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輕集料混凝土離析度測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1:04:5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材料性能試驗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輕集料混凝土離析度測定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代建築正朝著大跨度、高層方向快速發展,這些建築承重結構需耗費大量混凝土和鋼材,從而加重結構自重、增大構件尺寸,形成惡性循序。因此減輕結構自重、縮小結構斷面是現代建築發展的急切需求。而輕集料混凝土密度小於1900kg/m3,可以降低混凝土的表觀密度,從而減輕混凝土結構的自重,被譽為現代混凝土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在我國,輕集料混凝土發展已近半個世紀,成為了僅次於普通混凝土用量的一種新型混凝土。然而目前輕集料的成本較高,其離析性和施工性問題比普通混凝土更為突出,因此,改善輕集料混凝土離析性已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
目前在輕集料混凝土離析度試驗研究中,多借用自密實混凝土靜態抗離析性圓柱桶測定其離析度。但該裝置為內徑208mm的圓柱桶,不符合工程中常見混凝土構件形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輕集料混凝土離析度測定裝置,使用便捷,形式靈活,結構可靠,內部空間為稜柱體符合工程中常見混凝土構件形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上桶結構、下桶結構、外包固定板、連接螺栓、螺帽;上桶結構設置在下桶結構的上端,上桶結構通過外包固定板與下桶結構連接,且通過連接螺栓、螺帽進行固定。
進一步,它還配備有鋼板,鋼板的一端設置有斜面,所述鋼板的平面尺寸大於上桶結構和下桶結構,且一端打磨削尖,在試驗過程中用於清理上桶結構內部的輕集料混凝土。
進一步,所述的外包固定板包括外包U形板和外包平板。
進一步,所述的外包U形板的兩端與上桶結構和下桶結構相配合,且兩端垂直設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設置數個與連接螺栓相匹配的螺栓孔。
進一步,所述的外包平板的兩端設置有數個與連接螺栓相匹配的螺栓孔,且螺栓孔位置與固定板上的螺栓孔位置相對應。
進一步,所述的上桶結構為無頂、無底、中空的矮稜柱體,內部空間水平投影為正方形,高度與下桶結構一致。
進一步,所述的下桶結構為無頂、有底板、中空的矮稜柱體,內部空間水平投影為正方形,高度與上桶結構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 實用便捷。本實用新型組裝後的裝置內部空間為稜柱體符合工程中常見混凝土構件形狀,離析度測定結果實用性強;採用螺栓進行連接,拆卸方便,使用時技術要求低。此外,本實用新型還配置了1塊一端打磨削尖的鋼板,便於試驗過程中移出上部輕集料混凝土。
2、 形式靈活。在研究輕集料混凝土上半部分離析度時可採用1個上桶結構+1個下桶結構+1套外包固定板的組合;在研究輕集料混凝土上部1/3、2/3離析度時可採用2個上桶結構+1個下桶結構+2套外包固定板的組合。
3、 結構可靠。通過外包固定板採用外套方式連接上桶結構和下桶結構,可完全限制固定上桶結構和下桶結構的位置,避免了輕集料混凝土振搗過程中上桶結構和下桶結構錯位而導致內部混凝土形狀改變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包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螺栓、螺帽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鋼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1. 上桶結構、2. 下桶結構、3. 外包固定板、4. 連接螺栓、5. 螺帽、6. 鋼板、7. 外包U形板、8. 外包平板、9. 固定板、10. 螺栓孔、11.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看圖1至圖4,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上桶結構1、下桶結構2、外包固定板3、連接螺栓4、螺帽5;上桶結構1設置在下桶結構2的上端,上桶結構1通過外包固定板3與下桶結構2連接,且通過連接螺栓4、螺帽5進行固定。
進一步,它還配備有鋼板6,鋼板6的一端設置有斜面11,所述鋼板6的平面尺寸大於上桶結構1和下桶結構2,且一端打磨削尖,在試驗過程中用於清理上桶結構1內部的輕集料混凝土。
進一步,所述的外包固定板3包括外包U形板7和外包平板8。
進一步,所述的外包U形板7的兩端與上桶結構1和下桶結構2相配合,且兩端垂直設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上設置四個與連接螺栓4相匹配的螺栓孔10。
進一步,所述的外包平板8的兩端設置有四個與連接螺栓4相匹配的螺栓孔10,且螺栓孔10位置與固定板9上的螺栓孔10位置相對應。
進一步,所述的上桶結構1為無頂、無底、中空的矮稜柱體,內部空間水平投影為正方形,高度與下桶結構2一致。
進一步,所述的下桶結構2為無頂、有底板、中空的矮稜柱體,內部空間水平投影為正方形,高度與上桶結構1一致。
輕集料混凝土上半部分離析度試驗實施例的方法:
步驟1:將上桶結構1和下桶結構2上下疊合放置,疊合時上桶結構1和下桶結構2的外邊緣需對齊;
步驟2:將外包U形板7卡在上桶結構1和下桶結構2外部,並扣上外包平板8;
步驟3:對齊外包U形板7和外包平板8上的螺栓孔10,通過連接螺栓4和螺帽5固定外包U形板7和外包平板8使之形成外固定環固定組裝上桶結構1和下桶結構2。
步驟4:在本裝置中注入輕集料混凝土,按離析度試驗要求進行靜置或短時間、小強度振搗;
步驟5:依次擰松螺帽5,取出連接螺栓4,拆除外包U形7和外包平板8;
步驟6:採用鋼板6分割上桶結構1和下桶結構2,平移出上桶結構1,清理出上桶結構1內部的輕集料混凝土;
步驟7:清洗移出的輕集料混凝土並承重,按離析度計算公式計算該輕集料混凝土上半部分的離析度。
本具體實施髮式使用便捷,形式靈活,結構可靠,內部空間為稜柱體符合工程中常見混凝土構件形狀。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