾器,且清洗過濾器所在的管路與用於清洗的噴頭所在的管路不同,漂洗過濾器所在的管路與用於漂洗的噴頭所在的管路也不同,從而不會在長時間使用後,清洗下來的汙垢堵塞過濾器而使噴頭噴出的清洗液的壓力越來越小,可使本實用新型的清洗機的清洗效果保持不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旋轉噴淋清洗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旋轉噴淋清洗機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旋轉噴淋清洗機的前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旋轉噴淋清洗機的後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儲液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自動加排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觀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實質。
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旋轉噴淋清洗機,用於對工件進行清洗,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可以是波峰焊治具、回流焊冷凝器或機械零部件等。該旋轉噴淋清洗機,包括機架1,設置於機架1上的儲液槽6、清洗系統8、漂洗系統9、噴淋室5、烘乾系統10、自動加排液系統11和上蓋3等,其中,噴淋室5與上蓋3之間形成一密閉空間,用於對工件進行清洗,噴淋室5內設置有一旋轉機構7,工件固定於該旋轉機構7內,使清洗液能360度對工件進行噴淋式清洗。上述儲液槽6分隔面並排設置的清洗液槽612和漂洗液槽613兩部分,分別盛裝清洗液和漂洗液。
具體地,清洗系統8包括:清洗泵811、清洗閥812、清洗回流閥813和清洗過濾器814,所述噴淋室5內設置有多個噴頭,清洗泵811與儲液槽6連接,清洗閥812為三通氣動閥,其一端與清洗泵811的出口相連,另外兩端通過管道分別連接至清洗過濾器814的入口和多個噴頭,清洗過濾器814位於清洗儲液槽612旁,其出口連接到清洗儲液槽612,清洗回流閥813控制清洗後的清洗液是否流入清洗儲液槽612。且當清洗泵811通過清洗閥812與噴頭連通時,清洗泵811將清洗儲液槽612內的清洗液通過噴頭向工件噴射,以對工件進行清洗。
漂洗系統9包括:漂洗泵911、漂洗閥912、漂洗回流閥913和漂洗過濾器914,漂洗系統9與清洗系統8共用噴頭,漂洗泵911與漂洗儲液槽613連接,漂洗閥912為三通氣動閥,其一端與漂洗泵911的出口相連,另外兩端通過管道分別連接至漂洗過濾器914的入口和噴頭,漂洗過濾器914位於漂洗儲液槽613旁,其出口連接到漂洗儲液槽613,漂洗回流閥913控制漂洗後的漂洗液是否流入漂洗儲液槽613。當漂洗泵911通過漂洗閥912與噴頭連通時,漂洗泵911將漂洗儲液槽613內的漂洗液通過噴頭向工件噴射,以對工件進行漂洗。
上述清洗過濾器814用於當清洗過濾器814被選擇為通過清洗閥812與清洗泵811連通時,對清洗液進行過濾,並將過濾後的清洗液重新排入清洗儲液槽612。漂洗過濾器914用於當漂洗過濾器914被選擇為通過漂洗閥912與所述漂洗泵911連通時,對漂洗液進行過濾,並將過濾後的漂洗液重新排入漂洗儲液槽613。
可見,在用清洗系統8對工件進行清洗時,清洗過濾器814不在清洗路徑中,同樣,在用漂洗系統9對工件進行漂洗時,漂洗過濾器914也不在漂洗路徑中,這樣,在長時間使用後,即使清洗過濾器814和漂洗過濾器914中存在汙垢,也不會對噴頭的壓力產生影響,從而也不會影響清洗系統8和漂洗系統9對工件的清洗效果。
上述清洗回流閥813控制回流液體是否流入清洗儲液槽612,或者直接排出外部,同樣,漂洗回流閥913控制回流液體是否流入漂洗槽儲液槽613,或者直接排出外部,本實施例如此設置,可以在清洗液中汙垢較多時,在清洗完工件後直接將清洗液排出,在漂洗液中汙垢較多時,在漂洗完工件後直接將漂洗液排出,不再回流到儲液槽6中。
如圖2所示,上述旋轉機構7包括旋轉籃711和驅動該旋轉籃711繞其旋轉軸712旋轉的電機716,旋轉軸712通過軸套713與電機716連接,且旋轉籃711位於噴淋室5內,電機716位於噴淋室5的下方,並與噴淋室5隔離設置,避免電機716浸水。具體地,軸套固定板714固定安裝在機架1上,軸套713與噴淋腔5固定焊接在一起,且軸套713安裝在軸套固定板714上,軸套713裡面設置安裝有軸承,旋轉軸712通過軸承安裝在軸套713上,旋轉籃711固定安裝在旋轉軸712上,電機安裝板715固定安裝在機架上1,電機716固定安裝在電機安裝板715上,位於噴淋腔5的下方,電機716通過同步帶驅動旋轉籃711旋轉。
結合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噴頭包括至少一組下噴頭14和至少一組上噴頭12,下噴頭14位於噴淋室5內,上噴頭12位於上蓋3,且每個噴頭的出口均朝向工件,在清洗時,各噴頭同時噴射清洗液,在漂洗時,各噴頭同時噴射漂洗液。
請再參照圖3,本實施例還包括烘乾系統10,該烘乾系統10包括高壓風機18和與高壓風機18連通的發熱包19,發熱包19通過管道連通有至少一個上風刀13和至少一個下風刀15,上風刀13設置於上蓋3,下風刀15設置於噴淋室5,且每個上風刀13和下風刀15的出風口均朝向工件,用於對工件的表面進行熱風烘乾。
如圖4所示,儲液槽6為一個密閉的槽體,中間有隔板611將儲液槽6分為兩部分,即清洗儲液槽612和漂洗儲液槽613,儲液槽6上面開有抽液孔614、回流孔615和手動加液的槽口616,儲液槽6底部和後面還設置有進液孔與排液孔,儲液槽6兩側設置安裝有加熱棒617和液位器618,加熱棒617用於對清洗液和漂洗液進行加熱,液位器618用於顯示清洗液和漂洗液的液位,避免清洗液和漂洗液過多或過少。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還包括自動加排液系統11,用於自動添加清洗液和漂洗液,或者自動排出清洗液和漂洗液,自動加排液系統11包括加排液泵21、排液管29和加液管30,加排液泵21固定安裝於儲液槽6旁,清洗儲液槽612和漂洗儲液槽613分別通過加液管30和排液管29與加排液泵21連接,加液管30和排液管29上設置有若干閥門,以控制加液和排液順序。
具體地,清洗儲液槽612和漂洗儲液槽613底部有管道連接至加排液泵21的入口,管道途中分別設置有第二氣動閥24和第四氣動閥26,以控制排液順序,儲液槽6右側設置安裝有一條排液管29,排液管29經過第六氣動閥28與加排液泵21的出口相連,儲液槽6左側設置安裝有一條加液管30,加液管30經過第一氣動閥23與加排液泵21的入口相連,加排液泵21出口還有一條自動加液管道連接至清洗儲液槽612,途中設置有第五氣動閥27,漂洗儲液槽613後端設置有一條自動加排液管道,管道途中安裝有第三氣動閥25,這樣使可以控制加液和排液順序。
請再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還包括機殼2,該機殼2與機架1固定,用於封裝儲液槽6、清洗系統8、漂洗系統9、烘乾系統10和自動加排液系統11。而且,噴淋室5位於所述機架1的前端,儲液槽6、清洗系統8、漂洗系統9和自動加排液系統11位於機架1的後端,後端還設置有後蓋4,後蓋4將所述儲液槽6、清洗系統8、漂洗系統9和自動加排液系統11遮蓋。因經常需要維護保養的原因,如果讓清洗泵811、漂洗泵911、清洗過濾器814、漂洗過濾器914和氣動閥等件部件裸露在設備外面,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本實施例的機殼2將這些部件封裝起來,從而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
此外,由於設備較沉重,本實施例還在機架1的下方設置多個腳輪101,以便於設備的移動和搬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清洗系統和漂洗系統均設置有過濾器,且清洗過濾器所在的管路與用於清洗的噴頭所在的管路不同,漂洗過濾器所在的管路與用於漂洗的噴頭所在的管路也不同,從而不會在長時間使用後,清洗下來的汙垢堵塞過濾器而使噴頭噴出的清洗液的壓力越來越小,可使本實用新型的清洗機的清洗效果保持不變。此外,本實用新型在保持原有的手動加排液功能外增加了自動加排液功能,減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其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