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1:05:11 4
專利名稱: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尤其是固定在建築物的外牆上、可以轉彎的滑梯,及其相關裝置。主要用於24公尺以下的多層建築物,當發生火災、毒氣、恐怖襲擊等災害性事故時,能夠連續、快速、大量地疏散樓內人員。
本發明主要應用於二樓以上的歌舞廳、影視劇場、小商品市場、百貨大樓、大型會議室等人員集聚場合,需要快速緊急疏散大量人員的情況下。
背景技術:
從建築物火災逃生措施來看,現有的高樓逃生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有個人逃生器具的方式,包括高樓逃生降落傘,個人胸前式緩降器,個人滑降繩索,固定往復式滑降葫蘆,個人飛行逃生器,羽毛球狀氣囊墊,以及纜梯逃生和救援裝置的個人滑降器,等等。
不需要個人逃生器具的方式,包括樓梯,電梯,消防雲梯,自動扶梯,緩降管救生通道,地面充氣氣囊,地面繃床,以及滑道式高樓救生系統,等等。
上述逃生措施都各有特色,但是,對於歌舞廳、影視劇場、小商品市場、百貨大樓、大型會議室等人員密集的場合來說,一旦遭遇火災等惡性事故,大量人員的快速疏散問題立刻就會凸現出來,需要有更簡便、更快捷、更安全的疏散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要個人逃生器具的、滑梯式的逃生和救生裝置,特別是為24公尺以下的樓層提供一種從樓外快速疏散大量人群的安全途徑。
在人員集聚的場所,一旦發生火災,擁擠的人群將會奪路而逃,但是,樓梯和門口由於空氣流通最快,容易造成「拔火竄風」的現象,通常是煙火蔓延的主要途徑,許多火災的慘痛教訓表明,樓梯和門口也是遇難者最多的地方。因此,在人員集聚的場所,應當設有直接通向建築物外部的安全出口,這種安全出口可以利用現有的窗戶,或者將窗戶改造成便於疏散的安全門。「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發明的一種新型逃生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是由纜索轉向滑道和間歇式分段蜂腰阻尼管,以及滑輪牽引繩等構成,可以適用於24公尺(或者八層樓)以下樓層遭遇火災時的大量人員應急疏散的需要。
當需要疏散的樓層較高時,可以採用「間歇式分段蜂腰阻尼管+轉向滑道」的結構模式,轉向滑道與阻尼管之間通過連接支架或者引導索產生聯動作用,確保轉向滑道始終處於蜂腰阻尼管的下方,以保證逃生者由垂直下滑狀態平滑地過渡到轉向滑道上面。
當需要疏散的樓層在四樓及四樓以下時,可以直接使用纜索轉向滑道快速疏散人員,而不必使用蜂腰阻尼管。在直接使用安全門雙滑道的情況下,最大疏散能力可以達到10分鐘疏散500人。
本發明的纜索轉向滑道分為固定式和摺疊式兩類固定纜索轉向滑道,是由纜索,滑道,卷纜架,牽引支架,地錨環,固定拉索,保護罩,以及坐墊和軟墊等構成。這種裝置啟動以後,需要地面人員將放下的纜索頭固定在地錨的牽引支架上,並用手動緊固器將纜索拉緊,才能夠處於工作狀態。
摺疊纜索轉向滑道,是由纜索,滑道,纜索靠架,伸展支架,防護蓋板,保護罩,以及坐墊和軟墊等構成。這種裝置不需要地面人員的操作,一旦啟動,就可以自動伸展並處於工作狀態。
所述纜索,是滑道的主要承重構件,由高強度的金屬纜繩、非金屬纜繩,或者分段金屬拉杆、鏈式纜索製作。纜索設置在滑道的兩側,滑道橫截面呈懸鏈狀。
所述滑道,是由可卷繞的柔性耐磨材料製作成的帶狀,其兩側邊緣與救生纜索聯接在一起,可以將滑道上的重量均勻地分散到救生纜索上。例如,可以選用光滑的人造革、化纖織物、帆布等柔性織物或者高強度耐磨材料等製作滑道,其上可以有加強筋,加強筋呈交叉方式或子午線形狀,將所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分散到兩側的救生纜索上;也可以採用金屬等硬質板材製作分段式滑道,採用分段的方式,下一段承接上一段,並重疊一小部分,組合成一條完整的滑道,各段滑道之間採用分段金屬拉杆連接,構成一條筒狀或者類似懸鏈狀凹槽的完整滑道,各段滑道可以依次順序摺疊收藏。不論是哪一種滑道,在不用的時候都應當可以卷繞或者摺疊起來,並收藏進保護裝置的裡面。
依照一套裝置滑道數量的不同,可以分為單滑道、雙滑道和多滑道滑道的兩側通過滑扣分別連接在救生纜索上,形成一個敞開或半封閉的滑道,兩根救生纜索就形成一條滑道,即「單滑道」;如果是三根救生纜索並行就可以形成兩條滑道,即「雙滑道」。滑道的兩側每隔一段距離固定一個摩擦力小的滑輪弔扣或滑套弔扣,以便將滑道上的重量均勻地傳遞給兩側的救生纜索,收藏時可以將滑道摺疊起來,滑扣之間緊密排列在一起,多餘的救生纜索全部都可以卷繞起來,並收藏進保護容器內。
依照滑道與纜索結合部位的不同連接方式,可以分為滑輪式、滑套式和裹邊式滑輪式,是採用摩擦力小的金屬或者硬塑料製作成容易滑動的滑輪,滑輪弔扣直接鉚接在滑道邊緣,滑輪可以在纜索上滾動;滑套式,是採用摩擦力小的金屬或者硬塑料製作成容易滑動的滑套,滑套弔扣直接鉚接在滑道邊緣,滑套可以在纜索上滑動;裹邊式,是將滑道的兩側直接纏裹(或者編織)在救生纜索上,當拉緊滑道兩側的救生纜索的時候,柔性滑道的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會自然彎曲成縱向的吊床式的凹槽形。
所述卷纜架,由卷纜鼓筒,卷繞的滑道和纜索,保護罩等組成,是用於收藏釋放纜索和滑道的裝置,固定安裝在建築物外牆緊急出口處的下方,平時可以將纜索滑道卷繞或者摺疊起來儲藏,遇到火災等緊急情況時,啟動救生裝置將纜索放下樓去掛接到地面的固定地錨上,整個滑道便順著救生纜索形成一條橫斷面呈懸鏈狀(「U」字形)的凹槽,一直延伸到地面。
所述地錨,是由固定於地面下的地錨環,固定拉索,手動緊固器,牽引支架,轉軸,以及地面鐵蓋板等組成。牽引支架繞一轉軸轉動,牽引支架與纜索頭固定以後,轉動牽引支架由固定拉索將錨環和牽引支架固定,並由手動緊固器將固定拉索與牽引支架緊固。
所述牽引支架,安裝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在地面下的地錨坑裡,另一種是摺疊並連接在卷纜架纜索端頭的固定在地面的牽引支架,平時可以收藏在地面鐵蓋板的下方,使用時,由地面人員打開鐵蓋板,掀起牽引支架,掛接好纜索端頭,使用固定拉索上的手動緊固器將纜索拉緊,就可以處於工作狀態;摺疊在纜索端頭的牽引支架,平時與纜索一同摺疊儲藏在保護罩裡面,啟動滑梯逃生裝置釋放纜索的同時,也將牽引支架放到地面,牽引支架連接纜索端頭,由地面人員將牽引支架的下端插入地面的轉軸處,將固定拉索鉤在地錨環裡,使用固定拉索上的手動緊固器將纜索拉緊,就可以處於工作狀態。
所述纜索靠架,是摺疊纜索轉向滑道的主要部件,其可摺疊的伸展支架前端固定有纜索端頭,與地錨牽引支架的功能相同,採用纜索靠架的方式,可以不用在地面預先埋設地錨,也不需要地面人員的操作。其安裝方式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安裝在建築物樓層緊急出口處一樓的外牆上,另一種是摺疊或卷繞起來並通過連接支架固定在樓層緊急出口處阻尼管固定架的下方
固定在建築物外牆上的纜索靠架,能夠將伸展支架、纜索、滑道、防護蓋板等全都摺疊儲存在保護罩裡面,啟動時,通過樓層緊急出口處阻尼管固定架下方的引導索自動將伸展支架展開,牽動並伸展纜索和滑道處於工作狀態;摺疊並連接在阻尼管固定架下方的纜索靠架,可以通過阻尼管固定架下面的連接支架,緩慢地延伸到地面,並自動地將摺疊的伸展支架伸展開來,牽動並伸展纜索和滑道處於工作狀態。在纜索轉向滑道上設有保護罩。
所述滑道上端坐墊,放置在逃生出口或窗口,並與滑道平滑連接,便於逃生者以坐躺的姿勢下滑。
所述滑道下端軟墊,由彈性物質製作,例如氣墊、水墊、彈簧墊等,保護逃生者不直接滑落到地面。
所述防護蓋板,是由金屬板材製作,由於纜索滑道的上面是敞開的,因此,為了防止高空墜落物體傷人,可以在轉向滑道的上方安裝防護蓋板。
本發明的間歇式分段蜂腰阻尼管,是由阻尼管固定架、連接支架,阻尼管防火外筒,阻尼管保持圈,彈性阻尼氣囊,引導索等構成。蜂腰阻尼管既可以與纜索轉向滑道結合起來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蜂腰阻尼管固定掛接在樓層緊急出口處的阻尼管固定架下面,所述蜂腰阻尼管可以是完整的,或者由多段阻尼管順序連接構成,每段蜂腰阻尼管都由阻尼管防火外筒,阻尼管保持圈,彈性阻尼氣囊和縱向吊帶組成,上下相鄰的阻尼管之間由固定在防火外筒上的縱向吊帶連接,從而組成一個完整的、多段組成的蜂腰阻尼管。當滑降者經過時,阻尼氣囊可以產生一定壓力,並通過逐漸放氣達到一定的時間延緩和阻尼作用。
所述阻尼管固定架,是安裝在樓層的緊急出口處,阻尼管固定架的下方固定有剪式連接支架或者滑塊式連接支架、蜂腰阻尼管和引導索。
所述連接支架,可以分為剪式支架、摺疊支架,或者滑塊式支架。在連接支架的中間和下端有若干對能夠伸展開的引導索保持架,在連接支架的下方可以連接摺疊纜索靠架及其伸展支架。引導索保持架可以將引導索以及蜂腰阻尼管限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既可以防止阻尼管在風力的影響下產生大幅度擺動,又可以確保蜂腰阻尼管的下端保持在轉向滑道的上方。
所述阻尼管保持圈,是蜂腰阻尼管上若干有彈性的並呈橢圓形狀金屬圈或非金屬圈,用來保持阻尼管的橫截面呈橢圓形狀,以保證滑降者在滑降過程中不會發生扭轉,能夠以臀部和背部向下的姿勢滑落到轉向滑道上。在阻尼管保持圈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引導索孔,孔內穿有引導索,引導索同時穿在引導索保持架上。阻尼管保持圈可以沿著引導索向下伸展開來,並確保阻尼管的下端連接在轉向滑道的上端,彈性的阻尼氣囊可以通過逐漸放氣達到一定的時間延緩和阻尼作用。逃生者在滑出阻尼管以後,能夠準確地落到轉向滑道上進一步減速並安全落地。
而傳統的緩降管逃生通道,是由一條整根的有伸縮彈性的筒狀布袋從樓上直接垂到地面上,緩降管的內部沒有其它阻尼裝置,必須依靠改變人體的姿勢來改變服裝與彈性通道之間的摩擦力,從而改變下降的速度,但是,滑降者在滑降過程中也通常會發生扭轉,容易失去方向感。
所述滑輪牽引繩,是一個附著在卷纜架上方的、繞有一定長度牽引繩的定滑輪,一旦啟動滑梯,就可以自動放下滑輪牽引繩,以便地面上的人在沒有消防雲梯的情況下,可以憑藉人力牽引,快速登上高樓,實施救援。滑輪牽引繩也可以預製成一個掛包,掛在窗口上面,打開下面的蓋子就可以將纏繞在滑輪上的牽引繩逐漸放到地面。滑輪牽引繩上有若干環節,可以掛個人安全帶的掛鈎,此措施也可以用於地面人員協助樓上人員緩速下降。
本發明的特點是由於本發明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主要是採用機械的結構和滑梯的原理,因此,工作可靠,操作簡單,可以達到快速疏散大規模人群的目的。
由於本發明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可以摺疊收藏,因此,佔用空間很小,不影響建築物內部有效面積的正常使用。
由於本發明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是預先固定在建築物樓層安全出口的外牆上,因此,一旦發生火災等惡性事故,可以立即採用手動或電動的方式,或者藉助於消防車的車載電源啟動逃生裝置,釋放蜂腰阻尼管、連接支架和纜索轉向滑道。樓內的人群只要能夠到達安全出口,進入阻尼管或者滑道,就可以立刻離開危險中的建築物。
當樓層較高,採用蜂腰阻尼管+轉向滑道的結構模式疏散人群的時候,逃生者不必事先脫去鞋帽和手錶等物品,只需要腳朝下滑進安裝在樓層緊急出口處的阻尼管固定架中間的入口,就可以準確地滑降到轉向滑道上,並安全地落地。
當樓層較低,直接使用固定纜索轉向滑道疏散人群的時候,逃生者也不必事先脫去鞋帽和手錶等物品,只需將雙手抱在胸前、或者放在身體兩側,間隔2秒鐘,依次坐躺在安全出口處滑道上端的坐墊處向下溜滑,就可以迅速安全地滑到地面。已經滑到地面的人員應當幫助逃生者儘快從滑梯上站起來離開,以免被後面滑下來的人追尾踩傷。
圖1為本發明的固定纜索轉向滑道結構2為本發明的窗口卷纜架圖3為本發明的地錨牽引支架和滑道圖4為本發明的滑輪式、滑套式和裹邊式滑道圖5為本發明的摺疊纜索轉向滑道圖6為本發明的摺疊滑道剪式連接構架圖7為本發明的摺疊滑道滑塊式連接支架圖8為本發明的阻尼管固定架、阻尼管和摺疊滑道圖9為本發明的間歇式分段蜂腰阻尼管如圖所示1安全出口,2坐墊,3卷纜架,4纜索,5滑道,6牽引支架,81樓面,82地面;7保護罩,8逃生窗臺,9卷繞的滑道,10卷纜鼓筒,11展開滑道;12手動緊固器,13地面鐵蓋板,14轉軸,15固定拉索,16地錨環,17雙人滑道,18滑降者,19單人滑道;21滑輪,22螺栓,23滑輪弔扣,24鉚釘,25滑套,26滑套弔扣,27裹邊;30保護罩,31靠架,32滑道(摺疊),33連接支架,34阻尼管下端,35引導索保持架,36引導索,83外牆,37防護蓋板,38伸展支架;40剪式支架,41活動鉸鏈,42剪式引導索保持架;43滑塊式支架,44滑塊,45滑動槽,46連接杆,47滑塊式引導索保持架,48摺疊滑道;50阻尼管固定架,51阻尼管入口,53阻尼氣囊,54中間入口,55阻尼管保持圈,56防火外筒,58引導索孔,59阻尼氣囊頂視圖,60縱向吊帶。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所示的是固定纜索轉向滑道的展開結構圖,在樓層的安全出口1的下方有坐墊2,外牆處安裝有卷纜架3,纜索4以及其上的滑道5固定在牽引支架6上,牽引支架固定在距離建築物一定距離的地面82處。
圖2所示的是窗口卷纜架,卷纜架安裝在逃生窗臺8或者安全出口處,外面有保護罩7,卷纜鼓筒10上有卷繞的滑道9,啟動裝置可以釋放出展開滑道11和纜索,圖3所示的是地錨牽引支架和滑道,牽引支架6固定在轉軸14上,可以前後轉動,手動緊固器12可以將地錨環16上的固定拉索15逐漸張緊,從而將纜索4和滑道5張緊,形成「U」形滑道,三條平行的纜索之間可以形成雙人滑道17,兩條纜索之間可以形成單人滑道19,滑降者18可以在滑道中下滑,包括牽引支架和固定拉索都可以收藏在地面鐵蓋板13的下面。
圖4所示的是滑輪式、滑套式和裹邊式滑道,滑道式的滑道5通過鉚釘24鉚接在滑輪弔扣23上,滑輪21穿過螺栓22、固定在弔扣上,纜索4穿過滑輪和弔扣的中間;滑套式的滑道5通過鉚釘24鉚接在滑套弔扣26上,滑套25固定在滑套弔扣上,纜索4穿過滑套和弔扣的中間;裹邊式的滑道5的兩側邊緣裡面包裹著纜索4,形成裹邊27。
圖5所示的是摺疊纜索轉向滑道,靠架31安裝在建築物的外牆83上,其下端設有可以摺疊的伸展支架38,摺疊滑道32可以不用卷繞而是直接摺疊起來,收藏在保護罩30裡面;阻尼管下端34有引導索保持架35,引導索36連接在纜索4上,纜索滑道的上面可以設有防護蓋板37。靠架31和伸展支架38等也可以與連接支架33一起收藏在樓上的阻尼管固定架下面。
圖6所示的是摺疊滑道剪式連接構架,剪式支架40的上端連接在阻尼管固定架的下方,支架的中間和兩端有活動鉸鏈41,可以摺疊和伸展開來,剪式支架的中間和下端設有若干對引導索保持架42,引導索36可以穿過保持架連接到纜索4上。剪式連接支架的下端固定有摺疊滑道48。
圖7所示的是摺疊滑道滑塊式連接支架,滑塊式支架43的上端連接在阻尼管固定架的下方,支架由多級滑塊44、滑動槽45和連接杆46連接而成,可以逐級摺疊和依次伸展開來,每個滑塊的下端設有引導索保持架47,引導索36可以穿過保持架連接到纜索4上。滑塊式連接支架的下端固定有摺疊滑道48。
圖8所示的是阻尼管固定架、阻尼管和摺疊滑道,阻尼管固定架50安裝在高樓安全出口的外牆上,固定架的中間有阻尼管入口51,下面連接蜂腰阻尼管52,阻尼管裡面有阻尼氣囊53,在阻尼管經過的下面樓層窗口設有中間入口54;阻尼管保持圈55能夠使阻尼管保持橢圓的橫截面,連接在纜索4上的引導索36能夠使阻尼管下端34位於滑道5的上方,伸展支架38可以將纜索和滑道處於張緊的工作狀態;防護蓋板37可以保護逃生者在轉向滑道過程中不受傷害。
圖9所示的是間歇式分段蜂腰阻尼管,阻尼管由多段組成,每一段阻尼管的外面是防火外筒56、裡面設有阻尼氣囊53,阻尼管保持圈55的兩端設有引導索孔58,可以在引導索36上滑動,阻尼氣囊頂視圖59呈橢圓形,可以擠壓滑降者以便減緩滑降的速度;上下相鄰兩段蜂腰阻尼管之間採用縱向吊帶60加以固定,同時增強整個阻尼管的縱向拉力強度。
權利要求
1.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一纜索轉向滑道,纜索轉向滑道由纜索,滑道,卷纜架,牽引支架或伸展支架構成,所述纜索由高強度纜繩或者金屬拉杆、鏈式纜索製成,是滑道的承重件,纜索設置在滑道的兩側;所述滑道是由可卷繞的柔性耐磨材料製作成的帶狀,其兩側邊緣與纜索聯接在一起,可以將滑道上的重量均勻地分散到纜索上,滑道的兩側通過滑輪或滑扣分別連接在纜索上,形成一個敞開或半封閉的滑道,柔性帶狀滑道連接在兩根纜索上就形成一條滑道,滑道的橫截面呈懸鏈狀,所述牽引支架或伸展支架是固定在地面地錨上連接纜索端頭或者可摺疊伸展支架纜索端頭的結構固定架;所述用於收藏釋放纜索和滑道的卷纜架,設有卷纜鼓筒卷繞滑道和纜索,固定安裝在建築物外牆緊急出口處的下方,將纜索放下樓去掛接到地面的地錨等固定物時,整個滑道便順著救生纜索形成一條橫斷面呈懸鏈狀的凹槽,一直延伸到地面。
2.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另設有纜索靠架,固定安裝在建築物一樓的外牆上或摺疊並連接在樓層緊急出口處,在其伸展支架遠離牆壁的一端連接著纜索下端的纜索頭。固定安裝在外牆上的纜索靠架,能夠將伸展支架、纜索、滑道、防護蓋板等全都摺疊儲存在保護罩裡面,啟動時,通過樓層緊急出口處阻尼管固定架下方的引導索自動將伸展支架展開,牽動並伸展纜索和滑道處於工作狀態;摺疊並連接在阻尼管固定架下方的纜索靠架,可以通過阻尼管固定架下面的連接支架,緩慢地延伸到地面,並自動地將摺疊的伸展支架伸展開來,牽動並伸展纜索和滑道處於工作狀態。在纜索轉向滑道上設有保護罩。
3.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纜索轉向滑道的上方設有間歇式分段蜂腰阻尼管,由阻尼管固定架、連接支架,阻尼管防火外筒,阻尼管保持圈,彈性阻尼氣囊、縱向吊帶和引導索組成。蜂腰阻尼管可以是完整的或者由多段順序連接構成,上下相鄰的阻尼管之間由固定在防火外筒上的縱向吊帶連接,從而組成一個完整的、多段組成的蜂腰阻尼管;所述阻尼管保持圈,是蜂腰阻尼管上若干有彈性的並呈橢圓形狀金屬圈或非金屬圈,在阻尼管保持圈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引導索孔,孔內穿有引導索,引導索同時穿在引導索保持架上,阻尼管保持圈沿著引導索向下伸展開來,並確保阻尼管的下端連接在轉向滑道的上端;阻尼氣囊可以產生一定壓力,並通過逐漸放氣達到一定的時間延緩和阻尼作用。所述阻尼管固定架,安裝在樓層的緊急出口處,阻尼管固定架的下方固定有剪式連接支架或者滑塊式連接支架、蜂腰阻尼管和引導索。
4.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阻尼管固定架下方的連接支架,在剪式連接支架或滑塊式連接支架的中間和下端有若干對能夠伸展開的引導索保持架,在連接支架的下方可以連接摺疊的纜索靠架及其伸展支架。
5.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三根救生纜索並行就可以形成兩條滑道,即「雙滑道」,或三根以上救生纜索並行構成多滑道。
6.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依照滑道與纜索結合部位的連接採用滑輪式連接結構,是採用摩擦力小的金屬或者硬塑料製作成容易滑動的滑輪,滑輪弔扣直接鉚接在滑道邊緣,滑輪可以在纜索上滾動;或滑套式連接結構,是採用摩擦力小的金屬或者硬塑料製作成容易滑動的滑套,滑套弔扣直接鉚接在滑道邊緣,滑套可以在纜索上滑動;或裹邊式連接結構,是將滑道的兩側直接纏裹(或者編織)在救生纜索上,當拉緊滑道兩側的救生纜索的時候,柔性滑道的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會自然彎曲成縱向的吊床式的凹槽形。
7.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設有地錨結構固定牽引支架並固定纜索,地錨結構是由固定於地面下的地錨環,固定拉索,手動緊固器構成,牽引支架繞一轉軸轉動,牽引支架與纜索固定後,轉動牽引支架由固定拉索將錨環和牽引支架固定,並由手動緊固器將固定拉索與牽引支架緊固。
8.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轉向滑道與阻尼管之間通過連接支架或者引導索連接,確保轉向滑道始終處於蜂腰阻尼管的下方。
9.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滑道由金屬等硬質板材製作,採用分段的方式,下一段承接上一段,並重疊一小部分,組合成一個滑道,各段滑道之間採用分段金屬拉杆連接,構成一條筒狀或者類似懸鏈狀凹槽的完整滑道,各段滑道可以依次順序摺疊收藏。
10.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滑道上端設有坐墊,放置在逃生出口或窗口,並與滑道平滑連接。
全文摘要
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裝置,是由纜索、滑道、卷纜架、牽引支架或伸展支架構成轉向滑道,滑道是由可卷繞的柔性耐磨材料製作成的帶狀,其兩側邊緣與纜索聯接在一起,可以形成一條光滑的懸拉狀滑梯,逃生者只需將雙手抱在胸前或放在身兩側,依次坐躺在安全出口處滑道上端的坐墊處向下溜滑,就可以迅速安全地滑到地面;與連接支架、引導索及間歇式分段蜂腰阻尼管配合,可以適用於24公尺以下樓層遭遇火災時的大量人員應急疏散的需要。
文檔編號A62B1/20GK1718258SQ20041004119
公開日2006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7日
發明者周路定, 李勝平 申請人:周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