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孟子思想體現四個方面(孟子思想非常豐富)

2023-04-12 06:19:17

孟子思想體現四個方面?在《離婁》下篇中繼續論說心性的修養問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孟子思想體現四個方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孟子思想體現四個方面

在《離婁》下篇中繼續論說心性的修養問題: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人恆敬之。

這些話語表明孟子認為君子是能進行心性修養的人,並且在心性上已經合乎仁義了,但這是人自身的努力之結果,稱之為深造有道而自得之,人能具備這樣的心性,就會在為人處世上獲得極大的好處,如心安、左右逢原等。所謂資之,是說這種心性對人的幫助。在古漢語裡,資為助的意思。

在《告子》上篇中,更完整論述了心性修養中的關鍵思想,即前面已經提到的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詩》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認為這四種心是人固有的心性,而與他所主張的仁義禮智一一對應。雖屬人所固有,但也會因外在的條件而使之喪失,所以必須由自己進行心性修養的努力。

他又把這四種心說成是所有的人所共同具有的: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這就把四種心提升為理、義,即仁義。從心性本身而言是四種義,從它們的本質而言是理義或仁義,所以人的心性修養就是要防止它們的後天的舍則失之,使之保持在自己的心中。聖人能做到,其他人也都能做到,而且它們對於人來說是富有營養的,這正是前面所說的「資之」,可知符合仁義或理義的心性,以及為此而進行的心性修養,對於人自身來說,不是困苦的事,不是於人之生命無益的事。

此篇中又說: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這是說與生死比較而言,仁義更為重要。因為人的生不能象動物一樣,只為了生而不顧仁義。人的生,必須使之充滿仁義,使之以符合仁義的心性為根本。缺少了這一點,人的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就如同動物一樣了。而且這是對所有的人都同樣的,並不僅僅是聖賢之人的事。

在心性問題上,此篇中有段話說得非常清楚: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這說明孟子認為人的心性修養就是使人的心合乎仁,人的行為合乎義,而對於仁義的追求與探索,就是從心性修養問題上著手的。換言之,離開了心性修養,仁義就是空話。

此篇中孟子還說到仁對於人的重要作用:

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即人要以仁來戰勝不仁,雖然有些時候仁對於不仁,猶如杯水來救車薪之火,但仍不要懷疑仁能戰勝不仁,只要人們都堅持仁義,不仁不義終究就會滅亡。這一思想非常重要,因為社會現實中,人們往往只看到不仁不義的勢力大,而對仁義喪失了信心,不再堅持自己對心性的修養,對仁義的追求。所以孟子要讓人保持對於仁義的信心,每個人都要不懈地追求仁義,為此而修養自己的心性,最終戰勝不仁不義。這又表明人的心性修養不單是個人的事情,而是所有社會成員的共同任務,這裡反映了孟子關於人的心性修養問題的一個重要觀念,即這是整個社會的任務,每個人在這個問題上都有不可推缷的責任。

此篇中孟子還提到人在心性修養上來追求仁,是一個長期的事情:「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所謂熟之,不付出長期的努力是不可能做到的。而這種熟之,正是人的心性修養上的一個要求,即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而使自己對於仁義的道理達到了非常熟悉和深刻的了解與認識,如果淺嘗輒止,那是根本不可能達到這種境界的。

在《盡心》上篇中,孟子說明了心與性的關係: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作為人來說,有心有性,心與性本來密切相關,而在對仁義的追求上,從根本上說必須通過人的心性來認識之,並由具備了這種認識的心性指導人的所有思想言行。所以心性的修養,就是要人在對仁義的追求上達到盡其心的程度,這樣就會真正認識人的本性,這樣就使心與性達到了統一。

而所謂的存與養,正是具體說明什麼是心性修養。存其心,就是通過心性修養而使心與仁義保持一致,養其性,就是在日常中修養心性,而使心性與仁義保持一致。通過日常中的心性修養而使心性與仁義保持一致,這樣才能說是盡其心而知其性。所謂知天事天,都是強調人的心性與仁義統一,乃是天然的,是與生俱來的,是人之心性所固有的。所謂殀壽不貳,正是說明心性修養乃一生之事,貫穿於一生的日常之中,在任何時間地點與事情中,都不能放棄或忽略,能這樣堅持於一生,才可稱為立命。

這樣的心性修養,才能與仁義始終保持一致,而沒有背離。前面所說的熟之,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做到與完成的,因此才能使人對於仁義達到深刻的認識與了解。

在這樣的心性修養的基礎上,所以孟子才說: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這個命題並不能簡單地解釋為主觀唯心主義,而是孟子說明心性修養與萬物的關係。

人的心性修養,表面上看是個人的問題,其他這是人與世界萬物的關係問題。因為人不可能脫離世界萬物而生存、生活,所以人的心性修養會使人對於世界萬物的認識產生根本性的提升。沒有心性修養之前,人不知仁義,如同動物,在此背景下,對世界萬物的認識也會與動物一樣。而在經過心性修養之後,人已知仁義,再來面對世界萬物,就會從仁義而對世界萬物形成全新的認識與態度。此時的萬物就皆備於我了,也就是說,我作為一個已經通過心性修養而認識了仁義的人,對於世界萬物都會用仁義來面對之,而不會再象動物一樣來看待世界萬物了。

所以孟子會在這一句之後說誠和行的問題,誠就是人經過心性修養之後對他人和對萬物的態度,而行就是這種誠的踐行。誠是知仁義之理而以仁義之理要求自己,行是把所知的仁義之理貫徹落實到自己的整個人生過程中。所以誠是反身而誠,即把仁義之理反過來用之於自身,而行是強恕而行,就是通過仁義的強大力量而使自己努力踐行。這樣通過心性修養而認識和掌握仁義之理,並以誠和行而落實並踐行之,因此可以說求仁莫近焉,即是說這是求仁的最近之路,也可以說這是求仁的最正確之路。

因為最正確,所以不會有歧路,故而不會繞遠,乃是最近之路。以上分析說明,只有把握住孟子思想中以心性修養為中心問題之一,才能正確理解其他的話語,這些話語字面上並不出現心性二字,但都與心性密切相關。如不這樣理解,就不能正確理解如「萬物皆備於我」這樣的話語。同時,心性與仁義也是密切不可分割的,掌握這個關鍵,才能整體上理解孟子全部話語及其文本的本來意旨。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