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式磨粉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13:24:31 2
循環式磨粉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循環式磨粉機構,其包括設有磨粉室的本體、設於本體上部的料鬥及研磨機構,所述研磨機構包括粗磨機構與精磨機構,所述粗磨機構設於本體磨粉室內部,所述本體的底部設有具有網孔的過濾裝置,所述精磨機構設於過濾裝置下方;還包括用於將過濾裝置上方粒徑大於網孔的碎屑輸送至粗磨機構上方的碎屑回收機構;所述粗磨機構包括兩對相互對稱設置的滾輪機構,所述本體內部設有用於將原料分別引導至相應滾輪上方的引導板;所述精磨機構包括一組成對設置的柱狀滾輪,其相鄰柱狀滾輪之間的間隙可調,還包括用於調整相鄰柱狀滾輪之間間隙的彈性拉緊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循環式磨粉機構,具有研磨充分、能耗低、控制簡單的特點。
【專利說明】循環式磨粉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顆粒狀物質磨成粉末的磨粉機構,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切、撞、碾壓、碾磨等工序的循環式高精度磨粉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顆粒磨粉機構,例如珍珠磨粉機,其磨粉方式大部分採用衝擊式破碎原理,但僅僅起到了細碎,粗磨功能,不能有效的保證衝擊後的珍珠屑都能成粉末狀,導致珍珠粉末與珍珠屑混雜;同時傳統的水飛法研磨珍珠也由於反覆的對珍珠顆粒進行水中的沉澱、懸浮,耗時較長,而且後期應用在機械方面的碾磨結構也較單一,不能保證碾磨充分。
[0003]現有一般的機械碾磨裝置中,雖然大部分碾磨裝置都採用了滾輪碾磨,但工序較單一,往往只進行一次或兩次滾輪碾磨便結束加工,不能保證碾磨充分,並且碾磨的滾輪也較為普通,容易在碾磨過程中出現部分未充分碾磨的顆粒,並與粉末混雜在一起,影響碾磨質量。更有部分多滾輪碾磨裝置由於滾輪的增加導致電機數量也相應增多,增大了產品製造成本。
[0004]中國發明專利92113086.4公開了一種碾磨機裝置,利用餵料輥控制進料速率,保證定量流出待碾磨物,同時採用一對碾磨輥進行碾磨作業。該結構比較簡單的實現的進料-控料-碾磨的基本功能,但是無法區分出粉末中顆粒,同時只進行一次滾輪碾磨,並不能完全確保碾磨物得到充分碾磨。
[0005]中國實用新型專利201020176088.X公開了一種磨粉機裝置,利用定磨與轉磨之間的相對運動進行碾磨,同時在定磨和轉磨的接觸面上利用特有的研磨齒提高研磨效率。但是針對固態圓顆粒狀的碾磨物如珍珠等容易出現碾磨口堵塞,碾磨物難以進入碾磨齒等一系列問題。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粗磨機構和精磨機構的可循環式高精度磨粉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循環式磨粉機構,包括設有磨粉室的本體、設於本體上部的料鬥及研磨機構,所述研磨機構包括粗磨機構與精磨機構,所述粗磨機構設於本體磨粉室內部,所述本體的底部設有具有網孔的過濾裝置,所述精磨機構設於過濾裝置下方;還包括用於將過濾裝置上方粒徑大於網孔的碎屑輸送至粗磨機構上方的碎屑回收機構;所述粗磨機構包括兩對相互對稱設置的滾輪機構,所述本體內部設有用於將原料分別引導至相應滾輪上方的引導板;所述精磨機構包括一組成對設置的柱狀滾輪,其相鄰柱狀滾輪之間的間隙可調,還包括用於調整相鄰柱狀滾輪之間間隙的彈性拉緊裝置。
[0008]進一步的,所述碎屑回收機構包括與本體轉動連接的轉軸、一端與轉軸固定連接的擺杆及設於擺杆自由端的碎屑收集器,所述轉軸設於滾輪機構的對稱線上,且轉軸的位置高於滾輪機構的位置;所述碎屑收集器以擺杆作為對稱軸,其兩側均設有碎屑收納腔;所述碎屑收集器的底部與磨粉室的內表面相適應。
[0009]進一步的,所述滾輪機構包括一對相互嚙合的弓字形滾輪,其弓字形滾輪之間的間隙大於所述柱狀滾輪之間的間隙。
[0010]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拉緊裝置包括包裹於柱狀滾輪兩端滾動軸承上的拉緊帶及連接相對兩拉緊帶的拉緊彈簧。
[0011]進一步的,還包括設於所述粗磨機構上方的切刀及驅動切刀高速旋轉的電機,所述切刀沿周向設置有多個刀刃,所述刀刃的旋轉側設有若干尖刺部。
[0012]進一步的,所述切刀上方的磨粉室頂壁及切刀周向對應的磨粉室側壁上均設置有若干尖刺部。
[0013]進一步的,所述切刀的厚度由中心沿徑向逐漸變薄。
[0014]進一步的,所述料鬥為兩個,分別設置於滾輪機構對應的上方,所述料鬥的進料通道傾斜設置。
[0015]進一步的,還包括用於驅動所述研磨機構及碎屑回收機構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齒輪傳動機構、冠齒輪傳動機構及四連杆傳動機構;所述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有驅動電機的大齒輪、與大齒輪嚙合的主動齒輪A、與主動齒輪A嚙合的從動齒輪A、與大齒輪同軸的主動齒輪B及與主動齒輪B嚙合的從動齒輪B,所述主動齒輪A、從動齒輪A、主動齒輪B、從動齒輪B的齒輪軸上分別連接有組成滾輪機構的其中一個滾輪;所述冠齒輪傳動機構包括冠齒輪一、冠齒輪二及連接冠齒輪一與冠齒輪二的傳動軸,所述冠齒輪一與主動齒輪A或從動齒輪A或主動齒輪B或從動齒輪B同軸連接,所述冠齒輪二與成對設置的柱狀滾輪之一同軸連接;所述四連杆傳動機構包括固定設置的連杆一、分別與連杆一鉸接的連杆二、連杆三及連接連杆二與連杆三的連杆四,所述連杆二與所述主動齒輪A或從動齒輪A或主動齒輪B或從動齒輪B的齒輪軸固定連接;所述碎屑回收機構的轉軸上固接有齒輪C,所述連杆三上設有與齒輪C嚙合的輪齒。
[0016]本實用新型的循環式磨粉機構,其相對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I)其經過粗磨機構首次研磨的碎屑落至過濾裝置上部,其粒徑小於過濾裝置網孔的碎屑由網孔漏出,落入精磨機構進行再次研磨;其粒徑大於網孔的碎屑則由碎屑回收機構重新收集至粗磨機構上方,再次通過粗磨機構研磨,如此循環研磨,其研磨充分,磨粉效果佳;
[0018](2)其切刀的刀刃、切刀上方的磨粉室頂壁及切刀周向對應的磨粉室側壁上均設有若干尖刺部,在切刀高速旋轉過程中,部分顆粒狀物質直接被刀刃切碎,部分則被撞擊至磨粉室內壁上的尖刺部,如此,原料在進入粗磨機構前完成初步破碎,使得磨粉更為充分;
[0019](3)其研磨機構及碎屑回收機構通過同一個電機驅動,節約能耗,控制簡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施例循環式磨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施例中粗磨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施例四連杆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實施例精磨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圖4所示精磨機構的彈性拉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為本實施例冠齒輪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為本實施例切刀的結構示意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1-本體,2-料鬥,3-滾輪機構,4_引導板,5-柱狀滾輪,51-滾動軸承,52-拉緊帶,53-拉緊彈簧,6-過濾裝置,7-碎屑回收機構,71-轉軸,72-擺杆,73-碎屑收集器,8-切刀,81-刀刃,82-尖刺部,91-大齒輪,92-主動齒輪A,93-從動齒輪A,94-主動齒輪B,95-從動齒輪B,96-冠齒輪一,97-冠齒輪二,98-傳動軸,10-齒輪C,11-連杆一,12-連杆二,13-連杆三,14-連杆四。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施例的循環式磨粉機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9]本實施例的一種循環式磨粉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設有磨粉室的本體1、設於本體I上部的料鬥2及研磨機構。其研磨機構又包括粗磨機構與精磨機構,其粗磨機構如圖2所示,包括兩對相互對稱設置的滾輪機構3。上述滾輪機構3設於本體I的磨粉室內部,在其滾輪機構3還設有用於將原料分別引導至相應滾輪上方的引導板4。作為優選的,為了增大滾輪機構3之間的嚙合面積,其滾輪機構3由一對相互嚙合的弓字形滾輪構成。
[0030]上述精磨機構如圖4所示,包括一組成對設置的柱狀滾輪5,其相鄰柱狀滾輪5之間的間隙可調。本實施例中,其還設有彈性拉緊裝置,用於調整相鄰柱狀滾輪5之間的間隙。如圖5所示,其彈性拉緊裝置包括包裹於柱狀滾輪5兩端滾動軸承51上的拉緊帶52及連接相對兩拉緊帶52的拉緊彈簧53。由於其柱狀滾輪5之間的間隙可調,且在彈性拉緊裝置的作用力下,其柱狀滾輪5之間的間隙始終保存在較小的位置,使得磨粉的精度保持在較高水準。
[0031]在本實施例中,其粗磨機構與精磨機構分設於本體I的內部和外部,其精磨機構位於本體I的正下方,且本體I的底部設有具有網孔的過濾裝置6。其網孔的孔徑一定,經過粗磨的碎屑,當粒徑小於網孔孔徑時,由網孔自由落入精磨機構進行精磨。當碎屑的粒徑大於網孔孔徑時,碎屑則滯留在過濾裝置6上方。
[0032]為了將上述滯留於過濾裝置6上方碎屑重新輸送至粗磨機構上方進行二次研磨,並且防止過濾裝置6堵塞,其碎屑回收機構7如圖1所示,包括與本體I轉動連接的轉軸71、一端與轉軸71固定連接的擺杆72及設於擺杆72自由端的碎屑收集器73。其中轉軸71設於兩對滾輪機構3的對稱線上,且轉軸71的位置高於滾輪機構3的位置。此外,其碎屑收集器73以擺杆72作為對稱軸,其兩側均設有碎屑收納腔,且碎屑收集器的底部與磨粉室的內表面相適應。其碎屑收集器以轉軸71為軸心,始終左右擺動,不斷的將滯留在過濾裝置6上方的碎屑輸送至粗磨機構上方。
[0033]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得磨粉效果更佳,研磨更充分,其待磨顆粒狀物質在進入粗磨機構前,首先對其進行破碎。如圖1所示,在其粗磨機構上方設有切刀8及驅動切刀8高速旋轉的電機,其切刀8沿周向設置有多個刀刃81,在其刀刃81的旋轉側設有若干尖刺部82。同樣的,在切刀8上方的磨粉室頂壁及切刀8周向對應的磨粉室側壁上均設置有若干尖刺部82。
[0034]一種優選的切刀結構,其厚度由中心沿徑向逐漸變薄。且在本實施例中,料鬥2為兩個,分別設置於滾輪機構3對應的上方,其料鬥2的進料通道傾斜設置。這種結構的好處在於,刀刃81主要起到擊打和切削顆粒狀物質的作用,部分原料可被其高速運轉直接切成細粒狀,部分則受到其高速打擊後直接撞擊到周圍的磨粉室內壁上的尖刺部82,間接變成細粒狀,然後細粒狀的碎屑在重力作用下再次被刀刃81切削或落到粗磨機構中。經過初步破碎的原料,其在研磨機構中研磨的更加充分。
[0035]本實施例為了達到節約能耗的目的,其研磨機構及碎屑回收機構使用同一個電機驅動。其驅動機構包括齒輪傳動機構、冠齒輪傳動機構及四連杆傳動機構。
[0036]上述齒輪傳動機構如圖2所示,用於驅動粗磨機構,包括連接有驅動電機的大齒輪91、與大齒輪嚙合的主動齒輪A 92、與主動齒輪A 92嚙合的從動齒輪A 93、與大齒輪同軸的主動齒輪B 94及與主動齒輪B 94嚙合的從動齒輪B 95,其中主動齒輪A 92、從動齒輪A 93、主動齒輪B 94、從動齒輪B 95的齒輪軸上分別連接有組成滾輪機構3的其中一個滾輪。
[0037]上述冠齒輪傳動機構如圖2、圖4、圖6所示,用於驅動精磨機構,包括冠齒輪一 96、冠齒輪二 97及連接冠齒輪一 96與冠齒輪二 97的傳動軸98,其中冠齒輪一 96與主動齒輪A 92或從動齒輪A 93或主動齒輪B 94或從動齒輪B 95同軸連接,本實施例中,其與從動齒輪B 95同軸連接。其冠齒輪二 97與成對設置的柱狀滾輪5之一同軸連接。
[0038]上述述四連杆傳動機構如圖3所示,用於驅動碎屑回收機構7,包括固定設置的連杆一 11、分別與連杆一 11鉸接的連杆二 12、連杆三13及連接連杆二 12與連杆三13的連杆四14,其中連杆二 12與主動齒輪A 92或從動齒輪A 93或主動齒輪B 94或從動齒輪B95的齒輪軸固定連接。在其碎屑回收機構7的轉軸71上固接有齒輪C 10,在其連杆三13上設有與齒輪C 10嚙合的輪齒。其齒輪軸驅動連杆二 12旋轉,由四桿傳動機構的原理可知,其連杆三13則作擺動,相應的通過輪齒嚙合,驅動齒輪C 10做擺動,即碎屑回收機構7做擺動。
[0039]本實施例的循環式磨粉機構,其經過粗磨機構首次研磨的碎屑落至過濾裝置上部,其粒徑小於過濾裝置網孔的碎屑由網孔漏出,落入精磨機構進行再次研磨;其粒徑大於網孔的碎屑則由碎屑回收機構重新收集至粗磨機構上方,再次通過粗磨機構研磨,如此循環研磨,其研磨充分。再次,其切刀的刀刃、切刀上方的磨粉室頂壁及切刀周向對應的磨粉室側壁上均設有若干尖刺部,在切刀高速旋轉過程中,部分顆粒狀物質直接被刀刃切碎,部分則被撞擊至磨粉室內壁上的尖刺部,如此,原料在進入粗磨機構前完成初步破碎,使得研磨更為充分。此外,其研磨機構及碎屑回收機構通過同一個電機驅動,節約能耗,控制簡單。
[0040]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循環式磨粉機構適用於各種磨粉領域,例如磨珍珠粉、糧食作物磨麵、石料磨粉等。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循環式磨粉機構,包括設有磨粉室的本體、設於本體上部的料鬥及研磨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研磨機構包括粗磨機構與精磨機構,所述粗磨機構設於本體磨粉室內部,所述本體的底部設有具有網孔的過濾裝置,所述精磨機構設於過濾裝置下方; 還包括用於將過濾裝置上方粒徑大於網孔的碎屑輸送至粗磨機構上方的碎屑回收機構; 所述粗磨機構包括兩對相互對稱設置的滾輪機構,所述本體內部設有用於將原料分別引導至相應滾輪上方的引導板; 所述精磨機構包括一組成對設置的柱狀滾輪,其相鄰柱狀滾輪之間的間隙可調,還包括用於調整相鄰柱狀滾輪之間間隙的彈性拉緊裝置。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碎屑回收機構包括與本體轉動連接的轉軸、一端與轉軸固定連接的擺杆及設於擺杆自由端的碎屑收集器,所述轉軸設於滾輪機構的對稱線上,且轉軸的位置高於滾輪機構的位置;所述碎屑收集器以擺杆作為對稱軸,其兩側均設有碎屑收納腔;所述碎屑收集器的底部與磨粉室的內表面相適應。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磨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滾輪機構包括一對相互嚙合的弓字形滾輪,其弓字形滾輪之間的間隙大於所述柱狀滾輪之間的間隙。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磨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拉緊裝置包括包裹於柱狀滾輪兩端滾動軸承上的拉緊帶及連接相對兩拉緊帶的拉緊彈簧。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粉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於所述粗磨機構上方的切刀及驅動切刀高速旋轉的電機,所述切刀沿周向設置有多個刀刃,所述刀刃的旋轉側設有若干尖刺部。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磨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刀上方的磨粉室頂壁及切刀周向對應的磨粉室側壁上均設置有若干尖刺部。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磨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刀的厚度由中心沿徑向逐漸變薄。
8.按照權利要求5-7任一項所述的磨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料鬥為兩個,分別設置於滾輪機構對應的上方,所述料鬥的進料通道傾斜設置。
9.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磨粉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驅動所述研磨機構及碎屑回收機構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齒輪傳動機構、冠齒輪傳動機構及四連杆傳動機構; 所述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有驅動電機的大齒輪、與大齒輪嚙合的主動齒輪A、與主動齒輪A嚙合的從動齒輪A、與大齒輪同軸的主動齒輪B及與主動齒輪B嚙合的從動齒輪B,所述主動齒輪A、從動齒輪A、主動齒輪B、從動齒輪B的齒輪軸上分別連接有組成滾輪機構的其中一個滾輪; 所述冠齒輪傳動機構包括冠齒輪一、冠齒輪二及連接冠齒輪一與冠齒輪二的傳動軸,所述冠齒輪一與主動齒輪A或從動齒輪A或主動齒輪B或從動齒輪B同軸連接,所述冠齒輪二與成對設置的柱狀滾輪之一同軸連接; 所述四連杆傳動機構包括固定設置的連杆一、分別與連杆一鉸接的連杆二、連杆三及連接連杆二與連杆三的連杆四,所述連杆二與所述主動齒輪A或從動齒輪A或主動齒輪B或從動齒輪B的齒輪軸固定連接;所述碎屑回收機構的轉軸上固接有齒輪C,所述連杆三上設有與齒輪C嚙合的輪齒。
【文檔編號】B02C23/00GK204017971SQ201420421132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姜少飛, 卞耀威, 李吉泉, 周升銘 申請人: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