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輪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7:42:16 2
專利名稱:新型汽輪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汽輪機。發明背景:本發明所涉及的新型汽輪機,可廣泛應用於汽車行業的工程機械、發電、船舶等國民經濟領域。現有的被廣泛使用的汽輪機,尤其是用在船舶上的汽輪機為燃氣輪機形式,其結構較為複雜龐大,尤其是現在普遍使用的汽輪機的動力效率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而在今天節能環保要求非常迫切的形勢下,汽車行業更加需要高效率的以膨脹介質如蒸汽、壓縮氣、液化氣體等為能量來源的動力裝置。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汽輪機的設計方案,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效率高的特點。關於本發明專利敘述中的名詞解釋:1.旋轉面剖視圖:與轉動軸線相垂直的平面上投影所得的視圖。如圖1所示。2.轉動軸線:轉動體或旋轉空間的轉動軸線。如圖1中的轉動軸線O、Q和R
發明內容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汽輪機,其結構主要包括:圓形缸體(GT)、轉動盤(P)、輥塞板(C)、噴射裝置(PS)、排汽裝置(PZ),其中圓形缸體(GT)是一個有圓形空腔的固定缸體,輥塞板(C)位於圓形缸體(GT)的圓形空腔內,一端絞接在圓形缸體(GT)的轉動軸線0的位置,並可圍繞轉動軸線0轉動,輥塞板(C)的其它端與圓形缸體(GT)的缸壁保持接觸;轉動盤(P)是位於圓形缸體(GT)內的圓形轉動盤,轉動盤(P)的轉動軸線Q與圓形缸體(GT)的轉動軸線0平行,並有偏心距t,偏心距t等於或者大於圓形缸體(GT)的缸壁外圓半徑r2與轉動盤(P)的外圓半徑A之差;轉動盤⑵上開有塞板槽,輥塞板(C)穿過塞板槽,當轉動盤⑵圍繞自身轉動軸線Q轉動時,同時推動輥塞板(C)轉動,當輥塞板(C)圍繞自身轉動軸線0轉動時,同時也推動轉動盤(P)轉,因轉動盤(P)與圓形缸體(GT)之間存在偏心距t,則輥塞板(C)與塞板槽之間產生滑動;輥塞板(C)將轉動盤⑵與圓形缸體(GT)之間的圓弧空間分隔成兩個獨立空間,在輥塞板(C)和轉動盤(P)轉動過程中,兩個獨立空間會交替出現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再由小逐漸消失的循環轉變過程;位於輥塞板(C)轉動方向後方的獨立空間為高壓區,位於輥塞板(C)轉動方向前方的獨立空間為低壓區,膨脹介質被噴入高壓區,並在高壓區膨脹,推動輥塞板(C)轉動,從而向機構輸出轉矩,低壓區為膨脹之後的低壓介質,隨著輥塞板(C)的轉動被排擠,並通過排汽裝置(PZ)排出。噴射裝置(PS)位於轉動盤(P)與圓形缸體(GT)接觸位置附近的高壓區一側,排汽裝置(PZ)位於轉動盤(P)與圓形缸體(GT)接觸位置附近的低壓區一側。
轉動盤(P)上安裝有塞板槽轂(CG),塞板槽轂(CG)內開有塞板槽,輥塞板(C)從塞板槽內穿過,塞板槽轂(CG)可以圍繞自身轉動軸線R轉動,輥塞板(C)上裝有塞板環,輥塞板(C)為轉矩輸出元件,在轉動盤(P)與圓形缸體(GT)接觸位置的高壓區一側裝有助壓翹板。本發明所述新型汽輪機可以由多個共軸圓形缸體(GT)組成,每個圓形缸體(GT)的輥塞板(C)的位置在同一時刻相互錯開,並形成等分角度,使得每個圓形缸體(GT)的輥塞板(C)的受力在同一時刻處於相互補償的位置。噴射裝置(PS)包括由正時齒輪控制的凸輪機構驅動氣門的打開及關閉,由此使得排汽處於最低壓力。
:圖1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的旋轉面剖視2裝有塞板環的實施例的旋轉面局部剖視3裝有助壓翹板的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在本發明專利的
中,圖示的零部件的結構、尺寸及形狀並不代表實際的零部件的結構、尺寸及形狀,也不代表零部件之間的實際大小比例關係,圖示只是用簡明的方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予以說明。圖1顯示了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的旋轉面剖視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本發明所述新型汽輪機的結構主要包括:圓形缸體(GT)、轉動盤(P)、輥塞板(C)以及噴射裝置(PS)、排汽裝置(PZ)及這些裝置的位置,圓形缸體(GT)是一個有圓形空腔的固定缸體,輥塞板(C)位於圓形缸體(GT)的圓形空腔內,其一端絞接在圓形缸體(GT)的轉動軸線位置,輥塞板(C)可以圍繞轉動軸線0轉動,其它端與圓形缸體(GT)的缸壁保持接觸。圖1所示轉動盤(P)位於圓形缸體(GT)的圓形空腔內,轉動盤(P)的轉動軸線Q與圓形缸體(GT)的轉動軸線0平行,並有偏心距t,偏心距t等於或者大於圓形缸體(GT)的缸壁外圓半徑1~2與轉動盤(P)的外圓半徑&之差,即t Sr2I1,轉動盤(P)上開有塞板槽,輥塞板(C)穿過塞板槽,當轉動盤(P)圍繞轉動軸線Q轉動時,轉動盤(P)則推動輥塞板(C)轉動,當輥塞板(C)圍繞轉動軸線0轉動時,輥塞板(C)則推動轉動盤⑵轉動,因轉動盤(P)與圓形缸體(GT)之間有偏心距t,使得輥塞板(C)在塞板槽之間產生滑動。從圖1所示可以看出,塞板槽位於塞板槽轂(CG)內,而塞板槽轂(CG)則安裝在轉動盤(P)上,輥塞板(C)穿過塞板槽,當輥塞板(C)和轉動盤(P)轉動時,塞板槽轂(CG)圍繞自身轉動軸線R轉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缸體的密封性能,還使得輥塞板(C)與轉動盤(P)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能平穩傳遞。輥塞板(C)將轉動盤⑵與圓形缸體(GT)之間的圓弧空間分隔成兩個獨立空間,在轉動盤(P)和輥塞板(C)旋轉的過程中,這兩個獨立空間會交替出現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再由小逐漸消失的轉變過程。圖1所示的輥塞板(C)和轉動盤(P)逆時針方向轉動,位於輥塞板(C)的轉動方向的前方的獨立空間正在由大變小,為低壓區;位於輥塞板(C)的轉動方向的後方的獨立空間正在由小變大,為高壓區;膨脹介質被噴射裝置(PS)噴入高壓區,並在高壓區膨脹推動輥塞板(C)轉動,從而輸出轉矩,低壓區為上一次膨脹作功之後的低壓介質,隨著輥塞板(C)的轉動被排擠,並通過排汽裝置(PZ)排出。由圖1中可以看出,噴射裝置(PS)位於轉動盤(P)與圓形缸體(GT)接觸位置W附近的高壓區一側,排汽裝置(PZ)位於轉動盤(P)與圓形缸體(GT)接觸位置w附近的低壓區一側。圖2顯示了輥塞板(C)上裝有塞板環的實施例的旋轉面局部剖視圖,圖中顯示了兩種形式的塞板環,塞板環位於輥塞板(C)端部的凹槽中,同時有彈性裝置使塞板環與圓形缸體(GT)的缸壁之間保持接觸,以此提高高壓區的密封性。圖3所示為安裝有助壓翹板的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圖中所示的助壓翹板安裝在圓形缸體(GT)上,並位於轉動盤(P)與圓形缸體(GT)接觸位置w附近的高壓區一側,當輥塞板(C)逆時針旋轉通過w點之後,將助壓翹板壓入翹板凹槽內,使輥塞板(C)的端部通過之後,助壓翹板在彈性裝置的作用下迅速翹起,並與轉動盤(P)保持接觸,其作用是提高高壓區的密封性能。在上述實施例中,輥塞板(C)為轉矩輸出元件,而轉動盤(P)則為被動元件,這樣設計的好處是,輥塞板(C)與轉動盤(P)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降至最低,可提高輥塞板(C)和塞板槽轂(CG)的使用壽命。本發明所述的新型汽輪機可以由多個共軸圓形缸體(GT)組成,每個缸體的輥塞板(C)處於角度等分的狀態,使得每個圓形缸體(GT)處於相互補償的受力狀態,其原理與兩缸組成的直線往復式活塞汽輪機的一樣,在此不再一一贅述。關於噴射裝置(PS)、排汽裝置(PZ)以及由正時齒輪控制的凸輪機構驅動氣門的打開與關閉方式、密封裝置、潤滑系統、膨脹介質的供應系統等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已知曉,並在本領域廣泛應用,不再在此一一贅述。上述實施例以圖示的方式說明了本發明,但是以圖示方式說明的上述實施例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由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
1.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汽輪機,其結構主要包括:圓形缸體、轉動盤、輥塞板、噴射裝置、排汽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形缸體是一個有圓形空腔的固定缸體,所述輥塞板位於圓形缸體的圓形空腔內,一端絞接在圓形缸體的轉動軸線位置,並可圍繞轉動軸線轉動,輥塞板的其它端與圓形缸體的缸壁保持接觸; 所述轉動盤是位於圓形缸體內的圓形轉動盤,轉動盤的轉動軸線與圓形缸體的轉動軸線平行,並有偏心距,所述偏心距等於或者大於所述圓形缸體的缸壁外圓半徑與所述轉動盤的外圓半徑之差; 所述轉動盤上開有塞板槽,所述輥塞板穿過塞板槽,當轉動盤圍繞自身轉動軸線轉動時,同時推動輥塞板轉動,當輥塞板圍繞自身轉動軸線轉動時,同時也推動轉動盤轉動,因轉動盤與圓形缸體之間存在偏心距,則輥塞板與塞板槽之間產生滑動; 所述輥塞板將轉動盤與圓形缸體之間的圓弧空間分隔成兩個獨立空間,在輥塞板和轉動盤轉動過程中,所述兩個獨立空間會交替出現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再由小逐漸消失的循環轉變過程; 位於所述輥塞板轉動方向後方的所述獨立空間為高壓區,位於所述輥塞板轉動方向前方的所述獨立空間為低壓區,膨脹介質被噴入高壓區,並在高壓區膨脹推動輥塞板轉動,從而向機構輸出轉矩,所述低壓區為膨脹之後的低壓介質,隨著輥塞板的轉動被排擠,並通過排汽裝置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輪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射裝置位於轉動盤與圓形缸體接觸位置附近的高壓區一側,所述排汽裝置位於轉動盤與圓形缸體接觸位置附近的低壓區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輪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盤上安裝有塞板槽轂,所述塞板槽轂內開有塞板槽,輥塞板從塞板槽內穿過,所述塞板槽轂可以圍繞自身轉動軸線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輪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輥塞板上裝有塞板環。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輪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盤與圓形缸體接觸位置的高壓區一側的位置上裝有助壓翹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輪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輥塞板為轉矩輸出元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輪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新型汽輪機可以由多個共軸圓形缸體組成,每個圓形缸體的輥塞板的位置在同一時刻相互錯開,並形成等分角度,使得每個圓形缸體的棍塞板的受力在同一時刻處於相互補償的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1和7所述的新型汽輪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射裝置包括由正時齒輪控制的凸輪機構驅動氣門的打開及關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汽輪機,其結構主要包括圓形缸體(GT)、轉動盤(P)、輥塞板(C)、噴射裝置(PS)、排汽裝置(PZ),其中圓形缸體(GT)是一個有圓形空腔的固定缸體,輥塞板(C)位於圓形缸體(GT)的圓形空腔內,其一端絞接在圓形缸體(GT)的轉動軸線O的位置,並可圍繞轉動軸線O轉動,其它端與圓形缸體(GT)的缸壁保持接觸;轉動盤(P)是位於圓形缸體(GT)內的圓形轉動盤,其轉動軸線Q與圓形缸體(GT)的轉動軸線O平行,並有偏心距(t),偏心距(t)等於或者大於圓形缸體(GT)的缸壁外圓半徑(r2)與轉動盤(P)的外圓半徑(r1)之差;轉動盤(P)上開有塞板槽,輥塞板(C)穿過塞板槽。
文檔編號F01C1/344GK103206259SQ20121047904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明者袁麗君 申請人:袁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