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淨水樓反衝洗管連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09:53:21 2
專利名稱:一種淨水樓反衝洗管連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淨水樓反衝洗管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淨水樓普遍利用江河中砂卵石和砂卵石上層的濾膜作為天然過濾器,原水經大自然中生物、物理和化學作用,水質達到清澈透明,無雜質。達到或優於生活飲用水標準。取代了現有自來水淨水工藝中凝集、絮凝、混合、沉澱、過濾、排汙及汙泥處置等多個步驟,其原理是設計的淨水樓、清水池、滲渠等取、淨水構築物均沿江河岸邊平行布置。當淨水樓中的泵機組抽水時,使清水池、滲渠中水位下降,由於壓力傳導作用,這時河床水位與清水池、滲渠等構築物內的動水位產生壓力差,誘使江河面原水下滲,水中的懸浮物等雜質被過濾膜截住、吸附;然後被過濾膜所截住、吸附的懸浮物等雜質經江河明流水自然衝刷更新,周而復始,保持過濾膜良性循環,從而使河床中的滲渠喇叭口生產出可持續、穩定地獲取優質自來水,經滲渠集中到清水池,通過淨水樓泵機組一級輸送給用戶使用。由於先前採用的淨水樓技術,普遍採用在淨水樓內配備有反衝洗泵,和在淨水樓外鋪設有許多根獨立的反衝洗管道,依次沿清水池以及滲渠等構築物上層砂卵石過濾層中間隔淺埋,反衝洗管壁的上半部設有出水孔或眼。反衝洗水是通過反衝洗泵將水送入許多根反衝洗管後,通過上半管壁的孔或眼來達到頂託濾膜上的有機物等雜質,目的是配合江河明流水的衝刷來更新淨水樓濾膜層。但由於許多根反衝洗管淺埋在濾層中,洪水季節易被衝壞,影響工程質量;由於許多根反衝洗管材料費、加工費、安裝費等工程投資較大,(詳見表1)工藝複雜;再由於反衝洗管轉彎多,使反衝洗水流不暢;再由於反衝管的孔或眼經常被過濾層卵石所堵塞,嚴重影響反衝洗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淨水樓反衝洗管連接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系統具有反衝水流量大、水壓力強,既能確保工程質量和反衝洗效果,又能達到節約材料,降低工程造價,且具有不易堵塞的特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淨水樓反衝洗管連接裝置,設置在清水池和淨水樓內,所述的清水池和淨水樓底部通過管道連通;所述的管道包括進水管、反衝洗管和出水管,其中出水管安裝在淨水樓內,且淨水樓底部安裝有臥式離心泵,臥式離心泵上安裝有進水管;進水管一端與清水池連通,另一端與出水管連通;進水管上還安裝有反衝洗管;且反衝洗管一端與另一清水池連通。所述的反衝洗管上安裝有閥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不需要在淨水樓外設置多根獨立的反衝洗管;2、不需要開挖反衝洗管的埋深及定位;3、不需要在反衝洗管上鑽孔或眼;4、不需要鋪設反衝管周圍的濾料;5、不需要加固防止衝壞反衝洗管的樁或柱;6、配套使用現有淨水樓外的清水池、矩形滲渠的構築物替代淨水樓外的反衝洗管。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具有反衝水流量大、水壓力強,既能確保工程質量和反衝洗效果,又能達到節約材料,降低工程造價,且不易堵塞的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A-A剖示放大圖;圖4是圖1的B-B剖示放大圖;圖5是圖3喇叭口的放大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三個單元串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一種淨水樓反衝洗管連接裝置,如圖1、圖2所示,設置在清水池2和淨水樓3內,清水池2和淨水樓3位於江河內,江河中分布有過濾層22,過濾層22為砂卵石。 過濾層22上設有濾膜層21,濾膜層21為細砂泥質等組成。清水池2通過底部的通孔4與滲渠1連通,通孔4上設置有間門12 ;清水池2和淨水樓3底部通過管道5連通,清水池2 內安裝有導流牆13,清水池2上開設有檢修孔14、清水池加氯預留孔15、清水池人孔17 ;所述的清水池2上安裝有清水池頂板19,清水池頂板19上安裝有通氣管20,通氣管20與清水池放散管16相連。通氣管20上設置的清水池放散管16與大氣相通。所述的滲渠1的兩側底部對稱設有滲渠喇叭口基座6,滲渠喇叭口基座6上開設有喇叭口 7,如圖3、圖4所示,滲渠喇叭口 7可根據滲渠1的長度設置多個,本實施例滲渠1的側壁每米長度設置有3個喇叭口 7,且相對側壁上對稱布置;喇叭口 7上安裝有銅或不鏽鋼格柵10 ;過濾層22被滲渠喇叭口 7的格柵10攔截在滲渠喇叭口 7敞口之中、滲渠1之外。 喇叭口 7由外向滲渠1內呈向下傾斜設計,如圖5所示,其傾斜角β角為10度,且喇叭口 7的向心夾角α為對度,如圖4所示;所述的滲渠1內底部放置有滲渠底板8,滲渠底板8 為混凝土預製板拼裝而成。滲渠1頂部固定安裝有滲渠頂板9。所述的滲渠喇叭口基座6 上預埋有鋼筋11,鋼筋11與滲渠1側壁連接澆注形成整體結構。如圖2所示,所述的管道5包括進水管51、反衝洗管52和出水管53,且進水管51、 進水管51上都安裝有流量計18,反衝洗管52上安裝有壓力表23 ;其中出水管53安裝在淨水樓3內,且淨水樓3底部安裝有臥式離心泵54,臥式離心泵M上安裝有進水管51 ;進水管51 —端與清水池2連通,另一端與出水管53連通;進水管51上還安裝有反衝洗管52 ; 且反衝洗管52 —端與另一清水池2連通;反衝洗管52上安裝有閥門55。本發明以一個淨水樓3與二個清水池2相連,每個清水池2分別與1個滲渠1相連為一個單元,可採用多個單元串聯設置,本實施例採用三個單元串聯(如圖6所示)自右向左安裝,依次為第一單元C,第二單元D,第三單元Ε。即每個淨水樓3的左側和右側均與一個清水池2通過管道5 相連;每個清水池2又與滲渠1通過通孔4相連;滲渠1又與另一單元的清水池2連通。進水管51和反衝洗管52可根據清水池2和淨水樓3的規模大小設置多根,本實施例每個清水池2與淨水樓3之間設置有3根進水管51,每根進水管51配套設置有1根反衝洗管52, 所有的進水管51統一與一根出水管53連通。具體為如圖2所示,與左側清水池2連通的的淨水樓3內的進水管51和與右側清水池2連通的進水管分別設置有3根,與左側清水池2的進水管51相連的反衝洗管52 與右側清水池2連通;同理,與右側清水池2的進水管51相連的反衝洗管52與左側清水池 2連通;且左側的3根進水管與一根出水管53連通,右側的3根進水管與另一根出水管53 連通。使用時,例如,當第二單元D左側進水管51上安裝的流量計18的讀數減少時,說明左側淨水樓3的進水管51進水量減少,也就是說左側的江河中的濾膜層被堵塞,應對左側的滲渠1上的過濾層22、濾膜層21進行反衝洗,也就是說需要採用第二單元D右側進水管51相連的反衝洗管52上的閥門55打開來對左側的滲渠1上的過濾層22、濾膜層21進行反衝洗。而由於第二單元D的左側與第一單元C的右側相連,所以當需要對第二單元D左側的過濾層22、濾膜層21進行反衝洗的時候,必須同時打開第一單元C左側進水管51相連的反衝洗管52上的閥門55打開進行反衝洗,使第一單元C的右側與第二單元的左側D同時進行對衝。起到更好的反衝洗效果。當然也可以只停止第一單元C右側進水管51上的臥式離心泵M來停止進水,也可以達到對第二單元D左側的滲渠1上的過濾層22、濾膜層 21的反衝洗,現在以一個單元為例,詳細介紹反衝洗步驟如下1、先關停第二單元D左側的進水管51上的臥式離心泵54,以停止供水,時間為1 小時,待左側濾層、濾膜中孔隙間的水飽和後再開啟與右側進水管51相連的反衝洗管52上的閥門陽,使反衝洗水注入左側的清水池2,再流向與左側的清水池2連通的整個滲渠1,從而由於水壓力原理把反衝洗水壓出喇叭口 7之外,使喇叭口 7不但具有進水的功能,而且具有了出水的功能。喇叭口 7設計成向滲渠1內傾斜,與原來的水平設計的喇叭口相比,在反衝洗出水階段,經喇叭口 7後的水流由於傾斜的設計,提高了出水的水位,相當於起到了一個向上推的助力,減少了水流的阻力,使水更容易經格柵16後深入過濾層22、在濾膜層21 中擴散膨脹,使反衝洗出水量大幅度提高;在進水階段,喇叭口 7設計成向滲渠1內傾斜,也大大提高了進水量。2、待發現濾膜層21產生水泡時說明反衝洗水壓已上升至濾膜表面,具體時間根據壓力表23的數據進行控制(約1-3小時,濾層開始膨脹,對濾膜產生頂託作用);每個淨水樓3的反衝洗步驟以此類推。3、由於濾層對濾膜產生頂託作用,濾膜上的懸浮物等雜質由大餅狀分化為蜂窩狀,開始呈鬆散狀態開始往上浮動。呈鬆散狀態開始往上浮動。這時經江河明流水的衝刷, 將濾膜上的雜質捲入下遊,試驗證明對過濾層22、濾膜層21聯合衝洗過程只需要5-10分鐘,就實現了濾膜的更新。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一種反衝洗的取水系統,其中喇叭口 7由外向滲渠1內呈向下傾斜設計,其傾斜角β角為6°,滲渠喇叭口 1的向心夾角α為20°。其餘同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傾斜角設置對節能效果的貢獻見表2。實施例3本實施例的一種反衝洗的取水系統,其中喇叭口 7由外向滲渠1內呈向下傾斜設計,其傾斜角β角為7°,滲渠喇叭口 1的向心夾角α為21°。其餘同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傾斜角設置對節能效果的貢獻見表2。實施例4本實施例的一種反衝洗的取水系統,其中喇叭口 7由外向滲渠1內呈向下傾斜設計,其傾斜角β角為8°,滲渠喇叭口 1的向心夾角α為22°。其餘同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傾斜角設置對節能效果的貢獻見表2。實施例5本實施例的一種反衝洗的取水系統,其中喇叭口 7由外向滲渠1內呈向下傾斜設計,其傾斜角β角為9°,滲渠喇叭口 1的向心夾角α為23°。其餘同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傾斜角設置對節能效果的貢獻見表2。實施例6本實施例的一種反衝洗的取水系統,其中喇叭口 7由外向滲渠1內呈向下傾斜設計,其傾斜角β角為10°,滲渠喇叭口 1的向心夾角α為。其餘同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傾斜角設置對節能效果的貢獻見表2。實施例7本實施例的一種反衝洗的取水系統,其中喇叭口 7由外向滲渠1內呈向下傾斜設計,其傾斜角β角為45°,滲渠喇叭口 1的向心夾角α為30°。其餘同實施例1。實施例8本實施例的一種反衝洗的取水系統,其中喇叭口 7由外向滲渠1內呈向下傾斜設計,其傾斜角β角為30°,滲渠喇叭口 1的向心夾角α為15°。其餘同實施例1。表 權利要求1.一種淨水樓反衝洗管連接裝置,設置在清水池( 和淨水樓(3)內,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清水池( 和淨水樓C3)底部通過管道( 連通;所述的管道( 包括進水管(51)、 反衝洗管(52)和出水管(53),其中出水管(53)安裝在淨水樓(3)內,且淨水樓(3)底部安裝有臥式離心泵(M),臥式離心泵(54)上安裝有進水管(51);進水管(51) —端與清水池 (2)連通,另一端與出水管(53)連通;進水管(51)上還安裝有反衝洗管(52);且反衝洗管 (52) 一端與另一清水池(2)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淨水樓反衝洗管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反衝洗管 (52)上安裝有閥門(5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淨水樓反衝洗管連接裝置,設置在清水池和淨水樓內,所述的清水池和淨水樓底部通過管道連通;所述的管道包括進水管、反衝洗管和出水管,其中出水管安裝在淨水樓內,且淨水樓底部安裝有臥式離心泵,臥式離心泵上安裝有進水管;進水管一端與清水池連通,另一端與出水管連通;進水管上還安裝有反衝洗管;且反衝洗管一端與另一清水池連通。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具有反衝水流量大、水壓力強,既能確保工程質量和反衝洗效果,又能達到節約材料,降低工程造價,且不易堵塞的特點。
文檔編號C02F9/02GK201990544SQ20112003593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31日
發明者陳先土 申請人:浙江淨水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