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傳統手工藝者的堅守與期盼)
2023-04-13 19:55:32
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一曲渾厚清脆、悠揚婉轉的《布依山寨好風光》,在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成都非遺節)的中國民族樂器展演現場,吸引眾多遊客及市民駐足「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如此盛大的非遺展會,儘管傳承是艱難的,但使命光榮」韋利奎和韋利勇對這樣的演出效果感到欣慰,作為布依族古老民間樂器勒尤的傳承人,他們希望勒尤的音符能夠傳得更遠、勒尤的故事能夠為更多人所知曉連續舉辦七屆的成都非遺節,每年吸引聚集了大量非遺傳承人公開亮相,今年更是有來自86個國家、1100餘非遺項目、5600餘名匠人代表參與其中,6天會期,540餘場競技、展演和體驗活動,讓多國多民族非遺項目共同迎來高光時刻連日來,工人日報記者走進成都非遺節現場,聆聽那些堅守在非遺事業的傳統手工藝者們的故事小小樂器裡的深情扁嘴短笛,泡桐木製,一藤纏身,做工簡易韋氏兄弟帶來的布依族樂器勒尤,在風採各異的中國民族樂器非遺展演現場,實在不算出眾,甚至有些普通「這的確算不上一件精美的樂器,做這門手藝也賺不到什麼錢,但它對布依族來說卻是十分珍稀的存在,對我們兩兄弟來說更是意義重大」韋利奎和韋利勇迎著圍觀者們疑惑的目光,講起了勒尤背後的故事哥哥韋利奎告訴記者,在布依族,勒尤是一件古老到沒有人能說出它確切年代的傳統樂器,相傳它伴著布依族先祖的誕生而誕生,製作工藝獨特之處在於以野蟬蛻為哨,音色悠悠如蟲鳴其名在布依語中譯為「追求情人的小喇叭」,故每每吹奏,都能聯想到古老時代布依人的浪漫愛情「在布依族,只有藤纏樹,沒有樹纏藤,意指在愛情世界裡,只有男追女,沒有女追男」韋利奎指著勒尤身上裝飾的藤條對記者笑道,「 所以你看,這樂器的工藝裝飾都體現著布依族的傳統文化」「但就是這樣一件承載著鮮活民間文化的樂器幾近失傳,是我大哥(已故)不斷尋覓,才使它有機會再次呈現於世」說到這裡,韋氏兄弟有些動情原來,韋氏家族祖祖輩輩都十分熱愛音樂藝術,至大哥韋利熙已成長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勒尤便是他歷經多年深入調研、整理、研究、改良而重出江湖的,並一路護送至世界舞臺,於2008年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憾的是,韋利熙於2012年突發疾病離世,守護勒尤之路戛然而止,隨後弟弟韋利奎和韋利勇秉承遺志「儘管這對我們兄弟倆來說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但仍要努力堅持下去」在韋氏兄弟看來,勒尤是布依族燦爛民族文化的符號,曲曲鮮活、情感真摯,他們有義務奔走,為布依族留下珍貴的文化根脈而作為哥哥生前最重要的事業,他們也必須扛起責任,將勒尤之音帶到更遠的地方丹麥龍與中國龍一起破殼勇於驅逐邪惡的丹麥龍與象徵祥瑞的中國龍在同一蛋中破殼而出,形影不離攜手破敵……這是由丹麥藝術家凱倫·碧特·維勒通過剪紙作品《七個龍蛋》呈現的北歐龍與中國龍的故事記者了解到,選用以龍為象徵的文化符號代表了凱倫此訪中國非遺節的誠意,她期望剪紙能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共同語言在匯聚了36個國家近90個非遺項目的國際傳統手工藝展區內,凱倫《七個龍蛋》剪紙作品與中國高密《八仙過海》剪紙作品同區域對比展出,一中一西、一黑一紅、一方一圓,以同一種藝術,實現北歐神話與中國傳說交相輝映,呈現出不同的文化魅力「走出國門參加非遺節,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發現丹麥剪紙的魅力」丹麥藝術家凱倫·碧特·維勒的新聞發言人Mathias Kristensen表示,他們攜展品參展的目的便是如此帶著不同工藝而來,傳統手工藝者們的傳承故事自然也不盡相同,但一樣的是,對燦爛民族文化的初心與堅守而通過世界各國的豐沛藝術碰撞,更好地傳承延續古老文明的光榮與夢想,這是從世界各國趕來的傳統手工藝者心中共同的願景法國手工藝人以珠寶為底構圖,蜀繡大師馮桂英則巧妙繡制孔雀羽造型,成就了以藍黑色為主色調的作品《夜孔雀》;以法國手工藝者的白色壓紋牆紙為基,四川剪紙大師莊從燦再填上同等造型的銀色剪紙,具有3D效果的作品《紙上添花》即成……在《新山海經》展覽處,11名成都非遺傳承人和8名法國手工藝者聯手創作的多國文化元素非遺產品備受關注「跨界合作融合了不同傳統手工藝的精神內核,讓作品呈現出了不同凡響的生命力,我們感到收穫很多」5名學習設計專業的四川本土大學生感嘆,「這真是一場充滿想像力的藝術盛宴」老手藝也盼年輕守藝人能夠贏得青年人的認可,對於非遺節現場的手藝人而言無疑是一件歡欣的事正如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藝術總監、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文化及藝術參贊莫睿所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需要社會認知,更需要社會的共同參與,尤其需要年輕一代的加入棕編的帽子、泥塑的羅漢……「2019年天府小匠人·成都非遺小小傳承人」是成都非遺節首次組織開展針對青少年人群的競賽活動,來自成都20個區市縣、10所非遺傳承基地校等單位的100名青少年,在蜀繡、竹編、剪紙、皮影、蠟染等15項非遺項目上,同臺競技傳統手工藝與一張張稚嫩的臉龐相遇,這樣的一幕,讓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的手藝人感到欣慰,他們希望未來能夠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接觸非遺技藝,成為熱愛、保護、傳承非遺技藝的重要力量歷時6天的成都非遺節,共吸引570萬人次實地探訪、1.9億人次線上圍觀如此熱的關注度為手藝人們提振了信心,但「後繼難尋良人」依舊是他們最大的心事「談得上手藝的,大都是功夫活,需要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清貧飯」 來自山西長子縣享有「銅樂器之鄉」的非遺傳承人郭巖峰告訴記者,即便看起來工藝並不繁瑣的銅鑼,都需要經過鑄坯、鍛打、成型、熱處理、整形、拋光,校音等環環相扣的7道工序,甚至為求平度、厚度、鑼光均勻,鑼中間最薄處厚度需要精細到50絲(1毫米=100絲)的標準「所謂』千錘打鑼,一錘定音』便是如此,要把這門手藝學到精通,哪怕是悟性極好的學徒,沒有五六年時間也是不成的」郭巖峰說,山西長子縣手工製造響銅樂器歷史悠久,始於唐貞觀元年(627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儘管現實有難處,為了讓其一脈相承下去,他願意等待,也相信那些帶著熱忱而來的接棒者們一定會出現,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一曲渾厚清脆、悠揚婉轉的《布依山寨好風光》,在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成都非遺節)的中國民族樂器展演現場,吸引眾多遊客及市民駐足。「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如此盛大的非遺展會,儘管傳承是艱難的,但使命光榮。」韋利奎和韋利勇對這樣的演出效果感到欣慰,作為布依族古老民間樂器勒尤的傳承人,他們希望勒尤的音符能夠傳得更遠、勒尤的故事能夠為更多人所知曉。連續舉辦七屆的成都非遺節,每年吸引聚集了大量非遺傳承人公開亮相,今年更是有來自86個國家、1100餘非遺項目、5600餘名匠人代表參與其中,6天會期,540餘場競技、展演和體驗活動,讓多國多民族非遺項目共同迎來高光時刻。連日來,工人日報記者走進成都非遺節現場,聆聽那些堅守在非遺事業的傳統手工藝者們的故事。小小樂器裡的深情扁嘴短笛,泡桐木製,一藤纏身,做工簡易。韋氏兄弟帶來的布依族樂器勒尤,在風採各異的中國民族樂器非遺展演現場,實在不算出眾,甚至有些普通。「這的確算不上一件精美的樂器,做這門手藝也賺不到什麼錢,但它對布依族來說卻是十分珍稀的存在,對我們兩兄弟來說更是意義重大。」韋利奎和韋利勇迎著圍觀者們疑惑的目光,講起了勒尤背後的故事。哥哥韋利奎告訴記者,在布依族,勒尤是一件古老到沒有人能說出它確切年代的傳統樂器,相傳它伴著布依族先祖的誕生而誕生,製作工藝獨特之處在於以野蟬蛻為哨,音色悠悠如蟲鳴。其名在布依語中譯為「追求情人的小喇叭」,故每每吹奏,都能聯想到古老時代布依人的浪漫愛情。「在布依族,只有藤纏樹,沒有樹纏藤,意指在愛情世界裡,只有男追女,沒有女追男。」韋利奎指著勒尤身上裝飾的藤條對記者笑道,「 所以你看,這樂器的工藝裝飾都體現著布依族的傳統文化。」「但就是這樣一件承載著鮮活民間文化的樂器幾近失傳,是我大哥(已故)不斷尋覓,才使它有機會再次呈現於世。」說到這裡,韋氏兄弟有些動情。原來,韋氏家族祖祖輩輩都十分熱愛音樂藝術,至大哥韋利熙已成長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勒尤便是他歷經多年深入調研、整理、研究、改良而重出江湖的,並一路護送至世界舞臺,於2008年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憾的是,韋利熙於2012年突發疾病離世,守護勒尤之路戛然而止,隨後弟弟韋利奎和韋利勇秉承遺志。「儘管這對我們兄弟倆來說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但仍要努力堅持下去。」在韋氏兄弟看來,勒尤是布依族燦爛民族文化的符號,曲曲鮮活、情感真摯,他們有義務奔走,為布依族留下珍貴的文化根脈。而作為哥哥生前最重要的事業,他們也必須扛起責任,將勒尤之音帶到更遠的地方。丹麥龍與中國龍一起破殼勇於驅逐邪惡的丹麥龍與象徵祥瑞的中國龍在同一蛋中破殼而出,形影不離攜手破敵……這是由丹麥藝術家凱倫·碧特·維勒通過剪紙作品《七個龍蛋》呈現的北歐龍與中國龍的故事。記者了解到,選用以龍為象徵的文化符號代表了凱倫此訪中國非遺節的誠意,她期望剪紙能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共同語言。在匯聚了36個國家近90個非遺項目的國際傳統手工藝展區內,凱倫《七個龍蛋》剪紙作品與中國高密《八仙過海》剪紙作品同區域對比展出,一中一西、一黑一紅、一方一圓,以同一種藝術,實現北歐神話與中國傳說交相輝映,呈現出不同的文化魅力。「走出國門參加非遺節,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發現丹麥剪紙的魅力。」丹麥藝術家凱倫·碧特·維勒的新聞發言人Mathias Kristensen表示,他們攜展品參展的目的便是如此。帶著不同工藝而來,傳統手工藝者們的傳承故事自然也不盡相同,但一樣的是,對燦爛民族文化的初心與堅守。而通過世界各國的豐沛藝術碰撞,更好地傳承延續古老文明的光榮與夢想,這是從世界各國趕來的傳統手工藝者心中共同的願景。法國手工藝人以珠寶為底構圖,蜀繡大師馮桂英則巧妙繡制孔雀羽造型,成就了以藍黑色為主色調的作品《夜孔雀》;以法國手工藝者的白色壓紋牆紙為基,四川剪紙大師莊從燦再填上同等造型的銀色剪紙,具有3D效果的作品《紙上添花》即成……在《新山海經》展覽處,11名成都非遺傳承人和8名法國手工藝者聯手創作的多國文化元素非遺產品備受關注。「跨界合作融合了不同傳統手工藝的精神內核,讓作品呈現出了不同凡響的生命力,我們感到收穫很多。」5名學習設計專業的四川本土大學生感嘆,「這真是一場充滿想像力的藝術盛宴。」老手藝也盼年輕守藝人能夠贏得青年人的認可,對於非遺節現場的手藝人而言無疑是一件歡欣的事。正如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藝術總監、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文化及藝術參贊莫睿所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需要社會認知,更需要社會的共同參與,尤其需要年輕一代的加入。棕編的帽子、泥塑的羅漢……「2019年天府小匠人·成都非遺小小傳承人」是成都非遺節首次組織開展針對青少年人群的競賽活動,來自成都20個區市縣、10所非遺傳承基地校等單位的100名青少年,在蜀繡、竹編、剪紙、皮影、蠟染等15項非遺項目上,同臺競技。傳統手工藝與一張張稚嫩的臉龐相遇,這樣的一幕,讓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的手藝人感到欣慰,他們希望未來能夠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接觸非遺技藝,成為熱愛、保護、傳承非遺技藝的重要力量。歷時6天的成都非遺節,共吸引570萬人次實地探訪、1.9億人次線上圍觀。如此熱的關注度為手藝人們提振了信心,但「後繼難尋良人」依舊是他們最大的心事。「談得上手藝的,大都是功夫活,需要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清貧飯。」 來自山西長子縣享有「銅樂器之鄉」的非遺傳承人郭巖峰告訴記者,即便看起來工藝並不繁瑣的銅鑼,都需要經過鑄坯、鍛打、成型、熱處理、整形、拋光,校音等環環相扣的7道工序,甚至為求平度、厚度、鑼光均勻,鑼中間最薄處厚度需要精細到50絲(1毫米=100絲)的標準。「所謂』千錘打鑼,一錘定音』便是如此,要把這門手藝學到精通,哪怕是悟性極好的學徒,沒有五六年時間也是不成的。」郭巖峰說,山西長子縣手工製造響銅樂器歷史悠久,始於唐貞觀元年(627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儘管現實有難處,為了讓其一脈相承下去,他願意等待,也相信那些帶著熱忱而來的接棒者們一定會出現。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