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喚醒應答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7:25:26 3
專利名稱:睡眠喚醒應答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呼叫應答裝置,具體的是睡眠中喚醒及應答的裝置。
背景技術:
學生們因正處於長身體的青少年時期,再加上學習的強度又大,難免出現 貪睡的現象,通常早晨父母起床先喚醒孩子,這樣做一是有勞於父母,尤其是 冬季大多是父母披著衣服去叫孩子起床,天天如此,易患感冒,另外,孩子與 父母分居兩室,這樣作又極不方便。現在雖然有鬧鐘可定時發出聲響,正如上 面所述孩子比較貪睡,是否聽到鬧鐘聲音或聽到鬧鐘聲響是否就立即反應而起 床,這些都是居住在另室中的父母所無法掌握的,若一味的相信鬧鈴,就容易 誤事了,很可能使學生耽誤上課的時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青少年學生早晨貪睡而增添父母喚醒的麻 煩,用鬧錶對深睡的孩子不一定能完全起到作用等問題,提供一種睡眠喚醒應 答裝置。
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睡眠喚醒應答裝置,包括喚醒器、應答器,所述的喚醒器包括喚醒器箱體
及裝在箱體上的喚醒按鍵開關SA,發光二極體VD,發光二極體VD的負極經 電阻R2連接在雙芯導線中的A線,喚醒按鍵開關SA的一端同時連接發光二極 管VD的正極和電阻R1—端,Rl的另一端同時連接電阻R2的一端和導線A, 喚醒按鍵開關SA的另一端連接雙芯導線的另一根導線B。
所述的應答器包括應答器箱體及裝在箱體裡的應答按鍵SB、揚聲器M、市 售成品件音樂門鈴晶片U;應答按鍵SB與電容C同時並接在晶片U的2、 6腳 上,晶片U的2腳同時連接導線A,晶片U的6腳同時接電源E的負極,揚聲 器線圈的一端接晶片U的4腳,揚聲器線圈另一端接電源E的正極,電源E的 正極同時接導線B,導線B連接晶片U的1腳,三極體Q的發射極接晶片U的 6腳,基極接晶片U的5腳,集電極接晶片U的3腳。
本實用新型構思巧錄,既能在一個房間呼叫,另一個房間的揚聲響發出悅 耳的呼叫聲,又能按下應答按鍵應答,表示已經睡醒即將起床,呼叫房間同時
有指示燈指示,父母知道孩子已經醒了。整體結構簡單,用料少,成本低,適 於有學生的家庭使用。
圖l是本實用新型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睡眠喚醒應答裝置,包括喚醒器1、應答器2,如圖l一2所示,喚醒器1 的箱體下部裝有喚醒按鍵開關SA,喚醒器1的箱體上部裝有發光二極體VD, 發光二極體VD的負極經電阻R2連接在雙芯導線中的A線,喚醒按鍵開關SA 的一端同時連接發光二極體VD的正極和電阻Rl —端,Rl的另一端同時連接 電阻R2的一端和導線A,喚醒按鍵開關SA的另一端連接雙芯導線的另一根導 線B。
應答器2箱體下部裝有應答按鍵開關SB,應答器2箱體上部裝有揚聲器M, 市售成品件音樂門鈴晶片U裝設在應答器2箱體內;應答按鍵開關SB與電容C 同時並接在晶片U的2、 6腳上,晶片U的2腳同時連接導線A,晶片U的6 腳同時接電源E的負極,揚聲器線圈的一端接晶片U的4腳,揚聲器線圈另一 端接電源E的正極,電源E的正極同時接導線B,導線B連接晶片U的1腳, 三極體Q的發射極接晶片U的6腳,基極接晶片U的5腳,集電極接晶片U的 3腳。
權利要求1、睡眠喚醒應答裝置,包括喚醒器(1)、應答器(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喚醒器(1)包括喚醒器(1)箱體及裝在箱體上的喚醒按鍵開關SA,發光二極體VD,發光二極體VD的負極經電阻R2連接在雙芯導線中的A線,喚醒按鍵開關SA的一端同時連接發光二極體VD的正極和電阻R1一端,R1的另一端同時連接電阻R2的一端和導線A,喚醒按鍵開關SA的另一端連接雙芯導線的另一根導線B;所述的應答器(2)包括應答器(2)箱體及裝在箱體裡的應答按鍵SB、揚聲器M、晶片U;應答按鍵SB與電容C同時並接在晶片U的(2)、(6)腳上,晶片U的(2)腳同時連接導線A,晶片U的(6)腳同時接電源E的負極,揚聲器線圈的一端接晶片U的(4)腳,揚聲器線圈另一端接電源E的正極,電源E正極同時接導線B,導線B連接晶片U的(1)腳,三極體Q的發射極接晶片U的(6)腳,基極接晶片U的(5)腳,集電極接晶片U的(3)腳。
專利摘要睡眠喚醒應答裝置,包括喚醒器、應答器,喚醒器由喚醒器箱體及裝在箱體上的喚醒按鍵開關SA,發光二極體VD組成,應答器包括應答器箱體及裝在箱體裡的應答按鍵SB、揚聲器M、音樂門鈴晶片U;喚醒器與應答器分設在兩個房間,喚醒器與應答器之間通過導線相連接。本實用新型構思巧錄,既能在一個房間呼叫,另一個房間的揚聲響發出悅耳的呼叫聲,另一個房間的人又能按下應答按鍵應答,表示已經睡醒即將起床,呼叫房間同時有指示燈指示,父母知道孩子已經醒了。整體結構簡單,用料少,成本低,適於有學生的家庭使用。
文檔編號G08B5/36GK201060518SQ20072001117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9日
發明者裴朗岐 申請人:裴朗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