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樣年華讀後感
2023-07-15 01:36:33 1
篇一:草樣年華讀後感
我不知道為什麼在我高興的時候我好像忘記了還可以記錄自己明媚的心情。
我看了《草樣年華》,一部被吹捧很久的小說,好不好我也說不清,像似包圍著我的大學生活,又決然不是這樣的墮落。
我只是好羨慕邱飛可以在他學校的圖書館借到好多好多美妙的書,真是叫人羨煞!在我這個專科院校的圖書館你是找不到海子的詩,找不到昆德拉的書的,我每次徜徉在這個充斥著管理員笑聲的圖書館中,我會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無比興奮——如果我發現了一部懺悔錄。
對於他的飽覽群書卻毫無遺忘我也佩服的五體投地!在初中我看了《茶花女》,現在你若問我茶花女是做什麼的,我會毫不猶豫的答到:報告!茶花女是賣茶花的小姑娘!
我真的會為我的無知而不好意思的!
還有就是叫我置疑的,現代的大學生真的像他書中描繪的那樣政策絕對開放嗎?為了吸引外資即使賠本的買賣照樣做?女生真的淪落到可以和不同的男生——?真是不可思議!或者北京——畢竟是首都嘛,人家政策優惠也管不到華中的事啊?這樣想我就心裡釋然了,不然在我的傻傻的頭腦裡世界會是真的亂了,我會有被世界遺棄的感覺。
幸好世界還是愛我的,呵呵。為了這一點我可以原諒小說為了叫賣而誇張的事實。
篇二:《草樣年華》讀後感
看過《草樣年華》之後,不禁有點懷念大學生活。我不能說和書中的主人公過的是一樣的生活,因為我不會抽菸喝酒,也沒有女友可以談戀愛,倒是經常會不去上課,或是上課也是在看小說、聽音樂、睡覺,不過,這並不影響我的畢業。^_^
書中的愛情生活我並不認同,主人公的風流使我對其作者產生反感,當然這並不影響我對作者文筆功力的敬佩,不過作者在有些地方是引用了一些時下網上流行的笑話,我覺得它們的使用有矯揉造作之嫌。
另外,我覺得此書的傷感力度不夠,也就是說,還不夠感染人,還不夠震撼!我在上大學時,耳聞目睹過學生跳樓自殺事件,深深感到生命的珍惜!那次,我們下課後走出教學樓,聽到身後咚的一聲,回頭一看,是一個女學生俯臥在地,四肢攤開,腦袋下面一大攤血,當時我就腦子一片空白,不知在想什麼!事後我才知道那是我們系下一級的一個女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自殺,雖然經過搶救後已經沒有生命危險,但從此變成植物人!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因為我當時學習尚比較用功,也算是壓力較大吧,此事之後,我的學習勁頭幾乎沒有了,幾乎是每天都要花很長時間去玩遊戲(當時還沒有網吧,學校最高級的作業系統還是中文之星,大部分的微機操作是在DOS時代渡過的,鬱悶!——_——),我只有在遊戲中才能釋放自己!雖然我學習的成績、勁頭大不如前,但全班同學沒有因我的自暴自棄而把我當成差生,而是非常熱情的幫助我,使我能順利畢業,想起來真是應該感謝他們。
我想,如果作者能將這種事件加上的話,應該會給現代的大學生們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而不是在嫉妒主人公能隨時找到女友上床的同時,還為他與女友沒有在一起而傷感,這並不是一種好現象,雖然作者或是出版商的意圖是為了銷量!
最後還是感謝作者,讓我對大學生活有了個重溫的機會!
篇三:《草樣年華》讀後感
前兩天我的同學推薦《草樣年華》給我看,今天我上網把它下了回來,用了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把它看完了,可當我看完後覺得後悔了,後悔看了這本書。
我不知這故事是不是事實,但我寧願是作者無聊的時候瞎編亂寫的。我不喜歡這種故事,這是一個純粹悲劇。
我從小到大看過很多書,其中絕大部份也是帶的悲劇色彩的,但願我不喜歡今天這本書,看完它後我心裡很悲哀、很傷感也很無奈,它讓我有一種無力的感覺。以前那些小說中也不凡有比這更傷感的,但在故事中卻不會讓讀者無力、頹廢。雖然是悲劇,但故事裡還是會有希望。這讓很多讀者都鬆了一口氣,雖然主人公們以後的生活當中已經無法挽回現有的光景,只留有傷心的遺憾。但生活還是充滿生機。這也讓讀者們重拾對現實生活的信心。這也許是因為作者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吧。我不喜歡那種絕望,更不喜歡那種頹廢。、
雖然我的生活現在也是亂七八糟的,但我不會對生活絕望,更不會頹廢。雖然現在有點苦,但我心裏面相信以後的日子會很好,現在苦點累點也無所謂。一個人不能對生活或其它感到絕望。只要有信心,就會有精神支撐力,跌倒百次後照樣爬起來再努力。如果對將來充滿絕望,那就讓他現在就倒在山腳吧,永遠不會有人喜歡這種人。跌倒百次爬起來再努力的人,就算他最終再也爬不起來了,他最終還是失敗了,但沒人會去譏笑他,只會去敬佩他,甚致會在他自己爬不起來時伸出雙手去扶他,支撐他再次去努力。
我現在也正處於爬山的路上,我自己有3個心願,雖然這3個心願實現起來非常艱難,其中還得看天時地利,但我至少還有信心,我會一直在走向終點的途中。
在途中走了彎路、走錯了路、甚至是從半山腰上掉了下來,但我絕不會因此而停止前進的步伐,我會更加努力,更加勤奮。
也許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我不同吧,有信心、有毅力的人,就算他今天在餓著肚子,明天卻有可能在吃大魚大肉。心裡充滿絕望的人,雖然今天正在吃大魚大肉,但明天或後天卻在餓著肚子。
篇四:《草樣年華》讀後感
最近讀了網絡點擊率較高的《草樣年華》,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回到了從前,讓我回憶了許多往事,給我一些人生的感慨和共鳴。,更在緊有的短暫時間中讀完。
大學生活是幸福的生活,我工作這麼多年以來還是很懷念大學的生活。那種純真衝動激情,還有滿腹牢騷的生活,那時是快樂的。但書中的故事畢竟是虛構的,裡面的內容稍有誇張,與現實有點差距,但生活本應該豐富多彩嗎。
主人公簡單的介紹高中的生活,和這樣考近大學的過程,對大學的生活細緻的勾畫描述。大學軍訓生活的軍事化,讓我們城市孩子適應有點困難,但軍隊生活是嚴肅而又快樂的。主人公邱飛是一個有個性的人,他和楊陽鬧了不少笑話,但這正式當今大學生的特點,桀驁不馴敢說敢做不考慮後果。他們所做的許多的荒唐事,主要反映了當今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無奈和無助。
大學的生活是多樣的,我們是由不同地區的人聚在一起,大家能相識是緣分 ,也許像邱飛說的 ,他是一個在青澀生活中的美好回憶。我對邱飛的命運非常關注,感覺他是一個理想化的人,運氣也不錯他的女人緣更是好。我對他和周舟的愛情以分別而結束感到非常遺憾,我覺得有這麼一個痴心專一的女生在他身邊是他的幸福,我挺痛恨他的不上進,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改變這個社會不是一兩代人能夠做到的,何必要犧牲自己呢?對此我有深深的體會,總在失去之後才想起擁有的珍貴。楊陽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楊陽非常有才,音樂方面的成就更是出色,但他的另類與社會是格格不入的,他被學校開除是非常可惜,畢竟他是一個可造之材。被女孩欺騙和傷害更使楊陽的路變的離奇,但造成現在這個境界的能怨誰?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人的一生沒有平靜的,總會有風浪。關鍵看你怎麼面對,勇氣是一個人在社會中要有的。
這篇文章寫的詼諧幽默,又帶有點諷刺的意味。大學生活其實就這麼幾年,寶貴的生活期間發生了讓我們一生值得回憶的事情,當然也有很多煩心的事,煩惱會隨著人的增長而增長,一直伴隨著你,如果把他當作壓力當作累贅的話,那麼這一生會被浪費在彷徨之中,排斥不如接受他,沒有過不去的門檻,沒有走不去的路。大學生活真的很有趣,理想抱負都在這幾年中成型。
篇五:《草樣年華》讀後感
這本書,我是在回老家的火車上看的。怎麼說?給我的旅途增添了不少快樂,但書立意並不甚高,真實但片面;涉及諸多深刻而富有意義的主題,但作者沒有展開。語言上是黑色冷幽默,讓你在捧腹大笑之餘,心頭還不免有一絲憂傷。可情節牽強單一,廢話不斷,文章讀起來給人的感覺並非行雲流水,而是一進一停的總覺得不夠舒暢。
《草樣年華》從2001年起,這部作品就開始通過網絡在北京高校學生中流傳。關於大學教育制度的爭論不絕於耳。有網友將這部小說稱為「校園文學第一奇書」。 在青春校園小說中,孫睿是一個另類。他的小說最大的優點就是真實,文字很特別。作者的眼光比同齡人成熟許多,總是一針見血地寫到要害處,用一種調侃,甚至帶點反諷的筆調,勾勒出當下20多歲年輕人的生存現狀。書中真實地描述了北京20多歲年輕人的當下生活,是一部講述成長的校園小說。紀錄屬於你、我、他的時代。
《草樣年華》的書中的主人公邱飛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大學生,從他的身上我感覺到了自己在校園時候的影子,書中寫到的逃課,補考,在學校旁邊的小餐館喝酒等等事情在我的身上都曾經發生過,就足以說明這本書寫的夠真實,夠豐富。但是在捧腹的同時,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為一名中國大學生的典型,生活中除了吃喝就是玩樂,我們中國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真的就那麼無聊嗎?知識和娛樂比起來就那麼一文不值麼?那一紙畢業文憑的成色還像從前那樣足嗎?現在大學畢業生的年齡普遍都在23——28歲之間,這個年齡段已經沒有多餘的青春來供我們揮霍了,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迫在眉睫。也許,需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也許,更需要改革的是國家的教育體制。
大學生是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遠離父母和社會,在一個不受人幹擾的的空間裡自生自滅。家長、老師諄諄教導,甚至威逼利誘,讓我們埋頭 N年進入了美麗的象牙塔,然後好像這個就是他們所要的結果一樣,就對我們不管不問了。我們突然失去了一個引導者,一開始或許有種奴隸終於解放的感覺,但當我們度過了幾個月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日子以後,我們就開始迷茫了,路究竟應該怎麼走,哪些曾經給我們舉著指路燈的人把燈熄滅的太快了,我們很難適應一下子黑暗的生活。我們開始學著去摸索,開始在茫茫黑夜中尋找那個火種。我們終究要長大,我們應該有自己的路要走,而往往事與願違。這裡面國家是不是應該給大學生與中學生中架起一個橋梁呢?國家除了象對待應試教育一樣,為大學撥資金,獎勵老師學生,下來做例行的檢查,好像並沒有起到一種引導的作用。就好象書裡寫的一樣,無論什麼大學都不可杜絕的有這樣的現象(當然情況會因為學校等級的不同而嚴重度不同):學生不去上課,回答完「到」以後就溜之大吉,考試前突擊,60分萬歲,多一分就浪費;老師對學生的逃課,抄作業行為,除了點名,扣平時分以外基本沒有其他手段。考試作弊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部分老師甚至失去老師之尊,公開收受學生及其家長的賄賂。學生大部分價值觀呈現不同程度的偏激。女生不潔身自好,男生更是以吸菸、喝酒、打架作為發洩心中鬱悶,表現個性的方式。其實這種行為明顯是由於生活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所致。
高考那場戰爭過後,每一個大學生所面臨的對未來的思考之戰更為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