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及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9:37:01
專利名稱: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及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礦反浮選工藝流程及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 工藝及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選礦設備主要採用葉輪機械攪拌式浮選機,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將磨碎的原礦加水 及必要的藥劑經攪拌槽調成礦漿後,注入開始攪拌的礦漿槽,當葉輪旋轉時,葉輪腔中產 生負壓,將空氣通過中空的泵管吸入,並彌散在礦漿中形成氣泡群, 一些不易被水溼潤的 疏水性的礦物粒子附著於氣泡上,並與氣泡一起浮到礦漿表面,形成礦化氣泡層,另一些 親水性的礦物粒子不附著於氣泡上,而留在礦漿中,將含有特定礦物的礦化氣泡排出,達 到選礦的目的。但採用浮選機投資高;佔地面積較大;能耗大;氣泡尺寸不宜控制;與礦 漿的有效接觸面積較小;葉輪定子等部件易損;且為單級操作過程,有效浮選區較小,精 礦回收率較低。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
本發明的一種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包括如下歩驟將混和均勻的礦漿通
入進料分布器的進料槽,經分布器分布後的礦漿進入氣液逆流接觸式反浮選塔進行分選;
浮選所需氣相從塔底進入氣相分布器,氣相分布器採用多孔介質製備,氣體通過多孔介質
分散為微氣泡向上運動;經反浮選塔分選後得到的精礦產品從塔底精礦出口流出;攜帶部 分精礦產品的氣液泡沫向上流動經進料分布器進入浮選塔上層;洗滌液通過洗滌液進料分 布器進入浮選塔,氣液泡沫經過多級洗滌回收精礦產品後進入泡沫收集槽,經尾礦出口排 出;向下流動的液體攜帶洗滌下來的精礦產品從塔底精礦出口流出。
本發明的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具體歩驟如下首先將藥劑、原礦和水 加入礦漿製備槽l中,攪拌形成均勻的礦漿,礦漿自礦漿製備槽l由礦漿輸送泵2打入礦 漿進料分布器3,分布後均勻流入精選段4內的浮選柱5中,然後經過浮選柱5導流板6, 在微泡發生器7作用下進行礦物的精選,經多級逆流接觸式反浮選後所得到的精礦從塔底 精礦出口8排出;隨礦漿加入量的增加,塔體內液面逐漸升高,攜帶部分精礦產品的氣液 泡沫向上流動經進料分布器3進入上層洗滌段9,洗滌液由洗滌液儲槽16經洗滌液輸送泵15打入洗滌段9上層的洗滌液進料分布器10進入浮選塔,氣液泡沫經過洗滌段的多級洗 滌回收精礦產品後進入泡沫收集槽11,經尾礦出口12排出;洗滌段內向下流動的液體攜 帶洗滌下來的精礦產品進入精選段4。
本發明的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的設備,包括浮選柱、導流板、進料分布 器,其特徵是浮選塔由多層塔體構成,進料分布器位於浮選塔中部,進料分布器上方為洗 滌段,進料分布器下方為精選段;浮選塔最上方設有洗滌液進料分布器,洗滌液進料分布 器上方為泡沫收集槽;最上層塔體一側開口裝有液位計;浮選塔塔體最下方設有微泡發生 器;洗滌段和精選段都是由多層浮選柱連接導流板組成,每根浮選柱下方對應設有一個導 流體。
本發明的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設備,包括浮選柱、導流板、微泡發生器、規 整填料、礦漿進料分布器、洗滌液進料分布器以及液位控制系統。進料分布器位於設備中 部,礦漿由礦漿進料分布器進入浮選塔內,浮選塔由多層塔體構成,部分塔體位於進料槽 上方,稱為洗滌段,其餘塔體位於進料槽下方,稱為精選段;最上層塔體上方設有洗滌液 進料分布器,洗滌液進料分布器上方為泡沫收集槽;最下層塔體下方設有微泡發生器;最 上層塔體一側開口裝有液位計。
本發明的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設備中,多層浮選塔為主要分選設備。每層塔 體中均勻放置一定數目內置規整填料的浮選柱,每根浮選柱下方對應設有一個導流板。
本發明的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設備,上段多級逆流接觸式反浮選塔體及下段 多級逆流接觸式反浮選塔體的組合,形成了整塔多級逆流式接觸結構,提供了較大的浮選 區高度,大大提高了精礦的品位和回收率,同時降低了尾礦中的精礦產品鐵含量。同傳統 的分選工藝相比較,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的優點在於:投資少、能耗小、佔地面 積小;每段塔體中浮選柱內持氣量及降液管內持氣量的差異導致流體的循環流動,有利於 氣泡與礦漿顆粒的充分接觸;採用微泡式氣體發生器產生氣泡直徑較小,數目多,礦粒與 氣泡的碰撞及黏著概率較大,同時充氣量易調節,操作方便;採用洗滌液進料分布器向塔 體內均勻的加入洗滌液,能夠順利的將上層多級逆流接觸式浮選塔分選所產生的精礦輸送 到下層,隨下層多級逆流接觸式反浮選所產生的精礦一同由塔底精礦出口流出;多級逆流 式接觸結構能夠提供較大的浮選區高度,也能夠較好的滿足大批量的處理的要求,同時由 於其結構簡單,造價低,浮選效果好,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圖1: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流程圖; 圖2: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設備。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歩的詳細說明
如圖1、 2所示,本發明新型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首先將藥劑、原礦 和水加入礦漿製備槽l中,攪拌一段時間後形成均勻的礦漿。礦漿自礦漿製備槽l由礦漿
輸送泵2打入礦漿進料分布器3,分布後均勻流入精選段4內的浮選柱5中,在浮選柱5、 導流板6和微泡發生器7作用下進行礦物的精選,經精選段4多級逆流接觸式反浮選後所 得到的精礦從塔底精礦出口8排出,該精礦為最終產品。隨礦槳加入量的增加,塔體內液 面逐漸升高,攜帶部分精礦產品的氣液泡沫向上流動經進料分布器3進入上層洗滌段9, 洗滌液由洗滌液儲槽16經洗滌液輸送泵15打入洗滌段9上層的洗滌液進料分布器10進 入浮選塔,氣液泡沫經過洗滌段的多級洗滌回收精礦產品後進入泡沫收集槽ll,經尾礦出 口 12排出。洗滌段內向下流動的液體攜帶洗滌下來的精礦產品進入精選段4。
如圖2所示,本發明新型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設備,主要由礦漿製備槽l, 礦漿進料分布器3,精選段4,洗滌段9,洗滌液進料分布器IO,導流體6,微泡發生器7, 液位計13所構成。進料分布器3上方設有洗滌段9,進料分布器3下方設有精選段4。每 級塔體中均勻豎直放置有裝有規整填料的浮選柱5,每根浮選柱下方對應設有一個導流體 6,上層多級逆流接觸式反浮選塔體5上方設有洗滌液進料分布器10,分布器IO與泡沫收 集槽11相連接,尾礦出口 12位於泡沫收集槽11 一側。在洗滌段9最上層塔體一側開口 裝有液位計13。精選段4下部等間距水平裝有一定數目的微泡發生器7,微泡發生器7連 接充氣口 14。精選段塔底一側裝有精礦出口 8。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多級逆流式接觸鐵礦石反浮選工藝及設備,已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相關技術人員明顯能在不脫離本發明內容、精神和範圍內對本文所述的工藝流程及設備進 行改動或適當變更與組合,來實現本發明技術。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類似的替換和 改動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他們都被視為包括在本發明精神、範圍和內容 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其特徵是包括如下步驟將混和均勻的礦漿通入進料分布器的進料槽,經分布器分布後的礦漿進入氣液逆流接觸式反浮選塔進行分選;浮選所需氣相從塔底進入氣相分布器,氣相分布器採用多孔介質製備,氣體通過多孔介質分散為微氣泡向上運動;經反浮選塔分選後得到的精礦產品從塔底精礦出口流出;攜帶部分精礦產品的氣液泡沫向上流動經進料分布器進入浮選塔上層;洗滌液通過洗滌液進料分布器進入浮選塔,氣液泡沫經過多級洗滌回收精礦產品後進入泡沫收集槽,經尾礦出口排出;向下流動的液體攜帶洗滌下來的精礦產品從塔底精礦出口流出。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其特徵是具體歩驟如下首先 將藥劑、原礦和水加入礦漿製備槽(1)中,攪拌形成均勻的礦漿,礦漿自礦漿製備槽由 礦漿輸送泵(2)打入礦漿進料分布器(3),分布後均勻流入精選段(4)內的浮選柱(5) 中,然後經過浮選柱(5)、導流板(6),在微泡發生器(7)作用下進行礦物的精選,經 多級逆流接觸式反浮選後所得到的精礦從塔底精礦出口 (S)排出;隨礦漿加入量的增加, 塔體內液面逐漸升高,攜帶部分精礦產品的氣液泡沫向上流動經進料分布器(3)進入上 層洗滌段(9),洗滌液由洗滌液儲槽(16)經洗滌液輸送泵(15)打入洗滌段(9)上層 的洗滌液進料分布器(10)進入浮選塔,氣液泡沫經過洗滌段的多級洗滌回收精礦產品 後進入泡沫收集槽(11),經尾礦出口 (12)排出;洗滌段內向下流動的液體攜帶洗滌下 來的精礦產品進入精選段(4)。
3. 由權利要求1的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的設備,包括浮選柱、導流板、進料 分布器,其特徵是浮選塔由多層塔體構成,進料分布器位於浮選塔中部,進料分布器上 方為洗滌段,進料分布器下方為精選段;浮選塔最上方設有洗滌液進料分布器,洗滌液 進料分布器上方為泡沫收集槽;最上層塔體一側開口裝有液位計;浮選塔塔體最下方設 有微泡發生器;洗滌段和精選段都是由多層浮選柱連接導流板組成,每根浮選柱下方對 應設有一個導流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多級逆流接觸式鐵礦石反浮選工藝及設備。將混和均勻的礦漿通入進料分布器的進料槽,經分布器分布後的礦漿進入氣液逆流接觸式反浮選塔進行分選;浮選所需氣相從塔底進入氣相分布器,氣相分布器採用多孔介質製備,氣體通過多孔介質分散為微氣泡向上運動;經反浮選塔分選後得到的精礦產品從塔底精礦出口流出;攜帶部分精礦產品的氣液泡沫向上流動經進料分布器進入浮選塔上層;洗滌液通過洗滌液進料分布器進入浮選塔,氣液泡沫經過多級洗滌回收精礦產品後進入泡沫收集槽,經尾礦出口排出。多級逆流式接觸結構能夠提供較大的浮選區高度,也能夠較好的滿足大批量的處理的要求,同時由於其結構簡單,造價低,浮選效果好,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B03D1/14GK101433883SQ20081015423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8日
發明者劉春江, 曾愛武, 羅禕青, 胡雪沁, 袁希鋼, 峰 高 申請人: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