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透鏡支架及其卡勾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5:19:1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透鏡固定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透鏡支架及其卡勾結構。
背景技術:
透鏡支架在照明領域應用較為廣泛,一般由透鏡以及支架本體組成,而為了使得透鏡以及支架本體較為牢固且方便拆卸,一般會採用卡接結構實現透鏡與支架本體的固定,但是現有的卡勾結構存在一定問題,如果需要實現卡接,勢必會使得卡勾結構產生形變,一來在長期固定下,容易產生形變疲勞,二來,卡接完成後,不能起到較佳的固定效果,容易使得透鏡相對支架本體發生竄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固定牢固且不易產生形變疲勞的卡勾結構,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固定牢固且不易產生形變疲勞的透鏡支架,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卡勾結構,包括一體設置的第一卡舌、第二卡舌以及過渡部,所述第一卡舌、第二卡舌、過渡部分別由第一矩形、第二矩形以及第一「U」字形沿第一拉伸方向拉伸形成,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和第一「U」字形均位於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拉伸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一平面,所述過渡部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連接;所述第一卡舌和所述第二卡舌平行設置,所述第二卡舌的端部背離所述第一卡舌的位置設置有導向凸起以使所述卡勾結構與被固接物體配合時,所述第二卡舌的端部相比於所述第二卡舌與所述過渡部的連接處更容易向面向所述第一卡舌的方向形變。
首先,由於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的平行設置,兩個卡舌由於過度部的設置在之前形成間隙,而同時,通過第二卡舌上設置的導向凸起,使得卡勾結構更容易在配合時卡入透鏡支架預留的凹槽中,且由於過渡部設置為U形,所以彈性形變後,不易發生彈性疲勞,使得卡勾結構使用壽命增加,同時配合導向凸起,使得形變時,第二卡舌的端部位移行程相比於其尾部的位移行程大,所以在配合時是線接觸,磨損較小,方便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凸起還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與所述第一卡舌的端面形成一大於0度的傾斜角。這樣設置,可以起到一個較佳的導向作用,在配合過程中,可以通過第一斜面與卡接孔接觸,使得第二卡舌端部的位移逐漸增加,提高使用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卡舌的端部設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突出方向背離所述第二卡舌與所述過渡部的連接處設置。通過弧形凸起的設置,可以進一步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避免磨損。
進一步的,所述的傾斜角為30度。這樣設置,導向效果較佳。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的寬大於所述第二矩形的寬。通過這樣設置,使得第二卡舌剛性小於第一卡舌,相比更容易形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舌背離所述第二卡舌的側壁設置有第一導向槽;所述過渡部背離所述第一卡舌的表面設置有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槽和所述第二導向槽連通設置。通過導向槽的設置,使得第一卡舌在配合時可以起到一個定位和導向的作用。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種透鏡支架,包括透鏡盤以及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設置有容置槽以及若干卡接結構,所述透鏡盤置於所述容置槽中,每一所述卡接結構卡接有上述的一種卡勾結構,所述卡接結構包括卡接孔,所述卡勾結構插入卡接孔時,所述導向凸起擠壓所述卡接孔的側壁使所述第二卡舌的端部向所述第一卡舌方向形變直至所述第二卡舌穿過所述卡接孔,使所述導向凸起與所述支架底座將所述透鏡盤夾設於所述容置槽中。首先,由於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的平行設置,兩個卡舌由於過度部的設置在之前形成間隙,而同時,通過第二卡舌上設置的導向凸起,使得卡勾結構更容易在配合時卡入透鏡支架預留的卡接結構中,且由於過渡部設置為U形,所以彈性形變後,不易發生彈性疲勞,使得卡勾結構使用壽命增加,同時配合導向凸起,使得形變時,第二卡舌的端部位移行程相比於其尾部的位移行程大,所以在配合時是線接觸,磨損較小,方便配合。
進一步的,對應每一透鏡盤設置3個卡接結構,所述卡接結構沿所述透鏡盤的周沿均勻設置。這樣固定較為牢固,且固定效果較佳,方便拆卸。
有益效果:由於採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首先,由於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的平行設置,兩個卡舌由於過度部的設置在之前形成間隙,而同時,通過第二卡舌上設置的導向凸起,使得卡勾結構更容易在配合時卡入透鏡支架預留的凹槽中,且由於過渡部設置為U形,所以彈性形變後,不易發生彈性疲勞,使得卡勾結構使用壽命增加,同時配合導向凸起,使得形變時,第二卡舌的端部位移行程相比於其尾部的位移行程大,所以在配合時是線接觸,磨損較小,方便配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卡勾結構軸側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卡勾結構正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透鏡支架仰視圖;
圖4為圖2中A-A方向剖視圖;
圖5為圖2中B-B方向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透鏡支架俯視圖。
附圖標記:1、卡勾結構;11、第一卡舌;11、第一導向槽;12、過渡部;121、第二導向槽;13、第二卡舌;131、導向凸起;1311、第一斜面;132、弧形凸起;2、支架本體;21、卡接結構;3、透鏡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參照圖1和圖2,一種卡勾結構1,包括一體設置的第一卡舌11、第二卡舌13以及過渡部12,第一卡舌11、第二卡舌13、過渡部12分別由第一矩形、第二矩形以及第一「U」字形沿第一拉伸方向拉伸形成,第一矩形、第二矩形以及第一「U」字形均位於第一平面,也就是XY平面,而第一拉伸方向(Z向垂直於XY平面),過渡部12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卡舌11和第二卡舌13連接;第一卡舌11和第二卡舌13平行設置,第二卡舌13的端部背離第一卡舌11的位置設置有導向凸起131以使卡勾結構1與被固接物體配合時,第二卡舌13的端部相比於第二卡舌13與過渡部12的連接處更容易向面向第一卡舌11的方向形變。導向凸起131還包括第一斜面1311,第一斜面1311與第一卡舌11的端面形成一大於0度的傾斜角。這樣設置,可以起到一個較佳的導向作用,在配合過程中,可以通過第一斜面1311與卡接孔接觸,使得第二卡舌13端部的向第一卡舌的端部方向的位移逐漸增加,使得第二卡舌的形變程度是逐漸增加的,可以有效提高使用壽命,提高使用效果。第二卡舌13的端部設置有弧形凸起132,弧形凸起132的突出方向背離第二卡舌13與過渡部12的連接處設置。通過弧形凸起132的設置,可以進一步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避免磨損。的傾斜角為30度。這樣設置,導向效果較佳。第一矩形的寬大於第二矩形的寬。通過這樣設置,使得第二卡舌13剛性小於第一卡舌11,相比更容易形變。第一卡舌11背離第二卡舌13的側壁設置有第一導向槽11;過渡部12背離第一卡舌11的表面設置有第二導向槽121,第一導向槽11和第二導向槽121連通設置。通過導向槽的設置,使得第一卡舌11在配合時可以起到一個定位和導向的作用。
參照圖3-6所示,一種透鏡支架,包括透鏡盤3以及支架底座,支架底座設置有容置槽以及若干卡接結構21,透鏡盤3置於容置槽中,每一卡接結構21卡接有上述的一種卡勾結構1,卡接結構21包括卡接孔,卡勾結構1插入卡接孔時,導向凸起131擠壓卡接孔的側壁使第二卡舌13的端部向第一卡舌11方向形變直至第二卡舌13穿過卡接孔,使導向凸起131與支架底座將透鏡盤3夾設於容置槽中。首先,由於第一卡舌11和第二卡舌13的平行設置,兩個卡舌由於過度部的設置在之前形成間隙,而同時,通過第二卡舌13上設置的導向凸起131,使得卡勾結構1更容易在配合時卡入透鏡支架預留的卡接結構21中,且由於過渡部12設置為U形,所以彈性形變後,不易發生彈性疲勞,使得卡勾結構1使用壽命增加,同時配合導向凸起131,使得形變時,第二卡舌13的端部位移行程相比於其尾部的位移行程大,所以在配合時是線接觸,磨損較小,方便配合。對應每一透鏡盤3設置3個卡接結構21,卡接結構21沿透鏡盤3的周沿均勻設置。這樣固定較為牢固,且固定效果較佳,方便拆卸。透鏡盤3設置為4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保護範圍,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