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我這鄉村當奶爸(這個鄉村頂流主播)
2023-07-14 05:25:18 1
「看看我們豐收的場景,全都在果園裡摘果,今年除了牛奶果,看看我們村裡豐收了啥。」9月底的一場直播中,三農主播「蚊子」用5分鐘賣出了1000多單,共5000多斤牛奶果(一種當地蘋果),20來個村民打包了3天,才把這場直播賣出的貨發出去。而這,僅僅是「蚊子」一年上百場直播中的一場。
「蚊子」的短視頻平臺首頁
「蚊子」真名許文洋,家住吉林蛟河長白山下,在快手平臺上擁有178萬粉絲。生於此,長於此,「蚊子」沒有想到,有一天他能將家鄉的蘑菇、蜂蜜等特產,以直播的形式賣到全國各地。
「蚊子」一年賣出了上百萬的營業額,不僅自己村子,蛟河周邊不少農戶的山貨,他都收來再在直播間售出。
1 日常發採蘑菇、訓雞視頻
一年賣出上百萬營業額
沒有譁眾取寵,沒有刻意出位,蚊子更新的短視頻,大多分享他在大山裡的生活。他說,2019年,他開始在快手上更新訓雞視頻。在家裡,他養了幾千隻雞、200多箱蜜蜂,最初他就是靠訓雞視頻,收穫了不少粉絲。一聲吆喝,幾百上千隻雞就從山坡上浩浩蕩蕩飛奔下來,場面很是壯觀。
此後,他開始陸續更新在山裡採蘑菇、摘野菜的視頻。當地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城裡迥然不同的大山生活,讓他漲粉很快。從最開始賣自己從山裡摘的蘑菇,到村裡人家種的蘑菇,再到現在,光是村子裡的山貨已經不能滿足粉絲的需求,他把收貨的渠道,從村裡拓寬到了蛟河周邊,還曾手把手,帶出了兩個當地主播。
「之前我在學校周圍開了一家小的禮品店,客流穩定,不過為了擴大規模,也向親戚朋友借了十來萬。」許文洋說,開始做短視頻前,他本身還有負債,但靠著視頻和直播帶貨,還清了借款。
做直播一年多賣出多少錢?許文洋說,沒仔細算過,但上百萬營業額總是有的,和之前相比,收入翻了好幾番,周圍上千戶的農戶通過他的直播間將貨賣了出去。
現在村裡有十來個人跟著他打包,幫忙選品。忙起來的時候,他會僱二十多個常來幫忙的村民。也就是說,這些村民家裡的山貨許文洋不僅要收,還另外提供一份讓他們閒時能增收的工作。
2 現實版「嚮往的生活」
他說:真誠第一
許文洋社交平臺個人頁面簡介中寫著「關注蚊子的霍比特人之家」。這是因為他在院子後邊,搭建了類似電影《指環王》中霍比特人的山洞房子。他說,這是早些年蓋的了,當時看了電影,自己也很想在草原中有這樣的一方淨土,於是蓋了這樣的建築,現在這個山洞是蜜蜂冬天禦寒的地方。但許文洋說,就像有些粉絲說的,他現在算是過上了現實版「嚮往的生活」。
「蚊子」許文洋早期訓雞視頻
老家山清水秀,春天有野花,雨後有蘑菇,摘野菜的時節,許文洋會帶上妻子和女兒一起上山,摘下一簸箕山野菜,一家人吃一頓純綠色無公害的山野菜火鍋,其樂融融。
許文洋說,真誠是自己的「必殺技」,他不喜歡把產品吹得天花亂墜。以蘑菇為例,他直播間賣的是榆黃蘑,根部較硬、不容易爛,適合切下來剁碎後煲湯,不適合炒著吃。還有野生蘑菇出現自然的蟲眼等情況,這些也都要和觀眾說清楚。
忙起來時,20多個村民會前來幫忙,但許文洋堅持售後自己得親自來,「我的粉絲和其他直播間粉絲不同。你看很多大主播的直播間,可能粉絲大多是年輕人,但我的粉絲大多是中老年人。」許文洋說,這些中老年人對農村有特殊的感情,對山貨也有情懷。之前有一次他賣豬肉,單價貴,部位又不同,只能一物一拍。好多粉絲自己不會下單,等家裡的兒孫回來幫忙搶,搶不到的就來抱怨,解決了問題對方就開始和自己嘮嗑。可能正是東北人愛嘮嗑的「天選技能」幫助了自己,從家常裡短聊到東北的鄉野生活,許文洋靠著真誠擁有了一批年齡不小的「鐵粉」。
3 做直播成功的秘密
在看不到的地方
每年也會有很多山貨收購商前往許文洋當地收購特產,而為什麼大家願意把自己的貨拿來給他?許文洋說自己靠真誠,一般會給到比商販更高的價格,如今有90%的貨都是收購而來。
但為什麼能做得這麼大?許文洋認為這和視頻以及直播的發展風口密切相關,最重要的是趕上了時代的風口。
遇上重大節點,快手平臺有流量扶持,許文洋去年一場直播就幫隔壁村賣出了幾乎整個村的紅菇蔦果。
許文洋大部分視頻更新的是當地農村生活
隔壁柳樹林子村的劉書記這樣評價:「他不是粉絲最多的,但一定是最接地氣的。」劉書記說,自己所在的柳樹林子村,有一種特產是紅菇蔦果,味道微苦,但種植收益比種玉米好。去年村裡果子熟了,他找上了許文洋。許文洋二話沒說,直接答應了下來,一場直播就賣掉了。今年村裡擴大了種植規模,果子成熟的時候,許文洋還是沒有任何猶豫,說自己盡力,結果一場直播賣出去15畝的果子,這些果子分別來自5戶當地農戶。
除了熱心腸,村裡跟著許文洋幹活的王歡介紹,他還有個優點,就是厚道,生意再大他也有農村人的淳樸。
村裡年輕勞動力大多出門打工,留下的歲數偏大,還得兼顧農活。來幫忙的村民但凡家裡有事,說一聲就行,沒有每天都必須工作多久的要求,就算只工作一兩個小時工錢許文洋也給結算。其他精明的商人看到農產品品相稍微不好,就不收貨,但許文洋不是,他會一起收下,但收到後讓工人把稍有瑕疵的剔除出來,品相好的賣出去,不好的就自己和親友消化,因此周邊農戶都喜歡和他做生意。
上遊新聞記者 鄒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