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時鐘機件的間隙補償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21:17:11 1
專利名稱:用於時鐘機件的間隙補償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時鐘機件(movement)的間隙補償機構。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如此類型的間隙補償機構,其包括凸輪、抵靠凸輪的啟動構件以及與凸輪共軸且意圖由所述機件的齒輪系驅動的機輪,所述凸輪和機輪彼此連接,從而所述機輪的一次迴旋包括第一相位、第二相位以及第三相位的序列,在第一相位中,所述機輪驅動凸輪同時所述凸輪和啟動構件之間的協作使得後者翹起,在第二相位中,所述啟動構件使得凸輪實現瞬跳,在第三相位中,所述凸輪固定不動,且所述機輪持續前進直至其趕上凸輪以在下次迴轉的第一相位期間再次驅動凸輪。
背景技術:
當前可獲得的手錶裝配有這種間隙補償機構。在這些手錶中,間隙補償機構是瞬跳日期顯示機構的一部分。機輪在機件的時間顯示齒輪系作用下以每M小時一周的速度迴旋,而凸輪驅動驅動構件,在凸輪的瞬跳時,驅動構件自身在午夜使得時間指示器每M 小時移動一步。在第一相位期間,在該瞬跳之前,啟動構件在凸輪上的支承,在與凸輪和機輪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產生返回力矩,並且將該力矩傳輸至機輪,向上傳播至機件的空心軸小齒輪,其抑制時間顯示齒輪系中的間隙。在第三相位期間,在瞬跳之後,不再產生這種返回力矩,於是由啟動構件和凸輪的凹窩之間的協作在機輪之前的角度位置固定凸輪,而機輪相對於凸輪是自由的。第三相位持續,直到機輪已經趕上凸輪的角度位置,即通常是數個小時。在該時間期間,沒有補償時間顯示齒輪系中的間隙,從而在手錶受到震動的情況下,指針可能發生不合需要的相對位移。如果指針設置或時區校準發生在間隙積聚的方向上,也可能發生這種指針的相對位移。在具有數個時針的情況下,例如,每12小時迴旋一周的兩個不同時區的指針,或者每12小時迴旋一周的一個時針以及每M小時迴旋一周的另一時針,並且當使用差動齒輪以允許一個指針獨立於另一個指針地校準時,該問題尤為嚴重。在該情況下,事實上,差動齒輪顯著地增加了間隙,從而在震動、指針設置或校準期間,在時針之間以及在這些時針的每一個和分針之間可能出現大偏移。在震動、指針設置或校準之後,一旦由齒輪系的正常操作已經補償了間隙自身,僅補償了用戶可識別的這些偏移。該補償可能需要數十分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這些缺點,或者至少減少這些缺點,而為此目的,本發明推薦了一種上述類型的間隙補償機構,其特徵在於其還包括彈性裝置,其作用在所述凸輪和機輪之間,並且在第三相位期間向所述機輪施加返回力矩。所述彈性裝置可以包括彈簧,其端部分別相對於所述凸輪和機輪固定。所述彈簧可以是與所述凸輪和機輪共軸的卷簧。根據本發明的機構還可以包括輪轂,所述機輪圍繞所述輪轂進行安裝,且所述凸輪相對於所述輪轂固定,並且所述彈簧能夠圍繞所述輪轂進行定位,且所述彈簧的端部分別固定至所述輪轂和機輪。彈簧的至少一個端部可以通過鉤子分別相對於所述凸輪和機輪固定。所述凸輪和機輪可以通過偏心銷進行連接,所述偏心銷固定至所述凸輪並且與形式為以機輪軸為中心的圓弧形式而形成在機輪中的橢圓形開口協作。所述啟動構件可以包括控制杆以及偏壓控制杆抵靠凸輪的彈簧。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瞬跳顯示機構,其包括如上限定的間隙補償機構、由所述間隙補償機構的凸輪驅動的驅動構件以及由所述驅動構件驅動的指示器。所述驅動構件可以相對於凸輪固定,並且可以從所述輪轂上徑向突出。所述指示器例如是日期指示器。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時間機件,其包括如上限定的間隙補償機構或瞬跳顯示機構。該機件可包括驅動間隙補償機構的時間顯示齒輪系,這些時間顯示齒輪系包括差動齒輪,所述差動齒輪將具有指示小時的第一指針的移動部分連接至具有指示小時的另一指針的另一移動部分。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如上限定的時鐘機件的手錶。
在閱讀參考附圖作出的下述詳細說明時,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變得清楚, 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時鐘機件的部分的截面圖;圖2是沿著根據本發明的時鐘機件的所述部分的另一虛線剖開的截面圖;圖3是在根據本發明的時鐘機件中設置的日期顯示機構的局部俯視圖,其中機構的部件透明地進行顯示;以及圖4是形成圖3中所示的日期顯示機構的部分的驅動移動部分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圖1,根據本發明的機械手錶機件在底盤1上包括發條盒、運轉輪系、擒縱機構、調節裝置(未示出)以及旋轉地驅動錶盤3上的指示指針的時間顯示齒輪系2。時間顯示齒輪系2包括空心軸小齒輪4、安裝有空心軸小齒輪的機輪5、走針機構機輪和小齒輪6、 7,24小時機輪和小齒輪8、9,差動齒輪10和12小時機輪和小齒輪11、12。空心軸小齒輪4 支承指示分鐘的指針,其每小時迴旋一周。安裝有空心軸小齒輪的機輪5摩擦安裝在空心軸小齒輪4上,並且由運轉輪系的第三小齒輪驅動,其在圖2中由附圖標記fe表示。空心軸小齒輪4驅動走針機構機輪6,走針機構機輪6經由相對於其固定的走針機構小齒輪7而驅動M小時機輪8。24小時機輪8固定地安裝在自由地圍繞空心軸小齒輪4的管或導管 13。管13限定M小時小齒輪9,並且支承指示小時的第一指針,其稱為M小時指針,每M 小時轉一周。經由差動齒輪10,24小時小齒輪9驅動移動部分,移動部分包括均相對彼此固定的12小時小齒輪12、12小時機輪11和中心管14。該管14自由地圍繞管13,並且支承指示小時的另一指針,其稱為12小時指針,每12小時轉一周。差動齒輪10包括行星齒輪支座15,行星齒輪支座15自由地圍繞管13安裝,並且在其外周緣包括齒部16,以及圍繞固定至行星齒輪支座15的偏心銷17可樞轉地安裝的行星移動部分。行星移動部分包括小齒輪18,其與M小時小齒輪9和機輪19嚙合,機輪19 相對於小齒輪18固定安裝,並且與12小時小齒輪12嚙合。在正常操作期間,防止行星齒輪支座15旋轉,並且差動齒輪10僅用作從M小時小齒輪9驅動12小時小齒輪12的齒輪減速器。正如圖2中所示的,行星齒輪支座15的齒部16與機輪20嚙合,機輪20與由定位跳線22所作用的星狀件21共軸並且與其固定。當上發條杆23處於位於上發條位置和指針設置位置之間的中間軸向位置時,可以經由齒輪系M而由機件的上發條杆23啟動機輪20。這樣,當上發條杆23處於該中間軸向位置時, 通過轉動上發條杆23可以逐步地位移行星齒輪支座15而校準12小時指針的角度位置,且不修改M小時指針的角度位置。傳統地,當上發條杆23處於其軸向指針設置位置時,可以通過轉動其而實現指針設置。上發條杆23的旋轉經由齒輪系(未示出)啟動走針機構機輪6,由此同時旋轉分鐘指針、12小時指針和M小時指針。根據本發明的機件還包括日期顯示機構25,其在圖1和3中可見。該機構25包括中間移動部分沈、驅動移動部分27、啟動構件28以及指示盤四,指示盤四支承通過形成在錶盤3中的縫隙30連續可見的每月日期的數字1至31。中間移動部分沈由12小時機輪11驅動,並且包括相對彼此固定的機輪31和小齒輪32。機輪31嚙合12小時機輪11,且小齒輪32嚙合驅動移動部分27的機輪33,以每 24小時迴旋一周的速率驅動該機輪33。驅動移動部分27還包括輪轂34,其安裝成使得圍繞固定軸杆35自由地旋轉,即相對於底盤1可旋轉固定的軸杆。在輪轂34的一個軸端36處,徑向地延伸驅動指37,驅動指 37相對於輪轂34固定並且優選與其形成一體。圍繞輪轂34的另一軸向端38固定地附接瞬跳凸輪39。機輪33圍繞輪轂34自由地安裝在凸輪39和固定地附接至輪轂34的組裝件 40之間。然而,機輪33連接至凸輪39,以能夠僅相對於凸輪39旋轉地位移預定角度。為此目的,驅動進入凸輪39的偏心銷41通過形成在機輪33中的橢圓形開口 42,並且橢圓形開口 42具有中心在機輪33的軸上的圓弧形式(參考圖3)。如圖3和4中所示,凸輪39包括形式為從凸輪39的中心向上延伸至尖端44的螺旋部分的第一部分43、從尖端44朝向凸輪39的中心延伸的第二凸起部分45以及凹窩形式的第三部分46。啟動構件觀包括圍繞點48樞轉的控制杆47,以及偏壓和永久保持控制杆 47抵靠凸輪39的彈簧49。控制杆47經由滾筒50而與凸輪39協作。日期指示器盤四包括與驅動指37協作的內部齒51。由於在時間顯示齒輪系2經由移動部分26施加的作用力下,以每M小時迴旋一周的速率持續旋轉機輪33,驅動指37 每天在午夜接觸一次齒51的一個齒,以驅動日期指示器盤四移動一步。將機輪33的每周分成三個相位的序列,即—第一相位,通常約18小時,在此期間,銷41位於橢圓形開口42的一端52處, 如圖3和4中虛線所示,並且由該開口 42的壁推動,因而相對於機輪33在箭頭R所示的方向上以固定方式旋轉地驅動凸輪39,並且使得滾筒50在凸輪39的第一部分43上滾動;在該相位期間,控制杆47由凸輪39的第一部分43提升,這樣,彈簧49豎起;—第二相位,其從滾筒50剛通過凸輪39的尖端44即開始,在此期間,由第一凸輪部分43施加的作用力所釋放的彈簧49鬆弛,這導致控制杆47下降,該控制杆與第二凸輪部分45協作,在機輪33的旋轉方向R上使得凸輪39迅速位移,允許相對凸輪39固定的驅動指37移動指示器盤四一步;在該相位期間,因為其非常迅速,而被稱為「瞬時」,銷41 在橢圓形開口 42中朝向橢圓形開口 42的另一端53位移,而不驅動機輪33 ;在該第二相位末期,滾筒50達到被收納在凸輪39的凹窩46中,因而防止凸輪39旋轉;這是圖3和4中所示的位置,其中銷41以實線示出;——第三相位,通常約為6小時,在此期間,機輪33仍然在其旋轉方向R上旋轉, 逐步地趕上凸輪39的角度位置,直到開口 42的端部52達到接觸銷41,該接觸表示機輪33 的下次迴旋的第一相位的開始。在第一相位期間,控制杆47在凸輪39上、並且因而在機輪33上施加返回力矩(由於銷41和開口 42的端部52之間的協作),即趨向於在與方向R相反的方向上旋轉機輪33 和凸輪39的力矩。該返回力矩傳播至安裝有空心軸小齒輪的機輪5和第三小齒輪fe之間的齒輪,並且因而補償時間顯示齒輪系2的所有間隙,運轉輪系的間隙已經由發條盒施加的張力所補償。因而,在震動、指針設置或校準12小時指針的角度位置的情況下,指針相對於彼此將不形成偏移,或者將僅偏移很小的角度,同時控制杆47將保持抵靠第一凸輪部分 43,而不考慮指針設置或校準的方向。在順時針方向進行指針設置或校準的情況下,事實上,12小時機輪11經由移動部分沈在方向R上對驅動移動部分27進行驅動,而抵靠第一凸輪部件43的控制杆47施加返回力矩,以與上述相同的方式補償間隙。在逆時針方向進行指針設置或校準的情況下,控制杆47在第一凸輪部分43上的作用力使得機輪33在與方向R相反的方向上位移,並且機輪33的該移動由走針機構移動部分6、7 (在指針設置的情況下)或由第三小齒輪如(在校準的情況下)在與其正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轉而得到維持和控制。在機輪33的正常迴旋的第三相位期間,控制杆47不再施加返回力矩,從而如果沒有設置間隙補償裝置,如現有技術中那樣,那麼間隙將不被補償。諸如圖1中所示的齒輪10 的差動齒輪顯著地增大了該間隙。如果通過以逆時針方向旋轉指針而實施指針設置,或者以逆時針方向實施對12小時指針角度位置的校準,那麼該間隙積聚,並且在12小時指針和 24小時指針之間可能出現大偏移,正如這些指針的每一個和分鐘指針之間的。這種偏移還可能在手錶受到震動的情況下出現。為了避免或減少該問題,返回彈簧M圍繞輪轂34進行設置,並且其端部分別固定至機輪33和輪轂34,而凸輪39相對於輪轂34固定。在所示實施例中,彈簧M是卷簧,而其端部經由鉤子55、56而固定至機輪33和輪轂34(參考圖1和4)。例如,鉤子55鉤住在機輪33中設置的開口 47中,而鉤子56鉤住在輪轂34和驅動指37之間的連接部中。然而, 在備選實施例中,彈簧M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固定至機輪33和輪轂34。在上述的機輪33迴旋的第一相位期間,彈簧M扭轉地繃緊,並且趨向於使得銷41 和開口 42的端部53彼此更靠近,而控制杆47在凸輪39的第一部分43上的作用力大於彈簧M的作用力,從而銷41維持抵靠開口 42的端部52,允許機輪33驅動凸輪39。在第二相位期間,彈簧M鬆弛,並且因而以與控制杆47相同的方向作用,這有助於凸輪39的瞬跳。 在第三相位期間,由控制杆47維持凸輪39相對於底盤1固定,隨著機輪33前進,彈簧M 繃緊,並且因而向機輪33施加返回力矩,返回力矩抑制了時間顯示齒輪系2中的間隙,類似於控制杆47在第一相位期間的作用力。優選地,對彈簧M施加預應力,從而一旦在剛瞬跳之後第三相位開始時,彈簧M就開始施加所述返回力矩。彈簧M可以是除了卷簧以外的另一類型的彈簧。例如,其可以是定形彈簧,其中可以將凸耳固定、例如錨定至機輪33,而其簧片端部固定、例如鉤住至銷41,或者螺旋彈簧,其內部部分可以固定圍繞機輪33的軸向環形突出部分固定,而其外部部分可以固定至銷41。在另一備選實施例中,彈簧M,例如類似彈簧49的板簧,可以固定至機輪33,並且可以作用在控制杆上,控制杆自身在機輪33上樞轉,並且作用在相對凸輪39固定的第二凸輪上。因而在第三相位期間,第二凸輪將作用以使固定至機輪33的彈簧繃緊,類似於凸輪39 的第一部分43在第一相位期間的作用力。然而,在本發明中優選使用卷簧。事實上,重要的是儘可能減少第三相位起始和結束時的返回力矩的差,從而彈簧的返回力矩足夠大,而無需使得彈簧再豎起所需的過高力矩。為了實現該目的,彈簧的工作長度必須儘可能長。卷簧具有長的工作長度。而且,卷簧自然地受到卷簧所圍繞安裝的工件的引導,在該情況下為輪轂34。無需附加元件對其進行引導。在本發明的備選實施例中,驅動指37可以相對於凸輪39不固定,而是由銷41驅動,正如原本已知的。雖然在機件中包括差動齒輪是尤為有利的,其中可以較好地處理間隙,但是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應用,也不局限於其中設置數個小時指針的應用。還將注意到,由中間移動部分沈、機輪33、凸輪39、銷41、啟動構件28和彈簧M 所形成的組件表示間隙補償機構,其可以使用而無需與驅動指和指示器相關聯,這兩者可以省略或者由機件的另一機構驅動。因而可以獨立使用所述組件以繃緊時間顯示齒輪系2 或另一齒輪系,以便抑制間隙。
權利要求
1.用於時鐘機件的間隙補償機構,其包括凸輪(39)、抵靠凸輪(39)的啟動構件08) 以及與凸輪(39)共軸且意圖由所述機件的齒輪系( 驅動的機輪(33),所述凸輪(39)和機輪(3 彼此連接,從而所述機輪(33)的一次迴轉包括第一相位、第二相位以及第三相位的序列,其中,在所述第一相位中,所述機輪(3 驅動凸輪(39),同時所述凸輪(39)和啟動構件08)之間的協作使得所述啟動構件08)翹起,在第二相位中,所述啟動構件08) 下放且使得所述凸輪(39)實現瞬跳,而在第三相位中,所述凸輪(39)固定不動且所述機輪 (33)持續前進直至其趕上所述凸輪(39)以在下次迴轉的第一相位期間再次驅動所述凸輪 (39),其特徵在於,所述間隙補償機構還包括彈性裝置(M),其作用在所述凸輪(39)和機輪(33)之間,並且在第三相位期間向機輪(3 施加返回力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間隙補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裝置(54)包括彈簧,其端部分別相對於所述凸輪(39)和機輪(3 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間隙補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54)是與所述凸輪(39)和機輪(3 共軸的卷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間隙補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間隙補償機構包括輪轂(34),所述機輪(3 圍繞所述輪轂(34)進行安裝,且所述凸輪(39)相對於所述輪轂(34)固定,並且所述彈簧(54)圍繞所述輪轂(34)進行定位,所述彈簧(54)的端部分別固定至所述輪轂(34)和機輪(33)。
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間隙補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54)的至少一個端部通過鉤子(56、5幻分別相對於所述凸輪(39)與機輪 (33)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間隙補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輪(39)和機輪(3 通過偏心銷Gl)進行連接,所述偏心銷Gl)固定至所述凸輪(39),並且與形式為以所述機輪(3 的軸為中心的圓弧形式且形成在所述機輪(33) 中的橢圓形開口 G2)協作。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間隙補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啟動構件08)可以包括控制杆07)以及偏壓所述控制杆G7)抵靠所述凸輪 (39)的彈簧(49)。
8.瞬跳顯示機構,其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間隙補償機構,由所述間隙補償機構的凸輪(39)驅動的驅動構件(37)以及由所述驅動構件(37)驅動的指示器(29)。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瞬跳顯示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構件(37)相對於所述凸輪(39)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瞬跳顯示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間隙補償機構是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間隙補償機構,並且其中,所述驅動構件 (37)從所述輪轂(34)徑向突出。
11.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瞬跳顯示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指示器09)是日期指示器。
12.時鐘機件,其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間隙補償機構或者如權利要求8至11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瞬跳顯示機構。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時鐘機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時鐘機件包括時間顯示齒輪系O),所述時間顯示齒輪系( 驅動所述間隙補償機構,並且其中,所述時間顯示齒輪系(2)包括差動齒輪(10),所述差動齒輪(10)將具有指示小時的第一指針的移動部分(8、9)連接至具有指示小時的另一指針的另一移動部分 (11、12)。
14.手錶,所述手錶包括如權利要求12或13中所述的時鐘機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時鐘機件的間隙補償機構,其包括凸輪(39)、抵靠凸輪(39)的啟動構件(47、50)以及與凸輪(39)共軸且意圖由機件的齒輪系(2)驅動的機輪(33)。所述凸輪(39)和機輪(33)彼此連接,從而所述機輪(33)的一次迴旋包括第一相位、第二相位以及第三相位的序列,其中,在第一相位中,所述機輪(33)驅動凸輪(39),同時所述凸輪(39)和啟動構件(47、50)之間的協作使得所述啟動構件(47,50)翹起,在第二相位中,所述啟動構件(47、50)下放且使得凸輪(39)實現瞬跳,在第三相位中,所述凸輪(39)固定不動,且所述機輪(33)持續前進直至其趕上所述凸輪(39)以在下次迴旋的第一相位期間再次驅動所述凸輪(39)。該機構特徵在於,其還包括彈性裝置(54),所述彈性裝置(54)作用在所述凸輪(39)和機輪(33)之間,並且在第三相位期間向所述機輪(33)施加返回力矩,以便補償所述齒輪系(2)中的間隙。該間隙補償機構可以是例如顯示時間的瞬跳顯示機構的部分。
文檔編號G04B13/00GK102375399SQ20111019382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4日
發明者J·加巴圖勒爾, S·尼科林 申請人:布賴特林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