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與汪恩甲(汪恩甲拋棄懷孕的蕭紅)
2023-07-28 23:25:00 2
蕭紅說:「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的確,在當時那個封建思想和新時代思想交叉的年代,女人和男人相比較,是吃虧的一方。
蕭紅的不幸,來自於他的未婚夫汪恩甲。
他在蕭紅快要臨盆之際,忽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一個懷孕十月,快要生孩子的女人,突然遭遇這般的人間蒸發,任誰都會心存怨念。
不知道是對受傷太深,還是另有原因,蕭紅自始至終都沒有留下任何憎恨汪恩甲的文字。
一、門當戶對的愛情
1928年的冬天,蕭紅和汪恩甲相遇邂逅。
當時蕭紅六叔張廷獻和汪恩甲哥哥汪恩厚是大學同學,又在一起排過劇,關係十分要好。
一次偶然,汪恩厚在張廷獻那裡看到了侄女蕭紅,於是馬上委託張廷獻當月老,拉起了蕭紅與其弟弟之間的紅線。
就這樣,在六叔張廷獻做媒下,還在哈爾濱讀初中的蕭紅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意了這門親事,同意嫁給汪恩甲。
這門婚事,門當戶對。
汪恩甲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家庭富裕,也受到過良好的新時代下教育,有著體面的工作,長得也算是相貌堂堂。
在當時那個年代,任何一個女子看到汪恩甲都會一見傾心,蕭紅也不除外。
相見之後的兩個人,馬上就進入了戀愛狀態。他們經常通信,蕭紅還常常織毛衣給汪恩甲。
蕭紅和汪恩甲訂婚後,張家和汪家要求蕭紅停止學業馬上結婚,而蕭紅並不願意。
二、始亂終棄的感情
1930年,蕭紅撇下婚約,不顧張家和汪家的情面,毅然決然跑去北京求學。
用新時代的眼光看,這是追求自由,可在那個新式文化還沒有普及的呼蘭縣,蕭紅的行為掀起了一場巨大風波。
汪家要求退婚,蕭紅父親也受到了牽連,從省教育廳貶到巴彥任督學。
一氣之下,蕭紅父親切斷了蕭紅的一切經濟來源。無可奈何,身無分文的蕭紅最終還是回到了老家呼蘭縣。
封建思想嚴重的父親害怕蕭紅又會逃走,把她關在自家的院子裡,就好似獄中的囚徒,一舉一動都被人監視著。
可蕭紅哪裡是一個安分的人,更何況她才20歲,正是青春懵懂的時候。
在小姑姑(父親同父異母的妹妹)和小嬸的幫助下,蕭紅逃出了那個監獄般的家。
為了生存,她主動找到汪恩甲,恢復了交往,住進附近旅館,並且懷上了屬於他們兩個人的孩子。
可誰也想不到,臨盆之際,汪恩甲卻丟下了蕭紅,消失得無影無蹤。
此後,汪恩甲背負著玩弄、報復、拋棄蕭紅的惡名,慘遭世人唾罵,卻一直沒有出來回應。
關於汪恩甲的下落,眾說紛紜。有人說汪恩甲始亂終棄,有人說他被家人阻攔,也有人說他在回家途中被土匪殺害,但這些都是猜測。
瀋陽師範大學教授季紅認為,汪恩甲極有可能死於日本人手裡。理由是,汪恩甲所在的汪家,和呼蘭幫統王廷蘭所在的王家,有密切聯繫。
當時正值抗戰,王廷蘭不幸被日本特務抓到,以身殉職。可即便如此,日本人也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多次到王廷蘭兒子家搜查,王家人為了擺脫日本人,只好投奔張學良參加抗日,而汪恩甲也是這時候消失不見的。
三、磨滅殆盡的愛情
近年,汪恩甲的後人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此時,人們才了解到,1933年,也就是汪恩甲離開蕭紅的第二年,他去了法國留學,過了四年才回國。
可關於汪恩甲和蕭紅的感情,他的後人知之甚少。
或許,關於這段感情,汪恩甲無法在後人面前提及。
但可以肯定的是,汪恩甲一生都沒有忘記蕭紅。
據汪恩甲的一個侄女回憶,當時的她要進學堂讀書,沒有學名,就讓家中最有學問的汪恩甲給她起了「廼琴」這個名字。
蕭紅的原名,正是「張廼瑩」。
關於這個名字,是巧合,還是愛情,誰也不敢下定論。
也許,當時汪恩甲選擇逃跑,是因為蕭紅的反覆不一,讓他對她的情誼全然殆盡;又或許,是汪恩甲漸漸明白,蕭紅只是利用自己實現讀書夢罷了;抑或是,汪恩甲明白,沒有經濟來源的兩個人,即使走下去,也必然走向悲劇。
只是,無論什麼原因,都無法解釋,為何敢愛敢恨的蕭紅,對汪恩甲竟無半句怨言,更無絲毫指責的文字傳世。
或許,兩人的關係,並非世人所知的這樣簡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