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腔四囊管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23:37:16 2
專利名稱:五腔四囊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胃底的止血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五腔四囊管。
背景技術:
三腔二囊管是臨床上用於食道胃底靜脈破裂出血患者的緊急止血裝置,三腔二囊 管是一個有三個管道的橡膠管,在管的下部連著兩個氣囊,一個是胃底囊,一個食管囊,將 其下到病人的胃裡,充氣將胃底囊打起來,壓迫胃底部,阻斷靜脈血流起到止血的效果,如 果止血效果不好再充氣將食道囊打起來,達到二次止血的目的。但是,在置管過程中,由於 患者咽喉部受到刺激,導致患者嘔吐,若嘔吐劇烈,或者嘔吐量大時,可能會將嘔吐物誤吸 入氣道,發生吸入性肺炎,嚴重吸入時甚至會導致患者窒息,失去生命。針對上述不足,臨床急需一種改進的止血裝置,在保留原有優點和用途的同時,能 夠防止置管過程中患者將嘔吐物誤吸入氣道而引起的肺炎或窒息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五腔四囊管,在置管過程中,能夠阻擋胃 內、食道內血液等的嘔出,從而減少或消除誤將嘔吐物吸入氣道的可能性,有效防止吸入性 肺炎或窒息等隱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五腔四囊管,包括 胃管、食道囊充氣管、與食道囊充氣管連通的食道囊、胃底囊充氣管、與胃底囊充氣管連通 的胃底囊,還包括阻擋氣囊充氣管I、設置於食道囊上部的阻擋氣囊I、阻擋氣囊充氣管II、 設置於五腔四囊管前端的阻擋氣囊II、彈性充氣球I和彈性充氣球II,彈性充氣球I與阻 擋氣囊I之間通過阻擋氣囊充氣管I相連通,彈性充氣球II與阻擋氣囊II之間通過阻擋 氣囊充氣管II相連通。進一步,所述彈性充氣球I與阻擋氣囊充氣管I之間以可拆卸的方式連通,彈性充 氣球II與阻擋氣囊充氣管II之間以可拆卸的方式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較傳統的三腔二囊管而言,由於在三腔二囊管胃管的 前端設置了阻擋氣囊和彈性充氣球,阻擋氣囊與彈性充氣球通過阻擋氣囊充氣管連通,在 置管過程中,如果發現患者有嘔吐跡象時,及時擠壓彈性充氣球,使阻擋氣囊迅速充氣,在 食管內被展開,阻止胃內血液等的大量吐出,待患者恢復後鬆開彈性充氣球,使阻擋氣囊放 氣,緊貼於五腔四囊管的管壁後繼續置管,不會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刺激,因此,該五腔四囊 管能夠阻擋嘔吐物的大量吐出,大大降低了嘔吐物被誤吸入氣道,發生吸入性肺炎、甚至會 導致患者窒息的風險。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 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五腔四囊管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五腔四囊管,包括胃管 1、食道囊充氣管2、與食道囊充氣管2連通的食道囊7、胃底囊充氣管4、與胃底囊充氣管4 連通的胃底囊8,還包括阻擋氣囊充氣管I 3、設置於食道囊7上部的阻擋氣囊I 6、阻擋氣 囊充氣管II 5、設置於五腔四囊管前端的阻擋氣囊II 9、彈性充氣球I 10和彈性充氣球II 11,彈性充氣球I 10與阻擋氣囊I 6之間通過阻擋氣囊充氣管I 3相連通,彈性充氣球II 11與阻擋氣囊II 9之間通過阻擋氣囊充氣管II 5相連通。在置管過程中,如果發現患者有嘔吐跡象時,立即擠壓彈性充氣球II 11,使阻擋 氣囊II 9迅速鼓氣,在食管內被展開,阻止胃內血液等的大量吐出,待患者恢復後鬆開彈 性充氣球,使阻擋氣囊放氣,緊貼於四腔二囊管的管壁後繼續置管,不會對患者造成更大的 刺激;當阻擋氣囊II 9進入胃裡之後,在繼續置管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患者還要嘔吐跡象 時,立即擠壓彈性充氣球I 10,使阻擋氣囊I 6迅速鼓氣,在食管內被展開,阻止胃內血液 等的大量吐出,待患者恢復後鬆開彈性充氣球,使阻擋氣囊放氣,緊貼於四腔二囊管的管壁 後繼續置管。由於採用彈性充氣球能夠快速使阻擋氣囊充氣和放氣,結構簡單,使用非常方 便;因此該結構能夠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阻擋嘔吐物的大量吐出,大大降低了嘔吐物被誤 吸入氣道,發生吸入性肺炎、甚至會導致患者窒息的風險。作為對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充氣球I 10與阻擋氣囊充氣管13之間 以可拆卸的方式連通,彈性充氣球II 11與阻擋氣囊充氣管II 5之間以可拆卸的方式連 通,簡化結構,方便攜帶。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 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 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 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一種五腔四囊管,包括胃管(1)、食道囊充氣管(2)、與食道囊充氣管(2)連通的食道囊(7)、胃底囊充氣管(4)、與胃底囊充氣管(4)連通的胃底囊(8),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阻擋氣囊充氣管I(3)、設置於食道囊(7)上部的阻擋氣囊I(6)、阻擋氣囊充氣管II(5)、設置於五腔四囊管前端的阻擋氣囊II(9)、彈性充氣球I(10)和彈性充氣球II(11),彈性充氣球I(10)與阻擋氣囊I(6)之間通過阻擋氣囊充氣管I(3)相連通,彈性充氣球II(11)與阻擋氣囊II(9)之間通過阻擋氣囊充氣管II(5)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腔四囊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充氣球I(10)與阻擋氣 囊充氣管I (3)之間以可拆卸的方式連通,彈性充氣球II(Il)與阻擋氣囊充氣管II (5)之 間以可拆卸的方式連通。
專利摘要一種五腔四囊管,包括胃管、食道囊充氣管、與食道囊充氣管連通的食道囊、胃底囊充氣管、與胃底囊充氣管連通的胃底囊,還包括阻擋氣囊充氣管I、設置於食道囊上部的阻擋氣囊I、阻擋氣囊充氣管II、設置於五腔四囊管前端的阻擋氣囊II、彈性充氣球I和彈性充氣球II,彈性充氣球I與阻擋氣囊I之間通過阻擋氣囊充氣管I相連通,彈性充氣球II與阻擋氣囊II之間通過阻擋氣囊充氣管II相連通。由於設置了阻擋氣囊和彈性充氣球,阻擋氣囊與彈性充氣球通過阻擋氣囊充氣管連通,在置管過程中,能夠通過對彈性充氣球的擠壓使阻擋氣囊迅速展開,阻擋嘔吐物的大量吐出,大大降低了嘔吐物被誤吸入氣道,發生吸入性肺炎、甚至會導致患者窒息的風險。
文檔編號A61B17/12GK201710401SQ20102017784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30日
發明者唐波, 彭志紅, 汪榮泉, 陳文生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