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膈肌痙攣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1:11:16 2
專利名稱:治療膈肌痙攣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膈肌痙攣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現代醫學所述的膈肌痙攣是指呃逆,呃逆是氣逆上衝,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 令人不能自主為特徵的病症。本病有持續發作或偶然發作,有單純性的呃逆,亦有在其它疾 病中出現的呃逆。中醫認為,本病常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或寒涼藥物導致寒結胃中,以及 惱怒抑鬱、情志失和,以致肝氣犯胃引起。也有少數是胃中陰液損傷,或脾胃氣敗所造成。現有技術中,用於治療膈肌痙攣的藥物尚不多見,常採用民間單法或驗方治療本 病,其效果多不理想,或療效甚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養血斂陰、降氣止呃、散寒止痛、清肺降火功效的 中藥製劑,可以有效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膈肌痙攣。本發明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選取的原料藥材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麥門冬30份、柿蒂30份、吳萸肉15份、石 決明30份、雙勾藤30份、生白芍30份、橘紅30份。本發明藥物可以採用中藥製劑的常規方法製備成任何常規內服製劑。例如可以將 這些原料藥研成粉末混合均勻散劑衝服;可以將這些原料藥一起水煎,然後濃縮煎液服用, 或者把濃縮煎液濃縮成膏加工成丸劑服用;為了使該藥物的各原料更好地發揮藥效,針對 某原料藥進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這些不能用於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的活性 組分可以加入製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如崩解劑、潤滑劑、粘合劑等以常規的 中藥製劑方法製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口服劑型,如丸齊IJ、散劑、片齊 、膠囊劑、口服液等。本發明選取的原料中藥材中,其功效和藥理作用分別是麥門冬清肺降火,滋陰潤燥,潤腸通便;柿蒂降氣止呃;吳萸肉散寒止痛,舒肝下氣,燥溼止瀉;石決明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雙勾藤息風止痙,清熱平肝;生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橘紅行氣寬中,燥溼化痰,發表散寒。本發明選取的原料藥物共湊養血斂陰、降氣止呃、散寒止痛、清肺降火之功效。針 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膈肌痙攣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原料易得、治療 成本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治療效果良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膈肌痙攣的中藥製劑,選取的原料藥材及其重量組份分別 是麥門冬30份、柿蒂30份、吳萸肉15份、石決明30份、雙勾藤30份、生白芍30份、橘紅 30份。其製劑包括運用傳統製劑工藝或現代製劑工藝製成的散劑、膠囊製劑、口服液製劑。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膈肌痙攣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 麥門冬30份、柿蒂30份、吳萸肉15份、石決明30份、雙勾藤30份、生白芍30份、橘紅30 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膈肌痙攣的中藥製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麥門冬、柿蒂、吳萸肉、石決明、雙勾藤、生白芍、橘紅。本發明選取的原料藥物共湊養血斂陰、降氣止呃、散寒止痛、清肺降火之功效。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膈肌痙攣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原料易得、治療成本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治療效果良好。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2000254SQ20101054008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1日
發明者吳金霞 申請人:吳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