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26 22:59:01 4
本發明涉及飼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雞沙門氏菌病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雞白痢、雞傷寒、雞副傷寒均是由雞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敗血性傳染病,各種日齡的雞均可發病,以產蛋雞最易感。本病主要經卵傳遞,消化道、呼吸道和損傷的皮膚或黏膜亦可感染,雛禽感染後發病率最高,會導致蛋雞產蛋率下降和死亡數增加。目前大多採用定期投餵抗菌藥物來預防,防治後種雞群的消化功能以及產卵性能下降,從而導致產蛋率、種蛋受精率以及雞蛋質量均比正常水平低,且雞蛋中也會出現沙門氏菌病菌,從而威脅人體健康。
中國專利申請號201410831929.9公開了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複方發酵型中藥,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組分製備而成:白頭翁45-60、白朮20-40、黃連10-30、黃柏10-30、丁香5-15、藿香 5-20、蒲公英40-60、苦參10-30、龍膽草2-15、馬齒莧10-30、白灼5-20,經超聲波粉碎,加入發酵培養基和複合菌菌液,36-37℃密閉厭氧發酵12-14h,向發酵產物中加入穩定劑,真空低溫乾燥。經微生物發酵所製備的該中藥組合物與微生物作用轉化為機體便於吸收利用的成分,加快治療速度,提高了療效,改善了機體的微生態環境,提高了動物飼料報酬率和生產性能,用於預防和治療雞沙門氏菌病,能有效緩解雞腹瀉症狀,消除或明顯減輕胃腸道、洩殖腔的炎性病理損傷,減輕了化藥造成的安全隱患,增加了用藥的安全性。但是該發明將中藥直接進行發酵,會導致中藥中的一些多糖等有效成分發生分解,影響藥效,另外該發明中的中藥主要是從清熱和消炎兩方面來防治雞沙門氏菌病,沒有考慮雞防治後種群的消化受損、產蛋率低以及雞蛋質量問題。
中國專利申請號201610307372.8公開了一種治療雞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楊樹花600-800g;白頭翁200-400g;及適量的乳酸片球菌和納豆芽孢桿菌;同時公開了含有所述中藥組合物的雞飼料。該發明中的中藥楊樹花和白頭翁具有強效殺菌作用,也相應的的會抑制乳酸片球菌和納豆芽孢桿菌,從而導致調節雞群腸道能力弱。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該中藥飼料對雞沙門氏菌病治癒率高,防治後雞群的取食量和產蛋率均可恢復到正常水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80-100份、豆粕80-100份、麩皮80-100份、桑葉10-20份、骨粉8-12份、植物乳桿菌2-5份、釀酒酵母菌1-3份和中藥添加劑1-2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22-30份、白芷22-30份、馬齒莧20-25份、山藥15-20份、雞內金15-20份、枸杞子15-20份、黨參15-20份和甘草10-15份。
進一步的,所述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90份、豆粕85份、麩皮90份、桑葉15份、骨粉11份、植物乳桿菌4份、釀酒酵母菌2份和中藥添加劑1.5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25份、白芷25份、馬齒莧23份、山藥18份、雞內金18份、枸杞子17份、黨參18份和甘草12份。
進一步的,所述植物乳桿菌中活菌數≥1×1011cfu/克。
進一步的,所述釀酒酵母菌中活菌數為1010cfu/克。
進一步的,所述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的重量比為2:1。
進一步的,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步驟製備:
稱取大黃、白芷、馬齒莧、山藥、雞內金、枸杞子、黨參和甘草,粉碎為100-200目,加入8-12倍重量的水,浸泡1-2h後,然後煎煮2-4h,過濾得藥渣和濾液,將所述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1.5,得中藥添加劑。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豆粕、麩皮以及藥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為20-30%,然後加入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20-30℃溫度下發酵6-8天,得發酵產物;
(2)將桑葉粉碎粉碎至100-200目,得桑葉粉;
(3)將所述發酵產物、中藥添加劑、玉米粉、骨粉和桑葉粉混合均勻後,在40-50℃溫度下烘乾,粉碎至100-200目,得產品。
本發明中各味中藥的藥理作用是:
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有抗感染作用和抑菌殺菌作用,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其次為白喉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等;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白芷:辛,溫,歸胃、大腸、肺經。功能主治:散風除溼,通竅止痛,消腫排膿。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有很強抑制作用。
馬齒莧:酸;性寒,歸大腸、肝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除溼 通淋。主熱毒瀉痢;熱淋;尿閉;赤白帶下;崩漏;痔血;瘡瘍癰癤;丹毒;瘰癧;溼癬;白禿。
山藥:甘,平,歸脾、肺、腎經;功能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白帶過多。
雞內金: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澀精止遺。用於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
枸杞子:甘,平;歸肝、腎經;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於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黨參:甘,平;歸脾、肺經;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提供的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從原料和製備方法進行改進,原料中添加有中藥添加劑和桑葉,製備飼料的過程中進行發酵,製備的中藥飼料經過10天的飼餵後對雞沙門氏菌病的治癒率為97.5-100%,雞群的食量和產蛋率均可恢復到正常水平。
2、原料中添加有中藥添加劑,其中中藥添加劑是由大黃、白芷、馬齒莧、山藥、雞內金、枸杞子、黨參和甘草提取而成的,中藥添加劑的配伍是根據君臣佐使的配伍機理,其中大黃、白芷和馬齒莧作為君藥,具有強效抑菌和殺菌解毒功能,對沙門氏菌病菌具有很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山藥和雞內金為臣藥,還具有滋養脾胃、養胃消食的作用;枸杞子和黨參為佐,使該中藥添加劑還具有補腎益氣的功效,改善雞群生殖功能,增加免疫力和產蛋率;甘草為使,調和諸藥。配伍的中藥添加劑具有抗菌抑菌、消炎解毒、養胃消食和補腎益氣的功效,可以預防並防治雞沙門氏菌病,並改善雞群的腸胃和消化能力,促進產卵,改善雞蛋質量。
3、原料中還添加桑葉,桑葉:甘、苦,寒,歸肺、肝經。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桑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碳水化合物、植物纖維,且還含有黃酮類、多糖類、植醇等天然活性物質,具有殺蟲、抑菌作用,能增強動物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蛋白酶的合成,促進動物體生長,提高繁殖力和生產性能,提高動物免疫力,有利於動物抗病和保健。桑葉的適口性很好,還有助於消化。在飼料中添加飼料,進一步增強飼料的營養、提高雞群的免疫力和繁殖力。
4、飼料中的玉米粉、豆粕、麩皮和骨粉,能夠滿足雞群的營養需求,其豆粕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但還含有大量的抗營養因子,影響豆粕的飼用價值;麩皮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糖類以及蛋白質,但是蛋白質的質量差,利用率低;而中藥藥渣中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植物蛋白,因此本發明採用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對豆粕、麩皮和藥渣進行發酵,降低其中的粗纖維和抗營養因子的含量,通過微生物代謝,提高蛋白質的含量和品質,將一些蛋白質分解為容易消化肽類和胺基酸,另外可將糖類分解有醇以及酸類,從而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改善飼料的適口性,進一步提高雞群的消化和代謝功能,提高產蛋率。而將藥渣作為原料進行發酵,能增加利用率,節能環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本發明中使用的中草藥均為經過乾燥的產品。
實施例1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80份、豆粕100份、麩皮80份、桑葉10份、骨粉8份、植物乳桿菌2份、釀酒酵母菌1份和中藥添加劑2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22份、白芷30份、馬齒莧20份、山藥15份、雞內金15份、枸杞子20份、黨參15份和甘草15份。
其中植物乳桿菌中活菌數≥1×1011cfu/克。
其中釀酒酵母菌中活菌數為1010cfu/克。
其中中藥添加劑由以下步驟製備:
稱取大黃、白芷、馬齒莧、山藥、雞內金、枸杞子、黨參和甘草,粉碎為100目,加入8倍重量的水,浸泡1h後,然後煎煮2h,過濾得藥渣和濾液,將所述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得中藥添加劑。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豆粕、麩皮以及藥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為20%,然後加入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20℃溫度下發酵6天,得發酵產物;
(2)將桑葉粉碎粉碎至100目,得桑葉粉;
(3)將所述發酵產物、中藥添加劑、玉米粉、骨粉和桑葉粉混合均勻後,在40℃溫度下烘乾,粉碎至100目,得產品。
實施例2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85份、豆粕95份、麩皮85份、桑葉12份、骨粉9份、植物乳桿菌2.5份、釀酒酵母菌1.5份和中藥添加劑1.8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24份、白芷28份、馬齒莧21份、山藥16份、雞內金16份、枸杞子19份、黨參16份和甘草14份。
其中植物乳桿菌中活菌數≥1×1011cfu/克。
其中釀酒酵母菌中活菌數為1010cfu/克。
其中中藥添加劑由以下步驟製備:
稱取大黃、白芷、馬齒莧、山藥、雞內金、枸杞子、黨參和甘草,粉碎為120目,加入9倍重量的水,浸泡1.5h後,然後煎煮2.5h,過濾得藥渣和濾液,將所述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得中藥添加劑。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豆粕、麩皮以及藥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為22%,然後加入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25℃溫度下發酵7天,得發酵產物;
(2)將桑葉粉碎粉碎至120目,得桑葉粉;
(3)將所述發酵產物、中藥添加劑、玉米粉、骨粉和桑葉粉混合均勻後,在45℃溫度下烘乾,粉碎至120目,得產品。
實施例3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90份、豆粕90份、麩皮85份、桑葉14份、骨粉10份、植物乳桿菌3份、釀酒酵母菌2.5份和中藥添加劑1.6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25份、白芷26份、馬齒莧22份、山藥17份、雞內金17份、枸杞子18份、黨參17份和甘草13份。
其中植物乳桿菌中活菌數≥1×1011cfu/克。
其中釀酒酵母菌中活菌數為1010cfu/克。
其中中藥添加劑由以下步驟製備:
稱取大黃、白芷、馬齒莧、山藥、雞內金、枸杞子、黨參和甘草,粉碎為140目,加入10倍重量的水,浸泡2h後,然後煎煮3h,過濾得藥渣和濾液,將所述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5,得中藥添加劑。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豆粕、麩皮以及藥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為25%,然後加入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30℃溫度下發酵8天,得發酵產物;
(2)將桑葉粉碎粉碎至140目,得桑葉粉;
(3)將所述發酵產物、中藥添加劑、玉米粉、骨粉和桑葉粉混合均勻後,在50℃溫度下烘乾,粉碎至140目,得產品。
實施例4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90份、豆粕85份、麩皮90份、桑葉15份、骨粉11份、植物乳桿菌4份、釀酒酵母菌2份和中藥添加劑1.5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25份、白芷25份、馬齒莧23份、山藥18份、雞內金18份、枸杞子17份、黨參18份和甘草12份。
其中植物乳桿菌中活菌數≥1×1011cfu/克。
其中釀酒酵母菌中活菌數為1010cfu/克。
其中中藥添加劑由以下步驟製備:
稱取大黃、白芷、馬齒莧、山藥、雞內金、枸杞子、黨參和甘草,粉碎為130目,加入11倍重量的水,浸泡1.5h後,然後煎煮3.5h,過濾得藥渣和濾液,將所述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得中藥添加劑。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豆粕、麩皮以及藥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為25%,然後加入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25℃溫度下發酵7天,得發酵產物;
(2)將桑葉粉碎粉碎至170目,得桑葉粉;
(3)將所述發酵產物、中藥添加劑、玉米粉、骨粉和桑葉粉混合均勻後,在45℃溫度下烘乾,粉碎至170目,得產品。
實施例5
實施例5與實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在中藥添加劑中添加黃芪和白朮,即: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90份、豆粕85份、麩皮90份、桑葉15份、骨粉11份、植物乳桿菌4份、釀酒酵母菌2份和中藥添加劑1.5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25份、白芷25份、馬齒莧23份、山藥18份、雞內金18份、枸杞子17份、黨參18份、甘草12份、黃芪16份和白朮16份。
黃芪:甘,溫,歸肺、脾經。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白朮:苦、甘,溫,歸脾、胃經。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
黃芪和白朮具有補中益氣、固表健胃的作用,可以強化中藥添加劑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功能。
實施例6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95份、豆粕80份、麩皮95份、桑葉16份、骨粉12份、植物乳桿菌4.5份、釀酒酵母菌2份和中藥添加劑1.2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28份、白芷22份、馬齒莧24份、山藥19份、雞內金19份、枸杞子16份、黨參19份和甘草11份。
其中植物乳桿菌中活菌數≥1×1011cfu/克。
其中釀酒酵母菌中活菌數為1010cfu/克。
其中中藥添加劑由以下步驟製備:
稱取大黃、白芷、馬齒莧、山藥、雞內金、枸杞子、黨參和甘草,粉碎為120目,加入12倍重量的水,浸泡1h後,然後煎煮4h,過濾得藥渣和濾液,將所述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得中藥添加劑。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豆粕、麩皮以及藥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為26%,然後加入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20℃溫度下發酵6天,得發酵產物;
(2)將桑葉粉碎粉碎至140目,得桑葉粉;
(3)將所述發酵產物、中藥添加劑、玉米粉、骨粉和桑葉粉混合均勻後,在40℃溫度下烘乾,粉碎至140目,得產品。
實施例7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100份、豆粕95份、麩皮100份、桑葉18份、骨粉9份、植物乳桿菌5份、釀酒酵母菌3份和中藥添加劑1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30份、白芷22份、馬齒莧25份、山藥20份、雞內金20份、枸杞子15份、黨參20份和甘草10份。
其中植物乳桿菌中活菌數≥1×1011cfu/克。
其中釀酒酵母菌中活菌數為1010cfu/克。
其中中藥添加劑由以下步驟製備:
稱取大黃、白芷、馬齒莧、山藥、雞內金、枸杞子、黨參和甘草,粉碎為170目,加入8倍重量的水,浸泡1.5h後,然後煎煮2h,過濾得藥渣和濾液,將所述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得中藥添加劑。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豆粕、麩皮以及藥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為28%,然後加入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30℃溫度下發酵7天,得發酵產物;
(2)將桑葉粉碎粉碎至170目,得桑葉粉;
(3)將所述發酵產物、中藥添加劑、玉米粉、骨粉和桑葉粉混合均勻後,在45℃溫度下烘乾,粉碎至170目,得產品。
實施例8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玉米粉80份、豆粕100份、麩皮95份、桑葉20份、骨粉8份、植物乳桿菌2份、釀酒酵母菌2.5份和中藥添加劑1.4份;所述中藥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大黃25份、白芷25份、馬齒莧20份、山藥20份、雞內金18份、枸杞子16份、黨參20份和甘草15份。
其中植物乳桿菌中活菌數≥1×1011cfu/克。
其中釀酒酵母菌中活菌數為1010cfu/克。
其中中藥添加劑由以下步驟製備:
稱取大黃、白芷、馬齒莧、山藥、雞內金、枸杞子、黨參和甘草,粉碎為200目,加入9倍重量的水,浸泡2h後,然後煎煮2.5h,過濾得藥渣和濾液,將所述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5,得中藥添加劑。
一種防治雞沙門氏菌病的中藥飼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豆粕、麩皮以及藥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為30%,然後加入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菌,25℃溫度下發酵8天,得發酵產物;
(2)將桑葉粉碎粉碎至200目,得桑葉粉;
(3)將所述發酵產物、中藥添加劑、玉米粉、骨粉和桑葉粉混合均勻後,在50℃溫度下烘乾,粉碎至200目,得產品。
應用試驗
鄭州某蛋雞養殖場2000餘只280日齡的產蛋雞發病,出現精神萎頓,翅膀下垂,食慾減退或不食,排白色漿糊狀糞便並粘住肛門周圍羽毛,多數病雞有呼吸困難症狀,伸頸張口症狀,臨床確診為雞白痢沙門氏菌病感染。
實驗室檢查:鏡檢均見革蘭氏陰性、兩端鈍圓、中等大小、散在排列的細菌,在伊紅美藍上形成無色透明的小菌落。發酵匍萄糖、鼠李糖、麥芽糖、甘露醇,不發酵乳糖、尿素酶、蔗糖、棉籽糖、側金盞花醇,靛基質試驗(-);M.R.試驗(-);V-P試驗(-);枸櫞酸鹽利用試驗(-);三糖鐵上表現紅色(+),符合沙門氏菌的特徵。
飼餵方法:
試驗組:飼餵本發明實施例1-8的產品,連續飼餵10天,治療期間對雞舍周圍進行消毒;
對照組:飼餵常規雞飼料,飼料中拌有慶大黴素,按每日30-40mg/kg體重飼喂,連續飼餵10天,治療期間對雞舍周圍進行消毒;
空白組:飼餵常規飼料,期間對雞舍周圍消毒。
其中試驗組1-8每組200隻,對照組200隻,空白組200隻。
評定沙門氏菌病治療效果的標準:
治癒:精神正常,採食飲水正常,糞便正常,呼吸正常,體溫正常等,剖檢肝臟、腎臟等器官正常,實驗室檢測未見病原微生物沙門氏菌。
未治癒:患病症狀沒有改善甚至加重。
治療結果見表1所示。
表1 應用試驗結果
該蛋雞養殖場雞群在發病前平均取食量為90-95g/只·d,產蛋率為80-85%,發病時雞群的取食量和產蛋率均有顯著的下降。由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1-8製備的產品對雞沙門氏菌病的治癒率為97.5-100%,經過10天的飼餵後,雞群的取食量和產蛋率均可以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且產蛋率最高能達到87.5%。而對照組採用的是在飼料中添加慶大黴素,治癒率達到95%,但是治癒後雞群的取食量和產蛋率均比原來的水平低。說明本發明的中藥飼料在治癒雞沙門氏菌病的同時,還能調節雞群腸胃,改善生殖功能,使雞群取食量以及產蛋率恢復到發病前的水平。
本發明實施例5是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味益氣、健脾的原料黃芪和白朮,應用試驗表明,飼餵實施例5的產品的雞群在7天後治癒率可達到100%,說明增加黃芪和白朮可以調節基體功能,提升免疫力,雞群恢復的快,治癒療程短。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