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電源體安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0:41:46 1
專利名稱: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電源體安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將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隱藏在車輛氣胎內部、而將電源體組裝在氣胎外,能達到在車輛氣胎外部直接拆卸、組裝及更換電源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
以往的胎壓警示器,如美國第5,798,689號專利及第4,048,614號專利,是一種隱藏在車輛氣胎內部的胎壓檢測器。如
圖1~4所示的美國第5,798,689號專利,該氣胎11包括一輪圈12,每一個胎壓檢測器13都固定在該輪圈12上,而位於該氣胎11的內部。該胎壓檢測器13包括一殼體14,一連通氣胎11內部氣壓的入口,及一配置於殼體14內訊號產生裝置15,如圖3所示,該訊號產生裝置15包括一壓力傳感單元151,其產生一隨著氣胎11壓力變化的類比電壓訊號;一訊號轉換單元152,其電性連接該壓力傳感單元151,用以轉換該類比電壓訊號成為一數位輸出訊號;一編碼單元153,其電性連接該訊號轉換單元152,該編碼單元153對數位輸出訊號產生一編碼訊號,包括數位輸出訊號及一個針對胎壓檢測器13的辨識碼;一訊號傳送電路154,其電性連接編碼單元153,用於把編碼單元153的編碼訊號無線地傳送出去;一用以提供訊號產生裝置15運作所需電源的電源供應裝置155;以及一分離地安裝在車體上的接收裝置16,如圖4所示,該接收裝置16包括一訊號接收電路161,用於無線地接收胎壓檢測器13的訊號產生裝置15傳送過來的編碼訊號;一解碼單元162,用以將編碼訊號經解碼而輸出一表示高壓狀態的數位控制信號或一表示低壓狀態的數位控制信號,並輸出該控制信號給一顯示裝置163及一警報系統164,使得藉由顯示裝置163顯示及藉由該警報系統164發出警報,以及一用以提供該接收裝置16運作所需電源的電源供應裝置165。如圖5、6所示的美國第4,048,614號專利是一種機械式的胎壓檢測器,其特徵在於該胎壓檢測器21是連接在位於氣胎22內部的氣胎22的氣閥23內端,使該胎壓檢測器21位於氣胎22的內部。
以上所述的胎壓檢測器都是隱藏在車輛氣胎內部的無線胎壓檢測器,但是,卻仍具有以下的缺點這些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都需要使用電池來供應作動時所需的電源,但是這些胎壓檢測器都隱藏在氣胎內,電池的電力有限,必需經常更換電池,而更換時很困難及煩瑣,必需要從車輛上拆下輪胎、洩氣、取下氣胎、拆開胎壓檢測器、更換電池,更換電池後再反向組裝回去,造成更換電池時的複雜及困難。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是將隱藏在車輛氣胎內部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組裝在氣胎外,以達到在車輛氣胎外部就能直接拆卸、組裝及更換電源的功效。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組裝在一車輛的氣胎上,該氣胎包括一輪圈,氣胎內安裝一隱藏式胎壓檢測器;所述的電源體具有正極及負極;其中所述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包括一氣嘴殼體及一電源體安裝座;所述氣嘴殼體是一具有中空通氣通道的導電殼體,其外部氣密地固定於氣胎的輪圈上,其一內端伸入氣胎內部,另一外端外露於氣胎外部,氣嘴殼體的通氣通道內並組裝有一用以控制進出氣的氣閥,該氣閥設有一能彈性位移的導電閥杆,且該導電閥杆與氣嘴殼體二者間為電氣絕緣,導電閥杆及導電氣嘴殼體分別對應電連接一第一導線及一第二導線至所述隱藏式胎壓檢測器內部;所述電源體安裝座設置在氣嘴殼體外端,其包括一用以容置電源體的容置室,該容置室內設有二個彼此間電氣絕緣的第一導電接觸片及一第二導電接觸片,該第一、二導電接觸片分別與電源體的正極及負極導通,所述第二導電接觸片電氣連接導電氣嘴殼體以及與該導電氣嘴殼體電連接的第二導線,所述第一導電接觸片電氣連接導電閥杆及連接該導電閥杆的第一導線,且供應所述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運作時所需的電源。
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中所述的電源體安裝座包括一導電殼體,該殼體設有一螺鎖固定於氣嘴殼體外端的連接部,及一與該連接部貫通且容置所述電源體的容置室,該容置室的壁面設有第二導電接觸片,且在該連接部與容置室間設有一兩端分別延伸至該連接部及該容置室內的第一、二導電接觸片,該第一、二導電接觸片分別與電源體的正極及負極電導通,且第二導電接觸片接觸的導電殼體是與導電氣嘴殼體及與連接導電氣嘴殼體的第二導線電導通,第一導電接觸片則抵於導電閥杆而電氣導通該閥杆及連接該閥杆的第一導線,以供應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運作所需的電源。
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中所述電源體安裝座還包括一與所述容置室配合的電源座,該電源座具有一承板,在該承板上成型一側邊呈開放且內部可置入電源體的凹部,在該凹部的外壁麵包覆一導電板,在該導電板上設有向凹部彎折且與電源體的負極接觸的第三導電接觸片,在容置室的壁面設置與所述電源座上的導電板接觸的第二導電接觸片。
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中所述電源體安裝座包括一下座及一頂蓋,所述下座形成一連接部及一容置室,且在容置室的頂部設有一使電源體置入的置入口,所述頂蓋與下座的置入口配合而蓋合。
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中所述氣嘴殼體內的氣閥閥杆與對應連接的第一導線二者間還包括一彈性組件,該彈性組件包括一固定於氣嘴殼體內壁並與該氣嘴殼體電氣絕緣的套接件、及一穿套在該套接件內且可彈性位移的導電桿,該導電桿與氣嘴殼體二者間為電氣絕緣,該導電桿的外端抵接於氣閥導電閥杆的內端,且該導電桿的內端電連接第一導線。
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中所述胎壓檢測器包括一無線訊號導線,該無線訊號導線連接導電氣嘴殼體。
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中所述氣閥包括一與氣嘴殼體的中空內壁面固定的套接件,所述閥杆彈性地穿套在套接件內,套接件與氣嘴殼體接觸的部位為電氣絕緣。
由於本發明採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將電源體安裝於氣胎外的電源體安裝座上,並與隱藏在車輛氣胎內部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電氣連接,從而達到在車輛氣胎外部就能直接拆組及更換電源的功效。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美國第5,798,689號專利安裝於氣胎內部的第一種安裝方式示意圖。
圖2是美國第5,798,689號專利安裝於氣胎內部的第二種安裝方式示意圖。
圖3是上述圖1、2所示的胎壓檢測器的訊號產生裝置的電路方塊圖。
圖4是上述圖1、2所示的胎壓檢測器的接收裝置的電路方塊圖。
圖5是美國第4,048,614號專利安裝於氣胎內部的示意圖。
圖6是上述圖5的剖視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8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電源體與電源體安裝座的立體分解圖。
圖10是上述圖8的組合剖視圖。
圖11是上述圖9的組合上視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電源體組裝於電源體安裝座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組合剖視圖。
圖13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氣嘴殼體組合剖視圖。
如圖7、8所示,本發明是將隱藏在車輛氣胎3內部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4的電源體5組裝在氣胎3外,而能達到在氣胎3外部直接拆組及更換電源的功效,而該隱藏式胎壓檢測器4的結構並非本實用新型的特徵,且與上述圖3~6或其他的構造實施相類似,所以在此不再詳細敘述。
如圖7、8、9所示,氣胎3包括一輪圈31,在氣胎3內安裝有一胎壓檢測器4,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構造包括一氣嘴殼體7,及一螺鎖固定於該氣嘴殼體7外端71的電源體安裝座6,而電源體5則安裝於電源體安裝座6上。
氣嘴殼體7是一具有中空氣道70的導電殼體,且氣密地固定於車輛氣胎3的輪圈上,在本實施例中該氣嘴殼體7的內端72可與一隱藏在氣胎3內部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4螺接,外端71則外露於車輛氣胎3外部。但內端72也可不必與隱藏式胎壓檢測器4連接,該氣嘴殼體7中空氣道70內設有一鄰近於氣嘴殼體7外端71的氣閥8及一鄰近於氣嘴殼體7內端70的彈性組件8′。
如圖8所示,該氣閥8包括一套接件81及一可彈性位移的導電閥杆80,套接件81包括一直接螺鎖於氣嘴殼體7中空氣道70內壁的電氣絕緣短杆810,及一套接於該電氣絕緣短杆810端部且寬度漸縮的中空套體811,在該中空套體811較寬處外壁套接有一電氣絕緣氣密圈82,且該電氣絕緣氣密圈82的外周緣是氣密地抵接於氣嘴殼體7內壁,由於短杆810是電氣絕緣體,所以,雖然電氣絕緣短杆810與導電材質的氣嘴殼體7直接接觸,但是二者不會電氣導通;中空套體811可為導電材質,且藉由電氣絕緣氣密圈82的支撐,未與氣嘴殼體7接觸,所以中空套體811與氣嘴殼體7二者也不會電氣導通;閥杆80是導電材質,其一端成型有一翼片狀的抵接部800,且在該閥杆80外穿套一彈性元件802並穿套於該套接件81內,且該閥杆80另一端穿出該套接件81外及連接一氣密蓋801;彈性元件802的一端抵在閥杆80的抵接部800,另一端則抵接於中空套體811較窄處的內壁面,用以提供閥杆80受壓後的彈性恢復力,使電氣絕緣氣密圈82緊密貼附於氣嘴殼體7內壁,以及使氣密蓋801緊抵在該中空套體811另一端,使該車輛氣胎3內部的胎壓無法與外界相通。
如圖8所示,彈性組件8′與氣閥8的構造相類似,除了氣密蓋外,彈性組件8′包括可彈性位移的導電桿80′及連接於氣嘴殼體7中空氣道70內壁的套接件81′,該套接件81′連接在氣嘴殼體7內壁的部位是電氣絕緣材質,在本實施例中是以電氣絕緣短杆810′為例,導電桿80′穿套一彈性元件後穿套在該套接件81內,而該套接件81′未接觸氣嘴殼體7內壁的部位則可為導電材質或也可為非導電材質,在本實施例中是以中空套體811′為例,而導電桿80′外端則抵接於氣閥8的閥杆80內端,藉此,如圖10所示,當閥杆80受壓的力量大於彈性元件802的彈力時,將使彈性元件802受到壓縮,同時使閥杆80產生位移並連動氣密蓋801相對套接件81的中空套體811位移,而使氣密蓋801與中空套體811二者間產生通氣間隙,同時氣閥8的閥杆80向內位移連動彈性組件8′的導電桿80′,使該導電桿80′產生位移。
如圖7、8所示,彈性組件8′的彈性導電桿80′及氣嘴殼體7位於車輛氣胎3的內端分別連接一條第一導線84及一第二導線85至隱藏式胎壓檢測器4內部。
如圖8、9所示,電源體安裝座6是一導電殼體,包括一螺鎖固定於氣嘴殼體7的外端71的連接部60,一與該連接部60貫通的容置室61,及一與該容置室61配合且用以容置電源體5的電源座62,在此以鋰電池作為電源體5的較佳實施,其兩側面設有正極51(+)與負極52(-),且該鋰電池的周緣也為正極51,如圖9所示,電源座62是電氣絕緣體,其具有一承板620,且在該承板620上成型有一側邊呈開放的凹部621,使電源體5可以置入該凹部621內,且在該凹部621的外壁麵包覆一導電板9,在導電板9上設有向凹部621彎折而與該電源體5的負極52接觸的具彈性的第三導電接觸片90,及在該導電板9的兩側邊形成有直角彎折的導電側板91,當電源體5置入電源座62內後,電源體5的負極52抵接在導電板9的第三導電接觸片90,而使整片導電板9都帶負電,配合圖11所示,在容置室61的壁面設有一彈性第二導電接觸片63,使得已容置電源體5的電源座62在推入容置室61後,包覆在電源座62上的導電板9的側板91與第二導電接觸片63接觸,而使電源體安裝座6帶負電,或是第二導電接觸片63也可安裝在相對於導電板9的其他位置以和導電板9接觸電氣連接。
如圖8所示,電源體安裝座6的連接部60與容置室61鄰接處設有一電氣絕緣定位件64,在電氣絕緣定位件64內設置一個兩端分別延伸至連接部60及容置室61的且具彈性的第一導電接觸片65,置於容置室61內的電源體5的正極51可抵接於第一導電接觸片65,而使該第一導電接觸片65帶正電,電源體5支撐在電氣絕緣的電源座62上,其正極51並不與電源體安裝座6的殼體接觸,如果有接觸的顧慮,則可在容置室61內適當位置處設置電氣絕緣材料。
藉助以上的構造,並配合圖7、8所示,當電源體安裝座6螺鎖固定於氣嘴殼體7上時,使電源體安裝座6與氣嘴殼體7電氣導通而使第二導線85帶負電,且第一導電接觸片65是抵於氣閥8的導電閥杆80且電氣連接於該導電閥杆80抵接的導電桿80′,使第一導線84帶正電,而可以供應隱藏式胎壓檢測器4運作所需電源,當該電源體5的電力耗盡而欲更換時,只要將置於電源體安裝座6內的電源座62抽取出,就可更換電源體5,然後再反向操作將已更換了電源體5的電源座62置於電源體安裝座6的容置室61內,因此就可完成更換電源體5的動作,相當容易方便。
為了使閥杆80不產生誤動作,具彈性的第一導電接觸片65的彈力必須小於氣閥8的彈性元件802的彈力。
如圖12所示,這是將電源體5安裝在電源體安裝座6的第二實施例,該電源體安裝座6包括一導電下座66及一導電頂蓋67,配合圖8所示,該導電下座66成型有一螺鎖固定於氣嘴殼體7的外端71的連接部660,及一與該連接部660貫通的容置室661,該容置室661內覆蓋有一電氣絕緣內層663,使電源體5的正極與電源體安裝座6電氣絕緣,且於該連接部660與容置室661鄰接處設有一絕緣定位件64′,該絕緣定位件64′內設置一個兩端分別延伸至連接部660及容置室661的彈性第一導電接觸片65,該容置室661的頂部設有一置入口662,使電源體5可以自該置入口662直接置入容置室661內,並藉由電氣絕緣內層663使電源體5的正極51與電源體安裝座6電氣絕緣,此時電源體5的正極51抵接於第一導電接觸片65,而使該第一導電接觸片65帶正電,導電頂蓋67與導電下座66的置入口662配合而得以螺鎖蓋合併電氣連接,在導電頂蓋67的內壁面設有第二導電接觸片63,使得與置於容置室661內的電源體5的負極52抵接,而使導電頂蓋67及導電下座66帶負電。
當電源體5的電力耗盡而欲更換時,只要將電源體安裝座6的頂蓋67相對下座66螺松打開,就可更換電源體5,然後再反向操作將頂蓋67螺鎖固定於下座66上,因此就可完成更換電源體5的動作。
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氣嘴殼體7包含有相互抵接的氣閥8及彈性組件8′,這種設計的主要目的在於一旦該氣閥8失效,在更換氣閥8時能夠不受電源接線拆除的麻煩,也就是不受第一導線84接線的影響,因為該第一導線84是連接在導電桿80′上,而該導電桿80′只和閥杆80相抵接,所以拆除該氣閥8時完全不用拆除導線,而如果是如圖13所示,在該氣嘴殼體7內只設有一個氣閥8,而未設置彈性組件8′,同時該氣閥8的閥杆80內端是直接連接第一導線84,仍是可實施的,並不會影響到電源體5的安裝及使用,同樣可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此外,如圖7所示的氣嘴殼體7並非必須與隱藏在車輛氣胎3內的胎壓檢測器4連接為限,該胎壓檢測器4也可如圖1、2所示設置固定,只要將兩導線84、85拉到胎壓檢測器內與其電氣連接即可。
在本發明中也可將如圖3及圖8所示的訊號產生裝置15的訊號傳送電路154拉出一條訊號導線95(如圖10)連接氣嘴殼體7,使無線訊號能透過氣嘴殼體7傳出車輛氣胎3外,以加強無線訊號的傳送效率。
電源體安裝座6及氣嘴殼體7,在以上的實施例說明中,雖然是導電的材料,但也能夠以非導電性材料製成,而在非導電性材料中包覆或嵌入預設導電的線路也能夠等效的實施,例如氣嘴殼體7能以非導電材料製成,在其中嵌入或貼附一導電線,利用該導電線和電源體安裝座6的第二導電接觸片63電連接,而電源體安裝座6也能以非導電材料製成,將第一導電接觸片65及第二導電接觸片63嵌入,並延伸出電源體安裝座6外,使電源體安裝座6在組裝在氣嘴殼體7時,使延伸出該電源體安裝座6的第二導電接觸片63電連接導電氣嘴殼體7及使第一導電接觸片65接觸導電閥杆80,以構成電氣迴路。
權利要求
1.一種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組裝在一車輛的氣胎上,該氣胎包括一輪圈,氣胎內安裝一隱藏式胎壓檢測器;所述的電源體具有正極及負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包括一氣嘴殼體及一電源體安裝座;該氣嘴殼體是一具有中空通氣通道的導電殼體,其外部氣密地固定於氣胎的輪圈上,其一內端伸入氣胎內部,另一外端外露於氣胎外部,該氣嘴殼體的通氣通道內並組裝有一用以控制進出氣的氣閥,該氣閥設有一能彈性位移的導電閥杆,且該導電閥杆與該氣嘴殼體二者間為電氣絕緣,該導電閥杆及該導電氣嘴殼體分別對應電連接一第一導線及一第二導線至所述隱藏式胎壓檢測器內部;所述電源體安裝座設置在氣嘴殼體外端,其包括一用以容置電源體的容置室,該容置室內設有二個彼此間電氣絕緣的第一導電接觸片及一第二導電接觸片,該第一、二導電接觸片分別與電源體的正極及負極導通,所述第二導電接觸片電氣連接導電氣嘴殼體以及與該導電氣嘴殼體電連接的第二導線,所述第一導電接觸片電氣連接導電閥杆及連接該導電閥杆的第一導線,且供應所述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運作時所需的電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源體安裝座包括一導電殼體,該殼體設有一螺鎖固定於氣嘴殼體外端的連接部,及一與該連接部貫通且容置所述電源體的容置室,該容置室的壁面設有第二導電接觸片,且在該連接部與容置室間設有一兩端分別延伸至該連接部及該容置室內的第一、二導電接觸片,該第一、二導電接觸片分別與電源體的正極及負極電導通,且第二導電接觸片接觸的導電殼體是與導電氣嘴殼體及與連接導電氣嘴殼體的第二導線電導通,第一導電接觸片則抵於導電閥杆而電氣導通該閥杆及連接該閥杆的第一導線,以供應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運作所需的電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源體安裝座還包括一與所述容置室配合的電源座,該電源座具有一承板,在該承板上成型一側邊呈開放且內部可置入電源體的凹部,在該凹部的外壁麵包覆一導電板,在該導電板上設有向凹部彎折且與電源體的負極接觸的第三導電接觸片,在容置室的壁面設置與所述電源座上的導電板接觸的第二導電接觸片。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源體安裝座包括一下座及一頂蓋,所述下座形成一連接部及一容置室,且在容置室的頂部設有一使電源體置入的置入口,所述頂蓋與下座的置入口配合而蓋合。
5.如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嘴殼體內的氣閥閥杆與對應連接的第一導線二者間還包括一彈性組件,該彈性組件包括一固定於氣嘴殼體內壁並與該氣嘴殼體電氣絕緣的套接件、及一穿套在該套接件內且可彈性位移的導電桿,該導電桿與氣嘴殼體二者間為電氣絕緣,該導電桿的外端抵接於氣閥導電閥杆的內端,且該導電桿的內端電連接第一導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胎壓檢測器包括一無線訊號導線,該無線訊號導線連接導電氣嘴殼體。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閥包括一與氣嘴殼體的中空內壁面固定的套接件,所述閥杆彈性地穿套在套接件內,套接件與氣嘴殼體接觸的部位為電氣絕緣。
全文摘要
一種隱藏式胎壓檢測器的電源體安裝裝置,包括一氣嘴殼體及一螺鎖固定於氣嘴殼體位於氣胎的外端上的電源體安裝座,電源體是安裝在電源體安裝座上,電源體經由電源體安裝座使一電極與氣嘴殼體電氣連接,以及另一電極經過氣嘴殼體內並與氣嘴殼體電氣絕緣的閥杆,由氣胎外電氣連接到一隱藏在車輛氣胎內部的胎壓檢測器,以達到由外部供應隱藏式胎壓檢測器運作所需電源的目的及功效。
文檔編號B60C23/02GK1273916SQ9910674
公開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1999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1999年5月13日
發明者黃騰頤 申請人:黃騰頤