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狙擊手連環殺人案
2023-03-30 04:05:56 2
導讀:2002年 10月 14日晚上,大批警車在直升飛機的掩護下蜂擁趕到美國華盛頓特區以西5公裡的維吉尼亞州瀑布教堂市的一家購物中心停車場,隨即全面封鎖了停車場周圍的一切交通要道。當晚9點15分左右,聯邦調查局情報分析員、 47歲的女特工琳達,購物完畢準備同丈夫一道開車離去時,頭部中彈,當場身亡。
從10月2日起的12天中,華盛頓附近共發生了12起類似的槍擊案件,造成9人死亡, 2人重傷。 冷槍令人膽戰心驚,華盛頓地區的居民自 「9·11」事件以後,就飽受恐怖主義和炭疽病毒的困擾,連環槍案的發生再次形成了恐怖氣氛。這「隱形殺手」不分對象,每次都是遠距離一槍命中,無論防衛多麼嚴密,幾乎每天要殺一人,搞得美國首都居民個個提心弔膽。
10月2日下午5點20分,蒙哥馬利縣的一家雜貨店首先遭到襲擊,一顆子彈穿透窗玻璃,貼著收銀員的後腦,打在對面的書架上,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但是卻揭開了噩夢之源。 同天下午6點05分, 55歲的詹姆斯·馬丁在蒙哥馬利縣一超市停車場成了該案的第一個冤魂。
10月3日,兇手大開殺戒,於早晨7點41分、 8點12分、 8點37分、 9點58分、 21點15分將正在修剪草坪的37歲的修剪工詹姆斯·布坎南、正在加油的54歲的計程車司機普萊姆庫馬·活勒卡爾、正在走路的34歲的薩拉·拉莫斯以及25歲的安·劉易斯、72歲的帕斯科·復洛特等5人分別槍殺。
10月4日下午2點30分,一名在維吉尼亞州停車場搬東西的中年女子被擊傷。
10月7日早晨8點09分,一名年僅13歲的中學生在校門口因腹部中彈而受傷。
10月9日晚8點15分, 53歲的迪恩·梅爾斯成為第三名在加油站被殺的受害人。
10月11日上午9點30分,維吉尼亞州萊梅裡克斯堡一加油站, 63歲的黑人男子肯尼黑·布裡奇中彈殞命。
這一系列突發的連環槍擊案已被彈道痕跡檢驗所證實,所有子彈發射於同一支223口徑的狙擊步槍,而這類狙擊步槍共有17個品種。雖然槍枝的種類得到了確定,但要從購槍渠道來發現線索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美國有經銷槍枝執照的商店高達30萬家,分散在全社會中的槍枝有2億支,每年槍下的亡魂約2萬人。
所以對於一向神通廣大的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此時所面臨的最為棘手的問題是:兇手開槍的目的何在?何時停止?是恐怖組織所為,還是同情恐怖主義者所為?
傷亡數暗喻 「9·11」
在對連環槍擊案的初步分析中,警方和媒體突然發現了案件中神秘的傷亡數字竟然暗喻著 「9·11」!因為到14日,神秘槍手共發了12槍,記錄為第一槍失手, 11人被擊中,其中9人死亡,造成的數字倒寫後正好是英文年代的寫法: 「9-11-01」——恐怖分子襲擊世貿大樓的日子。槍手難道是伊斯蘭極端分子或賓·拉登的 「基地」恐怖分子?
廣大公眾時刻關注案件的發展,在他們的心中,最為關心的無疑是:兇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何時才能抓到案犯?而美國的輿論也對此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各大媒體紛紛刊登專家的意見。 犯罪心理學家稱,連續製造發生在華盛頓近郊命案的兇犯算不上是 「瘋狂殺手」。因為瘋狂殺手大都是出於激憤而引發殺機,一旦開槍便會不分青紅皂白,射殺不停,除非子彈射盡或被警方射殺,否則不會住手。 此外,該兇犯也不能算是連續殺人犯,因為受害人之間沒有聯繫。一般的連續殺人犯多半與受害者近距離接觸,甚至會眼睜睜地看著被害人死去,但本案的兇手選擇從遠處開槍殺人,因此聽不到死者的呻吟聲,少了許多犯罪滿足的快感。
紐約約翰·傑伊刑事司法學院的教授稱,此槍擊案犯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他的行動中存在著一種向別人傳達某種信息的欲望。他分析說:「他是一個心理不正常的人,他認為別人的生死就掌握在自己的手心,他將自己幻想成一名狙擊手。」
而馬裡蘭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警官稱,兇手不是 「基地」派出的恐怖分子。因為恐怖分子的目的是製造全社會的恐慌,為此他不會一直待在一個地方作案,更不會在一個已引起高度戒備的地方久待,而應是攜槍週遊全國,到處行兇,搞得整個國家不得安寧。
為了對付這個恐怖的殺手,懸賞金隨著槍擊案的不斷發生,從最初的5萬美元一路漲到第10起案件後的50萬美元!
有價值的線索
而就是10月11日第10起槍案發生後,警方終於發現了一個有價值的線索:一位目擊者反映,他看見狙擊手使用的是俄制AK-74型步槍,事後乘一輛乳白色貨車逃離現場。而在14日的槍擊現場,又有多名目擊者首次看清了可疑車輛是一輛淡色雪佛蘭卡車,尾燈有被灼燒的痕跡。 白色貨車成了最大的疑點,急於尋找線索的偵探們立即在全國範圍內通緝這輛白色貨車。
首位在白色小貨車中被扣查的是一名海軍陸戰隊隊員,警方在他的車中發現了警察用的偵聽設備和地圖,隨後又在他的住宅中搜查出了海軍陸戰隊發的狙擊手操作指導手冊,一支223口徑的AR-15長槍和5支手槍,可謂嫌疑重大。
但接下來的驗證工作不僅否定了這名海軍陸戰隊隊員的嫌疑,更證實了所謂白色貨車的證詞純屬虛構,使偵查走了一段彎路,提供者因此被訴上法庭。
又有人打電話報警稱,一名歹徒端著步槍正在北斯塔福德購物中心的屋頂上活動。等到大批警察趕到現場,疏散人群,一番探索之後才發現毫無所獲,警察醒悟到問題出在報警的餐館經理身上。幾經盤問,查德·瓊斯才坦白,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連續工作了很長時間,想趁機休息一下。
連環槍擊案還未偵破,一些好事者開始仿效。 15日晚,在紐約布魯克林地區某中餐館,送外賣的一華裔男子被不明身份的歹徒槍殺。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搞得一千多名執法人員疲於奔命。聯邦調查局特工於18日專飛比利時,審查一名關押待審的 「基地」嫌疑犯。這個名叫尼扎爾·查貝爾斯的 「基地」嫌疑犯提供,他曾親眼目睹「基地」組織培訓了3名狙擊手,訓練他們如何在50至250米外命中目標,日後的任務是在華盛頓利用打高爾夫球的機會行刺參眾議員——這條線索將偵查的方向引向了 「基地」組織。
此外,法國聖西爾軍校部分學生提供,根據美國警方繪製的兇手畫像,確信曾在法官軍事院校學習、熟悉射擊技術、到美國度假後輟學未歸的少尉就是連環殺手,這條線索又費去了美國警方不少勁。 雖千方百計地採取了各種偵察措施,但連環殺手仍然佔盡了上風。布希總統對此案極為關注,明確表示聯邦政府要竭盡全力幫助地方執法部門破案,五角大樓也派出了配備高精尖監視設備的軍用RC-7低空偵察機協助攻堅。 與此同時,新聞媒體也使盡招數,在第一時間裡爭相報導此案的各種信息,尤其是警方的偵查思路與做法。 「地理學推斷」這個詞一時充斥全美民眾的耳朵,因此它幾乎是警方此次賴以發現兇手、突破全案的唯一途徑。 「地理學推斷」是一種偵查分析方法,常用於連環案的偵破,它是通過分析連環案每次發案的地理位置,尋找出這眾多案件地理分布上的中心點或空白點,這兩點往往是作案者的隱藏地點。
9萬個舉報電話
9萬多舉報電話匯集到了偵查總部,數以百計的專家夜以繼日地進行篩選,以區分出有價值的線索來。
22日,打破多日的沉默之後,蒙哥馬利縣又有一人被槍殺,這一起槍擊案打破了之前 「9·11」的預言。與此同時,兇手發出威脅:「你們的孩子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不安全。」這威脅引起了學校與家長的極度恐慌。此時,警方正在進一步搜查這起槍擊案的現場,他們在附近草叢中發現了一張 「塔羅」紙牌,上面寫著: 「親愛的警察們,我是神。」塔羅紙牌是算命用的,共有78張,分別標示有 「升遷」、 「結婚」、「幸福」等,而兇手留下的這張牌是「死亡」。
之後,兇手或許是希望這起「超級遊戲」再度升級,開始戲弄一無所獲、四處招架的警察:蒙哥馬利縣公共信息中心接到一個電話,對方開門見山稱自己就是連環案的狙擊手。因為此類玩笑電話常有,接線人根本不信,但此人極不耐煩地告誡: 「你們到阿拉巴馬去吧!那兒9月份也有槍案。」
阿拉巴馬位於美國南部,與墨西哥接壤,距華盛頓數千公裡。被牽著鼻子走的警察將信將疑只得立即直飛阿拉巴馬看個究竟。他們了解到的信息中顯示,此前的9月21日,該地一酒店的確發生了搶劫案,一人被槍殺,一個受傷。經彈道檢測,此案的子彈竟然真的是連環槍案同一支槍所發射!
指紋鎖定兇手
或許兇手根本看不起那個所謂的 「地理學推斷」,這才譏笑著拋出了這一 「繡球」;也許是因為槍案太多,警察沒能及時比對全美所有槍案的彈道痕跡,因而沒能將這關鍵的第一案納入連環槍案之中,一直在紐約地區打轉轉,守株待兔。偵探們再次仔細搜查該現場後,在作案者丟棄的一本雜誌封面上發現了一枚嫌疑犯指紋。
通過全美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在海關入境人員的指紋檔案庫中,警方認定該指紋是牙買加籍的非法移民、 17歲的約翰·馬爾沃所留。
破案總指揮、蒙哥馬利縣警察局長穆斯興奮地說: 「找到這個指紋後,整個案件就迎刃而解了!」
警察順藤摸瓜,通過馬爾沃在西雅圖就讀過的學校找到了其住宅,進而發現其繼父參加過1991年的海灣戰爭,並曾在部隊中獲得過 「專家級」獎章。 「專家級」是最高級別,獲得這一資格的選手必須在規定時間裡射中50至300米處的40個目標中的36個。看樣子,冷槍手終於現形了!
但這位42歲的牙買加人穆罕默德據說已駕著藍色雪佛蘭轎車與兒子一同週遊全國去了,於是警察立即在全國的電視媒體上公布了父子倆及駕駛汽車的照片、牌照等信息。24日凌晨1點多,卡車司機蘭茨在馬裡蘭州發現了該車,隨即報警。穆罕默德和馬爾沃在夢中被擒,從車中搜出AR-15步槍 (軍用M16步槍的民用型,殺傷力不減)、瞄準器、三腳架等。
轎車中的AR-15步槍以及車上的射擊孔
穆罕默德(右)和他的同夥馬爾沃(也是他乾兒子)
Bushmaster半自動步槍
經檢驗,該車作了改裝,後備箱鑽了孔,可隱蔽在車內射擊;連環槍案所發的14發子彈中有11發出自該槍。
計劃
事後馬爾沃的證詞更是令人震驚:穆罕穆德有一個瘋狂的「三步走」計劃:他們首先要在30天內槍殺150名白人;第二階段再槍殺一名警察,然後在葬禮上引爆炸彈,殺死更多的警察與官員;最後行動,則是向美國政府敲詐一大筆錢,拿著這筆錢去加拿大,招募一批黑人孤兒,訓練他們學會使用武器和隱秘行動,然後在全國各地進行恐怖行動,最終建立一個「只有黑人的國家」。此外,還有一些證據表明,二人曾受到賓·拉登等恐怖分子的影響。
其人
穆罕默德1961年出生於路易斯安那州,在高中之前,雖然他的母親去世很早,他的父親一直在外工作,他是由姨媽帶大的,但穆罕默德的人生還算快樂。後來他與青梅竹馬的女友卡洛爾結了婚,還生下了兒子特拉維斯。但是,婚後的穆罕默德總是擺出一副大男子主義的架式,做什麼事都剛愎自用,自以為是,這讓他的妻子及嶽父母一家都非常生氣,兩人最終於1987年離婚。
卡洛爾說,穆罕默德的個性當中控制他人的欲望非常強烈,不僅妻子和孩子必須服從他的管教,而且周圍的人如果對他不重視也會令他非常不滿、甚至暴跳如雷。與卡洛爾離婚後,穆罕默德與一個名叫米爾德雷德的穆斯林婦女結了婚。婚後兩人生了3個孩子,但在2000年穆罕默德又離了婚。米爾德雷德一家現居住在位於華盛頓特區東南部的馬裡蘭州柯林頓縣,巧合的是,這裡正是連環槍擊案發生最頻繁的地方。
默罕默德父子在華盛頓州塔科馬的住宅,屋旁的樹木已經被警方鋸下來帶走作為證物。
在接受調查時,米爾德雷德回憶說,兩年前穆罕默德曾將3個孩子劫走,她沒有辦法還給卡洛爾打過電話請求幫助。曾經是穆罕默德及米爾德雷德一家鄰居的埃萊娜·維特洛克透露,兩人的離婚曾在當地引起了轟動,穆罕默德和米爾德雷德為了離婚這件事打得不可開交。另一位鄰居則說,後來穆罕默德為了刺激米爾德雷德故意將孩子劫走。
與第二任妻子米爾德雷德離婚後,穆罕默德想要回3個孩子,2000年他將3個孩子從前妻的家中接出來,然後在一年半的時間裡都拒絕將孩子歸還給前妻。米爾德雷德當時在狀告穆罕默德的訴訟書中說:「他的行為簡直失去了應有的理智,他總是威脅說要毀了我的一生,我都不敢接他的電話,他對我的生活構成了威脅。」有一次,穆罕默德強行要進入米爾德雷德的家,她沒有辦法只好報警。後來米爾德雷德重新得到自己的孩子並搬了家,以防再被穆罕默德騷擾。
17年前皈銥伊斯蘭教
穆罕默德1985年11月開始在美國陸軍服役,1994年4月退役,1995年還在俄勒岡州國家警備隊工作過。據《西雅圖時報》報導,穆罕默德17年前剛參軍時就已經皈銥伊斯蘭教,不過去年才將他原來的姓威廉斯改為了穆罕默德。
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特工透露,穆罕默德曾經對去年「9·11」事件的劫機者表示同情,但還沒有跡象或是證據表明他與「基地」組織或其他恐怖組織有關聯。不過,據穆罕默德曾接受訓練的一家武術學校的老闆弗利克斯·斯特羅齊爾回憶說,穆罕默德在宗教信仰方面的確相當走極端,如果有人不小心當著他的面提到了伊斯蘭教的弊端或是流露出對伊斯蘭教的不滿,穆罕默德就會與對方「玩命」。
卡洛爾回憶說,穆罕默德在與她離婚之前就皈銥了伊斯蘭教。卡洛爾說:「自從穆罕默德改信伊斯蘭教之後,他給我打過一次電話並告訴我說有些食物不能給孩子吃,我對他說孩子與我生活在一起,這些事情不用他管。結果他就找上門來要對我拳打腳踢,幸好我的家人也在場我才免遭一頓毒打。」
對武器情有獨鍾
在陸軍服役的9年時間裡,穆罕默德參加了海灣戰爭,退役時他的檔案顯示表現很不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穆罕默德在服役期間曾經接受過射擊訓練,而且還被稱為「神槍手」。但也正是警方在他的雪弗萊汽車裡發現的一支半自動步槍使穆罕默德成了連環槍擊案的主要疑犯,因為這支步槍與神秘狙擊手使用的步槍口徑完全一樣。
一些朋友也證實,穆罕默德對武器有著特殊的喜愛,1985年與穆罕默德一起在美國陸軍服役的羅伯特·霍爾梅斯說,過去6個月裡他每次見到穆罕默德時後者都攜帶著一隻步槍,穆罕默德總是將槍放在一個銀色的鋁製盒子裡。
與繼子關係怪異
被穆罕默德稱為繼子的馬爾沃是一個牙買加移民,今年只有17歲,與穆罕默德的孩子差不多大。雖然有消息稱,穆罕默德是因為與馬爾沃的母親關係密切,3個人才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但馬爾沃的母親尤瑪·詹姆斯表示,她與穆罕默德之間毫無關係。去年她就向警方報警說,她的兒子被穆罕默德「霸佔了」,馬爾沃離開了家與穆罕默德生活在一起,兩人還以父子相稱,這讓尤瑪傷透了心。
馬爾沃
犯罪心理專家指出,離開部隊之後穆罕默德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他在俄勒岡、新澤西以及華盛頓等州四處流浪,但其間一直沒有掙到多少錢,因此經濟方面始終比較拮据。家庭生活的一團糟和經濟上的窘迫使得控制欲極強的穆罕默德將馬爾沃視作發洩痛苦的對象,這個未成年的少年對穆罕默德言聽計從,甚至視他為父,這讓穆罕默德多少感到了一絲心理安慰。
判刑
馬爾沃被判處終身監禁,穆罕默德被判處死刑!行刑地點位於維吉尼亞州賈勒特地區附近的格林斯維爾管教中心。見證這一過程的格林斯維爾縣法官拉裡·特雷勒在接受採訪時說,行刑現場還有眾多遇害者親屬以及曾出庭作證的27位證人,他們當時都坐在具有單面透視功能的玻璃幕牆後面,而且遇害者親屬和證人們是彼此隔離的。
約翰·艾倫·穆罕默德在聽到判決之後神情嚴肅
特雷勒說,2009年美國東部時間10日20時58分,艾倫被警察帶入行刑室。觀看死刑過程的美聯社記者描述,現年48歲的艾倫臨刑前面無表情。艾倫被帶入行刑室以後,窗簾就被拉下了。隨後,一隊志願為艾倫執行死刑的法警在艾倫的兩隻胳膊上分別注射了一劑藥物。21時06分,當行刑室的窗簾再次被拉開以後,行刑人員詢問艾倫是否還有什麼遺言要講。
「艾倫什麼都沒說。21時07分,艾倫開始全身抽搐,眼睛眨得非常頻繁,呼吸變得也很急促。在進行了大約7次深呼吸以後,也就是在21時08分,艾倫停止了掙扎。」一位觀看行刑全過程的美國記者伯克特說。21時11分,格林斯維爾管教中心法醫檢查完艾倫的屍體後,宣布艾倫死亡。特雷勒說:「沒有出現複雜情況,一切進展順利。」特雷勒說,艾倫臨行前與家人共處了幾個小時,在生命最後一刻既沒有認罪,也沒有留下臨終聲明。調查人員感到遺憾的是,艾倫在生命最後一刻也沒有交代他緣何肆意射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