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22:54:21 1
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包括氣管切開套管和固定繩,還設置有中空軟管,所述的固定繩的一端通過一個鎖緊扣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固定繩的另一端貫穿所述的中空軟管後通過另一個鎖緊扣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另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中空軟管上開有用以調節固定繩的長度以適應不同患者頸部粗細的側孔,所述中空軟管內的固定繩根據不同患者頸部粗細從所述側孔伸出設定長度,並通過調節用鎖緊扣鎖緊定位。本實用新型安全可靠,減少了對患者的刺激。舒適性提高,降低了對患者刺激。成本低。可在現有固定繩基礎上添加中空軟體管即可。
【專利說明】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帶。特別是涉及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
【背景技術】
[0002]氣管切開術是系切開頸段氣管,放入氣管套管。氣管切開術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難、呼吸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瀦留所致呼吸困難。特別針對因重度顱腦損傷、昏迷等疾病時,有利於改善肺部氣體交換,促進肺功能恢復。
[0003]目前,臨床上對於氣管切開的患者通常使用棉帶繞過頸後,在頸前部穿過氣切套管固定孔,以一指鬆緊度打死結固定,由於棉帶吸溫性強,抗皺性差,縮水率大,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被患者的氣道分泌物、汗液及消毒液,以及昏迷病人的流涎等浸溼變硬,由棉帶變成細繩,由於接觸面積減小摩擦力增大,患者皮膚受到反覆摩擦導致表皮受損且容易感染。如果經常更換棉帶,一方面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更換過程中的牽拉刺激患者氣管切開處,並可導致套管意外脫出而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
[0004]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相關技術的專利(CN202020769U)提出採用在固定帶內設有海棉層,通過較寬海棉層設計,增加了固定帶與頸部接觸尺寸,減輕了對頸部皮膚的損傷。同時海棉的吸溼也提高了舒適性。但在長期佩戴套管使用中發現,海棉層吸溼性大易引起細菌生長,同時產生較大的摩擦力使皮膚受損。同時,再易吸水的材料也不可能完全吸收患者長期的體液及消毒液,反而成為材料性能劣化的原因。相關技術的專利(CN203507282U)提出採用矽橡膠製成固定帶體。但實踐中發現,因矽橡膠彈性較大,在佩戴中到遇到較大扯拽時,易延長變形,且回彈太大,對患者氣管切開處刺激太大,甚至可能影響患者安全。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舒適、安全、簡便的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
[0006]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包括氣管切開套管和固定繩,還設置有中空軟管,所述的固定繩的一端通過一個鎖緊扣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固定繩的另一端貫穿所述的中空軟管後通過另一個鎖緊扣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另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中空軟管上開有用以調節固定繩的長度以適應不同患者頸部粗細的側孔,所述中空軟管內的固定繩根據不同患者頸部粗細從所述側孔伸出設定長度,並通過調節用鎖緊扣鎖緊定位。
[0007]所述的中空軟管的內徑為1.5mm?4mm,外徑為2.5mm?5mm,調節頸部受外壓力小於 0.3KPa。
[0008]所述的中空軟管的彈性模量為1100_20MPa,材料為聚氨酯材料或聚氯乙烯材料或聚脲胺脂材料。
[0009]所述的固定繩彈性模量為1200_100Mpa,材料為傳統棉布繩或無紡布繩或亞麻繩。
[0010]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0011](I)安全可靠。將調整固定帶長度的位置,由氣管切開套管連接環處調整至固定帶遠離套管的一側位置,減少了對患者的刺激。
[0012](2)舒適性提高。由於採用了中空軟管具有以下優勢。其一、圓管形狀可保證與皮膚接觸不會出現銳化。其二、該材料本身不吸水,不會因為汗水、消毒液、流涎等導致材料變性。避免了以往設計中對易吸水材料的選擇。其三、採用聚氨酯、聚氯乙烯等材料本身彈性小,仍主要依靠管內穿過的布繩,不會出現扯拉過度的現象。其四、中空軟管本身粗糙度適中,對患者頸部皮膚影響小,經過長期老化也不會變質。其五、中空軟管旁側開口調節固定繩長度,減少了氣管切開處的操作,降低了對患者刺激。
[0013](3)成本低。可在現有固定繩基礎上添加中空軟體管即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
[0016]圖中
[0017]1:中空軟管2:固定繩
[0018]3:鎖緊扣4:氣管切開套管
[0019]5:調節用鎖緊扣6:氣管
[0020]1-1 SMl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做出詳細說明。
[0022]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包括氣管切開套管4和固定繩2,所述的固定繩彈性模量為1200-100Mpa,材料可選擇傳統棉布繩或無紡布繩或亞麻繩等。還設置有中空軟管I,所述的中空軟管I的內徑為1.5mm?4mm,外徑為2.5mm?5mm,調節頸部受外壓力小於0.3KPa。所述的中空軟管的材質應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彈性模量為1100-20MPa,材料可選擇聚氨酯材料或聚氯乙烯材料或聚脲胺脂材料等。所述的固定繩2的一端通過一個鎖緊扣3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4 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固定繩2的另一端貫穿所述的中空軟管I後通過另一個鎖緊扣3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4另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中空軟管I上開有用以調節固定繩2的長度以適應不同患者頸部粗細的側孔1-1,所述中空軟管I內的固定繩2根據不同患者頸部粗細從所述側孔1-1伸出設定長度,並通過調節用鎖緊扣5鎖緊定位。
[0023]實施例1:
[002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包括氣管切開套管4和棉布繩2,還設置有聚氨酯材料管1,所述的棉布繩2的一端通過鎖緊扣3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4 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棉布繩2的另一端貫穿所述的聚氨酯材料管I後通過另一個鎖緊扣3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4另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聚氨酯材料管I上開有用以調節棉布繩2的長度以適應不同患者頸部粗細的側孔1-1,所述聚氨酯材料管I內的棉布繩2根據不同患者頸部粗細從所述側孔1-1伸出設定長度,並通過調節用鎖緊扣5鎖緊定位。調節用鎖緊扣5用於調節和固定從聚氨酯材料管I的側孔1-1處所穿出的棉布繩2的長度。當臨床條件不滿足時,也可採用傳統打結的方式來固定棉布繩2的長度。
[002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中,所述的聚氨酯材料管I是根據患者頸部粗細不同,內徑範圍從1.5mm?4mm,外徑範圍從2.5mm?5mm均可,以佩戴舒適為準。米用聚氨酯材料管,對患者頸部皮膚影響小,經過長期老化也不會變質。
[0026]實施例2:
[002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包括氣管切開套管4和無紡布繩2,還設置有聚氯乙烯材料管1,所述的無紡布繩2的一端通過鎖緊扣3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4 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無紡布繩2的另一端貫穿所述的聚氯乙烯材料管I後通過另一個鎖緊扣3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4另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聚氯乙烯材料管I上開有用以調節無紡布繩2的長度以適應不同患者頸部粗細的側孔1-1,所述聚氯乙烯材料管I內的無紡布繩2根據不同患者頸部粗細從所述側孔1-1伸出設定長度,並通過調節用鎖緊扣5鎖緊定位。調節用鎖緊扣5用於調節和固定從聚氯乙烯材料管I的側孔1-1處所穿出的無紡布繩2的長度。當臨床條件不滿足時,也可採用傳統打結的方式來固定無紡布繩2的長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包括氣管切開套管(4)和固定繩(2),其特徵在於,還設置有中空軟管(I),所述的固定繩(2)的一端通過一個鎖緊扣(3)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4)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固定繩(2)的另一端貫穿所述的中空軟管(I)後通過另一個鎖緊扣(3)與所述氣管切開套管(4)另一端的連接環相連接,所述的中空軟管(I)上開有用以調節固定繩(2)的長度以適應不同患者頸部粗細的側孔(1-1),所述中空軟管(I)內的固定繩(2)根據不同患者頸部粗細從所述側孔(1-1)伸出設定長度,並通過調節用鎖緊扣(5)鎖緊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空軟管(I)的內徑為1.5mm?4mm,外徑為2.5mm?5mm,調節頸部受:外壓力小於0.3KPa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空軟管的彈性模量為1100-20MPa,材料為聚氨酯材料或聚氯乙烯材料或聚脲胺脂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固定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繩彈性模量為1200-100Mpa,材料為傳統棉布繩或無紡布繩或亞麻繩。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4219558SQ201420552468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4日
【發明者】魏強, 劉步雙, 魏三華 申請人: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