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磁路改進型電振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18:04:56 1
專利名稱:一種磁路改進型電振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型電振機,特別是磁路改進型電振機和磁路改進型雙螺管電振機(以下簡稱電振機)。電振機的這種改進可以提高其力能指標。
原已獲實用新型專利的電振機(專利號為85203614)和雙螺管電振機(專利號為86200062)的磁路不規範,在專利實施過程中發現其導磁性能和工藝性不佳,能耗偏大,不適應現代化工業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磁路改進型電振機,磁路的改進可以改善電振機的導磁性能和工藝性,使電振機節省電能。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磁路改進型電振機的磁路是由外緣導磁體、端導磁體、中心導磁體組成,將端導磁體與繞組相間配置對準磁路順序裝入具有外緣導磁體的機殼內,再裝入調整墊,用螺栓、彈墊、螺母將端蓋與機殼固定在一起,中心導磁體裝入端導磁體的中心孔內,主振彈簧及彈簧固定座從電振機兩端裝入旋緊固牢。
可設三個端導磁體兩隻繞組相間配置,一個外緣導磁體,一個中心導磁體,構成磁路改進型雙螺管電振機。
可設兩個端導磁體一隻繞組相間配置,一個外緣導磁體,一個中心導磁體,構成磁路改進型電振機。
端導磁體中心孔園周分成八等分,以電振機軸心放射式設置八路端導磁體,機殼內孔園周對應八路導磁體的頂端也設置八路外緣導磁體,組成每路導磁體的矽鋼片組均按其立面順軸向,並指向軸線設置,中心導磁體是用矽鋼片沿軸向順磁膠接疊加成園柱體,置於兩個開口有底的園筒內膠接而成,由於電振機磁路這種改進,從而改善了電振機的工藝性和磁路的導磁性能,提高了電振機的力能指標,其結果是節省了電能,當採用下面要詳述的實施例結構時零件數目和成本幾乎沒有增加。
以下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A-A線斷面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具體結構示意圖。
如附圖1所示將三個端導磁體2和兩隻繞組相間配置,對準磁路順序裝入具有外緣導磁體1的機殼4內,再裝入調整墊5用螺栓7、彈墊8、螺帽9將端蓋6與機殼4固定在一起,中心導磁體3裝入端導磁體的中心孔內,主振彈簧和彈簧固定座從電振機兩端裝入旋緊固牢。
如附圖3所示將兩個端導磁體2和一隻繞組相間配置,對準磁路順序裝入具有外緣導磁體1的機殼4內,再裝入調整墊5用螺栓7、彈墊8、螺帽9將端蓋6與機殼4固定在一起,中心導磁體3裝入端導磁體的中心孔內,主振彈簧和彈簧固定座從電振機兩端裝入旋緊固牢。
如附圖2所示端導體2的中心孔園周分成八等分,並以電振機軸心放射式設置八路導磁體,機殼4內孔園周對應上述八路導磁體的頂端也設置八路外緣導磁體1,組成每路導磁體的矽鋼片組均按其立面順軸向並指向軸線設置,中心導磁體3是用矽鋼片沿軸向順磁膠接疊加成園柱體,置於兩個開口有底的園筒內膠接而成。
權利要求1.一種磁路改進型電振機,其磁路是由外緣導磁體(1)、端導磁體(2)、中心導磁體(3)組成,其特徵是將端導磁體(2)和繞組相間配置對準磁路順序裝入具有外緣導磁體(1)的機殼(4)內,再裝入調整墊(5),用螺栓(7)、彈墊(8)、螺帽(9)將端蓋(6)與機殼(4)固定在一起,將中心導磁體(3)裝入端導磁體(2)的中心孔內,主振彈簧、彈簧固定座從電振機兩端裝入旋緊固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改進型電振機,其特徵是由三個端導磁體(2)和兩隻繞組相間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改進型電振機,其特徵是由兩個端導磁體(2)和一隻繞組相間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改進型電振機,其特徵是外緣導磁體(1)和端導磁體(2)都設有八路導磁體。
5.根據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4所述的磁路改進型電振機,其特徵是端導磁體(2)和外緣導磁體(1)所設的八路導磁體均以電振機軸心放射式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改進型電振機,其特徵是組成每路導磁體的矽鋼片組均按其立面順電振機軸向並指向軸線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改進型電振機,其待徵是中心導磁體(3)是用矽鋼片沿電振機軸向順磁膠接疊加成園柱體,置於兩個開口有底的園筒內膠接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磁路改進型電振機,其磁路是由外緣導磁體,端導磁體和中心導磁體組成,外緣導磁體和端導磁體都以電振機軸心放射式設置了八路導磁體,中心導磁體是用矽鋼片沿電振機和軸向順磁膠接疊加成圓柱體,置於兩個開口有底的圓筒內膠接而成,由於改進了電振機的磁路,改善了電振機的工藝性和導磁性能,提高了電振機力能指標,其結果節省了電能。
文檔編號B06B1/04GK2346116SQ98216920
公開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7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7日
發明者趙文元 申請人:趙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