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3:48:11
專利名稱: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更具體涉及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
背景技術:
橈骨遠端骨折是距橈骨遠端關節面3cm以內的骨折,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骨折之一,約佔急診骨折病人的1/6。其治療方法分為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兩種。非手術治療包括手法復位後夾板或石膏外固定,橈骨遠端骨折大多數患者手法整復後可以取得比較滿意的骨折對位,但維持比較困難,對不穩定的橈骨遠端骨折,特別是伴有嚴重骨質疏鬆者,非手術治療後期骨折再移位尤其是短縮、畸形癒合非常多見,影響腕關節的外觀及功能。手術治療包括經皮穿針、切開復位內固定、外固定支架應用等方法,手術治療固定穩定、可靠,但存在能否耐受手術術中、術後損傷血管、神經、肌腱、感染及住院時間長、費用高等問題。我們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體會到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能匯集非手術治療創傷小、手法整復骨折對位佳及手術治療固定穩定、可靠的優點,同時避免非手術治療後期短縮移位及手術治療併發症多、費用高等問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患者康復治癒水平,減輕患者痛苦及併發症的效果,收到較好的社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包括手部夾板託、前臂夾板託、牽引萬向調節杆和連接器。牽引萬向調節杆設有兩根,分別固定連接於手部夾板託和前臂夾板託,連接器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於牽引萬向調節杆,手部夾板託上設有第一連接裝置,前臂夾板託上設有第二連接裝置。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第三連接器和第四連接器。第一連接器的末端為六角形並設有內螺紋,第二連接器表面帶壓花,第二連接器的兩端設有與第一連接器相匹配的外螺紋,第三連接器的頂端為六角形並設有與第二連接器相匹配的內螺紋,第三連接器的末端設有一球頭結構,第四連接器的頂端設有與第三連接器的末端的球頭結構相匹配的球頭結構鎖定結構,第四連接器與第三連接器活動連接,第三連接器通過第二連接器與第一連接器連接。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牽引萬向調節杆包括調節杆、固定座、聯接器和調節螺栓。調節杆通過固定座固定在手部夾板託或前臂夾板託上,聯接器套設於調節杆,調節螺栓設於聯接器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扣、第三連接扣和第一連接帶。第一連接扣固定在手部夾板託的一側,第三連接扣和第一連接帶固定在手部夾板託的另一側。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連接裝置包括第二連接扣和第二連接帶,第二連接扣固定在前臂夾板託的一側,第二連接帶固定在前臂夾板託的另一側。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手部夾板託包括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和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黏貼於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內部。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前臂夾板託包括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和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黏貼於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內部。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和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均設有多個透氣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上設有多個透氣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連接帶和第二連接帶的表面一半為毛的尼龍魔術貼,一半為微粒狀的射出勾。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以傳統骨折手法整復為基礎,以傳統小夾板為原理,結合現代高分子可塑形材料應用及外固定支架治療理念,匯聚傳統手法整復的良好效果及外固定支架能較好的維持骨折復位的優點,同時避免了傳統夾板固定後期斷端再移位,尤其是治療後期橈骨短縮畸形所導致的腕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也避免了外固定支架手術治療的手術治療的手術風險及釘道感染、損傷血管、神經、肌腱等手術併發症。通過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的研製及應用,發現其匯集了夾板固定及外固定支架手術治療的優點,在維持骨折對位、避免手術風險及併發症方面優於其他治療方法,且在橈骨遠端解剖結構及腕關節功能恢復方面具有優勢。本實用新型是在研究橈骨遠端骨折治療之路上尋找到的一個嶄新的、無創的、可靠的、有效的治療方法。
圖1是本實用新 型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的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實施方式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包括手部夾板託1、前臂夾板託2、牽引萬向調節杆3和連接器4。牽引萬向調節杆3設有兩根,分別固定連接於手部夾板託I和前臂夾板託2,連接器4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於牽引萬向調節杆3,手部夾板託I上設有第一連接裝置,前臂夾板託2上設有第二連接裝置。第一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扣5、第三連接扣6和第一連接帶7,第一連接扣5通過鉚釘固定在手部夾板託I的一側,第三連接扣6和第一連接帶7通過鉚釘固定在手部夾板託I的另一側,第一連接扣5通過第一連接帶7與第三連接扣6連接。第二連接裝置包括第二連接扣8和第二連接帶9,第二連接扣8通過鉚釘固定在前臂夾板託2的一側,第二連接帶9通過鉚釘固定在前臂夾板託2的另一側,第二連接帶9與第二連接扣8位置相對應,第二連接帶9連接第二連接扣8。連接器4包括第一連接器401、第二連接器402、第三連接器403和第四連接器404。第一連接器401的末端為六角形並設有內螺紋,第二連接器402表面帶壓花,第二連接器402的兩端設有與第一連接器401相匹配的外螺紋,第三連接器403的頂端為六角形並設有與第二連接器402相匹配的內螺紋,第三連接器403的末端設有一球頭結構,第三連接器403 —體成型,第四連接器404的頂端設有與第三連接器403的末端的球頭結構相匹配的球頭結構鎖定結構,第三連接器403的末端的球頭結構可以在第四連接器404的頂端的球頭結構鎖定結構中轉動,第四連接器404與第三連接器403活動連接時可通過調節球頭結構鎖定結構來固定第三連接器403和第四連接器404之間的角度,第三連接器403通過第二連接器402與第一連接器401連接。牽引萬向調節杆3包括調節杆301、固定座302、聯接器303和調節螺栓304。調節杆301通過固定座302固定在手部夾板託I或前臂夾板託2上,聯接器303上設有兩個聯接孔以及與調節螺栓304匹配的內螺紋,聯接器303套設於調節杆301,聯接器303連接連接器4的兩端,調節螺栓304設於聯接器303上,通過調節調節螺栓304移動聯接器303,可以調節手部夾板託I與前臂夾板託2之間的距離。手部夾板託I包括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101和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102。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102黏貼於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101內部。前臂夾板託2包括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和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202。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202黏貼於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內部。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102和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202均設有多個透氣孔10。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上設有多個透氣孔11。第一連接帶7和第二連接帶9的表面一半為毛的尼龍魔術貼12,一半為微粒狀的射出勾13。本實用新型的安裝 使用說明:根據患者手部、前臂的實際大小裁剪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101、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102和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202 (完全做到個人化設計、裁剪)。將裁剪完成的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101和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置於65°C -75°C溫水中3_5分鐘軟化後取出、擦乾,溫度以不燙傷病人為宜,舒適、可靠地固定於手法整復後患肢的手部及前臂3-5分鐘塑形。塑形完成後邊緣上通過鉚釘加固定第一連接扣5、第二連接扣8、第三連接扣6、第一連接帶7和第二連接帶9,在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101和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上分別安裝牽引萬向調節杆3,在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101和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內部分別安放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102和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202,製成手部夾板託I和前臂夾板託2。然後,在手部、前臂上安置手部夾板託I和前臂夾板託2,手部夾板託I和前臂夾板託2可根據患肢腫脹情況反覆調整塑形。第一連接器401、第二連接器402、第三連接器403和第四連接器404串聯連接,其兩端分別連接於手部夾板託I和前臂夾板託上2的牽引萬向調節杆3,根據骨折情況及位移情況調整腕關節角度(如掌屈、背伸、尺偏、橈偏)及牽引力,完成全部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調試安裝。治療操作規程:患者仰臥於整復床上,患肢外展,肘關節屈曲90°,固定杆置於肘關節內側起對抗牽引作用,助手雙手緊握患者手掌,前臂旋前位(手掌向下)持續拔伸牽引,充分牽引糾正斷端嵌插短縮及部分成角,待充分拔伸牽引後,術者與助手配合,根據外傷時受力方向及骨折移位情況,向相反的方向折頂糾正斷端成角。在維持復位情況下,按照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安裝使用說明,完成支架安裝。治療完成後立即複查X線片,觀察復位及固定情況。常規患肢抬高,冰袋冷敷3天,期間密切觀察患肢末梢血運及腫脹情況,必要時可調整手部夾板託I和前臂夾板託2鬆緊。根據患者骨折粉碎程度,支架固定4-6周,每周複查X線片,檢查骨折對位及癒合情況,必要時根據X線片表現,通過調節連接器4近一步調整腕部位置及牽引力大小。支架固定期間主動活動掌指關節、指間關節、肘及肩關節。攝片提示骨折癒合後,拆除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 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包括手部夾板託(I)、前臂夾板託(2)、牽引萬向調節杆(3)和連接器(4),所述牽引萬向調節杆(3)設有兩根,分別固定連接於手部夾板託(I)和前臂夾板託(2),所述連接器(4)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於牽引萬向調節杆(3),所述手部夾板託(I)上設有第一連接裝置,所述前臂夾板託(2)上設有第二連接>j-U ρ α裝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器(4)包括第一連接器(401)、第二連接器(402)、第三連接器(403)和第四連接器(404),所述第一連接器(401)的末端為六角形並設有內螺紋,所述第二連接器(402)表面帶壓花,所述第二連接器(402)的兩端設有與第一連接器(401)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第三連接器(403)的頂端為六角形並設有與第二連接器(402)相匹配的內螺紋,所述第三連接器(403)的末端設有一球頭結構,所述第四連接器(404)的頂端設有與第三連接器(403)的末端的球頭結構相匹配的球頭結構鎖定結構,所述第四連接器(404)與第三連接器(403)活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器(403 )通過第二連接器(402 )與第一連接器(40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牽引萬向調節杆(3)包括調節杆(301)、固定座(302)、聯接器(303)和調節螺栓(304),所述調節杆(301)通過固定座(302)固定在手部夾板託(I)或前臂夾板託(2)上,所述聯接器(303)套設於調節杆(301),所述調節螺栓(304 )設於聯接器(303 )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扣(5)、第三連接扣(6)和第一連接帶(7),所述第一連接扣(5)固定在手部夾板託(I)的一側,所述第三連接扣(6)和第一連接帶(7)固定在手部夾板託(I)的另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連接裝置包括第二連接扣(8 )和第二連接帶(9 ),所述第二連接扣(8 )固定在前臂夾板託(2)的一側,所述第二連接帶(9)固定在前臂夾板託(2)的另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手部夾板託(I)包括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101)和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102 ),所述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102)黏貼於手部記憶型低溫熱塑板(101)內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臂夾板託(2)包括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和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202),所述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202 )黏貼於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內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手部背帶膠海綿內襯(102)和前臂背帶膠海綿內襯(202)均設有多個透氣孔(1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臂記憶型低溫熱塑板(201)上設有多個透氣孔(1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連接帶(7)和第二連接帶(9)的表面一半為毛的尼龍魔術貼(12),一半為微粒狀的射出勾(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橈骨遠端骨折無創調節式夾板託支架,包括手部夾板託、前臂夾板託、牽引萬向調節杆和連接器。牽引萬向調節杆設有兩根,分別固定連接於手部夾板託和前臂夾板託,連接器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於牽引萬向調節杆,手部夾板託上設有第一連接裝置,前臂夾板託上設有第二連接裝置。本實用新型匯集了夾板固定及外固定支架手術治療的優點,在維持骨折對位、避免手術風險及併發症方面優於其他治療方法,且在橈骨遠端解剖結構及腕關節功能恢復方面具有優勢。
文檔編號A61F5/045GK203089490SQ20132007688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明者嚴松鶴, 蔡建平, 胡鋼, 劉新煥, 劉勇 申請人:嚴松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