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山太極文化節男子C組一等獎張濱:推動太極文化「年輕化」
2023-04-07 23:56:19 1
近日,第三屆世界太極文化節在三亞南山景區落幕,共有來自中國、美國、法國、俄羅斯、加拿大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代表參加盛會,這些選手中年齡最大的90歲,最小的5歲。
本屆太極文化節以「弘揚中華太極文化、促進人類身心健康」為宗旨,以「生命智慧、繼承發揚,健康旅遊、產業發展」為主題,內容豐富多彩,在別具一格的「世界太極紅毯儀式」上,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們,身穿本國、本民族服裝,激情洋溢地行進在南山觀音大道的紅毯上,充分展現了中華傳統太極拳文化新時期的魅力。
本次活動雲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名各武術流派名家和傳人,內容更有多項創新,三亞南山第三屆世界太極文化節太極交流大賽也決出了各個級別的一等獎。其中,來自深圳參賽的張濱拿下了男子C組傳統太極器械項目和男子C組陳式太極拳項目兩個一等獎。
圖片:張濱在三亞南山第三屆世界太極文化節太極交流大賽男子C組中斬獲傳統太極器械項目和陳式太極拳兩個項目一等獎
據悉,張濱生於武術之鄉山東菏澤,長於習武世家,其父親從小習武,而張濱因年少多病,於十九歲才正式開啟習武之路,懷著強身健體的理念喜歡上了太極這項運動,並因常年修煉太極,他那處事急躁的毛病慢慢變得柔和,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為人處世方式也變得豁達寬容。秉承著「人生立在天地間,就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的習武理念已練習太極二十載。他從2005年開始參加各類太極比賽,囊括了中國傳統武術邀請賽、全國太極拳邀請賽、香港首屆國際傳統武術錦標賽陳氏太極拳、太極劍一等獎等多個國家級、國際級榮譽。
此次參加2018三亞南山第三屆世界太極文化節太極交流大賽,張濱在比賽中以武會友,既結識了諸多太極界的泰鬥,也遇到了志向相同、志趣一致的太極同齡人。
「最大的收穫不是拿到兩個一等獎,而是發現了眾多年輕的小選手,讓我對太極文化的發揚與傳承更有信心。」張濱坦言,太極被許多人誤認為屬於老年運動,他想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大眾對太極的認識,讓大家真正認識到太極適合各個年齡段人群,要讓更多的孩子和年輕人接觸到太極這項運動。
圖片:2018南山太極文化節男子C組一等獎張濱與其導師安玄彬
創新太極文化傳播方式推動太極文化「年輕化」
隨著太極練習時間日漸長遠,張濱更是從太極中頓悟到「太極只是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之一,不僅要練,更要傳承。」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的堅持探索,張濱與他個人導師安玄彬多次研討「關於推動傳統文化發展的十九大精神、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辦、國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部署」,張濱邀請到同樣習武二十餘年的趙長青、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上官羽珣,結合年輕白領工作節奏快、長期加班、缺乏運動高發的肩頸腰椎疾患,依託傳統太極拳法精煉研發了一套可改善預防肩頸腰椎疾病的訣竅運動,命名為「白領太極訣」,以省時省力、方便易學的創新特性,為年輕白領提供一種兼具古典與時尚氣質的新太極。
2012年,張濱帶著傳承之願到深圳開班授業,讓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都能接觸太極,通過太極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一位糖尿病患者在張濱帶領下練習了兩年太極,每天早上練習兩個小時,幫助他的身體狀況恢復平穩……看到太極對都市白領的身體以及精神都帶來了緩解,卻發現都市白領都存在工作節奏快,長期加班等原因沒有充足時間練習的問題。張濱又特意為白領設計了一套針對肩頸、腰腹部位的動作,命名為「白領太極訣」,用這種方式讓白領們能夠練起太極。據了解,自2012年到深圳開班授業至今,張濱已累計教授學員一千餘人,下至九歲上至六十歲,多位學員曾在深圳武術精英賽中斬獲太極類項目比賽金獎。
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張濱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理解太極文化,加入太極行列,並從練習太極中獲得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等受益。目前,「白領太極訣」創始團隊正在和深圳市武術協會聯合籌備一場萬人規模太極公益教學和2018首屆太極春晚,而他共同參與的「白領太極訣」的年輕團隊本著「凝聚中國力量,復興傳統文化,強健民族體魄,弘揚華夏精神」願景,把傳統的太極拳與現代的時尚運動相結合,他希望通過大眾喜歡的方式用太極文化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推動太極拳的創新,推動太極文化向低年齡段傳播,才能更好地繼續和發揚好太極文化。與此同時,更希望增強中華傳統武術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促進世界各國太極拳愛好者之間的友誼和交流,擴大中華優秀文化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