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2:12:16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室內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
背景技術:
在很多應用場合,既需要使空氣能夠在內部循環,又需要使內部的空氣在需要時能夠與外部進行交換。現有技術中,通常使用兩套獨立的系統來分別實現空氣的內部循環和內部空氣與外部進行交換的功能,即空氣循環系統和換氣系統。然而,使用兩套系統來實現,需要至少兩套風機以及相應的管道,成本高,安裝複雜,佔用空間大,操作控制複雜,而且使得室內熱源增多,並增加了能耗。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控制簡單、發熱量小、能耗少的用於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方案包括提供一種用於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風機、循環進風管道、循環出風管道、換氣出風管道、換氣進風管道和循環/換氣切換裝置,所述循環/換氣切換裝置包括控制裝置、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其中所述循環進風管道一端連接到所述風機的進風口,另一端連接到室內空氣循環系統;所述循環出風管道一端連接到所述風機的出風口,另一端連接到所述室內空氣循環系統;所述換氣出風管道一端連接到所述循環出風管道,另一端連通到室外;所述換氣進風管道一端連接到所述循環出風管道,另一端連通到室外;所述第一閥門設置在所述循環出風管道中,且位於所述換氣出風管道與所述循環出風管道連接的位置和所述換氣進風管道與所述循環出風管道連接的位置之間;所述第二閥門設置在所述換氣出風管道中;所述第三閥門設置在所述換氣進風管道中;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連接,並控制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開啟或關閉,且當第一閥門開啟時,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關閉;當第一閥門關閉時,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開啟。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為電磁閥。進一步地,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與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電氣連接,並控制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開啟或關閉。進一步地,所述控制電路包括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根據接收到的參數或指令按照預定的程序控制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開啟或關閉。[0018]進ー步地,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驅動裝置、聯動裝置、主動軸和從動軸,其中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主動軸連接,所述主動軸穿過所述換氣出風管道和所述換氣進風管道,並與所述換氣出風管道和所述換氣進風管道的管道壁可轉動配合;所述從動軸穿過所述循環出風管道,並與所述循環出風管道的管道壁可轉動配合;所述主動軸與所述從動軸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連接;所述第一閥門固接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第二閥門和所述第三閥門固接在所述主動軸上。[0019]進ー步地,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為閥片。進ー步地,所述閥片包括金屬層和固接在所述金屬層上的橡膠層。進ー步地,所述聯動裝置包括第一斜齒輪和第二斜齒輪,所述第一斜齒輪固接在所述主動軸上,所述第二斜齒輪固接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第一斜齒輪與所述第二斜齒輪相互P齒合。進ー步地,所述驅動裝置為電機或手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通過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的開啟和關閉,可以方便地實現在室內空氣循環工作模式和室內室外換氣工作模式之間切換,使得一套系統可以同時實現室內空氣循環功能和室內室外進行換氣的功能,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佔用空間小,且只需一颱風機,發熱量小,消耗的能量少。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的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循環/換氣切換裝置的框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ー個實施例的循環/換氣切換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的框圖。本實施例中,用於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包括風機20和循環/換氣切換裝置30,風機20的進風ロ通過循環進風管道60連接到室內空氣循環系統10,出風ロ通過循環出風管道70經過循環/換氣切換裝置30之後返回室內空氣循環系統10。循環/換氣切換裝置30通過換氣出風管道40和換氣進風管道50與室外的空氣連通。如圖2所示,循環/換氣切換裝置30包括第一閥門32、第二閥門34、第三閥門38和控制裝置36,其中第一閥門32設置在循環出風管道70中,第二閥門34設置在換氣出風管道40中,第三閥門38設置在換氣進風管道50中,且第一閥門32位於換氣出風管道40與循環出風管道70的連接位置O和換氣進風管道50與循環出風管道70的連接位置I之間。控制裝置36與第一閥門32、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連接,控制第一閥門32、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的開啟或關閉,並使得當第一閥門開啟時,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關閉;當第一閥門關閉時,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開啟。噹噹前需要空氣在室內循環時,控制裝置36控制第一閥門32開啟,同時控制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關閉。此時,風機20驅動空氣從室內空氣循環系統10通過循環進風管道60進入風機,然後進入循環出風管道70,由於此時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已經關閉,空氣不能由換氣出風管道40或換氣進風管道50排出到室外,而是經過循環出風管道70返回室內空氣循環系統,這樣,實現了空氣在室內的循環。當需要切換到將室內空氣與室外進行換氣時,控制裝置36控制第一閥門32關閉,同時控制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開啟。此時,風機20驅動空氣從室內空氣循環系統10通過循環進風管道60進入風機,然後進入循環出風管道70,此時由於第一閥門32關閉,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開啟,空氣不能經循環出風管道70返回室內空氣循環系統10,而是沿換氣出風管道40經第二閥門34排出到室外,同時,在大氣壓力作用下,室外的空氣沿換氣進風管道50經第三閥門38進入循環出風管道70,然後進入室內空氣循環系統10。這樣,即實現了室內和室外的空氣交換。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其中的第一閥門32、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可以是業內的各種閥門,只要能控制其開啟或關閉即可,相應的控制裝置36及其控制該第一閥門32、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的方式也可以根據閥門類型不同而不同。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閥門32、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可以是電磁閥,該控制裝置可以是與第一閥門32、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電氣連接的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控制電磁閥32、34和38的開啟和關閉。該控制電路可以包括一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可以根據室內空氣循環系統10的各種工作參數、室外環境參數或其它可用的參數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控制該電磁閥32、34和38開啟或關閉、或者按照用戶輸入的指令控制該電磁閥32、34和38開啟或關閉,以實現室內空氣循環和室內室外換氣的切換。該微處理器可以用單片機或可編程邏輯器件等實現。這樣,可以自動實現對室內循環工作模式和室內室外換氣工作模式的監控和切換,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閥門32、第二閥門34和第三閥門38可以是閥片,該閥片可以包括兩層金屬盤和位於兩層金屬盤之間的橡膠層。該閥片分別設置於循環出風管道70、換氣出風管道40和換氣進風管道50的管道內。當該閥片的平面與管道的軸線垂直時,關閉其所在的管道,阻止空氣通過;當該閥片的平面與管道的軸線平行時,開啟其所在的管道,允許空氣通過。控制裝置36包括驅動裝置362和聯動裝置364,主動軸366連接在驅動裝置362上,並穿過換氣出風管道40和換氣進風管道50,第二閥片34和第三閥片38固接在主動軸366上。主動軸366與換氣出風管道40和換氣進風管道50的管道壁可轉動地配合,比如通過軸承配合。第二閥片34和第三閥片38可以通過常用的連接方式固接在主動軸366上,比如鍵連接。從動軸368穿過循環出風管道70,第一閥片32固接在從動軸368上,從動軸368與循環出風管道70的管道壁可轉動地配合,比如通過軸承配合。第三閥片38可以通過常用的連接方式固接在從動軸368上,比如鍵連接。主動軸366與從動軸368之間通過聯動裝置364連接。驅動裝置驅動主動軸366旋轉,從而帶動第二閥片34和第三閥片38轉動;同時,通過聯動裝置364帶動從動軸368轉動,從而帶動第一閥片32轉動。這樣,驅動裝置即可以同時驅動第一閥片32、第二閥片34和第三閥片38轉動。該聯動裝置364可以包括第一斜齒輪和第二斜齒輪,第一斜齒輪固接在主動軸366上,第二斜齒輪固接在從動軸368上,且第一斜齒輪與第二斜齒輪相互嚙合。這樣,通過該相互嚙合的第一斜齒輪和第二斜齒輪,即可實現主動軸366和從動軸368的聯動。[0037]噹噹前需要在室內進行空氣循環時,第二閥片34和第三閥片38處於其平面與其所在管道軸線垂直的位置,從而阻塞換氣出風管道40和換氣進風管道50,阻止空氣排出到室外;同時第一閥片32處於其平面與循環出風管道70的管道軸線平行的位置,允許空氣從循環出風管道70流過,從而使得空氣在室內進行循環。當需要切換到室內與室外換氣的工作模式時,驅動裝置362驅動主動軸366並通過聯動裝置364驅動從動軸368旋轉,從而帶動第一閥片32、第二閥片34和第三閥片38旋轉,使第二閥片34和第三閥片38旋轉到其平面與其所在管道軸線平行的位置,從而開啟換氣出風管道40和換氣進風管道50,允許空氣排出到室外或室外空氣進入室內;同時使第一閥片32轉動到其平面與循環出風管道70的管道軸線垂直的位置,關閉循環出風管道70,阻止空氣從該循環出風管道70流過。這樣,在風機20的驅動下,室內空氣從換氣出風通道40排出室外,室外空氣從換氣進風通道50進入室內,從而實現室內和室外的空氣交換。類似地,當需要再次切換到室內空氣循環的工作模式時,驅動裝置362驅動第一閥片32、第二閥片34和第三閥片38轉動,使第二閥片34和第三閥片38旋轉到其平面與其所在管道軸線垂直的位置,從而阻塞換氣出風管道40和換氣進風管道50,阻止空氣排出到室外;同時第一閥片32旋轉到其平面與循環出風管道70的管道軸線平行的位置,允許空氣從循環出風管道70流過,從而使得空氣在室內進行循環。本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362可以是電機或手柄或其它可以驅動主動軸旋轉的結構或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通過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的開啟和關閉,可以方便地實現在室內空氣循環工作模式和室內室外換氣工作模式之間切換,使得一套系統可以同時實現室內空氣循環功能和室內室外進行換氣的功能,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佔用空間小,且只需一颱風機,發熱量小,消耗的能量少。以上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具體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還可以對本發明做各種修改、等同替換、變化等等,這些變換隻要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都應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風機、循環進風管道、循環出風管道、換氣出風管道、換氣進風管道和循環/換氣切換裝置,所述循環/換氣切換裝置包括控制裝置、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其中 所述循環進風管道一端連接到所述風機的進風ロ,另一端連接到室內空氣循環系統; 所述循環出風管道一端連接到所述風機的出風ロ,另一端連接到所述室內空氣循環系統; 所述換氣出風管道一端連接到所述循環出風管道,另一端連通到室外; 所述換氣進風管道一端連接到所述循環出風管道,另一端連通到室外; 所述第一閥門設置在所述循環出風管道中,且位於所述換氣出風管道與所述循環出風管道連接的位置和所述換氣進風管道與所述循環出風管道連接的位置之間; 所述第二閥門設置在所述換氣出風管道中; 所述第三閥門設置在所述換氣進風管道中; 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連接,並控制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開啟或關閉,且當第一閥門開啟時,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關閉;當第一閥門關閉時,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開啟。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為電磁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與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電氣連接,並控制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開啟或關閉。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幹所述控制電路包括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根據接收到的參數或指令按照預定的程序控制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開啟或關閉。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驅動裝置、聯動裝置、主動軸和從動軸,其中 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主動軸連接,所述主動軸穿過所述換氣出風管道和所述換氣進風管道,並與所述換氣出風管道和所述換氣進風管道的管道壁可轉動配合; 所述從動軸穿過所述循環出風管道,並與所述循環出風管道的管道壁可轉動配合; 所述主動軸與所述從動軸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連接; 所述第一閥門固接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第二閥門和所述第三閥門固接在所述主動軸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幹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為閥片。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閥片包括金屬層和固接在所述金屬層上的橡膠層。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聯動裝置包括第一斜齒輪和第二斜齒輪,所述第一斜齒輪固接在所述主動軸上,所述第二斜齒輪固接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第一斜齒輪與所述第二斜齒輪相互嚙合。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為電機或手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用於空氣循環和交換的系統,包括風機、循環進風管道、循環出風管道、換氣出風管道、換氣進風管道和循環/換氣切換裝置,循環/換氣切換裝置包括控制裝置、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風機通過循環進風管道和循環出風管道連接到室內空氣循環系統;循環出風管道通過換氣出風管道和換氣進風管道連接到室外;第一、第二和第三閥門設置在循環出風管道、換氣出風管道和換氣進風管道中;控制裝置控制三個閥門開啟或關閉。通過控制裝置控制三個閥門的開啟和關閉,可以方便地在空氣循環模式和換氣模式之間切換,使得一套系統可以同時實現空氣循環和換氣功能,結構簡單,且只需一颱風機,發熱量小。
文檔編號F24F11/02GK202813653SQ20122024206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周雅瑩 申請人:蘇州米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