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獨一無二的城市(鄭州究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或是古老的城市)
2023-06-18 00:59:10 1
有人說「鄭州是火車拉來的城市」,這話沒有錯。鄭州位於京廣線與隴海線鐵路的十字交叉口,交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近年來的綜合實力也不容小覷,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實際上像深圳、南京這樣的現代化都市沒能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序列,說實在話,鄭州和它們比起來還是有點年輕。然而翻開厚重的歷史資料顯示,鄭州也確實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說這座城市的古老,並不等於認為是一座古都!
鄭州商都遺址公園內的雕塑
自2022年7月26日以來,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開館遊客的數量超過預期。據官方網站顯示,每天限定遊客一千人參觀。人們為何如此這般關注鄭州商城遺址呢?也許答案遊客自有分曉!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門前的「千年商都」字樣
走在鄭州的大街上,看到的古代建築並不多,這也許是人們對「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印象。除了鄭州文廟、鄭州城隍廟、鄭州北大清真寺等再沒有其它古色古香的建築,況且文廟、城隍廟大多城市甚至縣城都有,不算有特色的古建築。鄭州市區有零星復建或新建的近現代仿古建築,比如人民公園內的「胡公祠」、「彭公祠」、碧沙崗公園內的「三民主義---民主、民生、民權」碑亭、紫荊山公園內的「夢溪園」、燕莊境內的「毛主席視察燕莊紀念地」等。
鄭州文廟正前方兩側的牌樓
鄭州市人民公園內的兩處景觀是民國時期的建築,之後經過修復並保存到現在。
鄭州市人民公園內的「彭公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下面這座紀念亭。1960年5月11日,毛澤東主席視察燕莊大隊的一塊麥田。當時這塊麥田有3000多畝,毛主席說:「生長良好,豐收在望」,勉勵公社幹部和村幹部努力增產,廣大幹部和群眾受到極大的鼓舞,決心奪取小麥大豐收!由此可見,河南從那時起就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如今在為全國14億多人民提供充足的營養。
鄭州市燕莊境內的「毛主席視察燕莊紀念地」
為了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打造一座擁有厚重歷史的城市,鄭州市區新建的人文景觀還是不少。比如三角公園內的「杜嶺方鼎」模型,恢復歷史上曾有過的歷史遺存「子產故裡」碑刻、「李誡故裡」牌坊、「東裡書院」碑刻、「商代亳都都城遺址」石碑等,以彰顯城市厚重的歷史。
位於東大街與城東路交叉口西北角的「李誡故裡」牌坊
下面這通石碑十分顯眼。它位於鄭州紫荊山廣場的一側,凸顯鄭州作為「商都」的文化價值。石碑上的文字是由鄭州市文物局原局長閻鐵成撰文、著名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長李剛田書丹的。
「商代亳都都城遺址碑記」石碑
不過鄭州市現代最為耀眼的仿古建築還是河南博物院、位於紫荊山公園一側的老黃河博物館、鄭州博物館、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門前甬道兩側的標語牌
值得關注的是,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內公開了歷代鄭州城的地圖。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內公開的「商代亳都城」地圖
院內這段文字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鄭州,曾五次為都,八代為州,歷商、周、漢、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國數千年滄桑變幻,城址不移;經都城、方國、郡邑、侯國、州城、縣城、省會等近百次建置調整磨礪,文脈不息」。人們不僅要問,「鄭州曾五次為都」?究竟是哪五次作為中國的都城呢?下面是院內公布的幾個朝代的地圖或示意圖。
「隋唐鄭州城」(示意)
「隋唐鄭州城」所說的「示意」,究竟是參考或根據哪部歷史文獻而得出的結論?人們不得而知。
「明代鄭州城」(出自嘉靖年間修訂的《鄭州志》)
明清時期的鄭州城看來規模不大。
「清代鄭州城」(出自乾隆年間修訂的《鄭州志》)
「清代鄭州城」顯示當時鄭州城門有4座,不過現在一點遺蹟也沒有了!
「民國鄭州城」(出自民國五年修訂的《鄭州志》)
「民國鄭州城」顯示的是「鄭縣城及四關圖」,那時的鄭州也不過是一個小縣城。
「現代鄭州城」
如今的鄭州已經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筆者認為,鄭州要充分利用這些金字招牌,把中原之城打造成既有厚重的歷史又充滿活力的國際化大都市。
鄭州東區街景一角
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已成定論,那麼您認為鄭州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或是古老的城市呢?請發表高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