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問題定位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7-16 13:18:57 1

本申請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問題定位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業務的數量大量增加。為了減少網際網路業務中出現的問題,提高網際網路業務的服務質量,移動運營商將業務感知問題作為重點關注的方面之一。移動運營商在獲取到業務感知問題並確定出現該問題的網絡位置之後,能夠針對該問題位置進行網絡優化,進而提高用戶的業務體驗。
在現有技術中,移動網際網路被分為骨幹互聯及業務服務提供商(英文:Service Provider,簡稱:SP)、本地承載網、核心網、傳輸網、無線網這五個網絡側專業,在每個網絡側專業中,又分為多個子專業。在出現業務感知問題之後,伺服器可以通過遍歷所有子專業,以實現業務感知問題的詳細排查,從而確定導致上述業務感知問題的網絡位置。由於上述過程的排查範圍過大,增加了伺服器進行排查所耗費的時間,從而降低定位業務感知問題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提供一種問題定位方法及裝置,能夠解決定位業務感知問題的效率低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問題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確定第一業務,並獲取所述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所述第一業務為一段時間內連續出現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業務,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用於表示業務存在至少一項不符合參考指標的信息;
在非網絡側因素中進行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所述非網絡側因素至少包括終端速率能力、用戶籤約限速和業務包大小,所述用戶籤約限速為運營商為終端限定的數據最大傳輸速度;
若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不能定位到所述非網絡側因素,則在網絡側專業中定位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按照指定順序,根據所述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確定在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中,具有相同特徵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第一比例與第一參考閾值的大小關係,骨幹互聯及業務服務提供商SP、本地承載網、核心網、傳輸網和無線網的排列順序為所述指定順序;
若所述第一比例大於所述第一參考閾值,則在所述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子專業中定位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若所述第一比例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一參考閾值,則按照所述指定順序,在除所述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以外的網絡側專業中,進行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排查,直至定位到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問題定位裝置,所述問題定位裝置包括:
確定模塊,用於確定第一業務,所述第一業務為一段時間內連續出現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業務;
獲取模塊,用於獲取所述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用於表示業務存在至少一項不符合參考指標的信息;
定位模塊,用於在非網絡側因素中進行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所述非網絡側因素至少包括終端速率能力、用戶籤約限速和業務包大小,所述用戶籤約限速為運營商為終端限定的數據最大傳輸速度;
所述定位模塊,還用於若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不能定位到所述非網絡側因素,則在網絡側專業中定位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所述確定模塊,還用於按照指定順序,根據所述獲取模塊獲取的所述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確定在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中,具有相同特徵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第一比例與第一參考閾值的大小關係,骨幹互聯及業務SP、本地承載網、核心網、傳輸網和無線網的排列順序為所述指定順序;
所述定位模塊,還用於若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第一比例大於所述第一參考閾值,則在所述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子專業中定位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所述定位模塊,還用於若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第一比例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一參考閾值,則按照所述指定順序,在除所述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以外的網絡側專業中,進行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排查,直至定位到所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本申請提供的問題定位方法及裝置,相比較於現有技術中的在出現業務感知問題之後,伺服器通過遍歷所有子專業,以實現業務感知問題的詳細排查,從而確定產生上述業務感知問題的網絡位置,本申請可以根據每個網絡側專業中具有相同特徵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比例,將上述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某一網絡側專業中,之後在該網絡側專業中對所有子專業進行逐一排查,以將該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到具體的子專業中。因此,本申請所提出的排查方案中,先鎖定產生問題的網絡側專業,以縮小遍歷排查的範圍,且由於排查範圍被縮小,因此,在對子專業進行遍歷排查時,大幅度減少了排查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從而提高定位業務感知問題的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問題定位方法的流程圖;
圖2至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問題定位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問題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實施例可以用於一種問題定位方法,該方法可以應用於諸如伺服器的網絡設備。如圖1所示,該方法流程包括:
步驟101、確定第一業務,並獲取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
其中,第一業務為一段時間內連續出現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業務,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用於表示業務存在至少一項不符合參考指標的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至少包括業務類型、終端型號等。伺服器中設置了評估每個業務的參考指標,當業務存在至少一項不符合參考指標的信息時,確定該業務存在第一業務感知問題。業務感知問題至少包括業務速率低、業務時延大和業務成功率低。
步驟102、在非網絡側因素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其中,非網絡側因素至少包括終端速率能力、用戶籤約限速和業務包大小,用戶籤約限速為運營商為終端限定的數據最大傳輸速度。
步驟103、若第一業務感知問題不能定位到非網絡側因素,則在網絡側專業中定位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步驟104、按照指定順序,根據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確定在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中,具有相同特徵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第一比例與第一參考閾值的大小關係。
其中,骨幹互聯及業務SP、本地承載網、核心網、傳輸網和無線網的排列順序為指定順序。
需要說明的是,按照每個網絡側專業涉及的對象的聚集程度和內容量的集中程度確定指定順序。其中,骨幹互聯及業務SP專業涉及的對象為骨幹鏈路;本地承載網涉及的對象為本地承載鏈路;核心網涉及的對象為核心鏈路;傳輸網涉及的對象是傳輸鏈路;無線網涉及的對象是無線連接;內容量為接入每個網絡側專業的內容,例如,無線網的內容量是終端。
特徵為表示每個網絡側專業的網絡架構,例如,本地承載網的網絡架構為本地承載鏈路,則本地承載網的特徵之一是本地承載網上的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鏈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簡稱:IP鏈路)。
第一參考閾值用於判斷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中是否具有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步驟105、若第一比例大於第一參考閾值,則在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子專業中定位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若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第一比例大於第一參考閾值,則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該網絡側專業中,但由於在該網絡側專業中具有多個子專業,因此產生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網絡位置仍需要進一步定位。由於現有技術可以實現在子專業中定位的流程,在此不做贅述。
步驟106、若第一比例小於或等於第一參考閾值,則按照指定順序,在除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以外的網絡側專業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排查,直至定位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本申請可以根據每個網絡側專業中具有相同特徵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比例,將上述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某一網絡側專業中,之後在該網絡側專業中對所有子專業進行逐一排查,以將該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到具體的子專業中。因此,本申請所提出的排查方案中,先鎖定產生問題的網絡側專業,以縮小遍歷排查的範圍,且由於排查範圍被縮小,因此,在對子專業進行遍歷排查時,大幅度減少了排查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從而提高定位業務感知問題的效率。
為了確保能夠實現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需要排查網絡側專業之外的非網絡因素,因此,在如圖1所示的實現方式的基礎上,還可以實現為如圖2所示的實現方式。其中,步驟102在非網絡側因素中定位第一業務感知問題,還可以具體實現為步驟1021至步驟1022:
步驟1021、根據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在非網絡側因素中,分別確定每個非網絡側因素中具有相同因素信息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第二比例與第二參考閾值的大小關係。
需要說明的是,第二參考閾值用於區別每個非網絡因素中是否存在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例如,根據終端型號,將終端速率能力分為好、中、差,則分別確定終端速率能力好、中、差的終端產生的業務數量佔第一業務總數量的第二比例,分別判斷每個第二比例與第二參考閾值大小關係。
步驟1022、若存在至少一個非網絡側因素的第二比例大於第二參考閾值,則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非網絡側因素。
基於步驟1021所示的例子,若終端速率能力差的終端產生的業務數量佔第一業務總數量的第二比例大於第二參考閾值,則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非網絡側因素的終端速率能力。
由上述可見,本發明實施例中在排查網絡側專業之外,還排查了非網絡因素,這樣便排查了所有可能產生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方面,確保了第一業務感知問題能夠被成功定位。
為了縮小業務感知問題的排查範圍,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可以在骨幹互聯及業務SP專業中進行進一步的定位,因此,在如圖1至如圖2所示的實現方式的基礎上,以圖1為例,還可以實現為如圖3所示的實現方式。其中,若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是骨幹互聯及業務SP,則步驟105在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子專業中定位第一業務感知問題,還可以具體實現為步驟1051至步驟1057:
步驟1051、獲取第一業務對應的SP,以及在執行第一業務時發送者的發送地址和接收者的接收地址。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業務對應的SP和在執行第一業務時發送者的發送地址和接收者的接收地址可以從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中獲取。
步驟1052、若網外流量疏導比例大於第三參考閾值,則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網內與網外的流量分配。
其中,網外流量疏導比例為網外流量佔網內流量與網外流量之和的比值,網外流量為與除SP以外的運營商為發送者或接收者提供的流量。第三參考閾值為運營商根據業務規劃確定的數值,用於判斷是否由於網內與網外的流量分配產生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若網外流量疏導比例大於第三參考閾值,則確定網外流量比例過高。伺服器可以檢測流量內容,根據流量內容確定是否有內容源存在於網內伺服器,若有內容源存在於網內伺服器,可以通過網內疏導將網外流量疏導至網內,這樣便減小了網外流量疏導比例,從而優化了網內與網外的流量分配。其中,內容源為終端的訪問內容。
步驟1053、若在發送地址與接收地址之間的所有傳輸路徑中,存在至少一條路由跳數大於第四參考閾值且流量比例大於第五參考閾值的路徑,則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網內路徑的流量分配。
其中,流量比例為在同一條路徑上傳輸數據所佔用的流量與為路徑分配的總流量的比值。
在發送地址與接收地址之間的所有傳輸路徑中,若存在路由跳數小於或等於第四參考閾值且流量比例等於或小於第五參考閾值的路徑,則可以通過就近資源疏導,將路由跳數大於第四參考閾值且流量比例大於第五參考閾值的路徑上的流量疏導至路由跳數小於或等於第四參考閾值且流量比例等於或低於第五參考閾值的路徑,這樣就平衡了網內路徑的流量分配,達到優化的效果。其中,第四參考閾值用於判斷路由跳數是否過長,第五參考閾值用於判斷路徑中的流量是否過多。
步驟1054、若第一業務中所有業務的接收地址相同,則在骨幹互聯專業的子專業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在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到骨幹互聯專業內之後,還需要內容源及執行第一業務的目標本地網兩方面的出入帶寬配置及性能和骨幹鏈路配置及性能等方面中進行進一步的排查,以確定產生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網絡位置。
步驟1055、若第一業務中所有業務的接收地址均存在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則在本地承載網的子專業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步驟1056、若第一業務中部分業務的接收地址存在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則在省際鏈路帶寬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步驟1057、若第一業務中所有業務的業務類型相同,則在業務SP專業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其中,業務類型至少包括瀏覽業務、流媒體業務、即時通信業務、下載業務和網際網路業務其中的一種。
在確定業務類型相同之後,需要在業務SP專業的資源調度方面進行進一步定位,以確定出現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網絡位置。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在骨幹互聯及業務SP專業中的定位,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到網內與網外的流量分配、網內路徑的流量分配、骨幹互聯專業和業務SP專業中,伺服器只需排查這些專業,這樣便進一步縮小了定位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排查範圍,減少了伺服器進行排查所耗費的時間,從而提升了定位業務感知問題的效率。
為了實現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在本發明的一個實現方式中,需要在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子專業中進行進一步定位,因此,在如圖1至如圖2所示的實現方式的基礎上,以圖1為例,還可以實現為如圖4所示的實現方式。其中,若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是本地承載網、核心網、傳輸網或無線網,則步驟105若第一比例大於第一參考閾值,則在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子專業中定位第一業務感知問題,還可以具體實現為步驟1058和步驟1059:
步驟1058、按照指定順序,依次確定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維度中,具有相同維度的信息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第三比例與第六參考閾值的大小關係。
其中,維度至少包括鏈路維度、網元維度和小區維度中的一種。
鏈路維度至少包括本地承載網上的IP鏈路;網元維度至少包括核心網的服務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英文: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GPRS)支持節點(英文: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簡稱:SGSN)、網關GPRS支持節點(英文: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簡稱:GGSN)、服務網關(英文:Serving GateWay,簡稱:SGW)、分組數據網關(英文: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簡稱:PGW)、移動性管理實體(英文:Mobile Management Entity,簡稱:MME)、無線網絡控制器(英文: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簡稱:RNC)和基站;小區維度至少包括行動網路中的2G、3G或4G小區。
步驟1059、若在維度中,存在至少一個維度的第三比例大於第六參考閾值,則在存在第三比例大於第六參考閾值的維度的子維度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地承載網、核心網、傳輸網或無線網內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在現有技術中能夠實現,在此不做贅述。
此外,在定位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網絡位置之後,進行業務感知到網絡關鍵績效指標(英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簡稱:KPI)的映射,上述過程能夠通過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做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在進行在本地承載網、核心網、傳輸網或無線網中進行進一步定位,能夠定位到存在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維度,並在該維度的子維度中進行排查,從而確定產生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網絡位置,這樣便只需要排查上述子維度,縮小了定位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排查範圍,減少了伺服器進行排查所耗費的時間,從而提升了定位業務感知問題的效率。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問題定位裝置1,該問題定位裝置1用於執行如圖1至圖4所示的任意一項方法流程,如圖5所示,該問題定位裝置1包括:
確定模塊2,用於確定第一業務,第一業務為一段時間內連續出現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業務。
獲取模塊3,用於獲取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用於表示業務存在至少一項不符合參考指標的信息。
定位模塊4,用於在非網絡側因素中進行確定模塊2確定的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非網絡側因素至少包括終端速率能力、用戶籤約限速和業務包大小,用戶籤約限速為運營商為終端限定的數據最大傳輸速度。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確定模塊2確定的第一業務感知問題不能定位到非網絡側因素,則在網絡側專業中定位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確定模塊2,還用於按照指定順序,根據獲取模塊3獲取的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確定在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中,具有相同特徵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第一比例與第一參考閾值的大小關係,骨幹互聯及業務SP、本地承載網、核心網、傳輸網和無線網的排列順序為指定順序。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確定模塊2確定的第一比例大於第一參考閾值,則在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子專業中定位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確定模塊2確定的第一比例小於或等於第一參考閾值,則按照指定順序,在除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以外的網絡側專業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排查,直至定位到第一業務感知問題。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確定模塊2,還用於根據獲取模塊3獲取的第一業務攜帶的信息,在非網絡側因素中,分別確定每個非網絡側因素中具有相同因素信息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第二比例與第二參考閾值的大小關係。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存在至少一個確定模塊2確定的非網絡側因素的第二比例大於第二參考閾值,則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非網絡側因素。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獲取模塊3,還用於獲取第一業務對應的SP,以及在執行第一業務時發送者的發送地址和接收者的接收地址。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獲取模塊3獲取的網外流量疏導比例大於第三參考閾值,則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網內與網外的流量分配,網外流量疏導比例為網外流量佔網內流量與網外流量之和的比值,網外流量為與除SP所處運營商以外的發送者或接收者提供的流量。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在獲取模塊3獲取的發送地址與接收地址之間的所有傳輸路徑中,存在至少一條路由跳數大於第四參考閾值且流量比例大於第五參考閾值的路徑,則將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網內路徑的流量分配,流量比例為在同一條路徑上傳輸數據所佔用的流量與為路徑分配的總流量的比值。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獲取模塊3獲取的第一業務中所有業務的接收地址相同,則在骨幹互聯專業的子專業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獲取模塊3獲取的第一業務中所有業務的接收地址均存在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則在本地承載網的子專業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獲取模塊3獲取的第一業務中部分業務的接收地址存在第一業務感知問題,則在省際鏈路帶寬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獲取模塊3獲取的第一業務中所有業務的業務類型相同,則在業務SP專業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確定模塊2,還用於按照指定順序,依次確定當前正在排查的網絡側專業的維度中,具有相同維度信息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第三比例與第六參考閾值的大小關係,維度至少包括鏈路維度、網元維度和小區維度中的一種。
定位模塊4,還用於若在維度中,存在至少一個維度的確定模塊2確定的第三比例大於第六參考閾值,則在存在第三比例大於第六參考閾值的維度的子維度中進行第一業務感知問題的定位。
本申請可以根據每個網絡側專業中具有相同特徵的業務數量佔業務總數量的比例,將上述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在某一網絡側專業中,之後在該網絡側專業中對所有子專業進行逐一排查,以將該業務感知問題定位到具體的子專業中。因此,本申請所提出的排查方案中,先鎖定產生問題的網絡側專業,以縮小遍歷排查的範圍,且由於排查範圍被縮小,因此,在對子專業進行遍歷排查時,大幅度減少了排查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從而提高定位業務感知問題的效率。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於裝置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相似於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過電腦程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來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儲於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儲介質可為磁碟、光碟、只讀存儲記憶體(英文:Read-Only Memory,簡稱:ROM)或隨機存儲記憶體(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