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填料再生方法及反應塔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3:14:41 1
專利名稱:吸附填料再生方法及反應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吸附填料再生方法及實現該方法的反應塔。
背景技術:
吸附填料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為保證其吸附質量,需要將填料進行再生。有時,由於氣體或液體經過填料時分布不均勻,導致填料有效性不均勻,這樣,在工作一段時間後,部分填料需要再生,而部分填料暫時不必進行再生。而現有的設備再生時,需要停止工作,對填料進行整體再生,這樣,不僅耗費再生劑,而且,還耽誤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公開一種在不停產的情況能夠進行填料再生的方法及反應塔。
本發明所述的方法首先是將吸附機構設計為下述結構它包括填料筒及其中間和外圍通道,在填料筒的兩端,其中間及外圍通道的埠相錯封閉、相錯開通;將填料筒以及其中間通道和外圍通道中的至少一個對應分為分別與反應物進入埠或排出埠相通的相互隔離的區域,並對部分區域的入口端或出口端進行覆蓋,然後利用再生劑對與該部分對應的填料區域實施再生,再將再生劑排出。對於本發明的方法,可以將填料筒、中間通道和外圍通道全部以對應間隔為至少兩個區域,也可以僅將填料筒和中間通道進行間隔或僅將填料筒和外圍通道進行間隔。而且,在該結構中,填料筒可根據情況設計為各種形式的筒體結構,如截面呈多邊形的直筒或帶有錐度的筒,或截面呈圓形的直筒或帶有錐度的筒。填料筒的間隔也可以用直板間隔或用彎曲或彎折的板間隔。
當填料部分呈圓筒狀結構時,可將填料筒、其中間的通道和外圍通道中的至少一個由通過其直徑的隔板均勻隔開,在中間通道或外圍通道的開口端裝有與一個區域的埠對應形狀的蓋板,蓋板與其驅動機構連接。蓋板的轉動可以人工控制,也可以通過自動控制的方法實現。
對於再生劑的輸入方式,可以採用隨同蓋板或其它覆蓋機構同時變位的輸入結構,也可以在每個區域設置再生劑的輸入機構與填料筒的每個區域或其通道一端對應設置有再生劑輸入管,在填料筒或其通道的另一端有對應的再生劑輸出口。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具體設計下述結構的吸附設備在外殼內安裝外壁與外殼帶有間隙的圓筒狀填料筒,填料筒與外殼的間隙形成的外圍通道以及其中間通道的上下埠相錯封閉、相錯開通;填料筒、中間通道以及填料筒與外圍通道中的至少一組由沿填料筒直徑的隔板隔為至少兩個區域,中間通道或外圍通道中的開口埠有與一個埠形狀對應的、與其轉動控制機構連接的蓋板;填料筒的每個區域對應設置有再生劑輸入口,下端有再生劑輸出口。該結構中蓋板的轉動可以通過直接與外接的中心軸控制的方式實現,也可以採用下述轉動控制機構它包括安裝在外殼內的從動錐面齒環,從動錐面齒環通過環形滾珠盤安裝在外殼內;與從動錐面齒環嚙合的錐齒輪的軸穿出外殼與動力機構連接;蓋板固定在通過支架與從動錐面齒環連接。
為使蓋板定位準確,外殼內對應每個填料筒的區域設置有接近開關,蓋板上有相關的接近開關。
另外,具體設備中,填料筒及其中間通道上埠開通、下埠封閉,封閉結構上接有再生劑排出管;填料筒外圍通道上埠封閉,下埠開通;蓋板設置在中間通道的上埠處。或者,填料筒及其外圍通道上埠開通、下埠封閉,封閉結構上接有再生劑排出管;填料筒中間通道上埠封閉,下埠開通;蓋板設置在外圍通道上埠處。
本發明所公開的再生方式,能夠實現在某一時間可以僅對一部分填料進行再生,而另一部分填料可以仍然進行工作,這樣就可以在不停產的情況下對填料進行再生,從而實現設備的連續工作。而且還可以節省再生劑。而所述的設備中圓筒的結構,是實現該再生方式的最簡單易行的方式。這種方式還有節省佔地面積、在吸收或合成反應中增大物質與填料的接觸面積以使其工作效率更高的特點。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設備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視圖;其中,1、外殼,2、錐齒輪,3、滾珠盤,4、外圍通道,5、填料筒,6、再生劑排出管,7、封閉端板,8、中間通道,9、上埠封蓋,10、再生劑輸入管,11、從動錐面齒輪環,12、支架,13、扇形蓋板,14、接近開關,15、隔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實施例包括塔體外殼1和裝於外殼1內的圓筒狀填料筒5,填料筒5外壁與外殼1內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外圍通道4,該外圍通道4的下端開口、上端封閉。填料筒5筒體及其中間通道8上端開口、下端封閉,在該封閉端板7上設有再生劑排出口,與該口連接的再生劑排出管6通於外殼1外。本實施例的填料筒5及中間通道8通過沿筒體直徑方向的隔板15均勻分隔,將填料筒5分為六部分,而中間通道8分為六個截面呈扇形的區域。在填料筒5的每個區域的上方有與由外殼1外引入的再生劑輸入管10連接的噴嘴。在中間通道8上端開口處有與一個扇形區域截面相適應的扇形蓋板13,扇形蓋板13及中間通道8每個區域的上埠裝有相配合的接近開關14。扇形蓋板13裝於支架12上,該支架12連接一從動錐面齒環11,從動錐面齒環11通過環狀滾珠盤3裝在外圍通道4的上埠封蓋9上。從動錐面齒環11與一錐齒輪2嚙合,錐齒輪2的軸穿出外殼1與動力機構連接。本實施例中的各齒輪部分可通過覆蓋機構進行覆蓋,並在覆蓋機構側面留有穿出支架12並利於支架12轉動的間隙。本實施例的動力機構包括電機和其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採用能夠控制電路定時或不定時轉動的現有技術實現,並能夠根據扇形蓋板13和填料筒5上接近開關14的信號控制電機停轉。另外,錐齒輪2的軸也可以直接與一手柄連接,實現手動控制。
扇形蓋板14蓋住某一中間通道8的區域後,由外圍通道4進入的氣體不再進入中間通道8的該區域,即沒有氣體穿過對應區域的填料,這時,可以通過再生劑輸入管10經噴嘴輸入再生液將該部分填料進行再生,再生液由再生劑排出管6排出。此時,設備的其它部分可以同時工作。因此,本實施例能夠實現設備的連續工作,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本發明也可採用另一種結構即將外圍通道的上埠開通、其下埠封閉,將中間通道的上埠封閉、下埠開通。這樣,可將外圍通道和填料筒通過隔板對應進行分隔,並將蓋板設計為與外圍通道一個區域的上埠對應的形狀。另外轉動機構可以設置在中間通道上埠封蓋的上方,並進行相應的覆蓋,利用伸出其覆蓋機構的支架與蓋板連接,並與接近開關配合,控制蓋板的轉動。在每個填料區域的上方設置與再生劑輸入管連接的噴嘴用於再生時使用,在填料筒的下端板或外圍通道下端的封蓋上設置再生劑排出機構。
權利要求
1.一種吸附填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徵是其吸附機構包括填料筒及其中間和外圍通道,在填料筒的兩端,其中間及外圍通道的埠相錯封閉、相錯開通;將填料筒以及其中間通道和外圍通道中的至少一個對應分為分別與反應物進入埠或排出埠相通的相互隔離的區域,並對部分區域的入口端或出口端進行覆蓋,然後利用再生劑對與該部分對應的填料區域實施再生,再將再生劑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填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徵是填料筒為圓筒狀結構,將填料筒、其中間的通道和外圍通道中的至少一個由通過其直徑的隔板均勻隔開,在中間通道或外圍通道的開口端裝有與一個區域的埠對應形狀的蓋板,蓋板與其驅動機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填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徵是蓋板的轉動通過自動控制的方法實現。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吸附填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徵是與填料筒的每個區域或其通道一端對應設置有再生劑輸入管,在填料筒或其通道的另一端有對應的再生劑輸出口。
5.一種實現上述吸附填料再生方法的反應塔,包括外殼(1),其特徵是外殼(1)內裝有外壁與外殼(1)帶有間隙的圓筒狀填料筒(5),填料筒(5)與外殼(1)的間隙形成的外圍通道(4)以及其中間通道(8)的上下埠相錯封閉、相錯開通;填料筒(5)、中間通道(8)以及填料筒(5)與外圍通道(4)中的至少一組由沿填料筒(5)直徑的隔板(15)隔為至少兩個區域,中間通道(8)或外圍通道(4)中的開口埠有與一個埠形狀對應的、與其轉動控制機構連接的蓋板(13);填料筒(5)的每個區域對應設置有再生劑輸入口,下端有再生劑輸出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反應塔,其特徵是所述的轉動控制機構包括安裝在外殼(1)內的從動錐面齒環(11),從動錐面齒環(11)通過環形滾珠盤(3)安裝在外殼(1)內;與從動錐面齒環(11)嚙合的錐齒輪(2)的軸穿出外殼(1)與動力機構連接;蓋板(13)固定在通過支架(12)與從動錐面齒環(11)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反應塔,其特徵是外殼(1)內對應填料筒(5)的每個區域設置有接近開關(14),蓋板(13)上有對應的接近開關(14)。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反應塔,其特徵是填料筒(5)及其中間通道(8)上埠開通、下埠封閉,封閉結構上接有再生劑排出管(10);填料筒(5)的外圍通道(4)上埠封閉,下埠開通;蓋板(13)設置在中間通道(8)的上埠處。
9.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反應塔,其特徵是填料筒(5)及其外圍通道(4)上埠開通、下埠封閉,封閉結構上接有再生劑排出管(10);填料筒(5)的中間通道(8)上埠封閉,下埠開通;蓋板(13)設置在外圍通道(4)上埠處。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吸附填料再生方法及實現該方法的吸附設備。它是將吸附機構設計為下述結構它包括填料筒及其中間和外圍通道,在填料筒的兩端,其中間及外圍通道的埠相錯封閉、相錯開通;將填料筒以及其中間通道和外圍通道中的至少一個對應分為分別與反應物進入埠或排出埠相通的相互隔離的區域,並對部分區域的入口端或出口端進行覆蓋,然後利用再生劑對與該部分對應的填料區域實施再生,再將再生劑排出。能夠實現在某一時間可以僅對一部分填料進行再生,而另一部分填料可以仍然進行工作,從而實現設備的連續工作。
文檔編號B01D53/04GK101073739SQ20071001424
公開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6日
發明者王惠生 申請人:王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