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崛起氣勢如虹 產學研合作是關鍵
2023-04-06 17:51:40 3
導讀: 人工智慧產業屬於新一代信息產業,主要包括人工智慧軟體開發、智能消費相關設備製造和人工智慧系統服務,其發展離不開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相關企業的推動。
2019年,人工智慧越發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3月28日,IDC和浪潮聯合研究發布《2018-2019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合肥位居前五;3月29日,《教育部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發布,人工智慧專業被列入新增審批本科專業名單,共有35所中國高校獲得首批建設資格;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印發通知,正式向社會發布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等 13 個新職業信息。
隨著人工智慧熱潮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國家對於人工智慧也日益重視。而人工智慧產業屬於新一代信息產業,主要包括人工智慧軟體開發、智能消費相關設備製造和人工智慧系統服務,其發展離不開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相關企業的推動。
近年來,部分AI創企和安防廠商利用名校+名企的模式,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模式,共同打造培養創新型、複合型高層次人才的示範平臺,促進地區產業升級,實現高校、企業與地區的三贏局面,力圖為中國AI未來開拓一條通途。
1、雲從:與高校共同探索複合型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新模式
雲從科技始終致力於與高校深耕「產學研」。2018年以來,重慶郵電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英國華威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排名不分前後)分別與雲從科技達成合作,為人工智慧的普及與教育邁開先驅步伐。2019年3月2日-3日,「雲從科技&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籤約儀式暨啟動研討會」成功舉行,雲從科技與10所高等院校籤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2、商湯:搭建「產學研一體化」的商業模式
商湯科技起源於港中大,具有與生俱來的「學院派」氣質,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實現學術和工業界緊密連接,已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建立科研合作或聯合實驗室,致力於人工智慧的基礎課題研究,推動前沿領域的發展。2018年9月,商湯科技博士後工作站正式掛牌成立,產學研對接進一步強化。2019年3月,商湯科技與擁有優秀人工智慧專家和科研設備的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未來三年,聯手培育新一代人工智慧人才,增進中學生對人工智慧的知識及興趣。
3、依圖:產學研聯手進入「新安防,真智能」時代
依圖科技始終致力於拓展人工智慧新疆界,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與依圖科技、人工智慧晶片公司ThinkForce(熠知電子)宣布共建「視覺計算與應用」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建成後將主要研究如何高效捕獲、處理和理解圖像視頻類數據,將生物特徵識別和視頻理解技術與先進的異構計算架構晶片相結合,推動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2018年4月,電子科技大學與依圖科技宣布共建聯合研究中心。以電子科技大學公共安全技術研究中心為依託,在人工智慧應用領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4、曠視:加速 AI 前沿理論成果轉化
曠視科技有著完整的人才培養計劃,除了每年會有眾多來自微軟、清華、北航等院校的計算機人才持續湧入,還與高校積極聯合推動人才培養、聯合實驗室建設。目前曠視科技已與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西南交大、上海科技大學等高校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和項目。在北京市政府的領導下,曠視科技還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人工智慧領域優勢單位成立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
5、中興力維:與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2018年5月,中興力維與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在力維總部舉行了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未來將通過聯合研究和項目合作進行共同創新,合力攻克智慧城市相關領域科學研究和市場應用難題,同時促進專業科研教學與市場生產相結合,促進理論與實操能力強、全面發展的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
6、宇瞳光學:與長春理工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及實踐教學基地
2018年3月,宇瞳光學與長春理工大學進一步全面深化產學研合作,共同建立產學研「聯合實驗室」,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等實踐教學基地。校企雙方以光學系統設計、配套檢測設備、光學塑膠材料等為開發目標,開展成像光學系統設計、在線監測、質量控制等研究,並根據市場和行業發展的需要對核心技術進行產品化和產業化。
結語: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下,各行各業都在煥發新生機。相信在AI創企和安防廠商的努力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速度將不斷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