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南攝影大師簡介(馬格南攝影師布魯諾)
2023-04-13 12:45:46 1
據馬格南官網消息,馬格南著名攝影師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於11月9日因心臟病意外去世,享年79歲。
編少曾經在微博上看到這張圖很多次,被用來形容「愛豆眼中的你」,說的是明星眼中粉絲的樣子。
這張照片是布魯諾·巴貝1973年在天安門廣場拍攝的,照片裡的姑娘是「歡迎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的大學生」,那是她們第一次見外國人。
1941年,布魯諾·巴貝是生於摩洛哥的法國人。上世紀60年代,巴貝加入瑪格南圖片社,並於1992年至1995年間任主席。巴貝曾遊歷五大洲,拍攝過義大利、土耳其、摩洛哥、中國等不同國家的文化風情,也曾親歷數不清的軍事衝突,記錄下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戰場故事。
1973年,法國時任總統喬治·蓬皮杜訪華,巴貝作為隨行記者在中國拍攝了一系列照片。訪問結束後,巴貝延長了籤證的停留期限,繼續記錄當時中國人的生活。四十多年來,他幾十次往返中國,用相機定格每個時期的發展變化。
圖左為布魯諾·巴貝
作為訪華團的隨從人員,巴貝有機會獲得比中國攝影師更多的特權。他曾在中國領導人給蓬皮杜總統接機時自由走動和拍攝照片,而當時中國的攝影師們都被攔在外面不得進入。他記錄的這些影像也更顯得珍貴。
周恩來
江青
天安門廣場的迎賓隊伍
那個年代從巴黎到北京是一個很長的旅程,二十多個小時後才到北京。周恩來總理陪我們逛長城,鄧小平陪我們逛故宮;毛澤東主席只與蓬皮杜總統單獨在他的書房會面,隨行的法國的記者和攝影師都沒有被通知。在北京我們看了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江青和周恩來總理都在。去了蘇州和杭州,我記得我們坐一艘大船遊西湖,我聽說那裡現在遊客很多,那個時候沒有什麼遊客....
金水河邊談戀愛的年輕男女
天安門前聚會的紅衛兵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1980年,巴貝第二次來到中國,這次是應《GEO》等西方雜誌的邀請,進行一個關於四川的專題報導。
我和我妻子從法國輾轉到四川成都,這次我們計劃了一個月的旅行,所以有足夠的時間到處逛逛,去了樂山,還有周邊的一些鄉村。當然隨行的還有一個嚮導,會講法語,否則當時兩個法國人在中國旅行也是不可能的。而1973年蓬皮杜總統訪華時,全中國只有12名法語翻譯。
因為那個年代中國很神秘,西方國家對中國知之甚少,更別說四川了,(四川)比起北京和上海更加封閉。但同時,除了川菜很有名,四川的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蹟和自然景觀都十分有吸引力。
四川的這組專題報導後來發表在當時世界二十幾個主要的雜誌上,影響頗廣.......
2010年,69歲的巴貝來中國拍攝上海世博會,這是他第三次來中國,距之前的四川之行已經相隔了30年。這30年間,巴貝於1992-1995年出任了馬格南圖片社主席,中國也發生了翻天劇變。
與30多年前相比,巴貝說中國最大的變化是在視覺上,「感覺最明顯的是人們的衣著。那時候(七八十年代)只有藍色,各種灰度不同的藍色,但現在,走在南京東路上,顏色太豐富了,更別說款式和裁剪。」
巴貝前前後後來了中國有10次,他用鏡頭記錄了中國幾十年間的變化。同時,也通過展覽、出版作品,跟大家分享他所見到的世界。
《在路上》是巴貝相當經典的一部影集,收錄了他320幅作品,內容涉及成名之作「義大利人」、嶄露頭角的「巴西」、「巴黎五月風暴」、彩色經典「摩洛哥」,以及登上各大雜誌的經典畫面……全面回顧了巴貝作為攝影師的職業生涯。
上百幅黑白和彩色照片,很好的體現出他作品的特點:對人性的深入洞察、對光影構圖的精確感知,以及對色彩的運用自如。
馬格南官網分享了瑪格南圖片社總裁奧利維亞·亞瑟(Olivia Arthur)及其許多同事的發言。「我很遺憾地宣布,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意外去世。布魯諾·巴貝一直是馬格南(Magnum)家庭的重要成員,在一起已有50多年的歷史了。他是前總裁和活躍成員,對攝影充滿熱情,從未停止攝影。他的照片將會繼續在眾多展覽和書籍中受到讚揚,他的作品為他贏得了巴黎傑出的藝術學院的一席之地。他的同事們記得他是一個高尚而溫順的人,他對時間也很慷慨,並且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深思熟慮,包括從全球戰爭到他的出生國摩洛哥的街頭,等等。
他的照片充滿生命,他的遺產將繼續存在。他將被永遠懷念。」
-奧利維亞·亞瑟(Olivia Arthur)
「布魯諾是第二代馬格南攝影師的支柱之一。 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知道如何冷靜地分析情況。 布魯諾是非常罕見的人之一,當我處於某些困境或懷疑時,我想知道並想:「布魯諾會做什麼?」
–讓·高美(Jean Gaumy)
「一位偉大的攝影師,一位偉大的人。一個巨大的損失。」
– Emin Ozmen
「長期的朋友。一個可愛的男人。像他們一樣出色的優雅攝影師。」
–大衛·赫恩(David Hurn)
「我們正在失去一個忠實,最忠實的朋友,一直在尋找孩子們的消息,就像他過去和現在仍然活著的永恆孩子一樣,對一切都感到好奇。感謝Bruno的好心和才華。」
–雷蒙德·德帕登(Raymond Depardon)
布魯諾巴貝 196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