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15:00:11 1
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包括模套和模芯,所述模套中間具有模口,所述模芯設於所述模口內,所述模套和模芯之間形成環狀的模口間隙,所述模套和模芯內部均設有加熱機構,所述模芯的端面還具有充氣孔和排氣孔,所述模芯由下模芯和能夠在下模芯上調節升降的上模芯構成,所述模套的模口成下小上大的喇叭口,所述上模芯的圓周面與模口圓周面平行。本實用新型的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具有模口間隙可調的優點,使用方便、不再需要企業針對不同原料、不同配比配置不同的模口間隙尺寸的模具,節約了企業的成本。
【專利說明】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塑料薄膜製作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大多數熱塑性塑料都可以用吹塑法來生產吹塑薄膜,吹塑薄膜是將塑料擠成薄管,然後趁熱用壓縮空氣將塑料吹脹,再經冷卻定型後而得到的薄膜製品。吹塑法生產的薄膜品種有很多,比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尼龍(PA)、乙烯一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等。
[0003]熱塑性塑料吹膜成型模具,俗稱口模,是進行生產吹塑薄膜的關鍵部件,其由模芯,環繞模芯的模套構成,模芯和模套之間形成環狀的模口間隙,模芯上具有充氣孔和排氣孔。其工作方式為,熔融的塑料從模口間隙擠出塑料薄管,壓縮空氣從充氣孔流出,通過擴散的氣體壓力將塑料薄管吹脹成薄膜。
[0004]在薄膜性能中,縱向收縮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直接影響到薄膜質量的優劣。而縱向收縮率又和吹膜過程中的牽引比有關,牽引比又受模口間隙、膜厚和吹脹比影響,其關係如下:牽引比=模口間隙/(膜厚X吹脹比)。
[0005]另外,不同的模口間隙會影響不同配方的膜泡穩定度,進而影響薄膜厚度和平整度。
[0006]為此,正對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配比,需要應用不同尺寸的的模口間隙。但是現有的熱塑性塑料吹塑成型模具的模口間隙尺寸都是固定的,對於不同的原料、不同配比,企業需要配備不同模口間隙尺寸的模具,一方面使用不方便,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另一方面也無法能夠對模口間隙尺寸進行微調。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需更換模具能夠滿足就能實現各種模口間隙尺寸且能夠對模口間隙尺寸進行微調的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9]一種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包括模套和模芯,所述模套中間具有模口,所述模芯設於所述模口內,所述模套和模芯之間形成環狀的模口間隙,所述模套和模芯內部均設有加熱機構,所述模芯的端面還具有充氣孔和排氣孔,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由下模芯和能夠在下模芯上調節升降的上模芯構成,所述模套的模口成下小上大的喇叭口,所述上模芯的圓周面與模口圓周面平行。
[0010]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下模芯為圓柱狀結構,所述上模芯為圓蓋結構,所述上模芯套在所述下模芯芯上,二者之間螺紋配合。
[0011]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模芯設計成下模芯和上模芯組成,並且上模芯能夠在下模芯上進行升降,同時將模套的模口設計成下小上大的喇叭口結構,這樣就可以針對不同原料、不同配比對模口間隙尺寸進行調整以適應生成不同的薄膜產品。當上模芯上升時,上模芯與模套之間的模口間隙就變大,當上模芯下降時,上模芯與模套之間的模口間隙就變小。可見,本實用新型的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具有模口間隙可調的優點,使用方便、不再需要企業針對不同原料、不同配比配置不同的模口間隙尺寸的模具,節約了企業的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包括模套100和模芯200。
[0015]其中,模套100中間具有模口,模芯200設於該模口內,模套100和模芯200之間形成環狀的模口間隙300,模套100和模芯200內部均設有電加熱絲400。在模芯200的端面還開設有充氣孔和排氣孔,充氣孔和排氣孔通過模芯200內部的氣道連通壓縮空氣生成裝置(圖中未示出)。
[0016]在本實用新型中,模芯200由下模芯201和能夠在下模芯201上調節升降的上模芯202構成,具體地,下模芯201為圓柱狀結構,上模芯202為圓蓋結構,上模芯202套在下模芯201上,二者之間螺紋配合。
[0017]而模套100模口成下小上大的喇叭口,模口圓周面的錐度為14-27°。上模芯202的圓周面與模口圓周面平行,即上模型的圓周面的錐度與模口圓周面的錐度相同。上模芯上升到最高處位置,模口間隙的尺寸為3mm,上模芯下降到最低位置,模口間隙的尺寸為Imm0
[0018]在本實施例中,模套100的高度為200mm。
[0019]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模芯設計成下模芯和上模芯組成,並且上模芯能夠在下模芯上進行升降,同時將模套的模口設計成下小上大的喇叭口結構,這樣就可以針對不同原料、不同配比對模口間隙尺寸進行調整以適應生成不同的薄膜產品。當上模芯上升時,上模芯與模套之間的模口間隙就變大,當上模芯下降時,上模芯與模套之間的模口間隙就變小。
[0020]通過上述詳細描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具有模口間隙可調的優點,使用方便、不再需要企業針對不同原料、不同配比配置不同的模口間隙尺寸的模具,節約了企業的成本。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所作出的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並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內容,均仍屬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徵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包括模套和模芯,所述模套中間具有模口,所述模芯設於所述模口內,所述模套和模芯之間形成環狀的模口間隙,所述模套和模芯內部均設有加熱機構,所述模芯的端面還具有充氣孔和排氣孔,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由下模芯和能夠在下模芯上調節升降的上模芯構成,所述模套的模口成下小上大的喇叭口,所述上模芯的圓周面與模口圓周面平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吹膜模口間隙結構,其特徵在於:熱所述下模芯為圓柱狀結構,所述上模芯為圓蓋結構,所述上模芯套在所述下模芯芯上,二者之間螺紋配合。
【文檔編號】B29C49/48GK204196223SQ201420621295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4日
【發明者】董天波, 宋金娥, 王洋 申請人:上海紫泉標籤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