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後感400字
2023-07-14 20:23:43
篇一:《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後感
在上個學期該放寒假的時候,楊老師帶著幾個同學去了我們學校的圖書館裡借了書,這些書的名字就叫做《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老師拿了兩種,一種寫的是唐五代,另一種寫的是隋唐。我拿的是唐五代。
我覺得《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這套書非常好看。作者用巧妙的語言講了許多歷史,讓歷史不枯燥了,並且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我看完了唐五代,就跟李子木換了書,看隋唐了。
隋唐給我的印象很深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隋唐時的英雄,如:秦瓊、尉遲恭、程咬金、李世民、房玄齡等······還讓我知道了許多惡人,如:嫉妒心強的獨孤後、狡猾奸詐的楊廣······
讓我印象很深的是《新年的突襲》這一篇。這個故事講了:隋朝大軍一直想渡過長江去攻打陳軍,可是一直找不到時機。隋朝有一名大將叫做賀弼若。他趁著過年的時候,帶著隋軍悄悄地渡了江,去攻打陳軍。雖然陳朝人聽見有整軍上馬的聲音,卻懶得去查個究竟。就這樣隋軍就輕而易舉得拿下了採石。
之後,楊廣和楊素一起陷害了楊勇,使楊廣當上了太子。到了五百零四年的時候,隋文帝(也就是楊堅)得了重病,不久後又得知楊勇是被陷害的,準備廢掉楊廣。楊廣得知後就把文帝殺害了,楊廣登上了王位。之後,人民們不滿楊廣的殘暴,紛紛起義,最後楊廣被令狐行達用他的絲巾把他殺死了。之後,李淵得到了王位建立了唐朝。
這本書非常好看,你一定要看哦!
篇二:《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後感 董軒
大家好!我今天又要給大家介紹一本新書啦!你知道是哪本 嗎?我先不告訴你,讓你根據資料猜一猜,看看聰明的你能不能夠猜到?
這本書是臺灣暢銷時間最長,得獎次數最多的歷史讀物。整本書內容上起遠古時代,下至明代中葉。全書凡1075篇,200萬言。它的作者是吳涵碧女士,她是臺灣著名的學者,在此同時,她也是一名作家。這套書總共分為了15冊。
現在,我估計你十有八九已經知道了我所說的是哪本書了吧?沒錯!就是《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我今天要介紹的是15冊中的第5冊,也就是唐朝從618年至906年的故事。
在這本書當中,我最喜歡的人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他最讓我敬佩的地方是他的大度。正是因為他能虛心納諫,大臣們才敢直言進諫才能導致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太宗還很體恤民情,貞觀二年(628年),關中鬧蝗災,然而太宗在宮中看見數隻蝗蟲,便說:「民以谷為命,而你竟然吃掉穀子,不如來吃我的肺腸吧。」說著,拿起蝗蟲就要往嘴裡塞。儘管左右急忙勸阻,太宗仍吞了幾隻蝗蟲,可見他的勤政愛民。
這套書中還有許多人物和故事,能夠讓你明白許多道理,是一套能夠讓你終生受益的書,要知道,古時候,不知道歷史是要被人笑話的哦!最後,我希望你能夠喜歡這套《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篇三: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後感
又一個寒假來到了,媽媽這次又給我捧回了一大袋子書。媽媽說,這是一套《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我一下子來勁了,我把它們拿了出來,一共15本。寫了好多個朝代:先秦、秦、西漢、東漢、魏、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經過一個寒假,我看完了第一冊和第二冊,明白了許多。
一拿到書,我就對吳姐姐這名字起了疑問,她是誰?我去網上查了一下,原來她叫吳涵碧,從小生活在書香世家。還沒看完第一頁,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吳姐姐用通俗易懂的口吻寫出了她腦海中的古中國,我感到了她的謙虛俏皮,就像在聽大姐姐講故事,讓人覺得這些知識原來這麼有趣生動。
這本書上起遠古,下終明代中葉,作者選取這段漫長歷史中富有教育意義的人和事,寫成一系列輕鬆而富有情致的短篇故事。全書共1075篇,200萬言,故事之間相互勾連,前後貫通,連綴起來,即成一部規模頗大的中國通史。
我讀了兩冊,明白了吳姐姐希望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更多的小朋友愛上歷史,明白了中國悠長的歷史是我們的寶庫,不只是屬於大人的,也是屬於我們的。
這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加上生動活潑的插圖,令我的假期生活變得有滋有味。《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值得一看!
篇四:《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後感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特別有趣的書,名叫《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這本書內容上起遠古,下終明代中葉,它選取這段歷史中富於教益的人和事,匯集成一系列輕鬆而富有情致的小故事。故事之間相互勾連,前後貫通,連綴起來,就成一套中國歷史書了。
我看的是這本,只是其中的一冊,講的是隋唐部分。
這本書,首先寫了那個殘暴的隋煬帝,看得我心中充滿了認憤,最後,他的暴行引起了全國民眾的不滿,紛紛揭竿起義。有一次,民眾被他趕押去修宮殿,他不但不給民工吃飽飯,而且還挑剔,讓大夥拆了重建,而且,還因為有的人上廁所,就把大家關進牢房,甚至斬首示眾,可見他有多殘暴,他的暴行最後導致了眾叛親離,連他的守衛都出賣了他,製造假令牌,讓老百姓推翻了這個王朝。
還讓我認識了和煬帝完全不同的另一個皇帝,最英明的皇帝——李世民。他在沒有當上皇帝之前,就是一個非常體恤下屬的人,在自己的衛兵遭到埋伏時,會為陣亡的將士們傷心,為了挽救部隊,不顧自己生死,連夜騎馬,把部隊召回。最後得到大家的擁護成為了一代名君。
真如書中說的「水可載舟,變可覆舟」啊。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看到了各種英雄豪傑的豐功偉業,各朝各代皇帝臣子的百樣百貌,而且豐富對我國歷史人物的全方面的認識。我喜歡這本書,大家有空都來看看吧。
篇五: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後感
放暑假了,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歷史書名叫《吳姐姐講故事》 一共有十五冊,講述的是從先秦到明朝的歷史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名叫吳涵碧,她是臺灣著名學者、作家。以前我不太喜歡看歷史的書,覺得歷史書枯燥無趣,但看了這本書後,卻被書裡的故事情節和生動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住了。
書中有一篇文章寫的是——秦始皇和萬裡長城。提起萬裡長城,人們一定想到秦始皇,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只做了八年的皇帝,那怎麼在短短的八年間完成這震驚世界的大工程呢?實際上,在秦始皇出生前就有人開始建築長城了。戰國時代齊、楚、趙等七個國家,都怕其他國家侵略,於是與鄰國交界處築一道高牆,稱為「長城」。而秦國、趙國、燕國所建築的三條,就是日後秦始皇時所完成的萬裡長城的骨幹,因三條長城相聚很遠,秦始皇下令把長城連在一起,這就是後世聞名的「萬裡長城」。通過這篇文章讓我更深刻的了解到萬裡長城的來歷了。
通過讀這本書,我所獲很多,也受到了很多啟發,也更加的了解以前未知的歷史情節和人物。我也希望同學們多看歷史書,我相信你們也和我一定會喜歡上它的。
篇六: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後感
隋朝末年,因隋煬帝荒淫無道,所以天下大亂。這時出現了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李世民。
他先說服了父親李淵,再以討平盜賊為藉口,乘機發動政變。李世民能與兵士同共苦,遇著危險,必定身先士卒。我覺得這樣軍紀嚴整,一定可以橫掃天下。但是,日子不會一帆風順的,李淵的軍隊渡不了黃河,又逢大雨,又缺糧,對手也十分厲害,又有人攻打他們的根據地。李淵有意班師後退,李世民又幫父親分析出敵人的種種不足。我覺得他這一番分析,有條有理極有氣魄,表現出勇往直前的精神。可見得天下任何事,自悲觀的角度看來,往往一籌莫展;可是,若自積極的眼光衡量,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李世民見父親不聽自己說的話,又想出了個主意讓父親留下,接著把對手打敗了。李淵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攻下了隋都長安,後來煬帝被宇文化及所殺,李淵稱帝,開啟了我國歷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大唐帝國。
我覺得李淵如果當初沒有聽李世民的建議,稍遇挫折就返回根據地,怎麼會有以後的唐朝?可見得天助自助,上天是幫助能夠自己堅持的人。人生到處充滿了困難,我們應該效法李世民的奮鬥精神,才能建立成功的事業。
篇七: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一套很好的歷史故事書,它的名字叫【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為什麼我會覺得它很好呢?原因就在於它描寫人物描寫得栩栩如生,描寫場景描寫得惟妙惟肖。並且把歷史人物們的義氣,暴虐,機智統統以幽默而又飄逸的白話文展現給了我們。
它把歷史書枯燥無味的長篇大論以及深奧難懂的道理全部轉化成了一個個小故事,使場景就出現在我們眼前,讓讀者期盼著下一章的到來。
它雖然沒有什麼特別華麗的辭藻,卻能讓讀者讀懂其中的道理,它每一章的小故事,似乎都在展示著這一章的風格。
看這套書就像嚼口香糖一樣,一下子是嘗不出甜味的,往往是越到後面越精彩,越吸引人。我想,如果我上初中的時候,能改為這套書作為歷史課本,那麼我一定會愛上歷史的。
啊哈!後來我發現,這套書就是在描寫現在的有些人呢,看來它不僅有趣,而且很實用呢。大家多讀一讀,就會有新的體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