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法脫硫系統及其脫硫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11:18:41 1
專利名稱:溼法脫硫系統及其脫硫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化肥和焦化等化工工業領域中的溼法脫硫技術,具體涉及一種 適用於溼法脫硫技術適用的溼法脫硫系統,以及採用該溼法脫硫系統進行脫硫 的脫硫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化肥、焦化等行業最常用的溼法脫硫技術包括ADA法(蒽醌二磺酸鈉 法)、HPF法(利用焦爐煤氣中的氨作吸收劑,以HPF為催化劑的溼法氧化脫硫, 首先把煤氣中的H2S轉化成硫氫銨鹽,在空氣的氧化下轉化成元素硫,吸收液得 到再生)、對苯二酚法等。溼法脫硫技術一般採用各種吸收劑,將煙氣或煤氣中 的H2S轉化為單質硫,然後對含硫廢液進行脫硫產生硫泡沫。脫硫廢液在再生塔 內產生的硫泡沫經過泡沬槽進入熔硫釜,經過加熱,熔融的硫磺從熔硫釜底部 經蒸汽夾套管放出,分離出的清液由烙硫釜的頂部回流至反應槽或排放至廢液 槽。上述溼法脫硫系統採用了經輸送管路連接的泡沫槽、熔硫釜和廢液槽,通 過熔融的方式將沉澱的熔融硫磺進行排放取出,具有較好的脫硫效果並實現硫 磺的再利用價值。但是現有的溼法脫硫系統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如下嚴重問題: 首先,由於從熔硫釜中分離出的清液中述會不可避免的含有少量的單質硫顆粒, 該單質硫顆粒容易在靜止液內形成沉澱,現有的廢液槽為平底圓柱體形,其底 端側壁設置廢液出口,沉澱的單質硫容易造成廢液槽廢液出口的堵塞;其次, 為防止熔硫從熔硫釜底部的熔融硫磺排放管排放時對人身存在的危險隱患,現 有熔融硫磺排放管均採用90°夾套彎管,該彎管部位最容易造成熔融硫磺排放 管的堵塞,需要停工處理,這進而造成部分管線的堵塞,影響整個溼法脫硫系 統的正常使用。對於出現堵塞的設備需要提供處理,這造成了煤氣質量長期不 達標,而採用人工定期攪動或者用洞裡泵反衝疏導時,施工環境惡劣且效果不 明顯。而長期存在的沉積硫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容易造成管線蒸汽的跑、冒、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徹底解決熔硫釜、廢液槽堵塞問題,保證溼法 脫硫系統正常連續運行,從而保證煤氣質量的溼法脫硫系統,解決了現有溼法 脫硫系統中管線和關鍵部件的堵塞問題。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生產穩定、節約蒸汽用量、現場施工環境 改善,能保證脫硫長期穩定的脫硫工藝,根據溼法脫硫系統,比較徹底的解決 了管線和設備堵塞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溼法脫硫系統,包括管線連接的泡沫槽、熔硫釜和廢液槽,其特徵在於所述熔硫釜的底部設置豎立直排管,廢液槽內裝設有攪拌機構,廢液槽的底部為圓錐底結構,最底端設置廢液排放管。具體的講,該溼法脫硫系統中所述系統中泡沫槽的頂部連通硫泡沫輸送管線,泡沫槽的底部出口與熔硫釜的頂部入口通過管路連接設置,所述熔硫釜的頂部設置有廢液排放管,廢液排放管與廢液槽頂部連通。所述泡沬槽為內設攪拌機構的圓錐底結構,其上端部設置攪拌驅動電機。 所述泡沫槽和熔硫釜之間的硫泡沫輸送管線上設置有硫泡沫輸送泵。 所述廢液槽最底端設置的廢液出口為豎立直排管,廢液槽的上端部設置攪拌驅動電機,攪拌驅動電機連接驅動攪拌機構。所述熔硫釜底部設置的豎立直排管為蒸汽夾套短直管。採用上述溼法脫硫系統的脫硫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熔硫釜排往廢液槽的廢液流量^1.5噸/小時,廢液的溫度控制在60 9CTC,攪拌機構連續攪拌。 所述熔硫釜底部的熔硫溫度為125 135°C,釜壓《3.5 4Kg,熔硫時間不少於2小時,定時排放熔融硫。所述廢液槽內的液位高度控制在1. 8m以內,熔硫釜的豎立直排管的內徑為20 30腿。該溼法脫硫系統針對溼法脫硫系統中各設備易堵塞的根本原因入手,採用 短而無阻力的豎立直排管對熔硫釜內的熔硫進行流暢排放,使該熔硫排放管不 會發生堵塞現象,也避免了加熱法疏導所存在的蒸汽消耗量大、長時間加熱會 使排放管中產生副鹽結晶,造成更難清洗堵塞物的問題。經過熔硫釜處理後的廢液排放入廢液槽,廢液槽內設置的攪拌裝置對廢液槽內的廢液進行連續攪拌, 單質硫與廢液在廢液槽內旋轉流動,單質硫不易沉澱。同時圓錐底結構的廢液 槽能夠有效避免單質硫在廢液槽底部的沉積。該脫硫工藝能夠很好的適合該溼法脫硫系統,並且滿足各種溼法脫硫的工 藝要求,生產穩定,保證了整個溼法脫硫系統的運轉連續性,熔硫釜和廢液槽 內連續進液,連續排放,廢液槽內的攪拌機構連續勻速攪拌,定時排放熔硫。 連續的脫硫工藝可以避免各個部件和管線內單質硫的沉澱,在提供良好操作環 境的同時,徹底的解決熔硫釜、廢液槽及管線的堵塞問題,從而也很好的避免 了溼法脫硫系統中的脫硫塔和泡沫槽的堵塞。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該溼法脫硫系統的各組件設計爭理,有效消除了 單質硫造成的熔流釜和廢液槽的堵塞,能夠保證管線和各脫硫設備的正常連續 運轉,並保持煤氣的正常質量。該脫硫工藝的操作條件溫和,能夠符合脫硫系 統的要求,保證溼法脫硫系統的連續作業能力,減輕溼法脫硫系統的操作環境 和強度。
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如圖1所示,該溼法脫硫系統主要有輸送管線,泡沫槽3、熔硫 釜5和廢液槽8組成,泡沫槽3為內設攪拌機構2的容器,泡沫槽的頂部連通 設置有含硫泡沫輸入管線1,泡沫槽的底部出口與熔硫釜的頂部入口通過管路連 接設置,該管路上設置有硫泡沫輸送泵4,熔硫釜5的頂部設置有廢液出口,廢 液出口通過管路與廢液槽頂部的廢液進口連接。熔硫釜的底部設置有豎立直排 管,該豎立直排管為蒸汽夾套短直管6。廢液槽8的上端部設置攪拌驅動電機, 攪拌驅動電機連接驅動攪拌機構7,廢液槽的底部為圓錐底結構,最底端設置廢 液出口,廢液槽最底端設置的廢液出口為豎立直排管9,豎立直排管的下方放置 廢液車IO。該溼法脫硫系統可以通過對現有的溼法脫硫系統進行改造得到,進行脫硫 作業時,廢液槽內的液位高度控制在1.8m以內,熔硫釜的豎立直排管的內徑為 25mm,熔硫釜底部的熔硫溫度為125 135°C,釜壓《3. 5 4Kg,熔硫時間不少於2小時,定時排放熔融硫。熔硫釜進行熔硫排放時,控制烙硫的流速不易過快,防止濺液傷人。熔硫釜排往廢液槽的廢液流量不能小於1.5噸/小時,廢液 的溫度控制在60 90°C,攪拌機構連續攪拌。該溼法脫硫系統在上述脫硫工藝 條件下連續運行20'日後測定,熔硫釜無任何堵塞現象,廢液槽的底部也沒有單 質硫的沉澱出現,各管線和組件運行正常。
權利要求
1.一種溼法脫硫系統,包括管線連接的泡沫槽、熔硫釜和廢液槽,其特徵在於所述熔硫釜的底部設置豎立直排管,廢液槽內裝設有攪拌機構,廢液槽的底部為圓錐底結構,最底端設置廢液排放管。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溼法脫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中泡沫槽的 頂部連通硫泡沫輸送管線,泡沫槽的底部出口與熔硫釜的頂部入口通過管路連 接設置,所述熔硫釜的頂部設置有廢液排放管,廢液排放管與廢液槽頂部連通。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溼法脫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泡沫槽為內設攪 拌機構的圓錐底結構,其上端部設置攪拌驅動電機。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溼法脫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泡沫槽和熔硫釜 之間的硫泡沫輸送管線上設置有硫泡沬輸送泵。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溼法脫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廢液槽最底端設 置的廢液出口為豎立直排管,廢液槽的上端部設置攪拌驅動電機,攪拌驅動電 機連接驅動攪拌機構。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溼法脫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熔硫釜底部設置 的豎立直排管為蒸汽夾套短直管。
7. 權利要求1所述的溼法脫硫系統的脫硫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熔硫釜排 往廢液槽的廢液流量》1.5噸/小時,廢液的溫度控制在60 9(TC,攪拌機構連 續攪拌。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溼法脫硫系統的脫硫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熔硫 釜底部的熔硫溫度為125 135°C,釜壓《3.5 4Kg,熔硫時間不少於2小時, 定時排放熔融硫。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溼法脫硫系統的脫硫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廢液 槽內的液位高度控制在1. 8m以內,熔硫釜的豎立直排管的內徑為20 30mm。
全文摘要
一種溼法脫硫系統及其脫硫工藝,該脫硫系統包括管線連接的泡沫槽、熔硫釜和廢液槽,其特徵在於所述熔硫釜的底部設置豎立直排管,廢液槽內裝設有攪拌機構,廢液槽的底部為圓錐底結構,最底端設置廢液排放管。該溼法脫硫系統的各組件設計合理,有效消除了單質硫造成的熔流釜和廢液槽的堵塞,能夠保證管線和各脫硫設備的正常連續運轉,並保持煤氣的正常質量。該脫硫工藝的操作條件溫和,能夠符合脫硫系統的要求,保證溼法脫硫系統的連續作業能力,減輕溼法脫硫系統的操作環境和強度。
文檔編號C10K1/08GK101250440SQ20071019843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1日
發明者斌 倪, 王瑞忠, 趙海亮, 韓黨鋒 申請人: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