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4:47:11 1
專利名稱: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缸,具體地講涉及現代機械製造行業中塑料成型及特種金屬成型的壓鑄機合模機構的油缸。
背景技術:
在材料成型製造業,無論是注塑機還是壓鑄機,合模機構是壓鑄成型機中最主要的機構之一。合模力的大小,機構的運動速度、運動精度和往復頻率直接關係成型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目前,壓鑄機合模機構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液壓曲肘連杆機構,它是在液壓缸的推動下,通過曲肘連杆機構作力的放大,使曲肘連杆伸直,進入自鎖狀態,將模具鎖緊。這種機構鉸鏈較多,結構較為複雜,調整、定位很不方便,常引起過定位,導致整個曲肘連杆機構不能進行準確的平面運動,脫離合模力的中心線,甚至因產生不均勻的彈性變形加重機構的磨損,最後導致拉杆、模板、銷軸等構件的斷裂。第二類是全液壓式合模機構,它是在液壓力的作用下,直接用液壓缸推動合模機構進行合模,該機構運動平穩、定位準確、工作可靠,且壽命長,明顯地彌補了曲肘連杆機構的不足。但目前生產的全液壓式合模機構受到結構、體積的限制,不能在大噸位壓鑄機中使用,而且難以系列化、標準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二次增壓、四缸一體,且可系列化、標準化的全液壓式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其特徵是包括一次增壓缸體2、二次增壓缸體5、主活塞杆12、快移缸活塞杆11、頂出缸活塞杆16,主活塞杆12的一端位於一次增壓缸體2中的一次增壓缸1內,另一端位於二次增壓缸體5的二次增壓缸6內;主活塞杆12的一端設有快速移模缸3,另一端設有頂出缸4,快移缸活塞杆11的一端位於快速移模缸3內,另一端穿過一次增壓缸體2上的快移缸活塞杆孔,並與一次增壓缸體2固定連接;頂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位於頂出缸4內,另一端穿過二次增壓缸體5上的頂出缸活塞杆孔。
如圖1所示,複合油缸中,二隻外油缸直徑較大,因此它們的推力也較大,用於增壓及鎖模。其中一隻活塞行程較長,與快速移模缸等行程,用於合模後的一次增壓;另一隻活塞行程較短,用於二次增壓,實現大噸位的合模及鎖模。二隻內油缸直徑較小,其中一隻用於快速移模,它只要克服模板重量與導軌間的摩擦力即可,一旦完成合模行程將退出工作,因此它所需壓力及流量也都較小。
合模力的大小決定了壓鑄噸位的大小,二隻大油缸直雖然徑較大,但它們都是在完成合模行程後開始增壓的,也就是說它們不需很大的流量,只需較高壓力,因而消耗的功率也較小。由此說它是一種結構簡單、運動平穩、工作可靠、出力很大、功率很小的節能型機合模複合油缸。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代機械製造領域中,一種正在發展和完善的材料成型技術,注塑和壓鑄機械設備中的合模機構。它是在不改變傳統壓鑄設備中,已國際化和國產化系列機型的模板尺寸,將複合油缸與模板合為一體,簡化了油缸的結構,增大壓鑄鎖模力,延長了機構使用壽命,提高了運動平穩性和工作可靠性,也滿足了各類機型合模機構所需合模力的要求。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壓鑄機合模機構中應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一次增壓缸;2.一次增壓缸體(後模板);3.快速移模缸;4.頂出缸;5.二次增壓缸體(動模板);6.二次增壓缸;7.導柱;8.前模板;9.充液閥;10.二次增壓閥;11.快移缸活塞杆;12.主活塞杆;13.一次增壓缸蓋;14.二次增壓缸蓋;15.頂出缸蓋;16.頂出缸活塞杆;17.缸蓋;18.定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它包括一次增壓缸體2、二次增壓缸體5、主活塞杆12、快移缸活塞杆11、頂出缸活塞杆16、一次增壓缸蓋13、二次增壓缸蓋14。主活塞杆12的一端位於一次增壓缸體2的一次增壓缸1內,並由一次增壓缸蓋13與一次增壓缸體2固定連接而滑動密封;主活塞杆12的另一端位於二次增壓缸體5的二次增壓缸6內,並由二次增壓缸蓋14與二次增壓缸體5固定連接而滑動密封;一次增壓缸1的行程大於二次增壓缸6的行程。主活塞杆12的一端內設有快速移模缸3,另一端內設有頂出缸4,快移缸活塞杆11的一端位於主活塞杆12的快速移模缸3內,另一端穿過一次增壓缸體2上的快移缸活塞杆孔,並由定位塊18定位,由缸蓋17與一次增壓缸體2固定連接;頂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位於主活塞杆12的頂出缸4內,另一端穿過二次增壓缸體5上的頂出缸活塞杆孔,並由頂出缸蓋15與二次增壓缸體5固定連接而滑動密封;快速移模缸3、頂出缸4的直徑小於一次增壓缸1或二次增壓缸6的直徑,快速移模缸3的行程大於頂出缸4的行程。一次增壓缸1的兩端分別設有進出油口b、進出油口c,進出油口b、進出油口c分別由管道與充液閥9相連接,快移缸活塞杆11上設有進出油口a並與快速移模缸3相通,二次增壓缸6的兩端分別設有進出油口d、進出油口e,進出油口d、進出油口e分別由管道與二次增壓閥10相連接,頂出缸4分別與進出油口d、進出油口e相通。一次增壓缸蓋13、二次增壓缸蓋14、頂出缸蓋15上設有密封環;主活塞杆12的兩端、頂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為活塞,活塞上設有密封環。
工作原理合模複合油缸在壓鑄機合模機構中應用,如圖2所示一次增壓缸體為壓鑄機合模機構中的後模板,二次增壓缸體為壓鑄機合模機構中的動模板。一次增壓缸體(後模板)2、二次增壓缸體(動模板)5、前模板8上開有導柱孔,導柱7穿過一次增壓缸體(後模板)2、二次增壓缸體(動模板)5、前模板8上的導柱孔,其一端與一次增壓缸體(後模板)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前模板8固定連接。
合模時,壓力油首先進入快速移模缸3,a口進油,缸3腔內充油,推動活塞快速移動,由於活塞杆與後模固連,不能向外移動,迫使缸1相對缸3向前移動,與此同時,缸1大腔在移動時形成負壓,使充液閥9打開由b口向缸1大腔充油,由於缸1大腔所需的流量很大,所以充油閥一端用一大口徑油管直接通往油箱吸取,滿足快速合模缸1等速移動所需流量的要求。當模具到位閉合後,油液已充滿缸1大腔,充液閥9關閉,由油泵繼續往缸1供油,油壓便迅速上升,達到一次增壓。當油壓繼續上升到一定壓力,頂開二次增壓閥10,壓力油從e口進入二次增壓缸6的大腔,由於缸1和缸6是共活塞杆的兩隻缸,所以二缸的活塞壓力都作用在動模板5上,使動模板以很大的合模力將模具夾緊,並將此壓力鎖定。
在二次增壓的同時,由於缸4和缸6是共進出油口d、e,e口進入的壓力油同時進入了頂出缸4的有杆腔,使頂出缸小腔也在為合模增力,同時避免了合模過程中缸4誤頂出現象,還實現了合模與頂出動作的互鎖。
開模時,壓力油從c口進入缸1有杆腔,由於小腔的面積較小,只要能克服粘模力,動模板5返回,同時使快速移模缸3及缸1大腔內產生正壓、回油,完成開模行程動作。
與本實用新型的複合油缸相適配的全液壓合模機構,不僅適用於從小到大各種系列噸位的壓鑄機、注塑機,而且對不同類型的壓力機、剪切機和衝壓設備都很適用。它不僅是一種全液壓化的壓力機構,而且給各種壓力機械的數位化、自動化提供了控制上的方便。
權利要求1.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其特徵是包括一次增壓缸體(2)、二次增壓缸體(5)、主活塞杆(12)、快移缸活塞杆(11)、頂出缸活塞杆(16),主活塞杆(12)的一端位於一次增壓缸體(2)中的一次增壓缸(1)內,另一端位於二次增壓缸體(5)的二次增壓缸(6)內;主活塞杆(12)的一端設有快速移模缸(3),另一端設有頂出缸(4),快移缸活塞杆(11)的一端位於快速移模缸(3)內,另一端穿過一次增壓缸體(2)上的快移缸活塞杆孔,並與一次增壓缸體(2)固定連接;頂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位於頂出缸(4)內,另一端穿過二次增壓缸體(5)上的頂出缸活塞杆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其特徵是快速移模缸(3)、頂出缸(4)的直徑小於一次增壓缸(1)或二次增壓缸(6)的直徑,快速移模缸(3)的行程大於頂出缸(4)的行程;一次增壓缸(1)的兩端分別設有進出油口(b)、進出油口(c),快速移模缸(3)上設有進出油口(a),二次增壓缸(6)的兩端分別設有進出油口(d)、進出油口(e),頂出缸(4)分別與進出油口(d)、進出油口(e)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其特徵是一次增壓缸(1)的行程大於二次增壓缸(6)的行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其特徵是所述的快移缸活塞杆(11)與一次增壓缸體(2)固定連接為定位塊(18)定位,缸蓋(17)位於定位塊(18)外,並由缸蓋(17)與一次增壓缸體(2)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其特徵是一次增壓缸蓋(13)與一次增壓缸體(2)固定連接,二次增壓缸蓋(14)與二次增壓缸體(5)固定連接,頂出缸蓋(15)與二次增壓缸體(5)固定連接,所述的一次增壓缸蓋(13)、二次增壓缸蓋(14)、頂出缸蓋(15)上設有密封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其特徵是所述的主活塞杆(12)的兩端、頂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為活塞,活塞上設有密封環。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其特徵是所述的快移缸活塞杆(11)上設有進出油口(a)並與快速移模缸(3)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缸。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其特徵是包括一次增壓缸體(2)、二次增壓缸體(5),主活塞杆(12)的一端位於一次增壓缸體(2)中的一次增壓缸(1)內,另一端位於二次增壓缸體(5)的二次增壓缸(6)內;快移缸活塞杆(11)的一端位於快速移模缸(3)內,另一端穿過一次增壓缸體(2)上的快移缸活塞杆孔,並與一次增壓缸體(2)固定連接;頂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位於頂出缸(4)內,另一端穿過二次增壓缸體(5)上的頂出缸活塞杆孔。本實用新型四缸一體,二次增壓缸與頂出缸互鎖,它結構簡單、運動平穩、工作可靠、出力很大、功率很小的節能型,且可國產系列化、標準化的全液壓式壓鑄機合模複合油缸。
文檔編號F15B15/14GK2653196SQ0323744
公開日2004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22日
發明者雷開運, 石端偉 申請人: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