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字畫生產方法
2023-05-27 04:24:46 1
竹編字畫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竹編字畫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下列步驟進行,選料,整理裁節,去青拋光,削口、分塊,分層,劃口啟蔑條,分色及三防處理,清洗定型及晾乾,刮薄蔑層,染色,分絲處理,編織,最後進行整理、修剪、裝裱即為成品,本發明使畫面界限清晰,立體感強,更能體現書法和國畫的神韻和中國文化內涵,更能體現中華民族特色。本發明通過高溫高壓對蔑片進行固化定型,使竹纖維間有機物及膠樣物與竹纖維緊密結合在一起,既增強竹纖維的韌性,也有效防止竹絲斷裂,使竹編字畫不變色,不易損,不變形,保存時間更長,可完整保存數百年。
【專利說明】竹編字Hi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工藝品生產方法,尤其是一種竹編字畫工藝品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竹編字畫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歷史文化內涵,其清透淡雅、神形酷肖、立體感強。其精細效果和藝術神韻完全可以與絲綢、刺繡相媲美,既保持了書法藝術和國畫的神韻,又充分體現竹編藝術的風格,是收藏和贈友的珍品。現有的竹編字畫由於原材料的選擇不同,處理方法不同,生產出的竹編字畫產品質量和視覺效果大不相同,即同一樣板的圖案和字畫生產出的竹編字畫差異較大,一致性差,難以形成標準統一的產品,不利於公司加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廣。其次是立體感不強,如中國專利200510041210.6公開的隱形竹編字畫及其製作方法,不對蔑片進行染色,而採用蔑片正面朝上的編織字畫,利用光源變化來顯現圖案字畫,雖然有時隱時現的視覺效果,但界限不明,立體效果差。還有現有的竹編字畫使用的竹絲未經高溫高壓定型,經過一定時間後,尤其裝裱的塑料膜老化後,容易出現竹絲收縮、開裂或斷裂情況。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竹編字畫一致性好,立體感強,光潔度高、既保持書法藝術和國畫藝術神韻,又充分體現竹編藝術風格的竹編字畫工藝品生產方法。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1、選料:選用生長於陰山處I 一 2年、無色斑、竹節長的青竹作原料;2、整理裁節:順著枝葉的長向砍去枝葉,並鋸掉竹子的頭、部尾部和竹節;3、去青拋光:對竹段進行單向刮青處理,用刮下的竹青,在竹子表面來回摩擦拋光;4削口、分塊:選擇竹段頭部用刀把竹子的真實厚度削出來,分塊時第一刀用力劃穿,第二刀以後各刀不劃穿,雙手把竹平分成兩大塊,然後逐級再平分至所需寬度;5、分層:在削口的那端竹塊的三分之一厚度處下第一刀,進刀時刀口是平進的,然後,雙手把竹塊彎成S型,第一層就自動分離出待用,從剛才分下來的竹塊的一端進刀進行第二次分層,留帶青部分備用;6、劃口啟蔑條:選擇帶青部分竹塊從尾部的那端內側劃口,離端邊沿約一釐米處劃第一刀,將第一層蔑條撥起來,再在原地方劃第二層,同樣的方法連續劃四層,把多餘的部分啟下來棄去作它用,再把四層分成兩層,再把兩層平分開,然後依次分別晾乾;7、分色及三防處理:把青蔑捆在一起,二、三、四層分別捆在一起,浸水,把浸泡好的蔑條置於雙氧水和清水按1:1配製的沸水中煮15 — 20分鐘後撈出;8、清洗定型及晾乾:把撈出的蔑條放在清水裡面反覆清洗乾淨,再置於高壓鍋中進行110 - 120度高溫、高壓固化定形30分鐘,再將蔑條取出後晾乾;9、刮薄蔑層:用鋒利的刀子將蔑條刮薄至0.008 - 0.0lmm5IO,染色:根據不同編織物的色彩要求選擇不同染料,95 - 100度煮染60 - 80分鐘,然後撈起來用清水漂洗,晾乾;11、分絲處理:根據藍本,選擇合適選中藍本長度的蔑條進行分絲,根據所選的精度,分成10 - 18絲或20 - 24絲;12、編織:將選擇藍本置於下方,在藍本上將本色蔑絲排成縱向,以相對於畫面長寬方向成90度斜角,在畫面的一角起頭,進行橫向編織,編織時按圖形和顏色選擇蔑料絲進行;最後進行整理、修剪、裝裱即為成品。
[0004]本發明通過順著枝葉生長方向砍去枝葉,不會損傷竹子表層,提高了優質蔑片產量。通過染色蔑片來編織字畫,使畫面界限清晰,立體感強,更能體現書法和國畫的神韻和中國文化內涵,更能體現中華民族特色。本發明通過高溫高壓對蔑片進行固化定型,使竹纖維間有機物及膠樣物與竹纖維緊密結合在一起,既增強竹纖維的韌性,也有效防止竹絲斷裂,使竹編字畫不變色,不易損,不變形,保存時間更長,可完整保存數百年。
【具體實施方式】
[0005]實施例1,本實施例對本發明方法作進一步細化說明,其不是本發明的保護的全部內容和範圍。本發明的方法如下:1、選料:選用生長於陰山處I 一 2年青竹無色斑,竹節長,韌性好,纖維細的竹子。選好竹砍下後,去枝葉也要順著枝葉的長向去掉,不能倒過來,那樣會損壞竹子的表層。2裁料:去掉竹子的頭部和尾部,把竹子一節一節分別鋸下來,下鋸時要在竹的伸長節處下鋸(大約離竹節一釐米處)。3去青:去青時要注意方法,左手和竹要成三角形,左手的姆指和其它幾個指頭要密切配合,姆指要放在竹子的一端,然後把竹子固定在手上進行刮青處理,刮青時刀子要鋒利,用刀時,手往下時不用力,上來用力,整個刮青過程中刀口不能離開竹子表面,並且用力要均勻,竹子表面不能有刀痕。4刮好青後要進行拋光處理:用刮下的竹青,在竹子表面來回摩擦,讓竹子表面起到有光澤的效果。5、削口分塊:選擇頭部用刀把竹子的真實厚度削出來,以便後面的工序用。在竹子表面選擇一個點,第一刀用力劃穿,然後以剛下第一刀為基本點,分別在大約離基本點一釐米的地方再下第二刀,要根據竹子的大小而定,一般情況第一刀與第二刀之間肉眼看上去幾乎是直的沒有弧度為標準,以此類推(注意第二刀後就不劃穿了)。十指分塊:在第一刀的對面,雙手把竹平分成兩大塊,然後再平分開(關鍵用力要均勻,手與手之間要成直線。不要有斜度,否則分的竹塊就會跑邊)6分層:在削口的那端,刀在竹塊的三分之一厚度處下第一刀(即:帶青部要薄些),進刀時刀口是平進的,然後,雙手把竹塊彎成S型,一下子完成第一層分層。第二層進刀時,是從竹塊(剛才分下來的較薄的那邊)的邊沿進刀,這次就要特別注意保持帶青部分的厚度要兩邊沿和中間的厚度完全一致,這樣才能保證我們要用的蔑層的完整性,不要有些部位薄,有些部位厚,7劃口子:分完兩層後,我們選擇尾部的那端劃口,離邊沿約一釐米處劃第一刀,然後用右手的姆指和十指把第一層蔑條撥起來,再在原地方劃第二層,同樣的方法連續劃四層,通常我們編字畫用的是最好的蔑層,分別是一、二、三、四層,8、啟蔑條:劃好四層後,用十指分蔑法,把多餘的部分啟下來,(要點:要保持四層原本的薄度,不能在分的過程中,有些厚,有些薄),之後再把四層分成兩層,再把兩層平分開,然後依次分別掛在工作檯上晾乾,這就是完成竹胚蔑的全部過程。現在的蔑條還不能直接用來編織。9分色:竹蔑的每層蔑色都不一致,為了我們編就的竹編工藝畫,色彩一致,我們要進行分色處理,把青蔑捆一起,二、三、四層分別捆在一起。10、三防處理:浸水:竹編產品最怕就是生蟲、發黴、變色。所以,必須要進行三防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為了保持每皮蔑條的吸收成分一致,所以要先浸水。11、配兌藥水:常用的雙氧水和清水,比例為:1:1。17、加熱配好的藥水,用一個專門的容器裝好進行加熱到水沸,然後把浸泡好的蔑條規矩地放入容器中,繼續加熱15 - 20分鐘後撈出。12、清洗:把撈出的蔑條放在清水裡面反覆清洗到滴下的水在地面上不起泡不止,再置於高壓鍋中進行110 — 120度高溫、高壓固化定形30分鐘;13、晾乾:用工作檯或者竹杆把蔑條放在上面陰乾,不要直接放在太陽下曝曬。14、刮薄蔑層:把一本上面沾好透明膠布的厚書捆在膝蓋上,用鋒利的刀子平放在書上最平的地方把蔑條放上去進行工作,左手要垂直向下用力接,反覆25次至30次,直到把蔑疊起來放在報紙上,報上的字能清晰可見,這種效果就行了。15、染色:我們根據不同的要求編織不同色彩的產品,主要的有黑色、咖啡色、紅色等,當然還有本色就不需要染了。16、染料的配兌:根據蔑條的多少,決定水的多少,然後再確定染料的多少,一般情況3公斤水,配50 — 70克染料。稀釋染料:由於染料的密度很大,直接放在水裡不容易溶解,必需要先把染料放在一個小的容器裡,用開水稀釋後,再倒入清水裡進行煮染60 - 80分鐘,然後撈起來用清水漂洗,晾乾。17、選擇藍本,識好圖。18、選擇合適選中藍本長度的刮好的蔑條。19、選擇所用精度的排針:一般情況有10絲和12絲、14絲,特精產品有16絲、18絲、22絲和24絲。20、分絲:根據所選的精度,把排針和蔑條放在一本書上或者膠布上,對蔑條進行分絲處理,分絲注意排針與蔑條要垂直,不能斜放,左手垂直向後接蔑條,一面用力一面接,不能把針放在蔑條上就開始用力,否則排出的蔑條有針眼,並且一頭大一頭小,影響編織的質量。21、編織;將選擇藍本置於下方,其上將本色蔑絲排成縱向,以相對於畫面長寬方向成90度斜角,在畫面的一角起頭,進行橫向編織,編織時按圖形和顏色選擇蔑料絲進行,最後進行整理、修剪、裝裱即為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竹編字畫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下列步驟進行 (1)選料:選用生長於陰山處I一 2年、無色斑、竹節長的青竹作原料; (2)整理裁節:順著枝葉的長向砍去枝葉,並鋸掉竹子的頭、部尾部和竹節; (3)去青拋光:對竹段進行單向刮青處理,用刮下的竹青,在竹子表面來回摩擦拋光; (4)削口、分塊:選擇竹段頭部用刀把竹子的真實厚度削出來,分塊時第一刀用力劃穿,第二刀以後各刀不劃穿,雙手把竹平分成兩大塊,然後逐級再平分至所需寬度; (5 )分層:在削口的那端竹塊的三分之一厚度處下第一刀,進刀時刀口是平進的,然後,雙手把竹塊彎成S型,第一層就自動分離出待用,從剛才分下來的竹塊的一端進刀進行第二次分層,留帶青部分備用; (6 )劃口啟蔑條:選擇帶青部分竹塊從尾部的那端內側劃口,離端邊沿約一釐米處劃第一刀,將第一層蔑條撥起來,再在原地方劃第二層,同樣的方法連續劃四層,把多餘的部分啟下來棄去作它用,再把四層分成兩層,再把兩層平分開,然後依次分別晾乾; (7)分色及三防處理:把青蔑捆在一起,二、三、四層分別捆在一起,浸水,把浸泡好的蔑條置於雙氧水和清水按1:1配製的沸水中煮15 — 20分鐘後撈出; (8)清洗定型及晾乾:把撈出的蔑條放在清水裡面反覆清洗乾淨,再置於高壓鍋中進行110 - 120度高溫、高壓固化定形30分鐘,再將蔑條取出後晾乾; (9)刮薄蔑層:用鋒利的刀子將蔑條刮薄至0.008 — 0.0lmm ; (10)染色:根據不同編織物的色彩要求選擇不同染料,95- 100度煮染60 - 80分鐘,然後撈起來用清水漂洗,晾乾; (11)分絲處理:根據藍本,選擇合適選中藍本長度的蔑條進行分絲,根據所選的精度,分成10 - 18絲或20 — 24絲; (12)編織:將選擇藍本置於下方,在藍本上將本色蔑絲排成縱向,以相對於畫面長寬方向成90度斜角,在畫面的一角起頭,進行橫向編織,編織時按圖形和顏色選擇蔑料絲進行;最後進行整理、修剪、裝裱即為成品。
【文檔編號】B44C5/02GK103538416SQ201310524576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萬學 申請人:南充市高坪區斑竹竹藝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