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乏汽回收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17 00:43:06 2
本實用新型化工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乏汽回收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目前,隨著國家節能降耗政策的實施力度逐漸加大,開始出現乏汽回收裝置用於回收乏汽,現有的乏汽回收裝置都以機械真空泵抽取乏汽為主,這類回收裝置雖然回收了乏汽,但存在以下不足:1、要消耗大量的電能來驅動真空泵;2、機械真空泵的效率比較固定,不具備自動調節功能,蒸汽用量波動大的企業不能使用;3、維修成本較大,因此,發明一種乏汽回收控制系統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乏汽回收控制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乏汽回收控制系統,包括乏汽入口,所述乏汽入口頂部設有一號低加器,所述一號低加器頂部設有二號低加器,所述二號低加器頂部設有三號低加器,所述三號低加器頂部設有四號低加器,所述一號低加器、二號低加器、三號低加器與四號低加器均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四號低加器輸出端設有除氧器,所述除氧器一側設有蒸汽管道,所述除氧器頂部設有乏汽排空管,所述除氧器輸出端設有乏汽回收裝置,所述乏汽回收裝置與除氧器通過除氧器乏汽管連接,所述乏汽回收裝置頂部設有排空管以及底部設有變頻泵,所述排空管一側設有第一溫度表另一側設有第一壓力表,且第一溫度表與第一壓力表均固定於乏汽回收裝置頂部,所述乏汽回收裝置一側設有第一液位計以及另一側設有第一電動調節閥,所述乏汽回收裝置底部一側設有排汙口,所述乏汽回收裝置輸入端設有波紋管換熱器,所述波紋管換熱器與乏汽回收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波紋管換熱器側面頂部設有熱水出口管以及底部設有低溫水出口管,所述波紋管換熱器輸入端設有連排擴容器,所述連排擴容器與波紋管換熱器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連排擴容器底部設有第三電動調節閥,所述連排擴容器一側設有第二液位計以及另一側設有連續排汙管,所述連排擴容器頂部一側設有安全閥。
優選的,所述連排擴容器輸出端設有乏汽回收裝置,所述乏汽回收裝置與連排擴容器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管道外壁設有第二溫度表與第二壓力表。
優選的,所述變頻泵設置數量為2個。
優選的,所述波紋管換熱器與乏汽回收裝置之間的管道上設有第二電動調節閥。
優選的,所述乏汽回收裝置內部有出水溫度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連排疏水管由波紋換熱管制成,所述連排疏水管與連排擴容器連接處設有第三電動調節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乏汽回收裝置採用智能化自動控制系統,無人值守,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增加了一路波紋管換熱器來回收大氣疏擴的疏水熱量,更多地回收了系統餘熱,在連排疏水降溫裝置的波紋管換熱器前的凝結水管道上安裝電動調節閥,通過連排水出口溫度信號控制進水調節閥的開啟,保證連排水餘熱充分回收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排擴容器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乏汽回收裝置示意圖。
圖中:1乏汽入口、2一號低加器、3二號低加器、4三號低加器、5四號低加器、6除氧器、7蒸汽管道、8乏汽回收裝置、9波紋管換熱器、10第二電動調節閥、11低溫水出口管、12熱水出口管、13連排擴容器、14第三電動調節閥、15第二液位計、16安全閥、17連續排汙管、18乏汽回收裝置、19管道、20除氧器乏汽管、21第二溫度表、22第二壓力表、23排空管、24第一溫度表、25第一壓力表、26第一液位計、27第一電動調節閥、28排汙口、29變頻泵、30連排疏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3所示的一種乏汽回收控制系統,包括乏汽入口1,所述乏汽入口1頂部設有一號低加器2,所述一號低加器2頂部設有二號低加器3,所述二號低加器3頂部設有三號低加器4,所述三號低加器4頂部設有四號低加器5,所述一號低加器2、二號低加器3、三號低加器4與四號低加器5均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四號低加器5輸出端設有除氧器6,所述除氧器6一側設有蒸汽管道7,所述除氧器6頂部設有乏汽排空管8,所述除氧器6輸出端設有乏汽回收裝置18,所述乏汽回收裝置18與除氧器6通過除氧器乏汽管20連接,所述乏汽回收裝置18頂部設有排空管23以及底部設有變頻泵29,所述排空管23一側設有第一溫度表24另一側設有第一壓力表25,且第一溫度表24與第一壓力表25均固定於乏汽回收裝置18頂部,所述乏汽回收裝置18一側設有第一液位計26以及另一側設有第一電動調節閥27,所述乏汽回收裝置18底部一側設有排汙口28,所述乏汽回收裝置18輸入端設有波紋管換熱器9,所述波紋管換熱器9與乏汽回收裝置18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波紋管換熱器9側面頂部設有熱水出口管12以及底部設有低溫水出口管11,所述波紋管換熱器9輸入端設有連排擴容器13,所述連排擴容器13與波紋管換熱器9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連排擴容器13底部設有第三電動調節閥14,所述連排擴容器13一側設有第二液位計15以及另一側設有連續排汙管17,所述連排擴容器13頂部一側設有安全閥16。
所述連排擴容器13輸出端設有乏汽回收裝置18,所述乏汽回收裝置18與連排擴容器13通過管道19連接,所述管道19外壁設有第二溫度表21與第二壓力表22,所述變頻泵29設置數量為2個,所述波紋管換熱器9與乏汽回收裝置18之間的管道上設有第二電動調節閥10,所述乏汽回收裝置18內部有出水溫度傳感器,所述連排疏水管30由波紋換熱管制成,所述連排疏水管30與連排擴容器13連接處設有第三電動調節閥14。
工作原理:乏汽回收的特點就是有間斷性,連排疏水和吹灰疏水是間斷排放,為了節約能源,方便操作必須設置自動控制系統,在乏汽回收裝置前的軟化水管道上安裝電動調節閥,通過混合水的溫度信號控制進水調節閥的開啟,保證乏汽回收裝置18內混合水溫度的恆定;乏汽回收裝置18罐體安裝磁翻板液位計,通過液位信號控制變頻泵29變頻輸出,保證乏汽回收裝置18內混合水液位恆定。將加熱後的凝結水重新接入到汽輪機的回熱系統中對應的二號低加器3後,能更加有效的提高熱經濟性,不會有大的溫差帶來的流體擾動。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