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感應元件及具有該觸摸感應元件的觸控螢幕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3:55:16 2
專利名稱:觸摸感應元件及具有該觸摸感應元件的觸控螢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觸摸感應元件,特別涉及一種單層導電層的觸摸感應元件及具有該觸摸感應元件的觸控螢幕。
背景技術:
觸控螢幕作為一種簡單的人機互動方式而廣泛的應用於各種電子裝置,如手機,IPAD 等。觸控螢幕通常包括面板及貼附於該面板一側的觸摸感應元件,該觸摸感應元件由絕緣層及位於該絕緣層的相對兩個表面的感應層與驅動層。該感應層包括若干不交叉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感應線跡,該驅動層包括若干不交叉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驅動線跡。該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不平行。所述感應線跡與驅動線跡被該絕緣層間隔開,相當於電容器的兩個電極板。每一感應線跡與對應的驅動線跡在交叉區域形成感測節點。當觸摸物,如手指、觸屏筆等接觸該面板時,引起該感測節點處的電容變化,從而實現觸摸位置的確定及觸摸指令的執行。然而,上述觸控螢幕的觸摸感應元件結構較複雜,在生產時需要在絕緣層的相對兩側分別形成感應層與驅動層,製程亦較為複雜。
實用新型內容基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製程相對簡單的觸摸感應元件及使用該觸摸感應元件的觸控螢幕。·—種觸摸感應元件,包括絕緣基材及設於所述絕緣基材上的導電層,所述導電層位於所述絕緣基材的一表面上,所述導電層包括:若干第一導電線跡,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間隔排列,並且每個所述第一導電線跡沿所述二維坐標系的第二維方向延伸;及若干第二導電線跡排列成若干第二導電線跡列,每一所述第二導電線跡列包括若干沿所述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方向間隔排列的所述第二導電線跡,每一所述第二導電線跡列對應位於一第一導電線跡的側向;每一所述第二導電線跡列中的每一第二導電線跡與對應的第一導電線跡相互間隔,以與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形成互感。上述觸摸感應元件的導電層形成於該絕緣基材的一個表面上,相對於通過在絕緣基材的兩個表面上形成導電層以實現觸控操作的觸控螢幕來說,上述觸摸感應元件結構及製程均更加簡單。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若干配色線跡,所述配色線跡分布於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及第二導電線跡之間且與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及第二導電線跡絕緣。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若干第一導電引線及若干第二導電引線,每一所述第一導電引線電連接於一個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的端部;每一所述第二導電引線電連接於一個所述第二導電線跡的端部。[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色線跡的形狀與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第二導電線跡、第一導電引線及第二導電引線所形成的圖案互補,並且所述配色線跡與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第二導電線跡、第一導電引線及第二導電引線絕緣。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第二導電線跡、配色線跡、第一導電引線及第二導電引線均由導電線形成。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第二導電線跡、配色線跡、第一導電引線及第二導電引線均為由導電線交叉形成的網格導電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中形成所述配色跡的導電線排列成網格狀、鋸齒狀或折線狀,並且形成所述配色跡的導電線間隔預定長度被截斷。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線的截斷處形成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及第二維方向均呈直線排列。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線的材料選自金屬、氧化銦錫、透明高分子材料、石墨烯、碳納米管中的一種。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包括一第一主線及自所述第一主線向側向延伸的若干第一側枝,每一所述第二導電線跡包括一第二主線及自所述第二主線向側向延伸的若干第 二側枝,所述第一主線與第二主線沿所述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延伸,所述第二主線的末端相互間隔,所述第一側枝與所述第二側枝間隔交替排列。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側枝及第二側枝沿所述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一基質層,所述基質層位於所述絕緣基材的表面上,所述基質層上形成若干凹槽,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及第二導電線跡形成於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於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及第二導電線跡的厚度。一種觸控螢幕,包括一面板及位於所述面板的一表面上的一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觸摸感應元件為上述的觸摸感應元件。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的觸控螢幕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觸控螢幕中觸摸感應元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圈III處的放大圖;圖4為另一實施方式中觸摸感應元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所示觸摸感應元件中配色線跡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VI部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首選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設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請參閱圖1,一實施方式的觸控螢幕10包括面板100及設於該面板100的其中一表面上的一觸摸感應元件200。面板100為透明板,例如,該面板100可以為玻璃板或透明塑料板。該觸摸感應元件200包括一透明的絕緣基材210、形成於該絕緣基材210 —表面的導電層230。具體在圖示的實施例中,該觸摸感應元件200通過一光學透明膠層220貼合於該面板100上。絕緣基材210為片狀,材料為聚對苯二甲酸類塑料(PET)、聚碳酸酯(PC)或玻璃。絕緣基材210具有第一表面及與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該導電層230位於該基材的第一表面。具體在圖示的實施例中,該導電層230通過一基質層240附著於該絕緣基材210的第一表面。該基質層240為透明絕緣材料,例如,該基質層240為無溶劑紫外固化亞克力樹脂。該基質層240上設有若干凹槽241,導電層230形成於所述凹槽241中。凹槽241的深度不小於所導電層230的厚度。在實際生產中,該基質層240同時可用於導電層230的成型。請參閱圖2,該導電 層230包括相互間隔的若干第一導電線跡231及若干第二導電線跡233。具體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導電線跡231及第二導電線跡233由若干導電線呈網格狀排列形成。網格呈菱形。該導電線位於該基質層240的凹槽241中。導電線的材料可以選自金、銀、銅、鋁、鋅或其合金。若干第一導電線跡231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排列,每一第一導電線跡231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方向延伸。每一第一導電線跡231包括一第一主線231a及自該第一主線231a向側向延伸的若干第一側枝231b。第一主線231a 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側枝231b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二導電線跡233排列成若干第二導電線跡列,每一第二導電線跡列包括若干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方向間隔排列的第二導電線跡233。第二導電線跡列對應位於一第一導電線跡231的側向,每一,第二導電線跡列中的每一第二導電線跡233間隔排列,以與第一導電線跡231形成互感。每一第二導電線跡233包括一第二主線233a及自該第二主線233a向側向延伸的若干第二側枝233b。第二主線233a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方向延伸,第二主線233a的末端相互間隔。具體在圖示的實施方式中,二維坐標係為XOY直角坐標系,第一維方向為X軸,第二維方向為Y軸。當然,在實用新型中,二維坐標系也為其他坐標系,例如,二維斜角坐標系。請同時參照圖3,第二側枝233b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每一第二主線233a與對應的一第一主線231a相互平行。第一側枝231b與第二側枝233b位於對應的第一主線231a與第二主線233a之間,且間隔交叉排列,以與該第一導電線跡231形成互感。導電層230進一步包括若干第一導電引線235及若干第二導電引線237,每一第一導電引線235電連接於一第一導電線跡231的端部,以將該第一導電線跡231與外部處理晶片或電路連接。每一第二導電線跡233連接於一第二導電線跡233的端部,以將該第一導電線跡231與外部處理晶片或電路連接。第一導電引線235及第二導電引線237同樣可以由若干導電線呈網格狀排列形成。網格可以呈菱形。導電線的材料選自金、銀、銅、鋁、鋅、鎳或其的合金。上述觸控螢幕10在工作時,導電層230的第一導電線跡231可以實施現觸摸位置在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上的定位,導電層230的第二導電線跡233可以實現觸摸位置在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方向上的定位,且第二導電線跡233在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及第二維方向上相互間隔,從而可以實現直正的多點觸摸操作,無鬼點出現。另外,上述觸控螢幕10的導電層230形成於該絕緣基材210的一個表面上,相對於通過在絕緣基材210的兩個表面上形成導電層230以實現觸控操作的觸控螢幕10來說,上述觸摸感應元件200結構及製程均更加簡單。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實施例中,導電層230的第一導電線跡231、第二導電線跡233、第一導電引線235及第二導電引線237均由若干導電線呈網格狀排列組成,然而,在其它的實施例中,第一導電線跡231、第二導電線跡233、第一導電引線235及第二導電引線237還可以由其他導電材料形成,如氧化銦錫(IT0)、高分子導電材料、石墨烯、碳納米管
坐寸o請參閱圖4,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中的觸摸感應元件400,其與前一實施方式中的觸摸感應元件40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圖4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的觸摸感應元件400的導電層430進一步包括若干配色線跡439。請同時參照圖5,配色線跡439分布於第一導電線跡431及第二導電線跡433之間且與第一導電線跡431、第二導電線跡433、第一導電引線435及第二導電引線437絕緣。配色線跡439的形狀與第一導電線跡431、第二導電線跡433、第一導電引線435及第二導電引線437所形成的圖案形狀互補。請參照圖6,配色線跡439分布於第一導電線跡431、第二導電線跡433、第一導電引線435及第二導電引線437之間。配色線跡439由導電線形成,形成配色跡的導電線排列成網格狀、鋸齒狀或折線狀,並且形成配色線跡439的導電線與構成第一導電線跡431、第二導電線跡433、第一導電引線435及第二導電引線437的導電線斷開,且每一網格單元的中部斷開,導電線被截斷處形成缺口 439a,缺口 439a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及第二維方向均呈直線排列。導電線的線徑與組成第一導電線跡431、第二導電線跡433、第一導電引線435及第二導電引線437的導電線的線徑相同。配色線跡439可以使觸摸感應元件400上的光線看起來更均勻,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 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 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觸摸感應元件,包括絕緣基材及設於所述絕緣基材上的導電層,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層位於所述絕緣基材的一表面上,所述導電層包括: 若干第一導電線跡,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間隔排列,並且每個所述第一導電線跡沿所述二維坐標系的第二維方向延伸;及 若干第二導電線跡排列成若干第二導電線跡列,每一所述第二導電線跡列包括若干沿所述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方向間隔排列的所述第二導電線跡,每一所述第二導電線跡列對應位於一第一導電線跡的側向;每一所述第二導電線跡列中的每一第二導電線跡與對應的第一導電線跡相互間隔,以與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形成互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若干配色線跡,所述配色線跡分布於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及第二導電線跡之間且與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及第二導電線跡絕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若干第一導電引線及若干第二導電引線,每一所述第一導電引線電連接於一個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的端部;每一所述第二導電引線電連接於一個所述第二導電線跡的端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配色線跡的形狀與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第二導電線跡、第一導電引線及第二導電引線所形成的圖案互補,並且所述配色線跡與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第二導電線跡、第一導電引線及第二導電引線絕緣。
5.根據權利要求3 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第二導電線跡、配色線跡、第一導電引線及第二導電引線均由導電線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電線跡、第二導電線跡、配色線跡、第一導電引線及第二導電引線均為由導電線交叉形成的網格導電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其中形成所述配色跡的導電線排列成網格狀、鋸齒狀或折線狀,並且形成所述配色跡的導電線間隔預定長度被截斷。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線的截斷處形成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及第二維方向均呈直線排列。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線的材料選自金屬、氧化銦錫、透明高分子材料、石墨烯、碳納米管中的一種。
10.根據權利要求1 9任一項所述的觸摸感應兀件,其特徵在於,每一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包括一第一主線及自所述第一主線向側向延伸的若干第一側枝,每一所述第二導電線跡包括一第二主線及自所述第二主線向側向延伸的若干第二側枝,所述第一主線與第二主線沿所述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延伸,所述第二主線的末端相互間隔,所述第一側枝與所述第二側枝間隔交替排列。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側枝及第二側枝沿所述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
12.根據權利要求1 9任一項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一基質層,所述基質層位於所述絕緣基材的表面上,所述基質層上形成若干凹槽,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及第二導電線跡形成於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於所述第一導電線跡及第二導電線跡的厚度。
13.一種觸控螢幕,包括一面板及位於所述面板的一表面上的一觸摸感應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觸摸感應 元件為權利要求1 12任一項所述的觸摸感應元件。
專利摘要一種觸摸感應元件,包括絕緣基材及設於絕緣基材上的導電層,導電層位於絕緣基材的一表面上,導電層包括若干第一導電線跡,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一維方向間隔排列,並且每個第一導電線跡沿二維坐標系的第二維方向延伸;若干第二導電線跡排列成若干第二導電線跡列,每一第二導電線跡列包括若干沿二維座標系的第二維方向間隔排列的第二導電線跡,每一第二導電線跡列對應位於一第一導電線跡的側向;每一第二導電線跡列中的每一第二導電線跡與對應的第一導電線跡相互間隔,以與第一導電線跡形成互感。上述觸摸感應元件的導電層形成於該絕緣基材的一個表面上,其結構及製程均更加簡單。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該觸摸感應元件的觸控螢幕。
文檔編號G06F3/041GK203149516SQ20132007025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6日
發明者周菲 申請人: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