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2:25:26 1
專利名稱: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尤指一種當駕駛員發生摔撞事故且產生出過大的力值時,就會在瞬間先後觸發充氣裝置及分離裝置,達到加速完成對氣囊的充氣,且防止駕駛員被騎乘物拖行以保護駕駛員身體的充氣及分離裝置。
時下對於尊重生命的觀念日益受到重視,凡是駕駛各種交通工具時的保護設備亦隨之增多,如汽車增設防撞鋼梁、安全氣囊、防抱死煞車系統等不勝枚舉,這些設備在正常駕駛車輛時,大多能發揮保護駕駛員或乘客安全的功效。
雖然目前各國大都立法規定騎乘機車務必頭戴安全帽,但在實際發生意外時,光保護頭部並不能有效避免駕駛員或乘客受到傷害,因駕駛員通常會連同機車一起摔倒或自座位上彈出,而常造成胸腔骨折、內傷、內出出、脊椎、頸椎受傷等嚴重傷害;為減低駕駛員於發生事故時所受到的傷害,在市面上終於出現一種針對駕駛員身體做安全防護設計的產品,該產品以可充氣的氣囊做為駕駛員身體有效的保護器具,所以,事故發生所造成傷害的嚴重性取決於氣囊的充氣速度,然而該產品的充氣裝置及分離裝置仍有不盡完善之處,並未能在傷害造成前使氣囊充氣完成,有效防止撞擊所造成的內傷、內出血或脊椎、頸椎受傷等傷害。
請參閱
圖1,其為常規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的構造剖視圖。如圖所示,在氣囊3的適當位置設有一接頭31,該接頭31靠螺紋聯接一充氣裝置1,該充氣裝置1設有通氣管道11及與之相通的連接孔12,而連接孔12與接頭31靠螺紋聯接。該通氣管道11的一端靠螺紋聯接有壓縮氣瓶4,內部設一朝向壓縮氣瓶4的可動撞針111,而該撞針111穿設一彈簧112以提供其回復的彈力,另一端則裝設一打擊器13,該打擊器13設有一拉柄131,而在充氣裝置1與拉柄131上,對應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相對合的保險孔14、15及132、133、134、135,且拉柄131末端具有鉤槽136以繫結一拉繩21,該拉繩21的另一端設有扣環22,由此形成一分離裝置2,可供鉤扣在機車上的座椅掛鈎或其他適當處。
另在充氣裝置1的通氣管道11內裝設有用以防止洩氣的止洩環113,而拉柄131的保險孔132、133,與充氣裝置1的保險孔14、15相對合,供插置可斷插銷141、151;該拉繩21經可斷線211、212繞住,而可斷線211、212綁在保險孔134、135上。當駕駛員發生摔離機車事故時,該拉柄131即被拉繩21所拉動,並扯斷可斷線211、212及可斷插銷141、151,而以槓桿作用壓迫打擊器13打擊該撞針111,進而刺破壓縮氣瓶4的封口41,此時拉繩21脫離拉柄131的鉤槽136,而撞針111則在彈簧112受壓縮後的彈性回復力的作用下而隨即退回,壓縮氣瓶4內的空氣經通氣管道11即連接孔12急速進入氣囊3內部而完成充氣,形成氣墊般可緩衝外力的功效,以保護駕駛員身體。
在上述有線機械式充氣裝置1中,當拉繩21拉動拉柄131動作時,因事故時的重力加速度因素,將可扯斷可斷線211、212及可斷插銷141、151,而拉動拉柄131外斜並接續產生打擊與充氣作用,同時該拉繩21可在完成打擊動作時,自動從拉柄131的鉤槽136上脫離,因而不會造成相互拖引狀況。
此外,利用可斷線211、212系綁,除可防止拉繩21脫落外,更可配合與可斷插銷141、151作為分段預警的保險作用,如駕駛員在下車時忘了解開拉繩21與機車的連結,則將可利用拉繩21扯斷可斷線212作為第一段的警告,扯斷可斷線211為第二段警告,依此類推,至扯斷可斷插銷151時為第四段警告,如此可提醒駕駛員記得解下拉繩21,以避免因疏忽而誤觸發充氣動作。
上述構造設計具有如下各項缺點1.當打擊器內部的撞針去刺穿壓縮氣瓶封口時,時常會發生撞針堵住被刺穿的孔洞,使氣體難以從被刺穿的孔洞順利進入氣囊中,達到即時充氣的目的。
2.靠被刺穿的一個孔洞釋放氣體,致使氣囊的充氣速度變緩,不利於駕駛員身體的保護。
3.該拉繩的一端圈套於拉柄的鉤槽內,再靠可斷線稍微固定拉繩而已,使得該拉繩極易脫鉤,而駕駛員卻不易察覺,此時若突發事故,該保護裝置就形同虛設一樣。
4.以可斷線及可斷銷做為保險太過於麻煩,若不小心拉斷可斷線及可斷銷就必須再購買新的可斷線及可斷銷,對於需要馬上使用的裝置來說是非常沒有時效性的。
為此,本設計人有感於駕駛員生命安全必須備受保障的理念下,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憑其從事該項產業的累積經驗,進而研發出一種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尤指一種當駕駛員發生摔撞事故且產生出過大的力時,就會在瞬間先後觸發充氣裝置及分離裝置,達到加速完成對氣囊的充氣,且防止駕駛員被騎乘物拖行以保護駕駛員身體功效的充氣及分離裝置。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設計一種駕駛員護身氣囊的瞬間充氣裝置,即,駕駛員發生摔撞事故且產生出過大的力時,就會在瞬間觸發充氣裝置,達到加速完成對氣囊的充氣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設計一種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分離裝置,尤指一種當駕駛員發生摔撞事故且產生出過大的力時,就會在觸動充氣裝置後再觸發分離裝置,用以防止駕駛員被騎乘物拖行以保護駕駛員身體的充氣及分離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於設計一種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尤指一種在駕駛員摔離機車時啟動該有線機械裝置,利用數組凸、凹嵌置半圓形結構,達到至少兩段式保險的方式,可避免因上、下車的動作意外觸動的充氣及分離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增加充氣裝置內部供氣體流動的孔槽,及一經由拉繩連接於充氣裝置與騎乘物之間、且可自行調整拉力值的分離裝置;當駕駛員發生摔撞事故且產生出過大的力時,就會在瞬間先後觸發充氣裝置及分離裝置,達到加速完成對氣囊的充氣,且防止駕駛員被騎乘物拖行以保護駕駛員身體。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及功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一詳細說明。附圖中
圖1為常規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的構造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設於衣物內的正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裝設於衣物內的背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充氣裝置的構造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充氣裝置的構造組合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充氣裝置的構造側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離裝置的構造分解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離裝置的構造組合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離裝置的構造剖視圖。
圖10~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請參閱圖2及圖3,它們分別為本實用新型裝設於衣物內的正面示意圖與其背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可供駕駛員穿著的衣物7內裝設一組氣囊3,該氣囊3的分布型態以足以保護胸、腹、腰椎、脊椎與頸椎等為重點,併兼顧穿著的舒適性而設計,當然本實用新型並不以此為限制。
請參閱圖4、圖5及圖6,它們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充氣裝置的構造分解圖、組合剖視圖及側視圖。如圖所示,在氣囊3的適當位置設有一接頭31,該接頭31靠螺紋聯接一充氣裝置5,該充氣裝置5設有通氣管道51及與之相通的連接孔52,該連接孔52與接頭31靠螺紋聯接。該通氣管道51及通氣板513的一端靠螺紋聯接有壓縮氣瓶4,內部設一可動的尖端朝向壓縮氣瓶4封口41的撞針511,在通氣板513中心設有撞針通孔5131,其周邊設有兩個以上的通氣孔5132,在封口41與通氣板513之間預留有一洩氣空間514,而該撞針511尖端側面切出數道凹槽5111,尾端則設有止洩環5112,且穿射一彈簧512以提供其回復的彈力,其中,該數道凹槽5111的設計,為使撞針511在前進及退回的行程中,同時產生洩氣的功能,另一端則裝設一打擊器53,該打擊器52設有一拉柄531,而在充氣裝置5與拉柄531上,對應設有至少一組以上可相互對應嵌置的孔洞54及凸點5311,用以做分段保險,且拉柄531末端繫結一拉繩5312。
請參閱圖7、圖8及圖9,它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分離裝置的構造分解圖、組合圖及剖視圖。如圖所示,該拉繩5312另一端連接在一插銷61上,該插銷61的插入端611設有兩個相對稱的弧形槽612,而該分離裝置6呈一中空管狀,在其頂部設有一可供插銷61插置的銷孔62,而兩側各設有鎖孔63,可供一螺栓64擰入,在螺栓64擰入前分別從兩側鎖孔63先後置入鋼珠642及彈簧641,再由擰入螺栓64迫使鋼珠642固定阻擋於插銷61的弧形槽612內,該螺栓64可依人體重量及騎乘物來調整擰入的鬆緊度即拉扯力的值;在分離裝置6底部則連接另一具有扣環的拉繩65,由此,可供鉤扣在機車上的座椅掛鈎或其他適當處。
而拉柄531保險用的凸點5311,與充氣裝置5保險用的孔洞54相對合嵌置,當駕駛員發生摔離機車事故時,該拉柄531即為拉繩5312所拉動,並依序使數組的凸點5311脫出孔洞54,而以槓桿作用壓迫打擊器53打擊該撞針511,進而刺破壓縮氣瓶4的封口41,此時壓縮氣瓶4內的氣體在剛刺破封口41的前進行程中的第一時間內,已先從撞針511所設的凹槽5111洩出至洩氣空間514,且氣體經通氣板513上各通氣孔5132、通氣管道51及連接孔52急速進入氣囊3內部充氣,再加上撞針511因彈簧512受壓縮後的彈性回復力,而隨即從封口41退回的第二時間內,使壓縮氣瓶4內的氣體可更快速的經撞針511所刺穿的孔洞洩出,達到瞬間完成對氣囊3的充氣,而氣囊3也因而形成氣墊般可緩衝外力的功效,以保護駕駛員身體。
再者,有線機械式的分離裝置6中,當拉繩5312拉動拉柄531動作時,因事故同時重力加速度因素,依序使數組的凸點5311脫出孔洞54,而以槓桿作用壓迫打擊器53打擊該撞針511,同時該拉繩5312在完成打擊動作後,會連帶拉扯分離裝置6的插銷61,而該分離裝置6一端受拉繩65固定於騎乘物的拉力,另一端則受拉繩5312固定於駕駛員的拉力,當該拉力達到分離裝置6所預定的拉力值時,該插銷61便立即會自銷孔62內脫出,達到駕駛員與騎乘物分離,防止相互拖引的功效。
此外,利用數組的凸點5311及孔洞54依序嵌置的結構,作為分段預警的保險作用,如駕駛員在下車時忘了解開拉繩65與騎乘物的連結,則將可利用拉繩5312扯出第一組凸點5311及孔洞54作為第一段的警告,扯出第二組凸點5311及孔洞54為第二段警告,依此類推,至扯出最後一組凸點5311及孔洞54時為最後段警告,如此可提醒駕駛員記得解下拉繩65,以避免因疏忽而誤觸發充氣動作,而被誤扯而脫出的數組凸點5311及孔洞54可馬上再嵌置回原位;再者,該數組凸點5311及孔洞54的設計,同時可做拉力值的調整,依體重分別來調整凸點5311及孔洞54嵌置的組數,體重愈重的組數自然也就愈多;但在增加此拉力值時,同時也要調整分離裝置6,使其拉力值大於充氣裝置5,才不會導致駕駛員和騎乘物都分離了,而充氣裝置5還處在剛打開數組保險的狀態。
依照前述本實用新型的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構造改良,不論附設在駕駛員的衣物上或單獨成型,除可供機車駕駛員穿用外,亦可在騎乘機車、騎馬、泛舟、登山、海釣時使用,(請參閱
圖10、
圖11及
圖12),可在摔離機車或某物體時瞬間立即充氣完成,形成氣墊般可緩衝外力及與騎乘物分離以防被拖行的功效,以保護駕駛員身體安全性,且具實用與利用的特性與價值,而具進步性與改良性。
雖然本實用新型以一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應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即凡依本實用新型所做的等同變化與修飾,應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所涵蓋,其界定應以範圍為準。
標號說明1....充氣裝置11...通氣管道111..撞針112..彈簧113..止洩環 12...連接孔13...打擊器 131..拉柄132..保險孔 133..保險孔134..保險孔 135..保險孔136..鉤槽14...保險孔141..可斷插銷15...保險孔151..可斷插銷2....分離裝置21...拉繩211..可斷線212..可斷線 22...扣環3....氣囊31...接頭4....壓縮氣瓶41...封口5....充氣裝置51...通氣管道511..撞針5111.凹槽5112.止洩環 512..彈簧513..通氣板 5131.撞針通孔5132.通氣孔 514..洩氣空間52...連接孔 53...打擊器531..拉柄5311.凸點5312.拉繩54...孔洞6....分離裝置61...插銷611..插入端 612..弧形槽62...銷孔63...鎖孔64...螺栓641..彈簧642..鋼珠65...拉繩7...衣物
權利要求1.一種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設有一導通氣囊內部的接頭,該接頭與充氣裝置連接,而該充氣裝置一端靠螺紋聯接一壓縮氣瓶,內部設一朝向壓縮氣瓶的可動撞針,另一端設有用以推動撞針且具有拉柄的打擊器,並在與拉柄的接合處設有一個以上的孔洞,另在該拉柄末端連接有一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該充氣裝置靠螺紋聯接壓縮氣瓶的一端,設有一具有兩個以上通氣孔的通氣板;且壓縮氣瓶的封口與通氣板之間預設有一洩氣空間;所述撞針在其尖端側面切出數道凹槽,尾端則設有止洩環;另在打擊器的拉槽上設有數個對應孔洞及與其相互對應嵌置的凸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分離裝置呈一中空管狀,在其頂部設有一銷孔,一插入端設有兩個相對稱的弧形槽的插銷插置於該銷孔中,且該分離裝置兩側各設有一鎖孔,可調鬆緊度的螺栓擰入該鎖孔中,同時,在鎖孔中比螺栓更靠近分離裝置中心的位置順序設有圓形體及彈簧,圓形體在擰緊螺栓時固定阻擋於插銷的弧形槽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形體為鋼珠。
專利摘要一種駕駛員護身氣囊的充氣及分離裝置,增加充氣裝置內部供氣體流動的孔槽,及一經由拉繩連接於充氣裝置與騎乘物之間,且可自行調整拉力值的分離裝置;當駕駛員發生摔撞事故且產生出過大的力值時,會在瞬間先後觸發充氣裝置及分離裝置,達到加速完成對氣囊的充氣,防止駕駛員被騎乘物拖行,以保護駕駛員的身體。
文檔編號B60R21/16GK2483265SQ01226679
公開日2002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18日
發明者李偉懋, 李盛鋒 申請人:李偉懋, 李盛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