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宮崎駿的所有電影(彼得傑克遜奉獻給)
2023-07-17 01:52:36 1
瘦下來的「製片人」彼得大帝,彼得·傑克遜,
為人們送上了一款真人版「哈爾的移動城堡」,
沒錯,今天紅顏秀影說的就是年前國內院線引進的一部好萊塢科幻電影。
《掠食城市》改編自菲利普·雷夫蒸汽朋克的幻想小說,
這是一部可以看到許多迷影梗的片子,
銀翼殺手的夾克、奪寶奇兵的考古、星球大戰的飛行員,說巧不巧,這些都是哈裡森·福特飾演的經典角色。
影片講述了在核戰毀掉人類社會文明的幾千年之後,
來自倫敦城下層的湯姆和逃犯赫斯特·肖為自己的生存進行鬥爭的故事。
本片導演克裡斯蒂安·瑞沃斯也是彼得大帝團隊的重要成員,
這也是他的首部自導影片,
主演是兩位年輕的演員,男主角羅伯特·席安此前出演過多部美劇,迷人的雙眼讓人印象深刻。
女主角是冰島女孩羅伯特·席安,
這是她的首部大片,即擔綱好萊塢巨製的頭牌,新時代的錦鯉。
片中的反派角色由老戲骨雨果維文出演,
此外韓裔女演員金吉是片中的一大亮點,紅色裝扮搭配酷炫的打鬥場面,
加上英雄人物設定,是片子後半部劇情的主要推進因素。
整體觀感,這是又一部近年來流行的反烏託邦敘事電影,
《飢餓遊戲》、《移動迷宮》、《分歧者》,甚至些許的賽博朋克質感,整體下來劇情略顯拖沓,
如果不是看著《指環王》與《霍比特人》的特效製作,這樣的劇情說不定會讓人睡著.......
所以,第一可以給特效,視覺效果團隊的水準分,
第二,劇情設定雖然有拖沓和硬傷,但是無傷大雅,
第三,演員表演略顯災禍,女主角和男主角沒有很好的充裕起來,
傻白甜男主是片子的一個敗筆,一雙大眼睛空洞到了極點。
這種弱式男主,為的是襯託女主角的果敢和勇猛,
遺憾的是女主角表演生硬,與同類反烏託邦影片《飢餓遊戲》中大表姐的水準,高下立判。
(雖然《飢餓遊戲》中大表姐的表演同樣很水)
與反派BOSS女兒有共線的男孩,後半段完全缺失,
這樣的人設不知道製作方是何用意,無效的人設太多,太硬,這也是劇情拖沓的原因之一。
同時,正邪兩派絕對的強設定是影評的另一大缺點,
雨果維文角色的深度不夠,敷衍了事的為了壞而壞,最為終極大BOSS,他的戲份顯然是缺失的,
尤其交待其作惡動機方面,讓這個人偏平化嚴重,其與萊拉·喬治飾演的女兒之間的線是割裂的。
而與之相比,女主角與其養父復仇者之間的情節交待明晰,
讓觀者從開始就會直覺的認定,最後養父對女主角會選擇原諒,
尤其復仇者倒下後,畫面迴轉到過去的幾筆交待,更是讓這樣一個機械人豐滿起來,
同樣也串起了影片中最重要的一枚道具:「毀滅鑰匙」,它的物歸原主是決定性的。
不得不說彼得·傑克遜是否也是位日本動漫迷,或者說宮崎駿大師的粉絲,
除了上面說到的「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的《天空之城》與《紅豬》也會在片中些許的感受到。
從空間維度,天空和陸地是兩個主要的表達線索,海洋的表達只是在監獄那一部分帶過,
而從正邪對立面的維度,牽引派與反牽引派則是主線,
這個主線在選角上不得不讓人有所聯繫,一個是西方世界的領導城市倫敦,一個則是東方的神秘力量領導的高大城牆,
這裡是否有所隱喻:東西方的思想對立,西方的武器所在地放在教堂,東方的信仰和服飾非常佛教化。
天空這條線代表正義一方,陸地的巨型移動城市則是惡的代表,
開篇對於倫敦移動城市的描述仿佛回到了工業革命初期,烏煙瘴氣、噪音不斷、冷漠狂躁、霧氣瀰漫、陰冷潮溼,
只有在博物館中,還保留著幾分歐洲文明的影子,彼得·傑克遜在《指環王》中對於工業化帶來的災難,在這裡同樣有所表達,
他嚮往田園般霍比特人居住環境之心昭然若揭!
反觀「牆國派」,攻擊能力有限,又看似毫無擴張之心,同樣建起高牆是為了防禦,
好像除了不讓外面的敵人進來,也是為了不讓自己的人出去吧,想出去只有「化作」飛船飛出去,
生活的環境更是依山而建,有末世田園般的既視感。
更強烈的對比是,兩個對立雙方的人們,面對戰爭局面所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反應,
倫敦城一片厲害了我的倫敦,而「牆國派」井然有序,
即使遭遇終極武器的攻擊,防火牆受損嚴重的情況下,依然臨危不亂,這才是新時代大國國民的風範。
果然最後時刻,反派BOSS作繭自縛,死在了自己的鐵輪下,
這一幕很有寓意,歷史的巨輪在停止前行的一剎那,它最後一抹顏色奉獻給了摯愛它的人,
而當攻擊方變成失敗者,那裡的人們是缺失的,
此前一幕中歡呼雀躍,攻擊力慢慢的狂吼消失了,直到最後階段,他們走下巨輪,踏上走往牆國的路途,
來自東方的領袖,微微一笑,一揮手,雙方化幹戈為玉帛。
作為科幻類型災難片,影片有個巨大的BUG,
為什麼到了3000年,人類還沒有因為天災或者人禍而得到某種進化,
這裡面可以對比《瘋狂的麥克斯4》,那裡面的殭屍般的反派非常直接的表現了作者的憂慮,對過度XX的某種擔憂。
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本來可以各自安好,卻在資源緊缺,末世的環境下,不得不拼個你死我活,
當然這裡面反應的人性黑暗,陰謀家;野心家,在黃昏時刻更加明顯,
是不是想到了中國歷史上的南北之爭,長城的建立以懼漠北之敵,
但環境的變換,草地減少和饑寒的打擊下,居北的遊民、牧民不得已為了生存選擇南下,這樣的故事不是電影,是我們真實的歷史。
生存沒有自我價值,別人怎麼生存自己就跟著生存,
物質貧乏,內心虛偽,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不管不顧,心裡成長時受到畸形的環境影響,成年後原有價值觀倒塌,
這也是那代人,咱這代人在後人的心裡也不會好到哪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