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增氧增負離子的過濾網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06:27:06 1

本發明屬於過濾網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增氧增負離子的過濾網。
背景技術: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空調系統的大量使用以及全球面臨的能源危機,加上人們在室內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引發了各種與室內環境有關的病症。而空調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為室內人員創造一個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室內環境對人的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據統計,人們一天在室內的時間大約佔整天的80%-90%,而老弱病殘者和孕婦、嬰幼兒在室內的活動時間則更長。而人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大氣顆粒物質量濃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並且這種正相關即便低於相關的國家空氣品質控制標準,也依然存在。因此人們對室內空氣品質越來越關注。
但是目前許多的空調系統設計沒有考慮到氣流中的各種組份及其含量。比如氧氣及負氧離子的含量,公知的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可以有效的改善空氣品質;還有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是衡量室內環境的一個重要指標,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健康住宅標準:二氧化碳濃度需低於1000ppm。根據ashrae(美國採暖、製冷與空調工程師學會)的建議,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700ppm時,會感覺空氣汙濁與引起不舒適感;1000ppm以上,則會令人感到困頓疲倦;若身處5000ppm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環境下連續超過8小時,更將嚴重危害個人生命安全。美國環保局指出,學生學習成績不佳與室內高濃度二氧化碳有直接的關係。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超標,會使員工的工作效率下降、學生的學習能力變差、引起嬰幼兒的呼吸系統疾病,甚至還會影響睡眠質量。
目前市面上空調過濾網的缺陷主要為:僅起到過濾作用,沒有相應的改變過濾空氣的組份含量,不能有效的改善空氣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增氧增負離子的過濾網,通過設計解決傳統活性炭過濾網功能單一、反應不充分問題,增加氧氣和負離子,並能延長氧氣釋放時長,解決制氧材料無法充分利用的問題,還可以更換濾材,增加濾網使用壽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增氧增負離子的過濾網,包括過濾網主體框架,過濾網主體框架包括外框和設置於其內的網格狀格柵;格柵的單元格的前後兩側敞口且在內部設置有錐臺形進風筒,進風筒的小口端為進風埠,大口端為出風埠,進風筒內填充有制氧固碳球,進風筒與單元格內壁之間的空間填充有負離子球;格柵前後兩側分別設置有封堵制氧固碳球和負離子球的封堵網,封堵網的外側設置有無紡布,封堵網和無紡布通過壓條或網狀壓蓋壓緊於過濾網主體框架的前後兩側。
錐臺形進風筒設計成小口端為進風埠,大口端為出風埠是因為不同風速會產生壓力差,根據伯努利原理,錐臺形的形狀內部壓力低於外部壓力,制氧固碳球在壓力作用下,聚集在錐形小口端。
優選的,所述的進風筒側壁通過連接件固定到單元格的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的進風筒側壁為網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外框、格柵間為可扣接連接;所述的壓條或網狀壓蓋與外框間通過掛鈎形式連接;所述的外框外設置有加溼器;壓條或網狀壓蓋固定於外框前後兩面,一方面可以增加整個過濾網結構穩定性,一方面為加溼器提供著力點。
優選的,所述的加溼器為微型加溼器。加溼器能自動感應空氣中溼度,通過調節加溼器工作時間,將局部空氣溼度維持在75%~85%。此溼度可以為制氧固碳球和負離子球提供更好的制氧和制負離子的條件,提高其效率,並能給要送入的空氣溼潤的環境,保證送入空氣的溼度。
優選的,所述的壓條或網狀壓蓋為網格狀,優選為菱形網格狀。
優選的,所述的外框為鋁合金外框。
優選的,所述的格柵採用高分子聚合彈性材料製成。制氧固碳球和負離子球在格柵中的填充量低於80%最大體積。填充80%是給負離子球與制氧固碳球有部分活動空間。
優選的,所述的制氧固碳球是由超氧化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鈣、氧化鈣和氯氧化銅混合壓制製成的球狀物。
優選的,所述的制氧固碳球的製作方法為:
將超氧化鉀30~50份、氫氧化鋰15~35份、氫氧化鈣10~25份、氧化鈣10~25份、氯氧化銅5~10份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壓製成球狀物。其中,超氧化鉀為產生氧氣的超氧化物,氫氧化鋰、氫氧化鈣和氧化鈣為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組合物,催化劑為氯氧化銅。
優選的,所述的超氧化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鈣、氧化鈣和氯氧化銅的重量比為35:28:12:20:5。
優選的,所述的制氧固碳球強度為50~80n,孔隙為40%~55%。
優選的,所述的制氧固碳球由壓片機壓製成球狀物。
優選的,所述的負離子球是由託瑪琳、正丁醇和活性炭粉製成的負離子球。
優選的,所述的負離子球的製作方法為:負離子球是用天然的託瑪琳為原料製成的:
s1.天然的託瑪琳經過球磨機加工成300目左右的顆粒;
s2.將300目的託瑪琳經氣流粉碎成2000目左右的粉末,然後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將粉末與正丁醇混合成漿體,再經過循環水冷卻保持研磨機溫度在40~60℃條件下研磨0.8~1.2小時,使得漿體中的託瑪琳顆粒直徑為500~1000納米;
s3.按照每100重量份漿體添加35重量份活性炭粉末的比例,將活性炭粉末加入託瑪琳漿體中攪拌均勻,再將混合液進行乾燥,使其含水率為20%~50%,並造粒成球體;
s4.將步驟s3製得的球體顆粒放置於真空乾燥箱中活化,從室溫加熱至300~320℃,經過1.2~2.6小時活化反應後,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可得到負離子球。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s2中的溫度為50℃,研磨時間為1.0小時。步驟s4中活化溫度為310℃,活化時間為2.0小時。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s3中活性炭粉末為椰殼活性炭粉末。
於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負離子球具有穩定性好,長久釋放,負離子濃度高等特點。
一種增氧增負離子的過濾網,包括過濾網主體框架,過濾網主體框架包括外框和設置於其內的網格狀格柵;格柵的單元格的兩端開口且在內部設置有過濾單元,過濾單元包括兩端開口的單元殼體,單元殼體內設置有錐臺狀進風筒,進風筒的小口端為進風埠,大口端為出風埠,進風筒內填充有制氧固碳球,進風筒外與單元殼體內壁之間填充有負離子球;過濾單元兩側分別設置有封堵制氧固碳球和負離子球的封堵網,封堵網的外側設置有無紡布,過濾單元和無紡布通過壓條或網狀壓蓋壓緊於過濾網主體框架兩側。
優選的,所述的進風筒側壁通過連接件固定到單元殼體的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的過濾單元的單元殼體內壁表面為粗糙內表面,摩擦係數為0.7~1.1。增加填充物與網格之間的摩擦,因為制氧固碳球會潮解,在工作狀態下,制氧固碳球會在運動,這樣就可以通過粗糙表面來磨掉潮解的部分,有利於制氧固碳反應的持續進行。
優選的,所述的進風筒側壁為網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外框、格柵間為可扣接連接;所述的壓條或網狀壓蓋與外框間通過掛鈎形式連接;所述的外框外設置有加溼器;壓條或網狀壓蓋固定於外框前後兩面,一方面可以增加濾網結構穩定性,一方面為加溼器提供著力點。
其它的外框、格柵、壓條或網狀壓蓋、無紡布、制氧固碳球、負離子球的技術特徵同前所述。
優選的,所述的過濾網應用於空氣淨化器或新風系統中。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制氧固碳球能夠吸收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時,緩慢的釋放出大量氧氣和一些負離子,增加空氣中氧氣含量,改善空氣品質;其中的組份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配比,從而實現按需要控制氧氣產生的速率及產生量的功能。
2、制氧固碳球為錐臺形填充方式可以反應更充分,根據伯努利原理,讓球體懸浮並向進風埠集中;並能延長氧氣釋放時長,解決制氧材料無法充分利用問題。
3、負離子球可以有效的產生負離子,其填充方式可以讓球體集中到進風筒的出風埠,增加釋放的負離子的濃度,從而增加空氣中負離子的含量,改善空氣品質。
4、外框、格柵和過濾單元均可拆卸連接方便更換制氧固碳球和負離子球,增加濾網的使用壽命。
5、過濾單元為獨立的個體,是為了方便進行局部或整體的濾材的更換,如果不考慮局部更換,可直接在格柵的單元格內設置進風筒並填充制氧固碳球和負離子球,過濾單元內表面為粗糙內表面,因為制氧固碳球會潮解,在工作狀態下,制氧固碳球會在運動,這樣就可以通過粗糙表面來磨掉潮解的部分,有利於制氧固碳反應的持續進行。
6、壓條或網狀壓蓋可以對外框、格柵和過濾單元起到支撐和固定作用,同時為加溼器提供著力點。
總之,本發明通過設計解決傳統活性炭過濾網功能單一、反應不充分問題,增加氧氣和負離子,並能延長氧氣釋放時長,解決制氧材料無法充分利用的問題,還可以更換濾材,增加濾網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一單個過濾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過濾網主體框架;2-外框;3-格柵;4-過濾單元;5-進風筒;6-加溼器;7-制氧固碳球;8-負離子球;9-壓條;10-封堵網;11-無紡布;12-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一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增氧增負離子的過濾網,包括過濾網主體框架1,過濾網主體框架1包括外框2和設置於其內的網格狀格柵3;格柵3的單元格的兩端開口且在內部設置有過濾單元4,過濾單元4包括兩端開口的單元殼體,單元殼體內設置有錐臺狀進風筒5,進風筒5的小口端為進風埠,大口端為出風埠,進風筒5內填充有制氧固碳球7,進風筒外與單元殼體內壁之間填充有負離子球8;過濾單元4兩側分別設置有封堵制氧固碳球7和負離子球8的封堵網10,封堵網10的外側設置有無紡布11,過濾單元4和無紡布11通過壓條9壓緊於過濾網主體框架1兩側;進風筒5側壁通過連接件12固定到過濾單元殼體的內壁上;外框2外設置有加溼器6。
本過濾網的組裝方法:
a.在過濾單元4周壁和進風筒5中間填充負離子球8,;
b.在過濾單元4中的進風筒5內填充制氧固碳球7;
c.在過濾單元4兩端用封堵網10封堵。
d.將過濾單元4安裝到格柵3的每一個單元格內;
e.將組裝好的格柵3與外框2一起組裝成過濾網主體框架1;
f.將過濾網主體框架1用無紡布11覆蓋,並在過濾網主體框架1外安裝上壓條9和若干加溼器6。
本過濾網可拆卸,進行部分或整體的更換濾材,因此經濟耐用,適合大規模推廣。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一種增氧增負離子的過濾網,包括過濾網主體框架1,過濾網主體框架1包括外框2和設置於其內的網格狀格柵3;格柵3的單元格的前後兩側敞口且在內部設置有錐臺形進風筒5,進風筒5的小口端為進風埠,大口端為出風埠,進風筒5內填充有制氧固碳球7,進風筒5與單元格內壁之間的空間填充有負離子球8;格柵3前後兩側分別設置有封堵制氧固碳球7和負離子球8的封堵網10,封堵網10的外側設置有無紡布11,封堵網10和無紡布11通過壓條9壓緊於過濾網主體框架1的前後兩側;進風筒5側壁通過連接件12固定到格柵3的單元格的內壁上;外框2外設置有加溼器6。
實施例三
制氧固碳球的製備方法之一:
將超氧化鉀30份、氫氧化鋰35份、氫氧化鈣10份、氧化鈣25份、氯氧化銅5份,按重量份比例混合,放入研磨機中,研磨1.5小時,製成800~1000目的粉末。將攪拌均勻的粉末,通過壓片機壓製成強度為50~80n,孔隙率40%~55%,半徑為6mm的球狀物。
實施例四
制氧固碳球的製備方法之二:
將超氧化鉀50份、氫氧化鋰15份、氫氧化鈣25份、氧化鈣10份、氯氧化銅10份按重量份比例混合,放入研磨機中,研磨1.5小時,製成800~1000目的粉末。將攪拌均勻的粉末,通過壓片機壓製成強度為50~80n,孔隙率40%~55%,半徑為6mm的球狀物。
實施例五
制氧固碳球的製備方法之三:
將超氧化鉀40份、氫氧化鋰25份、氫氧化鈣17.5份、氧化鈣17.5份、氯氧化銅7.5份按重量份比例混合,放入研磨機中,研磨1.5小時,製成800~1000目的粉末。將攪拌均勻的粉末,通過壓片機壓製成強度為50~80n,孔隙率40%~55%,半徑為6mm的球狀物。
實施例六
負離子球的製備方法之一:
s1.天然的託瑪琳經過球磨機加工成300目左右的顆粒;
s2.將300目的託瑪琳經氣流粉碎成2000目左右的粉末,然後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將粉末與正丁醇混合成漿體,再經過循環水冷卻保持研磨機溫度在40℃條件下研磨1.2小時,使得漿體中的託瑪琳顆粒直徑為500~1000納米;
s3.按照每100重量份漿體添加35重量份活性炭粉末的比例,將活性炭粉末加入託瑪琳漿體中攪拌均勻,再將混合液進行乾燥,使其含水率為50%,並造粒成直徑為2.5±0.2毫米的球體;
s4.將直徑為2.5±0.3毫米的球體顆粒放置於真空乾燥箱中活化,從室溫加熱至300℃,經過2.6小時活化反應後,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可得到負離子球。
實施例七
負離子球的製備方法之二:
s1.天然的託瑪琳經過球磨機加工成300目左右的顆粒;
s2.將300目的託瑪琳經氣流粉碎成2000目左右的粉末,然後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將粉末與正丁醇混合成漿體,再經過循環水冷卻保持研磨機溫度在60℃條件下研磨0.8小時,使得漿體中的託瑪琳顆粒直徑為500~1000納米;
s3.按照每100重量份漿體添加35重量份活性炭粉末的比例,將活性炭粉末加入託瑪琳漿體中攪拌均勻,再將混合液進行乾燥,使其含水率為20%,並造粒成直徑為2.5±0.2毫米的球體;
s4.將直徑為2.5±0.3毫米的球體顆粒放置於真空乾燥箱中活化,從室溫加熱至320℃,經過1.2小時活化反應後,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可得到負離子球。
實施例八
負離子球的製備方法之三:
s1.天然的託瑪琳經過球磨機加工成300目左右的顆粒;
s2.將300目的託瑪琳經氣流粉碎成2000目左右的粉末,然後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將粉末與正丁醇混合成漿體,再經過循環水冷卻保持研磨機溫度在50℃條件下研磨1.0小時,使得漿體中的託瑪琳顆粒直徑為500~1000納米;
s3.按照每100重量份漿體添加35重量份活性炭粉末的比例,將活性炭粉末加入託瑪琳漿體中攪拌均勻,再將混合液進行乾燥,使其含水率為35%,並造粒成直徑為2.5±0.2毫米的球體;
s4.將直徑為2.5±0.3毫米的球體顆粒放置於真空乾燥箱中活化,從室溫加熱至310℃,經過1.9小時活化反應後,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可得到負離子球。
實施例九
將制氧固炭球製備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製得球體各取出100g放置在模擬室內,試驗結果見表格1
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