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nat配置(NAT配置概述)
2023-07-28 18:57:14 3
簡單的nat配置?私有IP是無法在網際網路上使用的,而如今普遍使用的寬帶網絡(ADSL)最多所能提供給用戶的IP為16個,最少則為一個,萬一企業內部有50臺計算機要同時連接上網際網路,該如何解決呢?這個問題的正確解決辦法是使用NAT,只要通過NAT的機制,就可以讓成千上萬臺計算機同時通過一個公網IP來連上網際網路本篇屬於NAT技術基礎知識,包括:介紹、原理、分類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簡單的nat配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簡單的nat配置
私有IP是無法在網際網路上使用的,而如今普遍使用的寬帶網絡(ADSL)最多所能提供給用戶的IP為16個,最少則為一個,萬一企業內部有50臺計算機要同時連接上網際網路,該如何解決呢?這個問題的正確解決辦法是使用NAT,只要通過NAT的機制,就可以讓成千上萬臺計算機同時通過一個公網IP來連上網際網路。本篇屬於NAT技術基礎知識,包括:介紹、原理、分類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NAT介紹
NAT網絡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種將數據包中的IP位址替換為其他IP位址的功能,此功能通常由路由器或防火牆來實現;NAT的通過利用較少的公 有IP位址來表示大量私有IP位址的方式來降低IP位址空間的耗用速度,除了此工作外,NAT在網絡遷移和融合、伺服器負載共享等方面也非常有用,接下來將針對NAT的實現過程進行簡單介紹。
NAT原理
相關術語:
IL : 內部本地地址即分配給內部設備的地址,此類地址不會宣告到外部網絡
IG: 內部全局地址即內部設備被外部網絡所知曉的地址
OG:外部全局地址即分配給外部設備的地址,這些地址不會被宣告到內部網絡
OL: 外部本地地址即外部設備被內部網絡所知曉的地址
實現過程:
說明:
當設備A向設備B發送數據包時,由NAT將數據包源地址欄位中的A設備的私有IP替換為可以在internet進行路由的公有地址,並轉發數據包。當設備B向設備A發送應答數據包時,數據包的目的IP將是 公有IP位址,此時NAT將目的地址替換為設備A的私有IP位址。在此過程中,NAT操作是完全透明的,即:設備A不知道203.10.5.23的存在,設備B認為設備A的地址是203.10.5.23,設備A的私有地址對B來說是不存在的。
結合NAT的相關術語可知:192.168.2.23為內部本地地址為;203.10.5.23為內部全局地址;192.31.7.130是外部全局地址,外部本地地址在NAT雙向轉換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時候可以看到,上述過程為NAT將設備A的私有地址替換為公有IP位址的過程,不涉及到外部本地地址。
在上述轉換過程中,NAT會創建地址轉換表,在地址轉換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上述4個術語。
NAT分類
靜態NAT
實現:一對一,將一個唯一的本地地址映射到一個唯一的外部地址,條目一旦創建將會永久生效,可以提供對外服務主機一個更安全的運行環境,用於企業對內部伺服器的一個轉換,很明顯一對一的NAT轉換並不能起到節省公網IP的作用。
配置: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2.23 203.10.5.23 (將內部本地地址替換為內部全局地址)同時在入接口和出接口需要配置:ip nat inside及ip nat outside
動態NAT
實現:多對多,將大量地址統計復用到一個較小的地址池的應用技術。配合ACL使用。
配置:
定義轉換池(內部全局地址池):ip nat pool nat-pool 203.10.5.25 203.10.5.30 netmask 255.255.255.0 結合ACL定義哪些內部本地地址需要轉換:access-list 1 permit host 192.168.2.23 地址池和規則進行關聯: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nat-pool 同時在入接口和出接口需要配置:ip nat inside及ip nat outside
埠NAT
實現:一對多:多個地址同時映射到單一地址,PAT會同時轉換IP位址和埠號,來自不同地址的數據包可以被轉換為同一地址,但相應的埠號不相同,這樣就可以共享同一個IP位址。
配置:
結合ACL定義哪些內部本地地址需要轉換:access-list 1 permit host 192.168.2.23 配置PAT: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overload 同時在入接口和出接口需要配置:ip nat inside及ip nat outside
NAT存在的問題
雖然NAT非常有用,但是NAT並非無所不能,通過上述基礎知識的了解,可以看到在NAT的處理過程中,會對IP位址和TCP埠內容進行更改,由於對IP位址和TCP埠更改後,會使得IP包和TCP包中的校驗和欄位發生變化,因此需要NAT機制可以完成這些校驗和的重新計算。
同時許多協議和應用程式都是根據數據欄位的IP位址來攜帶IP位址或信息,因而可能會更改被封裝數據的含義,從而可能破壞該應用.如:IPSEC的VPN應用,對於IPSEC而言,如果更改了ipsec包中的IP位址,IPSEC的加密機制將會丟棄此報文,從而破壞了VPN應用。從後面的技術可以了解到NAT穿越可以解決此問題。
NAT並不能阻止拒絕服務或者會話劫持等常見攻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