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解放初期老城區(70年前的今天城市很平靜)
2023-07-21 10:59:41 2
1949年1月31日,那一天平靜得像平常一樣,街面上、公司裡都沒有什麼變化,老百姓卻知道北平解放了。
人民解放軍接管城牆防務
共產黨給老百姓送來了電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離休老職工(98歲) 口述
1948年底,石景山、海澱已解放了。北平城也被解放軍圍了起來。城內聽不到一點兒槍炮聲,但是物價飛漲、天天停電,要解放北平的消息也在胡同裡悄悄地傳開了。城被圍了,老百姓肯定是有一點點的擔心,但日子還要照常過。位於前門西大街41號的華北電業北平分公司(現國網北京市供電公司)照常營業,職工們按時上下班,即便是和平解放當天,大家也在崗位上值班。
2月3日,解放軍入城歡迎儀式非常熱鬧,電業公司也發生了一點變化。幾名解放軍的軍代表接管了公司後,做的第一件事是宣布:全體職工按原職原薪工作,穩定北平的供電,保證老百姓的正常生活。隨後一段時間裡,軍代表還組織職工進行政治學習,並對基層工人進行文化掃盲。
國民黨統治那三年,北平的電網、供電設備破損嚴重。除了線網破敗之外,城內電網中大部分配電變壓器都出過問題,本該使用專門工業用油絕緣變壓器內,實際用的全是豆油。受熱後的豆油全都黏在線圈和零件上,故障不斷,讓剛剛和平解放的北平城內電網承受了不小的壓力。沒有錢來更換新的變壓器,只好靠人工檢修了。當時,北京城內流傳著一種說法:「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要飯的,下車看是供電的。」說的就是大街小巷裡一身油泥的供電設備檢修工人。這樣的修復工程整整持續了三年才完成。在那樣艱苦條件下,電業公司卻幹了兩件大事:設計安裝了舉行開國大典升旗的電源線路,還有天安門彩燈勾邊。
說起和平解放前的那段日子,還有兩件事讓我印象最深。
一個是1948年底,負責設備的建設、運行、檢修的華北電業北平分公司與石景山發電廠失去了聯絡。一連幾日,北平停電了,連帶著供水也停了。華北電業公司只好派了一名職工,帶著一部電臺徒步去了石景山發電廠。當天,通過電臺獲悉:已經解放的石景山發電廠同意給北平供電,但供電條件是僅保證老百姓生活用電,不給國民黨的機關、部隊和達官貴人家用電。隨之,城內百姓的生活用電、用水基本恢復。
另一個是和平解放前,國民黨統治的北平用的是金圓券,錢不如手紙。發工資的當天,大家就得跑到糧店換成糧食。去得越晚,能買到的就越少。和平解放後,食品供應增加了,物價也穩定了許多,金圓券換了人民政府的貨幣。在一段時間內,薪金的標準是按不同的職位定量成小米,再用當月小米的市場價格折合成錢。
再到永定門時,站崗的兵換了
朱振德(92歲) 口述
1949年1月31日的北平,也是這樣的一個冬天,卻格外的冷,什剎海都凍了厚厚的一層冰。那天是正月初三,街面上很冷清,除了幾間賣雜貨的小店,多半店鋪都關著門。有錢的、當官的早已跑了不少了。為了能讓母親吃上口飯,我還是拉著洋車,早早從西海出了家門,一路向南去永定門碰碰運氣。
自從解放軍圍了北平,乘火車進出北平,只能到豐臺站上下車。如果沒有洋車,從永定門到豐臺站就只能步行,又遠又危險。所以,洋車的生意特別好,一趟能掙兩三個大洋,是平時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只是進出城已經查得很嚴。出城後,偶爾還會聽到零星的槍聲……
跑到永定門時,發現不大對勁兒,城門已關閉。城門口國民黨的哨兵和城頭上的守軍都特別緊張,好像有什麼大事要發生。我還跟往常一樣上前央求哨兵,可不管怎麼說,都不讓出城。我原路返回,又去了德勝門、西直門,但情況也是一樣。讓我感到與平時不太一樣的是,城門站崗的國民黨兵不那麼橫了,也不像以前那樣罵人、打人了。
傍晚,我拉車再到永定門時,站崗的兵換了。一打聽,才知道八路軍(解放軍)來了——北平和平解放了。
剛開始那幾天都是平平靜靜的,直到2月3日才熱鬧起來。記得在西直門拉活時,就看到穿著米黃色軍裝的解放軍往城裡開,一隊一隊的走不完。路兩邊的人群還打著小旗,喊著口號。那天,去看熱鬧的人特別多,西海南沿家門口的高橇、秧歌隊去了,連坐車的客人都是去看解放軍入城儀式的。老百姓的歡呼聲和鑼鼓聲,隔著幾條街都能聽得見。
我從來沒有見過與老百姓這麼親熱的隊伍,戰士們不斷地說,我們是人民的軍隊。說話時,老百姓也能穿行在隊列中。我們老百姓看到剛進駐北平的解放軍,還是有點陌生。除了扒著門縫去看,不敢輕易出門和戰士們打招呼。一到白天,解放軍戰士幫老百姓打水、掃街,修房子。晚上,他們就露宿在德勝門城牆下,從不擾民。一來二去,我們就打成一片了。
北平和平解放不久,家附近冒出了不少中共地下黨員,有一位叫崔瑞林的,就住在西海,在德勝門開了家營造廠,而朱振德拉的洋車就是從營造廠賃的。「我的生父也是拉車的。我6歲那年,他就累死在了城外。母親拉扯著我過生活,特別苦。1949年5月的一天,一位婦女幹部找到我母親說,你兒子想不想參軍呀!晚上,母親對我說,解放軍挺好的,去當兵吧!幾天後,我穿上了軍裝。離家時,街坊鄰居還給我戴了大紅花,敲鑼打鼓地把我送到了部隊……
備忘錄
北平電業工人糾察隊
1948年12月15日
解放軍戰士與圍攻發電廠的國民黨軍隊展開激戰,發電廠護廠委員會為保證安全,下令停止發電機的運行。北平停電了。
12月16日,石景山發電廠獲得解放,正式被接管。
1948年12月26日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石景山發電廠恢復向北平城內送電,以保證城內居民的生活需求。恢復供電後,華北「剿總」又將電只用於國民黨的軍隊機關、無線電、廣播和路燈,不給市民用電,還造謠說電是從天津送來的。
1949年1月14日
1月初,針對華北「剿總」的做法,改變送電辦法,晚上停止送電、打擊敵人。
1月14日,彭真、葉劍英考慮到天氣嚴寒,停電會讓自來水管有凍裂的危險,便決定按原來數量送電。
1949年1月22日
1月22日至31日,北平國民黨守軍(共計25萬人)全部開出城外,聽候改編。2月21日,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政治部召開國民黨原華北「剿總」部隊改編會議,原「剿總」部隊正式歸入人民解放軍。
1949年1月31日
1月31日,解放軍由西直門進入北平城接管防務,傅作義部隊的軍官將象徵著北平防務的各城門鑰匙上交給解放軍保管,北平宣告解放。當日下午,北平所有城門、軍政機關和要地,都換上了解放軍戰士。
1949年2月2日
北平市軍管會和北平市人民政府入城辦公,北平市警備司令部宣布成立。2月3日,人民解放軍入城儀式舉行。
參考資料及部分圖片:
《北平的新生》《劉仁傳》《彭真傳》《北平圍城倆月記》《上上之役》《北京文史資料》《北平和平解放前後》
特別鳴謝:北京市檔案館、政協北京市委員會給予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